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瀋陽市第73中學)

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

瀋陽市第73中學一般指本詞條

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始建於1959年,原名為“遼寧省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校”,是一所悠久歷史的學校。學校位於瀋陽市東陵區東南部的小山村,李相鎮後李相村。1963年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為學校題詞並題寫校名,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
  • 創辦時間:1959
  • 所屬地區瀋陽
  • 原名:遼寧省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校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辦學宗旨,辦學條件,教學特色,地圖信息,

學校簡介

為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保證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2005年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關愛下,投入1500餘萬元,在原址新建“教學樓6747平方米、食宿樓2334平方米及配套工程,配備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是一所初具規模、逐步完善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據有關資料顯示,學校占地20013平方米,擁有專用教室20個。即: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勞技教室、微機教室2個、電子備課室2、遠程教育活動室4個、多媒體教室、心理諮詢室、閱覽室、圖書室、會議室、視頻教室。
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廉潔文化進校園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廉潔文化進校園
2006年3月東陵區政府決定將李相中心校併入瀋陽市第七十三中學,成立由“李相中心幼稚園、元科、三家寨、孫家寨三所分校及七十三中學”組成的“李相九年一貫制學校”。

師資力量

據有關資料顯示,學校有在職教師122名,其中國小部78人;國中部44人。在校生1520人,其中學前教育5個班,學生168人;三個分校學生289人;主校26個教學班,學生1241人。

辦學宗旨

該校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髮展的一切”的辦學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遵循規律、促進發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團結協作、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學生充分發展為本,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學校可持續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採取“德育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民主理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博學、修德、樂學、篤行”的校訓;“求真、誠信、求實、和諧”的校風;“愛生、敬業、嚴謹、鑽研”為教風;“勤學、善思、刻苦、持恆”的學風。

辦學條件

在各級政府的指導下,學校領導班子的率領下,通過全體教職工的不懈努力,學校辦學條件到辦學隊伍,都有了長足的提高與發展,辦學質量逐年提高。從“房屋破舊,設備簡陋,經費緊張”的困境迷惘中走出,進入嶄新的現代化的教學區,已悄然成為一所“辦學條件一流、管理規範、質量上升、前景廣闊”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教學特色

該校在完成了2006年“團結協作年”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制定“創建和諧校園三年規劃”,又提出新三年的主題式工作目標。即:2007年為“規範化管理年”、2008年為“教師專業發展年”、2009年為“品牌創建年”。以“做優學前教育、夯實國小教育、提高國中教育、探索校本教育、創建特色教育”為工作目標,努力創建“平安、規範、和諧、特色”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該校將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的各項工作。努力建設先進的高尚的文明的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文化,創建辦學條件與校園文化氛圍相和諧,校本研修與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相和諧,推進素質教育與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相和諧,員工積極向上與學校全面發展相和諧的學校新局面。
“雄關漫道,尚需從頭躍”。面對發展中的問題,該校要繼承和發揚七十三中人多年形成的“吃苦耐勞、愛生敬業、勇於奉獻、刻苦鑽研、開拓創新”五種精神,努力打造政治覺悟高、崗位能力強的幹部隊伍和師德高尚、教學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全力開展“理念工程、及格工程、控輟工程、校園藝術化工程、教師專業化發展工程、質量提升工程、特色創建工程、銜接工程、管理工程、名校工程”活動。努力達到“理念時代化、成績及格化、控輟達標化、校園藝術化、教師專業化、硬體標準化、管理規範化、辦學特色化。”

地圖信息

位置: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李相鎮後李相28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