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壯饃

濮陽壯饃

濮陽壯饃是河南濮陽著名的地方麵食小吃,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膻,香而不膩。濮陽縣的壯饃最好吃的是羊肉大蔥的,趁熱,油不算大,但由於是死面,多吃脹肚。

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里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濮陽壯饃
  • 主要食材:小麥粉,大蔥,粉皮
  • 分類:食物
  • 口味:外焦里嫩,爽滑脆彈
特色,起源一,起源二,

特色

形如圓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皮分4層,麵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以蔥、姜、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皮為小麥精粉,經過面板面、餡包裝成形後,放在特製工具平底煎盤(鐵制)中進行烤制加工,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經幾次翻動即成。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膻,香而不膩。濮陽縣的壯饃最好吃的是羊肉大蔥的,趁熱,油不算大,但由於是死面,多吃脹肚。

起源一

相傳,壯饃的由來是明洪武年間,開州之地有一位父母雙亡,家道中落的書生寄宿在岳丈家中,備受岳丈嫌棄,其妻卻對書生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恰逢皇帝恩科,書生欲進京趕考,與岳丈商量。岳丈吝嗇,只許與死面烙餅帶於身側作為路上充飢之用。妻子不忍,偷偷於餅內摻入肉餡,外皮於尋常烙餅無異。
後書生得中狀元,御街誇官之時,朱元璋詢問其有何願望。狀元提說:“願再嘗拙荊所做之烙餅足矣。”朱元璋好奇身為狀元,什麼山珍海味吃不到,為何單喜歡這粗糧烙餅?問之,狀元答:“此間滋味陛下一嘗便知。”於是朱元璋下旨快馬加鞭將狀元夫人接入京城,擇日獻上此餅。
狀元的巧夫人得知皇帝要吃她做的餅,怕做不好皇帝怪罪,則改良用小麥面,酵母半發麵包裹肉餡,肉餡輔以大蔥、粉皮去膩,包好後用鏊子煎炸至外表焦黃、內里爽滑脆彈。朱元璋食後龍顏大悅,問夫人此為何名,夫人膽小:”尚未取名,是油炸的饃(地區叫法)”朱元璋說:既尚未取名,又是狀元舉薦的美食,就叫狀元饃吧!“
自此狀元饃流傳開來,但人們覺得對狀元饃聽著拗口就叫狀饃,後因平民不識字,就演變成了強壯的壯。取其吃了可以強身健體等功效謂之”壯饃“

起源二

始於隋末。之所以叫壯饃,一是因其用途。古代濮陽多戰事,壯饃原是為戰士上陣殺敵壯行之食物,故名“壯饃”。二是因其形狀。一般壯饃的直徑都在50公分左右,厚度5至7公分不等,每個壯饃重達10斤以上,是乾糧中的“巨無霸”,烤制食品中的“大將軍”。
濮陽壯饃分葷、素兩種,形如滿月,色澤金黃,外焦里嫩,食之鮮而不膩,香而不膩。
其中王五輩壯饃被譽為“濮陽百年名吃”。前國家主席李先念視察濮陽時,曾品嘗王五輩壯饃,幷給予高度評價。2009年,王五輩壯饃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