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區(濟寧市任城區)

任城區

濟寧市任城區一般指本詞條

濟寧市任城區位於魯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為濟寧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濟寧市組群城市核心區。總面積6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31萬人。

任城區屬於山東省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平原,京杭大運河中段,京杭大運河、魯南高鐵(在建)等穿境而過,相距濟寧曲阜機場15公里。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城區
  • 別名:運河之都,濟州古城
  •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省濟寧市
  • 地理位置:濟寧市中心城區、主城區
  • 面積:651 km
  • 下轄地區:阜橋街道、南張街道等15個街道
  • 政府駐地:濟寧市任城大道89號
  • 電話區號:0537
  • 郵政區碼:272000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 人口數量:89.2萬人口(2014)
  • 著名景點:太白樓、鐵塔寺、大悲庵、鳳凰台、任城王墓、古南池等
  • 機場:濟寧曲阜機場
  • 火車站:濟寧站
  • 車牌代碼:魯H
  • 地區生產總值:601.22億元(2017年)
  • 方言:中原官話兗菏片
  • 行政區碼:37081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位置區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綜述,農林牧漁業,工業和建築業,固定資產投資,內外貿易和民營經濟,交通運輸和信息產業,科教文衛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衛生事業,城建、環保和質量強區,城市建設,環境保護,質量強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行政領導,旅遊風景,民間藝術,二人斗,龍燈會,城市榮譽,鎮街榮譽,

歷史沿革

任城區歷體府史悠久,約公元前27-前21世紀,系唐虞氏故國,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是我國最早的4個風姓古國之一,屬東夷部落。夏為有仍國或任國(古仍、任通用)。商、周為任國、邿國。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廢除周朝的分封制度,實行郡縣制,始設任城縣、亢父縣。任城、亢父二縣屬碭郡(一說屬薛郡)。西漢為任城、亢父、樊三縣,均屬東平國。
公元9年,王莽篡漢為新,改任城為延就亭、改亢父為順父、存樊。公元25年,東漢建立,廢延就亭、順父,復任城縣、亢父縣。
東漢元和元年(公元84年),任城、亢父、樊三縣改屬任城國。三國魏黃初四年(公元223年),任城、亢父、樊三縣屬任城郡。
西晉鹹寧三年(公元227年),復屬任城國。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廢任城國,樊縣併入任城縣,任城、亢父二縣同屬任城郡。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任城縣併入亢父縣,屬高平郡。北魏神龜元年(公元518年),復任城縣,與亢父縣並屬任城郡。北朝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亢父縣併入任城縣,屬高平郡。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任城縣屬魯郡。唐及五代前期沿隋制。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任城縣改屬濟州。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任城縣併入濟州,屬濟寧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復任城祝牛辨縣,屬濟州。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任城縣屬濟寧路。明洪武元漏罪乃年(公元1368年),任城縣屬濟寧府敬故檔。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任城縣併入濟寧州,屬兗州府。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濟寧升格為直隸州,屬山東布政使司。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濟寧直隸州降為散州(不領縣),屬兗州府。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復為直隸州,屬山東布政使司。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屬兗沂曹濟道。
任城區行政圖任城區行政圖
1913年,中華民國廢府州制,設濟寧縣,屬岱南道,次年改屬濟寧道。
1928年廢道,濟寧縣直屬山東省。
1946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歸應淚閥次解放濟寧,將濟寧縣城區劃出設立濟寧市。
1946年8月,析濟寧縣北部四個區,新建濟北縣。1951年2月,濟北縣改稱濟寧縣。
1958年11月,併入濟寧市(縣級)。1965年5月,恢復濟寧縣建制。
1983年9月,同時撤銷濟寧地區、濟寧市(縣級)、濟寧縣,設立地專級濟寧市、濟寧市市中區、濟寧市郊區。
1993年12月,濟寧市郊區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
2013年11月,撤銷濟寧市市中區、濟寧市任城區,設立新濟寧市任城區。

