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濟南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2009—2011年)
新能源產業是與開發利用太陽能、海洋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氫能、核聚變能等新能源相關的各類產品生產和服務的總和,具有儲量大、可再生性強、清潔環保等特點,是我市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為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最佳化產業和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和可持續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新能源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當前,新能源產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太陽能光伏、風能和生物質能發電及其相關配套產業得以迅猛發展,開發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新能源產業已從單純的開發利用,逐步向產業鏈條延伸、產業集聚、規模發展的方面邁進,並逐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的重要支撐。
我市開發利用新能源起步較早,現已初具規模,尤其是太陽能產業發展較快,基礎優勢明顯。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一批以力諾集團、桑樂公司、華藝集團為龍頭的骨幹企業,開發了一批以高溫金屬鍍膜管、高效太陽能光伏電池、晶矽原料提純等為主的國際先進新技術。太陽能熱水器製造已形成較大規模,風電裝備、生物質能、地熱能開發利用逐步加快。2008年,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新能源企業近2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3家,5億—10億元的有2家;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和市級技術中心各3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山東省著名商標3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能突破580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
儘管我市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相對於國際和國內其他城市在新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快速進步,我市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整體水平不高,產業發展不平衡;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部分產品技術層次偏低;三是標準體系不完善,市場發展不規範;四是管理體制和扶持政策不夠完善,難以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一定程度制約了我市新能源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圍繞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實施新能源產業“3213工程”,突出太陽能、風電裝備、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氫能等5大產業,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的保障體系,全面提高新能源產業發展水平,推動節能減排,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為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作出重要貢獻。
(二)基本原則。
1.開發利用與節能減排相結合的原則。統籌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運用成熟適用技術,擴大新能源套用範圍,落實節能減排政策,減少常規能源消耗,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重點突破與規模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突出地方特色,發揮資源和技術比較優勢,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點突破,延伸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規模優勢。3.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的原則。既要重視套用先進成熟技術開發利用新能源,積極開拓市場,又要重視研發具有發展前景的關鍵核心技術,籌劃長遠發展戰略,為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4.政府推動與市場驅動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和落實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支持新能源技術研發、產業化和推廣套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運用市場機制,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5.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相結合的原則。依託新能源產業比較優勢,加強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引進先進技術、人才、資金和管理經驗,推動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
(三)規劃目標。
