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屍

濕屍

在我國歷代古屍中較多見的是由於棺槨密封,又埋於深土中,並皆浸泡在棺液中,屍體體表濕潤,皮膚有小顆粒、散在的、少量的結節(即“皮疹”),而內臟表面有著少量的脂肪酸鹽顆粒。因此很難說是屬於屍蠟一類。當然,與鞣屍乾屍等的差別就更大了。屍體乾瘦。

對於這些不典型的屍蠟,有的伴有部分脫鈣或無明顯脫鈣的,有的學者曾提出過這些古屍屬於特殊類型。參考國內關於古屍研究的報導,發現這些“不典型屍蠟”或屍蠟與鞣屍的混合型等不能明確分類的古屍,為數不少。故可以考慮有個比較統一的分類法,是否可以把這一類古屍,即出土時浸泡在棺液中,其外形完整,內臟俱全,肌體豐滿,尚有彈性,四肢關節尚能活動;解剖時,肌肉組織層次分明,血管神經完好無損;鏡檢下組織結構保存也較良好,在某些組織中還能找到細胞結構;這類古屍的皮膚表面也可能有少量脂肪酸鹽結節,骨質也或多或少有脫鈣現象,稱之為“濕屍”。 大部分濕屍隸屬旱魃。

因此,從古屍的器官水平、組織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進行衡量,濕屍自身的保存情況都要好於木乃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屍
  • 外文名:Pres
  • 原因:較多見的是由於棺槨密封
  • 馬王堆漢墓: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古"濕屍"
漢墓濕屍,長沙馬王堆漢墓,學術討論,史料記載,明代濕屍,清代濕屍,