行政區劃

濟寧市任城區位於魯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為濟寧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濟寧市組群城市核心區。總面積6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31萬人。
任城區下轄長溝、喻屯2個鎮,廿里舖、李營、南張、金城、仙營、古槐、阜橋、觀音閣、濟陽、越河、南苑、安居、唐口等13個街道和一個省級經濟經濟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任城區地處東經北緯35°08′-35°32′,116°26′-116°44′位於魯西南平原,京杭大運河中段,京杭大運河、濟滬高鐵等穿境而過,最大縱距42.5公里,最大橫距29公里,面積達651平方公里。
任城區

位置區域

任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毗鄰濟寧機場、曲阜高鐵,魯南高鐵正在施工建設,105國道、327國道、日蘭高速、濟徐高速交織成網,濟菏鐵路、京杭運河穿幾漿多境而過,是連線華東、華北的重要樞紐,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等國家經濟戰略工程的交匯點。

地形地貌

任城區地處魯中南泰沂蒙山麓傾斜平原與魯西南黃泛平原交接窪地的中心地帶,地貌以平原為主,土壤以黏質土為主,其餘為壤土、沙質土。

氣候

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3~14.1℃,年平均降水量579~820毫米。境內河湖屬淮河水系、南四湖流域,較大河流有老運河、京杭運河、洸府河、洙趙新河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建築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磚瓦粘土、建築用砂等。水資源總量約2.24億立方米。動物種類約189科、1607種。植物種類約90科、200種。

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任城區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膠挨盼敬,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主題,緊緊圍繞建設一流現代化強區、提前全面達小康“兩大目標”,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項目帶動、科教引領“三大戰略”,著力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新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中心、金融商貿中心、文化旅遊創意中心“四個中心”,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城鄉建設、生態突破、民生改善、黨的建設“五大提升”,努力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任城。

綜述

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3.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73億元,同比下降0.4%;第二產業增加值155.49億元,同比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353.22億元,同比增長11.4%。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6:29.2:66.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2168元,可比增長3.1%。

農林牧漁業

2019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59億元。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6.97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45.92萬噸(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包含濟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接莊街道辦事處和柳行街道辦事處、濟寧太白湖新區的石橋鎮和許莊街道辦事處)。全年造林面積4112畝,完善農田林網1萬畝,四旁植樹160萬株;完成飛防70萬畝次,地面防治34萬畝次。創建國家森林鄉村2個、省級森林村居3個。全區生豬出欄量11.06萬頭,同比減少36.77%;家禽出欄量392.8萬隻,同比增長20.84%;全年肉類總產量13468.27噸,禽蛋總產量11017噸,奶類總產量11739噸。漁業養殖面積5.61萬畝。水產品產量達1.46萬噸,其中,淡水捕撈產量944噸,養殖產量1.37萬噸。

工業和建築業

2019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08.83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6.56億元,同比下降13.61%,實現利潤總額19.03億元,同比下降21.5%。全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6.74億元,同比下降33.2%。截至2019年底,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74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18.26億元,同比下降17.52%。全區房屋施工面積1499.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71%,其中新開工面積760.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8.66%。

固定資產投資

全區固定資產投同比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增長101.1%,第二產業同比下降26.6%,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0.5%。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104.34億元,同比下降6.07%,其中,住宅投資90.28億元,同比下降1.19%。截至2019年底,全區資質以上房地產企業108家,商品房施工面積1010.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50.7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76萬平方米、銷售額129.8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04%、32.45%、27.14%和27.5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743.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16.5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67.9萬平方米、銷售額123.49億元。

內外貿易和民營經濟

截至2019年底,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225家,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46.06億元。全區外派勞務人員347人,同比增長0.9%。對外承包勞務完成營業額70029萬元。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32299萬元,同比增長10.3%。貿易順差301077萬元,同比收窄2.78%。新批外商投資項目(含增資項目)6個,契約外資1212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58萬美元,同比增長1708.7%。全區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134973戶。新增“四上”企業16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新增23家,資質以內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新增15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新增93家,規模以上服務業新增32家。

交通運輸和信息產業

截至2019年底,轄區公路總里程998.76公里(其中國道99.5公里,省道23.3公里,農村公路875.96公里),本年度新建改建公路里程33.24公里;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4606萬噸,貨物周轉量52.5億噸公里;客運量2370.6萬人,客運周轉量40183.2萬人公里。全區共有規上信息產業企業94家,引進國家級、省級科技平台及研究所12家;建設各類信息產業園區3家,從業人口達到3萬人。全區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增長12%。實現基礎網路全覆蓋,光纖覆蓋率達到100%。

