灌河虎頭潮

灌河虎頭潮

灌河虎頭潮是灌河景色獨特,是蘇北沿海一處風格特異的旅遊勝地。虎頭潮、大魚拜龍王、四鰓鱸魚被稱為“灌河三奇”,尤其是“虎頭潮”更令人稱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灌河虎頭潮
  • 外文名稱:Guanhe River tiger tide
  • 地理位置:蘇北沿海
  • 著名景點:虎頭潮
灌河,虎頭潮,規律,

灌河

提到灌河,人們就不能不想到灌河的“虎頭潮”。昔日詩人描繪的“開山山外起濤頭,百丈紛飛涌急流,作勢每憑風雨籍,橫空一色水雲浮”的壯觀場景,確實蔚為壯觀,令人神往。灌河自古以來就是蘇北觀潮勝地。由於河口外寬內窄,潮汐落差大,潮水彼起此落,分外壯觀。跌水轟鳴之聲,勢如驚雷,氣魄宏大,聲震數里之外,“響水”因此而得名。灌河口特殊的河床形狀及其地理條件形成了名聞遐邇的潮汐奇觀。每逢觀潮佳期,數以千計觀潮者匯聚河口岸堤,觀賞這一自然奇景:遠處潮水呈一條條白練,由遠及近,呼嘯而來,及至近河口處,潮水前呼後擁,形成了一道道浪牆;進入河口則勢如排山倒海,洶湧澎湃。數米高的潮波一浪推一浪,一瀾高一瀾,奔涌而來。潮水如一隻只下山猛虎,你追我趕,令耳聞目睹者無不感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莫測。

虎頭潮

“虎頭潮”是一種難得一見的特殊潮汐現象。1983年農曆8月18日,正逢天文大潮,響水縣發生了較大規模的虎頭潮。午時三刻,潮水驟然興起,剎那間,山呼海嘯,白浪滔滔,壁立的潮頭像一堵高大的水牆,呼嘯席捲而來,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震耳欲聾,巍巍壯觀,真是“滔滔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據眾多目擊者稱:從海安集至響水口,幾十里水面上,怒潮有5米多寬,浪頭高達十幾米,浪尾亦有三四米,沿河一線有三十多隻舢舨,五六千噸帆船被掀翻沉沒,損失慘重。

規律

“虎頭潮”來去匆匆,並無規律可循,從科學角度看,它是一種自然現象。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灌河內窄外寬,彎彎曲曲。在入海口呈喇叭型,口大肚小,自入海口向內河急劇變窄抬高。每逢天文大潮,東北風猛烈,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收縮,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由於河道越來越窄,河床越來越高,潮頭受阻,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發出轟鳴,險象環生,動力抬升擠壓作用形成了“虎頭潮”。
再者,地殼熱浪上涌所致。由於河道深,接近岩石層,岩漿、熱浪活動頻繁,推動潮水而果。
第三,可能是板塊的擠壓。由於地震產生的板塊小範圍漂移擠壓運動,導致裂縫、地漏產生。
第四是氣象因素。在海陸、喇叭型河道等特殊地形,由於瞬時的氣壓驟變,導致龍捲風、地轉風將河水掀起而成。
怒潮在世界許多河口也有所見,如巴西的亞馬遜河、法國的塞納河等。我國的錢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而“虎頭潮”卻是響水縣獨有的。雖然,河流入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是能形成怒潮的河口卻是少數。
“虎頭潮”還是一個自然之謎,有待於氣象、地震、海洋科技工作者進一步探索合作研究,使之儘快真相大白,從而便於掌握和預報,使之趨利避害。相信經過開發,“虎頭潮”必將成為響水的自然景觀,成為縣內外遊人觀賞的美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