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總部經濟具備職能高端、輻射力強、智力密集、效能明顯的基本特徵,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是我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選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途徑、建設東北區域金融中心的現實需要,對瀋陽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 地區:瀋陽市
  • 單位:瀋陽市人民政府
  • 性質:意見
基本信息,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功能定位,區域布局,培育方向,支持政策,服務環境保障,協調促進機制,

基本信息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總部經濟具備職能高端、輻射力強、智力密集、效能明顯的基本特徵,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是我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選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途徑、建設東北區域金融中心的現實需要,對瀋陽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鼓勵和促進我市總部經濟發展,培育壯大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總部企業,將我市建成以總部經濟為特徵、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服務業核心城市,根據《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沈政發〔2014〕12號)、《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瀋陽市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規劃(2014-2017年)的通知》(沈政發〔2014〕36號)、《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瀋陽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劃(2014-2017年)的通知》(沈政發〔2014〕38號)精神,現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總體思路

緊緊圍繞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以創新工作機制為著力點,以最佳化政策、服務、環境為主線,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壯大總量與最佳化結構相結合、大力引進和重點培育相結合、循序漸進和創新突破相結合、錯位發展和協調發展相結合,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國內大企業等在瀋陽設立綜合型總部、地區總部或職能型總部機構,著力引進國內尤其是東北三省民營總部企業,培育本土優勢總部企業,打造總部基地城市品牌,構建以高端裝備製造業總部為核心、以與裝備製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總部為支撐、以現代農業總部為補充的總部經濟發展體系,形成以瀋陽中心城區為核心,輻射東、西、南、北主導產業帶,依託瀋陽經濟區、立足東北、服務全國、輻射東北亞的總部經濟發展格局。

主要目標

每年力爭引進1至2家跨國公司地區性總部或派出機構、2至3家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或分支機構落戶我市,爭取一批企業進入全國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製造業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通過5至10年努力,使瀋陽總部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市場和整合資源配置能力顯著提高,瀋陽總部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總部經濟政策、服務、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形成東北區域性企業總部中心城市。

功能定位

依據我市經濟區域發展特點和總部經濟分布情況,著力構建以城市中心區為核心,以“金廊、銀帶”為骨架,以城市主導產業發展帶為支撐,以城際連線帶為依託,與周邊城市互動發展的總部經濟格局。即以和平區、瀋河區、鐵西區、皇姑區和大東區為先導,依託現有區位優勢和服務功能,主要發展綜合性總部;以渾南區、于洪區、瀋北新區和蘇家屯區為支撐,根據產業特點和服務業集聚區功能要求,重點發展職能型總部;以新民市、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承接總部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突出發展特色產業總部集聚地;充分利用本溪、撫順、營口等瀋陽經濟區其他城市加工製造、資源開發和港口等優勢,承接總部企業生產、製造基地的轉移。