科教文衛事業

科技事業

實施區級科技發展計畫(新舊動能轉換)項目57項、扶持資金1050萬元,取得科技成果35項。3個項目納入省級重大創新專項、4個項目納入市級重點研發計畫,爭取上級科技扶持資金2580.15萬元。通過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新增13家,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全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3家企業獲獎,“贏在濟寧”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3人獲獎。完成契約登記187項,技術交易額4.17億元;柔性引進外籍院士2名,高層次人才9名。再次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底,轄區內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61所(含市直學校),畢業生42580人,招生44172人,在校學生164784人,專任教師11552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畢業生6455人,招生6453人,在校生19162人,專任教師1636人;普通國中23所,畢業生11802人,招生13664人,在校學生50537人,專任教師3633人;普通國小72所,畢業生14021人,招生13595人,在校學生65585人,專任教師3996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畢業生43人,招生76人,在校學生384人,專任教師105人。幼稚園158所,畢業生10259人,招生10384人,在校學生29116人,專任教師2182人。

文體事業

公布全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名,組織優秀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開展體驗交流活動50餘場。為230個農家書屋補充儒學類書籍總計34500冊。組織2支專業院團及7支莊戶劇團深入基層開展“千場大戲進農村”暨“唱響運河 舞動任城”文化惠民演出450餘場,戲曲進校園演出71餘場,開展公益電影放映有效場次3873場。舉辦各類培訓班100餘期。審核通過非國有博物館1家。建立6個示範社區。累計對8處省、市級文保單位進行修繕保護,並通過工程驗收。

衛生事業

截至2019年底,全區共有衛生機構788個。其中:醫院5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30個(含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8993人,其中執業醫師2746人、註冊護士5024人、藥師(士)351人、技師(士)393人。全年診療958.73萬人次,其中門、急診897.01萬人次,健康檢查38.85萬人次;住院11.37萬人、出院11.5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004張,全年醫療衛生支出16.1億元。適齡婦女“兩癌”篩查36599人次。

城建、環保和質量強區

城市建設

開工綜合整治3個老舊小區,總計1391戶,8.9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04.52萬元;當年開工並完工王母閣城市雙修改造工程1項,總計220戶,3.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600萬元。實施西外環、高速連線線及節點、北二環、古槐路北延、引水入城拓寬段等項目建設,完成了審批中心南綠地等6處四小工程,實施了馬驛橋街等10餘條道路人行道整治提升,對35條主次幹道、200餘條背街小巷進行了零星維修整治,古槐北路、琵琶山北路、太白路等道路洗刨罩面167816平方米,瀝青路面灌縫3815米;維修整治建設路、任城大道等主次幹道、支路路緣石5301米、人行道55627平方米、石板950平方米、車行道45748平方米。實施了338線路燈安裝工程,新安裝路燈244桿,實施火炬路(洸河路—太白湖新區界)智慧路燈改造114桿。更換路燈光源1290個、路燈電纜5866米、刷燈桿除銹漆3039桿、清理路燈檢查井3631個。維修加固環北橋等6座橋樑欄桿,解決污水外溢點122處,標準起墊或更換雨污水檢查井蓋354套、井篦1026套。新建公廁6座,改造公廁50座,購置垃圾桶9500個、果皮箱2000個,環衛設施功能大大改善。

環境保護

全區新增綠化面積150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33%,城區綠化面貌明顯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區城鎮化水平達82.45%,比上年提高0.54個百分點;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5.52,PM2.5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71天。如期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完成了濟寧市城區飲用水源地44眼水井置換、安居煤礦礦業權退出、南四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人工漁業養殖退出、礦山修復等任務。359個農村飲用水源地得到保護;完成7台35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綜合利用一般工業固廢94萬噸,安全處置危廢5萬多噸;查處環保違法企業208家,罰款金額694萬餘元。

質量強區

截至2019年底,全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8個,其中年內新增2個;中國地理標誌產品2個;中國地理標誌商標6個;山東省名牌及服務名牌27個;市長質量獎10個,其中年內新增2個;獲生產許可證企業43家,其中年內獲生產許可證企業6家;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2家,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7家,年內新增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企業立項7個。