1.產業總體實力顯著增強。2009—2011年累計投入160億元,大力提升產業規模和水平。到2011年,規模以上新能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年均增長58.7%。2.新能源消費占比明顯提高。到2011年,通過開發利用新能源,實現替代常規能源130萬噸標準煤;新能源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最佳化。3.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企業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家,新產品開發數目達到260個以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發經費占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生產及研發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4.示範工程建設成效明顯。到2011年,建設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示範工程100個,城市光伏景觀照明示範項目20個,太陽能利用示範村100個,沼氣開發利用及秸稈氣化示範村30個。創建汽車用氫電池發展與秸稈發電等具有可推廣和帶動力強的示範樣板項目10個。5.重點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太陽能和地熱能在建築領域得到規模化套用,沼氣在農村得到大面積推廣,生物質能發電形成一定規模,機械、電子、新材料等與新能源產業開發利用相關行業得到明顯拉動。到2011年,太陽能在城市建築普及套用率達到50%—60%。
三、發展重點
 圍繞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目標,推進和實施新能源產業“3213”工程。即:打造“三大太陽能產業基地”、拉長“兩大太陽能產業鏈條”、建設“一個風電裝備產業園”、拓展“三大新能源領域”,開創新能源產業新局面。
(一)打造“三大太陽能特色產業基地”。圍繞國家命名的“國家火炬計畫太陽能特色產業基地”,加快培植濟南東部片區、商河、章丘三大太陽能產業基地,形成優勢互補,產業聚集,布局合理的太陽能產業新格局。
1.打造濟南東部太陽能研發生產基地。以力諾集團、桑樂公司、華藝集團等企業為龍頭,以企業技術中心及省能源研究所和山大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託,重點在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熱利用及相關配套產品領域進行研發,形成集產學研於一體的太陽能產業集群。
2.打造商河太陽能光熱、光電產業生產基地。以山東晟朗、力諾新材料等企業為龍頭,加快晟朗能源科技公司2000兆瓦太陽能多晶矽和1000兆瓦電池片及光伏組件生產項目建設;重點發展太陽能集熱器、矽片、電池片、光伏發電等產品;跟蹤國際前沿技術,重點研發太陽能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
3.打造章丘太陽能熱水器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以章丘力諾光熱科技等企業為龍頭,加快力諾集團章丘公司年產2400萬隻鍍膜管和18萬噸高硼矽玻璃管項目建設,重點發展高效太陽能真空集熱管、高溫集熱金屬管、太陽能熱水器零部件等產品,形成新興太陽能光熱產品加工基地。
(二)拉長“兩大太陽能產業鏈”。圍繞太陽能光熱、光伏利用,延伸壯大產業鏈,加快推廣成熟適用的光熱產品,大力研發光伏技術產品,實現光熱、光電產業協調發展。1.提升太陽能光熱產業水平。加快太陽能光熱利用與建築一體化步伐。積極開發標準化、通用型太陽能熱水系統組件,擴大光熱套用領域;加強太陽能光熱技術創新,積極研發光熱發電和系統集成技術,重點發展熱管型集熱器、平板型集熱器、內置金屬流道玻璃真空集熱管、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和光熱發電反射鏡自動跟蹤裝置等產品。
建設一批太陽能光熱利用項目。加快力諾集團鍍膜管項目、桑樂公司100萬台農村適用型太陽能熱水器項目及豪特公司80萬台項目、澳華太陽能一期5000萬元投資項目建設。到2011年,全市太陽能光熱利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0億元,太陽能熱水器產量達到800萬平米。2.大力發展太陽能光電產業。加快研發太陽能晶矽生產、高效太陽能電池製造等技術。重點發展光伏晶矽材料、晶矽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建築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控制系統、LED太陽燈具等產業。重點支持力諾集團300兆瓦光伏電池片項目和山東晟朗一期250兆瓦太陽能多晶矽鑄錠、120兆瓦電池片及100兆瓦光伏組件生產項目建設。做大一批以華光電子為骨幹的LED生產企業,建設一批與城市建築一體化的屋頂併網太陽能光伏發電、景觀照明示範工程。到2011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30億元,晶體矽產量500噸,光伏組件200兆瓦,太陽能發電裝機10兆瓦。
(三)建設濟南風電裝備產業園。依託軌道交通公司、伊萊特重工公司、齊魯電機等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項目,建設濟南風電產業園。以電子信息、軟體開發和冶金、機加工優勢為依託,加快發展風力發電機、塔架、風葉、主軸、機械傳動、運行控制、風機變頻、輸變電機組等相關組件產品,推動濟南風電裝備產業集約化發展。到2011年,全市風電裝備及配套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
(四)拓展“三大新能源領域”。
1.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加快建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平台,重點推進非糧生物燃料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發展以秸稈、林業三剩物和煤泥為燃料的生物質能電廠。加快琅溝電廠秸稈發電技術改造項目、濟鍋集團生物質能鍋爐項目和聖泉、佳寶生物質能發電等項目建設。鼓勵在宜林荒山、荒地、鹽鹼地建設能源林基地,種植甜高粱等能源作物,為發展生物質能提供原料。加快濟南海倫秸稈沼氣發電和濟陽第二垃圾場發電等一批農村秸稈氣化、垃圾發電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建設。2.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積極研發推廣地源、水源和熱泵技術,合理擴大地熱資源利用領域。以歷城、商河、濟陽為重點,加快建設符合環保和水資源保護要求的地熱供暖、工業用熱、熱水供應等項目,大力發展熱泵空調、無機超導熱管和地熱測評軟體等地熱套用產品。重點支持長清大學科技園熱源廠建設項目及濟南綠寰科技、濟南艾嘉熱泵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地源熱泵產業化推廣項目。規範發展地熱溫泉、醫療保健、休閒度假等現代服務業。3.加快氫能源開發利用。以山東寶雅電動汽車項目為依託,加快以氫能源為主的燃料電池生產項目建設。到2011年,氫能燃料電池生產規模達到15萬台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發揮各級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支持力度。繼續實施陽光學校(賓館)工程,擴大補貼範圍,支持學校和賓館安裝太陽能集熱系統。落實家電下鄉補貼政策,鼓勵開發農村適用型太陽能熱水器;結合開展“百萬農戶建新房”工程,推廣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加快實施城市光伏屋頂計畫,擴大光伏產品在城市景觀照明等方面的套用。抓住我市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十三城千輛”示範城市的契機,鼓勵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生產。落實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稅政策,實施新能源產品政府採購制度。積極支持企業擴大出口,提高創匯能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鼓勵各類金融、擔保機構和風險投資公司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長效機制。