區域布局

在市域範圍內規劃形成“一城四帶”的總部經濟空間布局。
(一)“一城”,即城市中心區。依託“金廊、銀帶”土地資源及在建的高端商務樓宇,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總部基地,引導金融、科技、信息、商務、流通、文化等高端服務業總部企業有效集聚和融合發展。
——金融總部基地。依託瀋陽金融商貿集聚區、和平金融街集聚區、鐵西興華金融商貿集聚區、皇姑區北站北金融商貿集聚區,重點發展銀行保險、信託基金、風險投資、股權交易等金融總部經濟,大力引進外資銀行總部落戶,建設東北金融中心,形成服務瀋陽經濟區發展、覆蓋東北地區、輻射東北亞區域的金融總部基地。
——商務總部基地。依託五里河國際商務集聚區、渾南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環北陵商務集聚區、太原街都市商貿中心等商務集聚區,重點發展商務會展、中介機構、文化創意、電子商務、信息諮詢等商務服務業,加速形成功能完善、服務規範、與國際接軌的商務服務業總部基地。
——科技信息總部基地。依託渾南國家大學科技城、三好街高科技園、長白島研發設計服務集聚區、瀋河東部新城集聚區、皇姑首府科學城集聚區、鐵西金谷等集聚區,重點發展科技研發、節能環保、科技中介、軟體技術等科技信息服務業,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運行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務總部基地。
(二)“四帶”,即圍繞中心城市向西、南、東、北輻射形成4大總部經濟產業帶。依託強大的城市工業基礎,重點發展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科技研發、生物醫藥、物流配送等現代裝備製造業總部基地及為裝備製造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總部基地。
——西部總部經濟產業帶。以鐵西裝備製造業集聚區、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現代建築產業園、“寶馬新城”、“濱河新城”創新生態集聚區和於洪裝備製造業配套產業集聚區為支撐,加快沈遼鞍海和沈阜城際連線帶建設。依託沈鼓、工具機、北重、遠大等一批企業集團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總部基地。依託傳化、深國際等現代物流產業園項目,做大瀋陽國際物流港,發展電子商務及現代物流產業總部基地,積極配套發展工業設計、工業品檢驗檢測、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總部基地。
——南部總部經濟產業帶。圍繞城市重心南移,重點發展電子信息、IC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總部基地。加快沈本城際連線帶建設,以國際新興產業園區、瀋陽國際會展商貿城、瀋陽國際航空商務城、瀋陽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為支撐,依託高新技術產業配套發展商務會展、商貿物流、科技信息、電子商務、航空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總部基地。
——東部總部經濟產業帶。以大東瀋陽汽車城為核心區域,依託國家新一輪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戰略,積極推進華晨金杯華晨中華華晨寶馬、上通北盛4大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大力引進研發設計、物流配送、汽車商貿等總部企業。加快瀋撫城際連線帶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創意的示範效應,全力引進文化旅遊業、健康服務業等總部企業。
——北部總部經濟產業帶。緊緊依託蒲河生態廊道的生態優勢,以東北總部基地、沙溪總部項目等為支撐,發揮瀋北新區新興產業集聚區帶動作用,最佳化北部空間的產業布局,加快推進沈鐵城際連線帶建設。積極推進瀋北商貿區建設,大力引進和培育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總部,建設全國重要的手機產業總部基地、國家級移動位置產業總部基地、全國最大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總部基地及金融後援總部基地。

培育方向

(一)引進域外總部企業。發揮東北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以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為重點,引導國內外大企業集團在瀋陽設立地區總部或職能性總部機構。依託現有產業集群優勢和上下游產業鏈關係,有針對性地招商,鼓勵生產環節在我市的企業將行政、銷售、核算、研發等職能機構遷入我市,實行財稅獨立核算,或鼓勵我市轄區內的國內外大企業集團分支機構設立具有獨立核算性質的銷售總部、採購總部等。
(二)留住落戶總部企業。支持、幫助已落戶瀋陽並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產業規模優勢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總部企業,優先解決融資、用地、用電等方面的發展需求,增加企業根植瀋陽的信心。最佳化服務環境,建立政府與總部企業溝通機制,對於優勢總部企業在發展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採取“一事一議”的原則幫助解決,及時發現、留住、扶強存在轉移傾向的總部企業。
(三)培育本土總部企業。堅持總部經濟與優勢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扶持綜合實力強的本市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支持本土企業積極拓展異地業務,通過資本經營、戰略合作和業務重組等方式,積極“走出去”,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和資源空間,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對於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關聯帶動力強、發展層次高的本土總部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四)積極發展樓宇經濟。依託和平金融街集聚區、瀋陽金融商貿集聚區、皇姑區北站北金融商貿集聚區、鐵西興華金融商貿集聚區、太原街商貿中心、五里河國際商務集聚區、環北陵商務集聚區、三好街高科技園、瀋北商貿區、長白島研發設計服務集聚區等服務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區域,加快制定樓宇經濟培育計畫,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快對現有高檔商務樓宇的招商工作,引進各類現代服務業企業、研發中心、行銷中心、結算中心等,重點打造一批稅收過億元的特色樓宇、品牌樓宇,使樓宇經濟成為我市總部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支持政策