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底,全區常住人口102.3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50人,死亡人口380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08‰。2019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2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9元。全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4.2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100%。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880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994人。全區有各類養老服務設施58處。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4169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374人,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年就業技能培訓6657人,創業培訓1066人。

行政領導

職位
姓名
區長
張令華
副區長
曾凡玉、田宏欣、張德智、孔繁華、趙文衛

旅遊風景

東大寺
坐落於濟寧南關回族聚居區內,是魯西南伊斯蘭教活動中心,1992年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全寺面積6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518多平方米,坐西朝東,主體建築石坊、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後門牌樓,排列在東西軸線上,左右為南北講堂,水房等等,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殿建築面積1057平方米,最寬27.5米,進深41.5米。大殿基座高1.3米,殿內以40根光亮照人的朱紅通天木柱和12根石柱支撐。全殿有卷棚殿、前殿和後窯殿三部分,以勾連搭形式組成,後窯殿為3層樓閣,上復6角傘蓋形樓頂,高30米。
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後門牌樓頂部復以黃、綠琉璃瓦,頂脊及齊山牆均飾以龍紋鴟尾及幾何圖案琉璃飾物。 寺院石坊,雕龍石柱、雕鳳石柱及雕花抱鼓石,石工在中國清真寺建築裝飾方面堪稱一絕。東大寺修復後,先後接待國內外貴賓多人,其中有:伊朗誦經團、黎巴嫩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的國際友人,港澳同胞和兄弟省市、自治區的有關領導曾先後來寺參觀交流。
太白樓
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任城區古運河北岸。太白樓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其居在酒樓前”,每天至此飲酒消遣,揮灑文字,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重建後的太白樓連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樣,磚木結構,二層檐下正中懸扇形“太白樓”楷書陰刻匾額。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詩人所書“詩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刻“三公畫像石”,遊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讚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60餘塊。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1987年,濟寧市在太白樓建立李白紀念館。

民間藝術

二人斗

在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回林村,活躍著一支民間藝術劇目“二人斗”,一人扮演,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她成了民間藝術花園裡一支獨特奇葩。
任城區
“二人斗”原名兩鬼摔骨碌,傳說在明末崇貞年間,天下大旱,連續幾個月不見一滴雨,地里的禾苗都曬死了,莊稼顆粒無收,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當時政府無能,吏治腐敗,政治黑暗,逼迫的民眾背井離鄉,到處乞討,糜兒賣女,民不聊生。面對熾熱的高空,人們渴望早日下雨,長溝鎮回林村的民眾也和全國各地的民眾一樣,心急如焚。同時,為了烘托人們虔誠的祈求氣氛,人們還別出心裁。從此,人們每年都在天旱季節舉辦一次“龍燈會”,為了避開農忙季節,人們就把“龍燈會”設在了每年的年末歲首的正月里舉行,久而久之,約定成俗,便形成了當地的民俗。

龍燈會

每年春節過後,回林村的民眾自發舉辦一次“龍燈會”,祈求“龍王爺”保佑人們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開始舉辦“龍燈會”時,只有舞龍和二人斗,後來,逐浙增加了舞獅、花車、花船、大頭娃娃、踩高翹等劇目。
任城區

城市榮譽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綜合實力全國百強區
科技創新全國百強區
投資潛力全國百強區
新型城鎮化全國百強區
全國中國小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
全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區
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省級文明區
全省雙擁模範區
山東省省級創業型城市
山東省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山東省級公共服務示範平台
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
全省“四德工程”建設示範區
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
全省第一批“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試點)

鎮街榮譽

越河街道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唐口街道張寨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王閣路城市雙修工程榮獲全省城市雙修項目績效評價考核第一名
仙營街道榮獲“全省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
安居街道、南苑街道成為首批省級醫養結合示範街道
唐口街道入選省首批鄉村振興示範街道
竹竿巷社區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喻屯大李莊、安居宮白莊等5個村入選省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2013年11月,撤銷濟寧市市中區、濟寧市任城區,設立新濟寧市任城區。

