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的地球

瀕死的地球

《瀕死的地球》作者是傑克·萬斯,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於2011年12月正式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瀕死的地球》
  • 作者:傑克·萬斯 
  • 原版名稱:Tales of the Dying Earth
  • 譯者: 織羽 / 黃亦翔 / 王爽 
  • ISBN:9787536472341 
  • 類別:奇幻
  • 頁數: 683
  • 定價: 58.00元
  •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2
  • 裝幀:平裝
  • 叢書: 世界奇幻大師叢書
故事背景,故事內容,評價,

故事背景

二十億年後,太陽已走到生命末期,光焰衰微,天空在粉紅與深藍之間變換;地球上文明走到盡頭,人煙稀少,魔法與神話重新浮現。曾是萬物之靈的人類要么在歷史長河中化為塵埃,要么在末世情緒中墮落退化,生活在彼此隔離的中世紀村社裡,而他們中的少數魔法師則在工作室里培育生命,在花園裡種植有動物血統的混血植物,在黑暗的宴會上召喚神祇……萬斯運用獨特的筆觸,勾勒了一個別樣的末世,一個“仿佛舊日重現的遙遠未來世界”:這裡沒有高尚的英武悲壯的戰爭,只有寂寥荒蕪中的掙扎求存。
因為年代久遠,現在的種種記錄到那時幾乎已完全失佚,絕大部分人類對地球遙遠的過去知之甚少。科學在那時已經蛻變為魔法,只被少數人掌握,而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某種彼此隔離、困在自己田園之內的中世紀時代。魔法師在自己工作室的營養槽里培育生命,在花園裡種植有動物血統的混血植物,在黑暗秘宴上召喚神祇。

故事內容

雖然與托爾金的《魔戒》一樣將故事背景設在末世前的黑暗時期,萬斯卻不在意善惡力量的爭鬥,也沒有從各地召集一群試圖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以拯救世界。他只是用顏色和光影鋪開一個又一個末世之城,任由裡面的人物隨自己的意志生活。他筆下的末世,沒有悲壯恢宏的兩軍對壘,只有寂渺荒蕪中的單人匹馬,孤影煢立。
《瀕死的地球》的每個故事都以一個人物為中心展開,全書不平常的故事組織方式使之成為一部更著重於感情與人物的作品,情節和事件則變得次要。前四個故事裡的人物彼此關聯,但各人都有唱主角的時候。“米爾的圖亞安”是一個想製造生命的巫師,他跟從大法師潘德魯姆學習,並達到了自己的目標;“魔法師瑪茲瑞安”企圖靠折磨圖亞安得到這些知識;“特賽”是潘德魯姆培養出的人造人,但因為一個心靈上的小瑕疵使得她是非不分,美醜不辨;“劫匪萊納”曾想逮住特賽,自己卻中了一個女巫的圈套。其餘兩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域都與前四個相同,但角色則不一樣。“鎢蘭·鐸爾”是個被派往古都墟跡尋找魔法奧秘的王族,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物,但帶來的後果出乎意料;“斯費爾的古亞爾”則是一個從小就滿腦子疑問的男孩,成年後他到處旅行,四處尋找人類博物館。在那裡,他所有的疑問都會得到解答,但事實和他想的並不一樣。

評價

作為一本書,《瀕死的地球》只有這六個短故事,但是作為一個幻想世界系列,“瀕死的地球”還有三個長篇:1966年的《靈界之眼》[The Saga]和1984年的《了不起的萊爾托》[Rhialto the Marvellous]。相隔十幾年後再投入到這個世界設定中,萬斯的寫法已經完全不同。
《靈界之眼》和《庫葛傳奇》為之前那個短篇集所描繪的世界中帶去了諷刺的色彩,如果說《瀕死的地球》是陰鬱的正劇,那么這兩部就是鬧劇。這兩本書帶有些痞氣,它們的主角都是反派人物,是四處遊蕩的冒險者和自信滿滿的騙子。《靈界之眼》講的是“聰明人”庫葛在完成笑面法師指派給他的任務時,一路上的經歷。形形色色怪誕可笑的人物紛紛出場,演出一幕幕活劇。文中不乏猥褻與暴力片段,命運與魔法在這個以牙還牙的世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給人一種詭譎奇異和不現實的感覺。《庫葛傳奇》是《靈界之眼》的後續,說的是庫葛被法師戲弄了以後設法報復的故事。《了不起的萊爾托》則以大法師萊爾托為主角,講述他與其同伴們的冒險。
《瀕死的地球》非常好地融合了科幻與奇幻兩種元素,是科幻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萬斯在此所講述的魔法讓人很難分清究竟是超自然的力量,還是用另一種眼光看到的科學技術。幾乎每個角色都會一點這樣那樣的魔法,或是擁有魔法物品。圖亞安在安貝隆學習“數學”;古亞爾的“膨脹蛋”讓人想起《七龍珠》里的壓縮膠囊,或許更簡單些,就是小型帳篷。安普理達弗城裡有反重力直升梯,還有“空中飛車”.為此,這些原本是為雜誌寫的短篇故事被編輯退稿,理由是:“很有幻想力,但沒有出版價值。”但這些小故事最終還是彙編成書順利出版,而且被譯成各國文字,多次印刷再版。不難想見,它肯定引發過關於類型定義的爭吵,就跟現在的國內幻想文學圈子裡時不時就爭上一輪“什麼是科幻奇幻魔幻玄幻”一個樣。不過大部分讀者都不介意它在分類學上該如何定義,於是很多作者也開始放手寫這類界線模糊,統稱為“幻想文學”的故事。
這個系列的影響也不僅僅局限於文學方面:風靡世界的龍與地下城(簡稱DND)桌面角色扮演遊戲就借鑑了它的魔法設計。其創始人加里·吉蓋斯[Gary Gygax]在第一版的《城主指南》上明文寫有給規則設計帶來深刻影響的作品“《靈界之眼》、《瀕死的地球》等等”。
“瀕死的地球”里的魔法師並不像哈利·波特那樣一旦會了某種魔法就可以隨時使用,他們必須在施法前做好準備,翻閱法術書或捲軸“將咒語烙入腦中”.咒語一經施用就從腦海里消失了,如果要再用,就得重新記咒語。各人因能力的不同,可記住的法術數量和等級還不一樣。比如瑪茲瑞安可以記下六個法術,而圖亞安只能記下四個。玩過像《博得之門》這類DND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裡法師施用法術就跟前述的情況一模一樣。DND核心規則里“創造者名字”加“魔法效果”的法術命名方式可能也是借鑑如“梵達爾的潛行斗篷”這樣的咒語名,規則中的“稜鏡七彩噴射”則是從小說中直接搬來。高級法師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半位面這樣的設定也是參考了《圖亞安》裡面提到的潘德魯姆的安貝隆。當然,瀕死的地球有同名的桌面扮演遊戲,有獨立的遊戲規則,小說中的人物都會作為NPC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