漢墓濕屍

長沙馬王堆漢墓

長沙馬王堆漢墓--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古"濕屍"
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帛書藏著多少秘密?兩千多歲的馬王堆漢墓女主人辛追出土30年來,“健康”狀況怎么樣?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在中國考古史上地位又是如何?為了這一20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三十周年,7日上午,為期3天的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三十周年國際學術會在長沙拉開序幕。
1972年馬王堆女屍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肌肉有彈性。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古代濕屍。經過三代考古專家的不懈努力,已確認這位2100年的貴族夫人,她的“永垂不朽”帶給今天的世界“六大絕世價值”。
首先,這是世界唯一的兩千年的“濕屍”,而不是“木乃伊”。那年4月29日凌晨,隨著22層絲麻衣衾和9根綢帶被一一揭開,西漢第一代長沙軼侯利蒼的妻子,一位名叫辛追的貴婦人的屍體,在地下沉睡2100年之後,重新回到她曾生活了54年的陽光空氣之中。此時的她依然面容姣好,五官清晰可辨,頭髮光鮮,肌肉具有彈性,四肢關節可以活動。於是“中國的木乃伊”驚動震撼了全世界!
世界上現存的古屍,大概分成三類:一是人工製成的“木乃伊”,如古埃及的法老、中國九華山的“肉身菩薩”,二是天然“木乃伊”,如中國新疆的乾屍,三是冰凍屍體,如歐洲阿爾皮斯山發現的“冰人”。但在“深埋、密封、缺氧、無菌”條件下保存至今的“濕屍”,唯有辛追這一具,其價值堪稱絕世。
迄今為止,人類得到驗證的最早一例心肌梗塞猝死病例。為完整保存“馬王堆濕屍”,在採取防腐措施後,對濕屍進行了現代醫學解剖,發現其內臟臟器保存完好。而根據其保存完好的臟器,最終斷定這位貴婦人的死因是“因膽絞痛發作引發心肌梗塞而猝死”。這是迄今為止,得到驗證的第一例人類心肌梗塞猝死病例,其發作時間為2100年前的某一天。這就否決了西醫經典理論中關於冠心病是現代生活方式引發疾病的結論,從而將關於有著“人類第一殺手”之稱的冠心病研究,引向更久遠的歷史和更廣闊更深入的空間。
“血吸蟲病”在2100年前可能曾經廣泛流行。根據解剖結果,在“馬王堆濕屍”,也就是貴婦人辛追身上,發現了現存最完整的血吸蟲的蟲卵。至此,醫學界一般理論認為血吸蟲病是勞苦大眾才會患上的疾病這一說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修整。要么辛追年輕時曾經是在長沙廣袤田野中辛苦勞作的一員,後來命運驚天大逆轉,才貴為“長沙丞相”的夫人;要么表明,當年這一地區的生活用水也已經是血吸蟲病的傳播渠道之一,她是經由日常生活飲用水傳播而患病的。無論那種原因,都可以推論出,2100年前血吸蟲病曾在這一地區比較廣泛地流行。這對流行病學的源頭研究,尤其是對血吸蟲本身進化與變異的研究,意義特別重大。
濕屍濕屍
頭髮上隱藏著更多的秘密。“馬王堆濕屍”保存最為完好的是她一頭漂亮、濃密的長髮。憑藉人類現代醫學手段和設備,通過檢測這些頭髮,尤其是化驗其中的各種微量元素的成分與含量,可以揭開生活在2100年前的人類更多的秘密,比如可以推斷當年這一地區的氣候、環境、地質、水質、植物和動物分布、食物構成情況,乃至日常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等等。遺憾的是,這方面的研究我們依然止步不前,沒能充分展開。醫學科技更為發達的日本,當年曾經提出想得到辛追的半根頭髮,迄今仍未能如願。
DNA密碼里保存的信息更為豐富。得益於濕屍的保存環境,“馬王堆濕屍”的DNA保存的信息更為完整,更具現代研究、解析價值。這對已經進入到分子生物學時代的人類而言,這具“濕屍”用“萬里挑一”一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加之DNA分析可以和其本人保存完好的毛髮、肌肉、神經、骨骼和臟器等直接比對、驗證,2100年前古人生活的信息,將得到更為豐富、更為完整、更為逼真也更為科學的解密。
紡織、服飾等門類的研究空間巨大。參照相關資料,30歲左右時辛追的形象已經“復原”,她幾乎具備我們通過古詩文認識的漢代美女的所有基本要素:瓜子臉、柳葉眉、杏核眼、薄嘴唇、微微翹,面容清秀,儀態端莊。配得上這位美麗、高貴夫人的,除了身著22件絲麻衣物和9根綢帶之外,家人還為她準備了滿滿六箱嶄新的衣物、衣料,其中絕大部分為絲綢織品,包括單衣、夾袍、單裙、手套鞋子、襪子等各類成品50件,衣料46卷。而這些衣物、衣料包括了輕紗、仿羅、素娟等西漢初年的名貴絲綢紡織品,並輔以染色、印花、刺繡等工藝。這對我們研究久已失傳、只在歷史文獻上得見的2100年前的紡織技術、成衣工藝和服飾文化,價值更是彌足珍貴!
馬王堆,是中國考古學的巔峰標本,而“濕屍”更是空前未有,價值更是絕世。遺憾的是我們對“濕屍”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已經落後于海外。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迅速推進,避免“濕屍”在國內,“濕屍”研究在海外的反常現象出現。
發現地點
馬王堆漢墓位於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共有三座墓,分別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及其妻、兒的墓。
發現過程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發掘了馬王堆漢墓一號墓,此墓深達16米,內中棺槨的邊箱中塞滿大量的隨葬品,由文物上的文字可辨出此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夫人辛追墓。4月28日,考古人員打開內棺材蓋,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兩千多年卻顯得十分新鮮的女屍:外形完整無缺,全身柔軟而有彈性,在往她體內注射防腐劑時,她的血管還能鼓起來。除眼球突出,舌頭外吐等體表變形外,其他特徵完全像剛死的鮮屍。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歷史悠久的濕屍,出土後震驚世界。此後發現的類似古屍均被考古界歸為“馬王堆屍型”。
1973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考古人員分別發掘了三號墓和二號墓,確定了三號墓主為利蒼之子,二號墓主即為軑侯利蒼,其中利蒼墓因多次被盜遺失了很多隨葬品。整個考古發掘工作於1974年結束。由於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不但品種繁多,且價值極為珍貴,藝術性高,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體檢"表明:兩千多歲馬王堆漢墓女主人保存完好
“沉睡了兩千多年的辛追遺體保護良好,皮膚仍有彈性,關節還可以活動,軟骨組織用肉眼就能看清。X光片顯示,老太太的骨質比現在60歲的正常人還好。”7日,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聯合公布了出土30年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女主人保存情況的“體檢報告”。