行政區劃

濟寧市任城區位於魯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為濟寧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濟寧市組群城市核心區。總面積6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31萬人。
任城區下轄長溝、喻屯2個鎮,廿里舖、李營、南張、金城、仙營、古槐、阜橋、觀音閣、濟陽、越河、南苑、安居、唐口等13個街道和一個省級經濟經濟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任城區地處東經北緯35°08′-35°32′,116°26′-116°44′位於魯西南平原,京杭大運河中段,京杭大運河、濟滬高鐵等穿境而過,最大縱距42.5公里,最大橫距29公里,面積達651平方公里。
任城區

位置區域

任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毗鄰濟寧機場、曲阜高鐵,魯南高鐵正在施工建設,105國道、327國道、日蘭高速、濟徐高速交織成網,濟菏鐵路、京杭運河穿境而過,是連線華東、華北的重要樞紐,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等國家經濟戰略工程的交匯點。

地形地貌

任城區地處魯中南泰沂蒙山麓傾斜平原與魯西南黃泛平原交接窪地的中心地帶,地貌以平原為主,土壤以黏質土為主,其餘為壤土、沙質土。

氣候

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3~14.1℃,年平均降水量579~820毫米。境內河湖屬淮河水系、南四湖流域,較大河流有老運河、京杭運河、洸府河、洙趙新河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建築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磚瓦粘土、建築用砂等。水資源總量約2.24億立方米。動物種類約189科、1607種。植物種類約90科、200種。

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任城區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主題,緊緊圍繞建設一流現代化強區、提前全面達小康“兩大目標”,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項目帶動、科教引領“三大戰略”,著力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新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中心、金融商貿中心、文化旅遊創意中心“四個中心”,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城鄉建設、生態突破、民生改善、黨的建設“五大提升”,努力建設富強美麗幸福新任城。

綜述

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3.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73億元,同比下降0.4%;第二產業增加值155.49億元,同比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353.22億元,同比增長11.4%。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6:29.2:66.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2168元,可比增長3.1%。

農林牧漁業

2019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59億元。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6.97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45.92萬噸(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包含濟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接莊街道辦事處和柳行街道辦事處、濟寧太白湖新區的石橋鎮和許莊街道辦事處)。全年造林面積4112畝,完善農田林網1萬畝,四旁植樹160萬株;完成飛防70萬畝次,地面防治34萬畝次。創建國家森林鄉村2個、省級森林村居3個。全區生豬出欄量11.06萬頭,同比減少36.77%;家禽出欄量392.8萬隻,同比增長20.84%;全年肉類總產量13468.27噸,禽蛋總產量11017噸,奶類總產量11739噸。漁業養殖面積5.61萬畝。水產品產量達1.46萬噸,其中,淡水捕撈產量944噸,養殖產量1.37萬噸。

工業和建築業

2019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08.83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6.56億元,同比下降13.61%,實現利潤總額19.03億元,同比下降21.5%。全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6.74億元,同比下降33.2%。截至2019年底,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74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18.26億元,同比下降17.52%。全區房屋施工面積1499.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71%,其中新開工面積760.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8.66%。

固定資產投資

全區固定資產投同比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增長101.1%,第二產業同比下降26.6%,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0.5%。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104.34億元,同比下降6.07%,其中,住宅投資90.28億元,同比下降1.19%。截至2019年底,全區資質以上房地產企業108家,商品房施工面積1010.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50.7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76萬平方米、銷售額129.8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04%、32.45%、27.14%和27.5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743.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16.5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67.9萬平方米、銷售額123.49億元。

內外貿易和民營經濟

截至2019年底,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225家,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46.06億元。全區外派勞務人員347人,同比增長0.9%。對外承包勞務完成營業額70029萬元。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32299萬元,同比增長10.3%。貿易順差301077萬元,同比收窄2.78%。新批外商投資項目(含增資項目)6個,契約外資1212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58萬美元,同比增長1708.7%。全區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134973戶。新增“四上”企業16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新增23家,資質以內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新增15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新增93家,規模以上服務業新增32家。

