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頭紅樹林生態區

澳頭紅樹林生態區

澳頭村位於濠江區東北部,是一片天然次生紅樹林,面積約200畝,樹種以桐花樹為主,間有秋茄、木欖、黃槿、老鼠勒、假茉莉等,是我省發現的面積最大、分布最北、保存較為完整的天然次生桐花樹林,聚集了大量魚、蝦、螃蟹、貝殼,每年都吸引數萬隻候鳥在此停歇、覓食,是候鳥及其它鳥類最理想的棲息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澳頭紅樹林生態區
  • 外文名稱:ao tou mangrove forests biome
  • 地理位置:汕頭濠江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約200畝
  • 門票價格:免費
背景,分布,

背景

潮汕地區處於粵東沿海,海岸線長,是北回歸線進入亞歐大陸的第一站,韓江、榕江、練江等三條河流均匯集於汕頭市流入南海,灘涂面積大。境內河流縱橫,溝渠密布,港灣眾多,濕地資源十分豐富,面積為79.6萬畝,適宜種植紅樹林面積9.51萬畝。紅樹林分布於氣候因子的關係密切,特別是受氣溫和水溫的影響,從紅樹林的生長條件看,它們大多數要求年平均氣溫21到25℃,最冷月氣溫13至17℃,年降雨量1400至2000mm,海水鹽度1%至30%。人工引種成功的最北界浙江省溫州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只有17.7℃,最冷月均溫只有7.3℃,我市年平均氣溫為21.2℃,最冷月均氣溫13.2℃,年降雨量1554.9mm,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可見潮汕地區是沿海地帶不可多得的紅樹林分布地,紅樹林的恢復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曾有大片的紅樹林分布。歷史上,汕頭灣內的蘇埃灣、澳頭和葛洲的泥灣、達濠的濠江口和磊口附近、河浦、昇平的牛田洋、潮陽的龜頭海、澄海的鹽鴻、南澳島的深澳灣等地均有成片的紅樹林分布,但因圍海造陸和亂砍濫伐,現汕頭市只剩少量的次生林,分布在達濠磊口及澄海溪南等地,品種有8個科10個種,潮汕的原著居民稱其為"茭萣"、"伽萣"。1999年11月,在南濱路蘇埃灣又發現市區僅存的一片天然次生桐花樹林(160畝)。

分布

位於市區筆架山下的濠江蘇埃灣的一片天然次生紅樹林,面積近200畝。有秋茄、桐花樹、海、假茉莉、木欖、黃槿、老鼠等紅樹林種類。更為難得的是,這片樹林引來了上千隻候鳥。這些候鳥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以及灰雁、天鵝等。遠遠望去,鳥群顏色黑白分明,時而在灘涂悠閒覓食,時而展翅飛上藍天,使人心曠神怡。中山大學陳桂珠教授等對該片紅樹林進行實地考察,證明樹齡在40年至50年之間,最高的樹高4米。據陳桂珠教授分析,蘇埃灣這片紅樹林,是從東亞、中美洲一帶的紅樹林胚軸隨海水漂流,這種胚軸可以漂流一個多月而不腐爛,漂到這裡落到灘涂上而生長起來的,雖曾遭破壞而再頑強生長,故為次生天然林。這裡的種類包括桐花樹、秋茄、海漆、海刀豆、假茉莉,以桐花樹占絕對優勢,在紅樹林中屬普遍品種。按紅樹林的生長規律,一年約長高20厘米至40厘米,但長至最高為4米至6米。專家認為這片紅樹林的生長密度、生長高度是粵東地區的典型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