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濕

濕濕

濕濕,拼音qì qì,漢語詞語,意思是小解、小便;牲畜耳朵搖動貌;浪濤開合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濕
  • 拼音:qì qì
  • 注音: ㄕㄧ ㄕㄧ
  • 解釋:小解
解釋,出處,

解釋

1、小解。2、牲畜耳朵搖動貌。3、浪濤開合貌。

出處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王獸醫云:“嬸子,我要濕濕去。”
《詩·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毛傳:呞而動其耳,濕濕然。陸德明釋文:濕,始立反;又屍立反;又處立反。
清孫枝蔚《牛飢紀事二十二韻》:惟思耳濕濕,敢唱夜漫漫。
《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李善註:瀼瀼濕濕,開合之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