交通運輸和信息產業

截至2019年底,轄區公路總里程998.76公里(其中國道99.5公里,省道23.3公里,農村公路875.96公里),本年度新建改建公路里程33.24公里;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4606萬噸,貨物周轉量52.5億噸公里;客運量2370.6萬人,客運周轉量40183.2萬人公里。全區共有規上信息產業企業94家,引進國家級、省級科技平台及研究所12家;建設各類信息產業園區3家,從業人口達到3萬人。全區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增長12%。實現基礎網路全覆蓋,光纖覆蓋率達到100%。

科教文衛事業

科技事業

實施區級科技發展計畫(新舊動能轉換)項目57項、扶持資金1050萬元,取得科技成果35項。3個項目納入省級重大創新專項、4個項目納入市級重點研發計畫,爭取上級科技扶持資金2580.15萬元。通過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新增13家,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全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3家企業獲獎,“贏在濟寧”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3人獲獎。完成契約登記187項,技術交易額4.17億元;柔性引進外籍院士2名,高層次人才9名。再次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底,轄區內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61所(含市直學校),畢業生42580人,招生44172人,在校學生164784人,專任教師11552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畢業生6455人,招生6453人,在校生19162人,專任教師1636人;普通國中23所,畢業生11802人,招生13664人,在校學生50537人,專任教師3633人;普通國小72所,畢業生14021人,招生13595人,在校學生65585人,專任教師3996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畢業生43人,招生76人,在校學生384人,專任教師105人。幼稚園158所,畢業生10259人,招生10384人,在校學生29116人,專任教師2182人。

文體事業

公布全區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名,組織優秀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開展體驗交流活動50餘場。為230個農家書屋補充儒學類書籍總計34500冊。組織2支專業院團及7支莊戶劇團深入基層開展“千場大戲進農村”暨“唱響運河 舞動任城”文化惠民演出450餘場,戲曲進校園演出71餘場,開展公益電影放映有效場次3873場。舉辦各類培訓班100餘期。審核通過非國有博物館1家。建立6個示範社區。累計對8處省、市級文保單位進行修繕保護,並通過工程驗收。

衛生事業

截至2019年底,全區共有衛生機構788個。其中:醫院5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30個(含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8993人,其中執業醫師2746人、註冊護士5024人、藥師(士)351人、技師(士)393人。全年診療958.73萬人次,其中門、急診897.01萬人次,健康檢查38.85萬人次;住院11.37萬人、出院11.5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004張,全年醫療衛生支出16.1億元。適齡婦女“兩癌”篩查36599人次。

城建、環保和質量強區

城市建設

開工綜合整治3個老舊小區,總計1391戶,8.9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04.52萬元;當年開工並完工王母閣城市雙修改造工程1項,總計220戶,3.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600萬元。實施西外環、高速連線線及節點、北二環、古槐路北延、引水入城拓寬段等項目建設,完成了審批中心南綠地等6處四小工程,實施了馬驛橋街等10餘條道路人行道整治提升,對35條主次幹道、200餘條背街小巷進行了零星維修整治,古槐北路、琵琶山北路、太白路等道路洗刨罩面167816平方米,瀝青路面灌縫3815米;維修整治建設路、任城大道等主次幹道、支路路緣石5301米、人行道55627平方米、石板950平方米、車行道45748平方米。實施了338線路燈安裝工程,新安裝路燈244桿,實施火炬路(洸河路—太白湖新區界)智慧路燈改造114桿。更換路燈光源1290個、路燈電纜5866米、刷燈桿除銹漆3039桿、清理路燈檢查井3631個。維修加固環北橋等6座橋樑欄桿,解決污水外溢點122處,標準起墊或更換雨污水檢查井蓋354套、井篦1026套。新建公廁6座,改造公廁50座,購置垃圾桶9500個、果皮箱2000個,環衛設施功能大大改善。

環境保護

全區新增綠化面積150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33%,城區綠化面貌明顯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區城鎮化水平達82.45%,比上年提高0.54個百分點;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5.52,PM2.5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71天。如期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完成了濟寧市城區飲用水源地44眼水井置換、安居煤礦礦業權退出、南四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人工漁業養殖退出、礦山修復等任務。359個農村飲用水源地得到保護;完成7台35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綜合利用一般工業固廢94萬噸,安全處置危廢5萬多噸;查處環保違法企業208家,罰款金額694萬餘元。