學術討論

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在7日召開的“馬王堆漢墓發掘三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2002年6月,湖南省博物館計畫將辛追遺體搬遷到新的陳列大樓,為了保證搬遷工作的順利進行,並為以後進一步做好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特請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專家對女屍做了全面系統的檢查和評估。
這份“體檢報告”指出,通過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對30年來所使用的保存液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還從單獨保存的女屍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硬腦膜及女屍保存液和有機玻璃棺內採集可疑霉斑作了細菌和黴菌培養,所檢對象均無細菌生長,也沒有分離出黴菌。
在無菌條件下,還取女屍右小腿前麵皮膚、小腿肌肉組織、肝組織、分別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部分結構與30年前的檢查結果基本一致。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女屍的骨結構基本正常,30年前注入血管的造影劑依然清晰可見,古屍體的外形、膚色無明顯變化,皮膚仍具有彈性。這些結果表明,以前使用的保護方法是成功的。
辛追遺體已經搬到湖南省博物館新的陳列大樓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寢宮”。“地下寢宮”距離地面8米,恆溫恆濕,模仿當年出土時原狀修建,置放著大型棺槨,周圍還有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當年沉睡兩千多年的地下環境。
儘管如此,“體檢報告”還表示了一些擔憂。羅學港教授對記者說,已故的周恩來總理希望將馬王堆女屍至少保存200年,但還只保護了30年,如何在將來的17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防止蛋白質降解,防止骨組織脫鈣、防止組織細胞水腫或脫水等,是馬王堆漢墓女屍保護所面臨的艱巨課題。
陳建明說,“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科技保護的力量,與醫學界合作,定期對女屍進行檢測和科學研究。”專家觀點
這次會議由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主辦,應邀到會的專家多達100餘人,除了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學者,還有來自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長期研究馬王堆漢墓的知名漢學家。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史學家李學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考古學家王世民,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家夏德安,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家葉山,日本女子大學教授、著名秦漢史與楚漢簡帛研究專家谷中信一等,都參加了紀念活動並發表了學術演講。
為了活躍大會的學術氣氛,為專家們提供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湖南省博物館還舉辦與馬王堆漢墓主人生活的時代背景有關的《長沙國文物特展》,這是西漢初年分封在湖南的長沙國物質文明的首次集中展示,陳列的展品有80%是第一次公開展出。

史料記載

據史料記載,辛追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時年約50歲。1972年,辛追遺體從墓葬中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這也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歷史悠久的濕屍,出土後震驚世界。

明代濕屍

2011年3月1日,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將明代不腐女屍抬出棺外。開棺的這副棺木外層澆漿保存非常好。開棺時女屍緊纏於裹屍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幾乎全部浸在黃褐色的棺液里。屍體僵硬、皮膚完整,五官、毛髮、睫毛等清晰可見,女屍長1.5米左右。用手按壓其腳踝部,發現皮膚竟然有彈性。女屍頭部的帽子後側還殘留有青藍的顏色,腳上布鞋底的針線眼清晰如初。棺木以糯米石灰澆漿來防腐,顯示是大戶人家,但女屍通體都是棉布,並沒有發現絲綢等華貴衣服又似平民。
濕屍

清代濕屍

安徽碭山2001年出土的清代女屍,可能很少有人了解。這具出土時面色紅潤、皮膚極富彈性、身著華麗官服、脖子上有兩道劍傷的傳奇女屍,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連續幾年雖然專家都對其查資料、訪故地等進行深入研究,但直到現在該女子的身份仍是一個謎。記者為了了解這具有著傳奇色彩的女屍情況,趕到蕭縣進行探訪。女屍出土時散發濃郁香氣據蕭縣博物館館長蘇肇平介紹,2001年3月,在碭山城西關梨園小區建築工地,一輛挖土機作業時,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發現一座清代古墓。該墓為一大型雙棺墓,兩棺相距一米,均南北向,一號棺居東,為一大型“三套棺”,外有兩槨,內為一棺,槨為柏木,油漆呈古銅色,棺為楠木,油漆呈橘紅色。外槨部分腐朽,中槨長291厘米,寬218厘米,高149厘米;內棺長241厘米,寬70厘米,高75厘米。內棺和中槨,中槨與外槨之間有兩層厚約40厘米的石灰層,外槨之外有30厘米厚的膠泥層。二號棺居西為一單棺,棺內屍體已腐。
濕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