(一)落戶獎勵。自2014年1月起,在我市註冊成立、經認定為總部企業(不含金融總部)的,認定當年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對總部企業註冊資本金(指實收資本,下同)在10億元人民幣(含)以上的,補助1000萬元人民幣;5億元(含)—10億元的補助500萬元;1億元(含)—5億元的補助300萬元;5000萬元(含)—1億元的補助200萬元;2000萬元(含)—5000萬元的補助1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區(縣、市)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二)社會貢獻獎勵。對經認定的總部企業,根據其上一年度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情況,由市政府統籌衡量給予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區(縣、市)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三)提升能級獎勵。經認定的總部企業,自2014年起,首次被評為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的,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首次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的,一次性給予500萬元獎勵。從2014年起,對連續3年獲得以上榮譽的總部企業,另外給予相應標準50%的獎勵。
(四)增資獎勵。對經認定的總部企業(不含金融總部),2014年1月1日後在瀋陽增加投資的,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其中,增加投資10億元以上的,補助1000萬元;5億元(含)—10億元的,補助500萬元;1億元(含)—5億元的,補助2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區(縣、市)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五)辦公用房補貼。對自2014年起新註冊設立且經認定的總部企業,新購、自建自用辦公用房,按10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租賃自用辦公用房,3年內每年按房屋租金的30%給予補貼,每年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補貼期間的辦公用房不得出(轉)租出售,不得改變用途。違反上述規定出租、轉租辦公用房或改變辦公用房用途的,須退還已獲得的補助。補助資金由所在地區財政承擔。
(六)對金融總部的支持。對經省、市金融主管部門認定,在沈設立或引進的銀行、保險、證券、期貨、金融後援等全國性總部,按註冊資本金實際到位額1%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1000萬元。對引進或設立的貨幣經紀公司、證券(期貨)專業公司、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全國性總部,按註冊資本金實際到位額1%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300萬元;區域型總部按註冊資本金實際到位額1%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300萬元。對金融法人總部機構增資的,按實際增資額給予1%的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區(縣、市)兩級財政各承擔50%。
(七)土地政策。對總部企業用地優先納入供地計畫,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鼓勵在瀋陽成長的總部企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其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現有工業用地土地利用率和容積率,不再增收土地款。
(八)人才激勵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引進優秀人才,對總部企業引進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其子女入學、家屬隨遷、安家補助、出入境便利等按瀋陽市引進高層人才若干優惠政策執行。
(九)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總部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並協調解決其在境內外上市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鼓勵總部企業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總部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合資合作、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對瀋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大的總部企業,可依據情況,一事一議,量身定製具有針對性和差別化的優惠政策,經市政府審定後實施。

服務環境保障

(一)完善總部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總部基地道路交通、信息網路平台、水電熱供應及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完善寫字樓、停車場、高檔賓館、會議展覽等商務設施智慧型化條件,規範和引導其按照國際化標準提升服務水平。提升總部基地的服務能級,為總部企業創造優良的商務環境。
(二)完善專業化服務體系。突出發展與總部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大力引入和發展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中介服務,以及由教育培訓、會議展覽、國際商務、現代物流等組成的專業配套服務體系。推進服務業與總部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業的規模與能級,逐步提高城市現代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
(三)提供便捷優質服務。市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財政局對經認定的總部企業實行分級管理,建立全市統一的總部企業信息庫。市直各部門要將總部企業作為重要服務對象,為總部企業融資、上市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總部企業可享受優先在市級各管
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重大產業項目政策扶持及市級重點企業優惠待遇。
(四)提高研發創新能力。大力引進各類高校、科研機構和專業型、複合型人才,為總部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科研支撐和充足的人才支撐。鼓勵和協助總部企業與境內外高校和培訓機構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在總部經濟重點領域引進境外高質量的培訓機構和項目。鼓勵總部企業配合標準化建設開展專業化認證培訓。圍繞總部經濟的發展需求,增加相應的研發創新投入,加快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進和培養高素質專業型人才資源,鼓勵創新型科技成果的產出,著力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
(五)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政府部門、研究機構要加強總部經濟的理論研究,提高把握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新聞媒體要加強對總部經濟的宣傳,有計畫、有重點地宣傳總部經濟的政策、作用和進展情況,在全市形成有利於總部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協調促進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現市區聯動。總部經濟發展工作由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服務業委)負責協調推進全市總部經濟發展,以及綜合政策研究、空間布局規劃、考核體系建立、總部企業認定等工作。各地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體系,負責本地區總部企業的引進培育、規劃布局、考核激勵等工作。
(二)加強信息共享,創新考核機制。加強對總部企業的統計工作,全面準確掌握全市總部經濟發展狀況。實施政府部門總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及時、準確把握總部經濟發展效應和貢獻度。完善引進總部項目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引進總部納稅獎勵激勵機制。
(三)加強企業溝通,建立聯繫機制。建立市、區(縣、市)領導幹部聯繫重點總部企業制度,及時了解掌握總部企業需求,幫助解決其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定期舉辦政府與總部企業座談會等互動活動,加強政府與總部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有關部門對總部企業要實行常態化服務,建立專人、專線聯繫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