質量強區

截至2019年底,全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8個,其中年內新增2個;中國地理標誌產品2個;中國地理標誌商標6個;山東省名牌及服務名牌27個;市長質量獎10個,其中年內新增2個;獲生產許可證企業43家,其中年內獲生產許可證企業6家;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2家,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7家,年內新增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企業立項7個。

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截至2019年底,全區常住人口102.3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50人,死亡人口380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08‰。2019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2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9元。全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4.2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100%。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880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994人。全區有各類養老服務設施58處。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4169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374人,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年就業技能培訓6657人,創業培訓1066人。

行政領導

職位
姓名
區長
張令華
副區長
曾凡玉、田宏欣、張德智、孔繁華、趙文衛

旅遊風景

東大寺
坐落於濟寧南關回族聚居區內,是魯西南伊斯蘭教活動中心,1992年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全寺面積6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518多平方米,坐西朝東,主體建築石坊、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後門牌樓,排列在東西軸線上,左右為南北講堂,水房等等,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殿建築面積1057平方米,最寬27.5米,進深41.5米。大殿基座高1.3米,殿內以40根光亮照人的朱紅通天木柱和12根石柱支撐。全殿有卷棚殿、前殿和後窯殿三部分,以勾連搭形式組成,後窯殿為3層樓閣,上復6角傘蓋形樓頂,高30米。
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後門牌樓頂部復以黃、綠琉璃瓦,頂脊及齊山牆均飾以龍紋鴟尾及幾何圖案琉璃飾物。 寺院石坊,雕龍石柱、雕鳳石柱及雕花抱鼓石,石工在中國清真寺建築裝飾方面堪稱一絕。東大寺修復後,先後接待國內外貴賓多人,其中有:伊朗誦經團、黎巴嫩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的國際友人,港澳同胞和兄弟省市、自治區的有關領導曾先後來寺參觀交流。
太白樓
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任城區古運河北岸。太白樓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其居在酒樓前”,每天至此飲酒消遣,揮灑文字,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重建後的太白樓連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樣,磚木結構,二層檐下正中懸扇形“太白樓”楷書陰刻匾額。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詩人所書“詩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刻“三公畫像石”,遊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讚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60餘塊。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1987年,濟寧市在太白樓建立李白紀念館。

民間藝術

二人斗

在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回林村,活躍著一支民間藝術劇目“二人斗”,一人扮演,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她成了民間藝術花園裡一支獨特奇葩。
任城區(濟寧市任城區)
“二人斗”原名兩鬼摔骨碌,傳說在明末崇貞年間,天下大旱,連續幾個月不見一滴雨,地里的禾苗都曬死了,莊稼顆粒無收,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當時政府無能,吏治腐敗,政治黑暗,逼迫的民眾背井離鄉,到處乞討,糜兒賣女,民不聊生。面對熾熱的高空,人們渴望早日下雨,長溝鎮回林村的民眾也和全國各地的民眾一樣,心急如焚。同時,為了烘托人們虔誠的祈求氣氛,人們還別出心裁。從此,人們每年都在天旱季節舉辦一次“龍燈會”,為了避開農忙季節,人們就把“龍燈會”設在了每年的年末歲首的正月里舉行,久而久之,約定成俗,便形成了當地的民俗。

龍燈會

每年春節過後,回林村的民眾自發舉辦一次“龍燈會”,祈求“龍王爺”保佑人們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開始舉辦“龍燈會”時,只有舞龍和二人斗,後來,逐浙增加了舞獅、花車、花船、大頭娃娃、踩高翹等劇目。
任城區(濟寧市任城區)

城市榮譽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綜合實力全國百強區
科技創新全國百強區
投資潛力全國百強區
新型城鎮化全國百強區
全國中國小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
全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區
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省級文明區
全省雙擁模範區
山東省省級創業型城市
山東省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山東省級公共服務示範平台
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
全省“四德工程”建設示範區
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
全省第一批“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試點)

鎮街榮譽

越河街道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唐口街道張寨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王閣路城市雙修工程榮獲全省城市雙修項目績效評價考核第一名
仙營街道榮獲“全省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
安居街道、南苑街道成為首批省級醫養結合示範街道
唐口街道入選省首批鄉村振興示範街道
竹竿巷社區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喻屯大李莊、安居宮白莊等5個村入選省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