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滘

瀝滘

瀝滘站位於海珠區瀝滘村南側,緊臨珠江後航道,與番禺隔江相望。作為規劃中的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之一,本站分別與廣佛捷運線、廣珠城際鐵路線、長途客運站、公交總站、水運客運港換乘。車站設計為地下三層島式站台車站,由於跨越瀝滘涌,車站跨涌分設為南北兩個站廳,目前設有三個出入口,年底將首先開通EF兩個出入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瀝滘
  • 類型:車站
  • 交通:有南坊街、新基大街等村內街道
  • 地位: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簡介,公車線路,主色調,綜合交通樞紐之一,人文景觀,周邊蒲點,

簡介

車站附近還沒有市政道路,僅車站北端有南坊街、新基大街等村內街道,南端有港口用道路。車站周邊有3個公共汽車站、一個輪渡碼頭,島上西側有一個貨運港口。車站西側約300米為輪渡碼頭及188路公車站,車站東側南洲路上有195路及180路公車站。
捷運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裡將成為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地下:廣佛捷運線與三號線T字換乘,地面規劃接駁廣珠城際鐵路線,並設立長途客運站、公交總站。此外,乘客還可通過水運客運港乘船出行。”在瀝滘站負一層站廳層見到,除了可以搭乘扶梯直通負3層捷運三號線,還有通道直通負2層廣佛捷運。將來廣佛捷運開通後,乘客在負三層下車後,不用出站,直接乘扶梯到負2層就可轉乘廣佛捷運。
該站所處區域為城鄉接合部,目前廠區較多,環境有待改善。周邊暫無大型購物設施,購物不大方便。不過隨著捷運三號線及新光快速幹線逐步建成通車,南洲路也將進一步擴建,延伸至國際生物島,該區域交通狀況有望在未來一兩年內得到較大改善。而且隨著羅馬家園、時代廊橋等樓盤逐步建設完成,購物、休閒、教育、郵政、銀行等生活配套設施將逐步完善。

公車線路

該站周邊現在全是密密麻麻的民宅,車站出口往南是珠江水道。要坐公車需步行10~15分鐘到輪修廠站乘車:180、195、34夜、35、565、86路等6趟公車可達。
35路起點:大學城科學中心總站終點:文德路總站
86路起點:大學城廣工總站
終點:一德西總站
夜34路起點:黃村訓練基地總站終點:瀝滘珠江御景灣總站
180路起點:廣州火車站總站
終點:瀝滘珠江御景灣總站
195路起點:廣州火車東站總站終點:瀝滘珠江御景灣總站
565路起點:大學城廣工總站
終點:穗鹽路雍景豪園總站

主色調

作為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車站採用檸檬黃色作為主色調,體現清新、明朗的感覺。
車站三層,為防止江水滲漏,將採用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牆進行圍護。車站總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
投入使用後的瀝滘站,預測客流為每小時6649人,遠期設計客流將達到每小時7979人。從該站所處地理位置分析,預計從西南、東南方向過來的廣佛線、規劃中的廣珠線的換乘客流將在所有客流中占到60%。其中,瀝滘站與廣佛線換乘客流預測為每小時1萬人。

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乘客從地面出入口進入後,沿人行通道抵達車站站廳層,完成售檢票後分別從南、北站廳通過自動扶梯、樓梯到達站台,沿兩側上下行站台候車。對於出站客流,按相反方向便能迅速出站。廣佛線列車到達終點站後,一部分旅客可通過樓、扶梯上站廳出站。另一部分旅客通過換乘樓、扶梯下到三號線站台層,換乘三號線列車。而三號線的換乘旅客則可以通過站台北端的換乘梯上廣佛線站台層換乘廣佛線列車。
瀝滘站最大的亮點可能是海心沙島上的碼頭。雖然現在還只是一個5000噸級的貨運碼頭,不過在以後的發展規劃中,它將被建成廣州的一個主要水運客運港,2020年後預測客運量將達到每年350萬人次。規劃中,這個客運港分為港區和港口服務區,海心沙島上(車站南端)是港區,有社會停車場、公交總站、的士站、長途汽車站;瀝滘村(車站北端)是港口服務區,有居住、商業、金融、旅遊等服務功能。

人文景觀

乾隆欽命撰文屏風藏瀝
衛氏的子孫中出過的位居最高的官是一個大夫和一個御史。在衛氏大祠堂中堂,有這樣一副對聯:燭影輝煌光射大夫劍履,爐煙縹緲香熏御史官裳。就是衛氏宗族歷史上曾經顯赫一時的見證。
在衛氏大宗祠的中堂“慶源堂”左側,架起了一個長7.2米,寬4米的大屏風。這個12扇的大屏風是紫檀木所制,是清朝乾隆丁卯年(即公元1747年)時,由乾隆欽命,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擔任丞相的歷史名相張廷玉撰文,光祿大夫、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中國古代大書法家汪由敦書寫,祝賀瀝滘村子裡衛氏中100餘名年紀65歲以上的老翁壽辰。
據悉,由皇帝欽命重臣撰文大書法家書寫,賜予尋常百姓的如此規模與形制的大屏風,在羊城歷史上絕無僅有,堪稱廣東之最。
衛氏大宗祠的前堂左側高大古牆上,煙燻火灼遍布斑斑慘痕十分刺目。據地方志載,鴉片戰爭時,瀝滘村外的一片還是海,衛氏大宗祠距離瀝滘河不足100米,英國侵略者的戰艦駛到海邊對岸上,因為衛氏大宗祠規模之大嚇壞英人,誤當廣州首府衙門進行了一番猛烈炮轟,衛氏大宗祠的大門前被轟了一個大洞,後來被補了回去。

周邊蒲點

感受南國百年古村
乘車沿鄉間小路抵達瀝滘站,沿途是林立的民宅,小路狹窄到僅夠一輛車通行,很難想像這裡的地下竟已經悄然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捷運站。目前車站周邊只有瀝滘村和一個水運碼頭。站南側就是珠江,江上停泊著幾艘小船。
位於海珠區東南部的瀝滘村,總面積將近5平方公里,有2000多戶,常住人口1萬多人。村中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約2200人。瀝滘村自明朝始建,至今已有600年歷史。它是典型的南國水鄉集鎮。建國前是番禺縣的水鄉重鎮,糧食、片糖集散的墟市。這裡河涌密布,四面環水,大艇晝夜穿梭,出門過橋渡河,仿如置身於蘇杭水鄉。
到了這裡,就必然要看一眼衛氏大祠堂。大祠堂隱藏在南洲街,已經經歷了400年風雨,2年前經過修繕。
衛氏大祠堂於明萬曆二十二年開始籌款策劃,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二年(即公元1615年),占地3畝(即近2000平方米)。衛氏大宗祠最高處達12米,有四進三門,以前供奉著衛氏子孫中當了官、為村子立了功或者考了秀才以上的子孫的牌位,現在那裡則只供奉了一個代表所有衛氏子孫的牌位。在400年前,衛氏先輩們出動人力百餘,從近200公里外的南海之濱,運來海洋中的鹹水石料數十噸,通體打造成衛氏大宗祠牌坊,其堅固程度歷經400年風雨而巋然不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