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溫

濕溫 是長夏(農曆六月)季節多見的熱性病。因感受時令濕熱之邪與體內腸胃之濕交阻,醞釀發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溫
  • 定義:熱性病
  • 表現身熱不揚、身重痠痛
  • 別名:濕瘟
濕溫的解釋,診斷依據,鑑別診斷,

濕溫的解釋

表現有身熱不揚、身重痠痛、胸部痞悶、面色淡黃、苔膩、脈濡。其特點是病勢纏綿,病程較長,病史多留連於氣分,有濕重於熱和熱重於濕的不同。病情進一步發展,可以入營入血,發生痙厥、便血等變證。多見於腸傷寒、副傷寒一類疾病。
濕溫 ;濕瘟 (西醫病名:腸傷寒及副傷寒)
濕溫又名濕瘟。其名出《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濕溫是因濕熱疫癘之邪,經口鼻而入,蘊結中焦,阻滯氣機,濕熱熏蒸瀰漫而成。以持續發熱,脘痞腹脹,苔膩脈緩,神情淡漠,玫瑰疹或白倍,左脅下痞塊,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腸傷寒及副傷寒。
一般預後良好,但病中可並發腸出血、腸穿孔等。

診斷依據

1.夏秋季多發。可散發,亦可暴發流行。青壯年及兒童居多。起病徐緩,病程較長。
2.初起身熱不揚,頭身疼痛,體溫呈階梯形上升,高熱持續3~4周,汗出而熱不解(呈稽留熱),或午後熱甚<呈弛張熱),常伴有納呆,噁心,胸悶,腹脹不適,困重嗜睡,便溏或便秘,或有重聽、耳聾、譫語等症。
3.面色暗晦,表情淡漠、呆滯,舌苔膩,相對緩脈,半數病人脅下有痞塊,部分病人於病後7~12日胸腹部可見粉紅色玫瑰樣疹,或出現白倍,或有黃疸。
4.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血、骨髓、尿、糞培養可獲傷寒、副傷寒桿菌。肥達氏反應。凝集素≥1:80以上,H凝集素≥1:160,且逐步上升。
5.中後期可出現腹痛急劇,大便出血,甚則汗出肢冷,昏厥等危象,為並發腸出血、腸穿孔等的表現。

鑑別診斷

1.溫[瘟]毒發斑:起病較驟,高熱寒戰,脈數,目赤,斑疹出現較早、數量多、分布廣,白細胞大多正常,外裴氏反映陽性。
2.稻瘟病:有疫水接觸史,發熱伴目赤,全身酸痛,小腿肌尤甚,腹股間 核腫大,白細胞總數增高,有關病原學、血清學檢查可資鑑別。
3.流註:有溫熱毒邪侵犯而見癰腫等原發性病灶,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無相對緩脈、玫瑰疹等。
4.肝熱病:脅痛,黃疸,左脅下壓痛,肝功能異常,有關血清學檢查可資鑑別。
5.瘧疾:起病急,寒熱往來有定時,汗出熱退,周圍血塗片可找到瘧原蟲。
6.暑溫:急起高熱,頭痛,頸項強直,噴射狀嘔吐,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無相對緩脈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