(二)完善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鼓勵創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實行產學研聯合,加強新能源技術創新重點實驗室和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重點支持高純度太陽能晶矽材料、多結非晶矽薄膜電池和多晶矽薄膜電池的生產工藝、太陽能發電以及地源熱泵等關鍵技術開發套用,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三)完善規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快制定新能源產品性能、能效、試驗和檢測方法以及系統安裝、設計等標準,逐步建立行業聯盟標準體系,規範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構建新能源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建立產品質量檢測和控制體系,推動組建國家級新能源產品檢測中心,組織開展以新能源為重點的節能產品認證制度。
(四)完善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中介服務體系。以山東省太陽能協會組建為契機,搭建我市新能源中介服務平台,鼓勵發展工程建設、技術諮詢、信息服務、人才培訓為主的中介服務行業。加強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強化行業指導,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新能源產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與保護,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研究制定新能源產業評價體系,為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提供依據。
(五)完善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對外合作體系。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鼓勵企業與國際知名公司合作建設技術中心,加快引進消化再創新步伐,將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加快對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引進。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新能源產業博覽會、項目洽談會和高峰論壇等活動,舉辦新能源產品展示活動,推動產業招商,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六)完善引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宣傳教育體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普及新能源知識,增強社會認同感,營造有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輿論氛圍。通過舉辦論壇、講座等形式,廣泛宣傳新能源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強典型示範引導,加快建設一批新能源示範項目,開展新能源知識進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套用新能源的意識。
(七)完善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體系。加強對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服務,將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調度管理範圍,加強監督考核,逐步將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納入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範圍。各級發改、經貿、財政、建設、科技、環保、稅務、工商、質監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強化措施,最佳化發展環境,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共同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附屬檔案:市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市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工作任務
牽頭單位
參加單位
實施時間
1
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市經委、發改委、節能辦
市農業局、環保局等
2009-2011年
2
制定我市和落實國家、省有關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
市財政局、經委、節能辦
市發改委、國稅局、地稅局、農業局等
2009-2011年
3
高新技術企業及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市科技局、經委、節能辦
市國稅局、地稅局等
2009-2011年
4
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創建優質基地
市質監局、科技局、節能辦
市經委、知識產權局等
2009-2011年
5
推動上市融資
市金融辦
市發改委、財政局、科技局、經委、節能辦、外經貿局等
2009-2011年
6
加快太陽能建築一體化進程和相關政策落實
市建委、節能辦
市財政局、貿易服務局、教育局、旅遊局等
2009-2011年
7
交通及公用事業新能源利用實施
市市政公用局、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
市交通局、公安局、環保局、財政局等
2009-201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