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浦老街

澧浦老街

澧浦老街位於今天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境內,為澧浦鎮地名及鎮治發源地。自宋代末年成為“遞鋪”,逐漸發展成商業街市,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隨著社會變革,這個曾經繁榮一方的商業老街逐漸退去了往日的繁華,歸於寂靜。但老街街道上保留的近千年歷史痕跡,仍然為當地保存著不朽的記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澧浦老街
  • 行政區劃:浙江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
  • 區號:0579
  • 地理位置:澧浦鎮北
  • 曾用名:李鋪
  • 門票:不售門票
  • 景觀:赫靈廟、老街、古建築
一、澧浦老街——地理位置。
位於浙江省金華市與義烏市之間,金華江南岸,今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境內。澧浦老街即隱藏於今天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鎮內。
二、澧浦老街——地名演變過程。
為今天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的發源地。澧浦,原名“李鋪”。早年李姓居民聚居最多,至宋代,驛路郵傳在各交通要衝、河津碼頭設立遞鋪,澧浦地處金華與義烏之間,是宋代較為繁忙的遞鋪之一,至此,以李姓為主的村落始名“李鋪”。“李鋪”一名一直沿用至清代康熙末。到了清朝光緒年,李姓作為當地曾經的大姓,隨著時代改變而逐漸褪去了昔日的繁華,而地處富春江上游,金華江南岸的“李鋪”,依賴水運河流的獨特優勢,商業逐漸繁華,集市貿易逐漸擴大,外地商賈雲集,“李鋪”成了周邊繁忙的集市貿易貨品集散地。
靠水運發達,給地方帶來興旺的“李鋪”人,更願意依水借勢,進一步發展當地的商業貿易。當地有人認為“李鋪”已經成為過去,而同音異字,以水為主的“澧浦”更能體現此時當地依賴水運帶來的繁榮與富庶。“澧”,有甘甜之泉的美意;“浦”則有水流岸邊之意。“澧浦”意指“甘甜之水的岸邊”,當然指得金華江給澧浦人帶來的甜美的生活。從此以後,“李鋪”逐漸易名為“澧浦”,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三、澧浦老街——歷史變遷。
澧浦老街的前身是一個始於北宋年間的小村落。據民間流傳,當地共有蔣、方、杜、汪數姓居住於此。而到了北宋末年,朝廷受北方金兵的壓迫,官員一路南逃,直到最後臨安(今天的浙江杭州)成立南宋政權。宋朝南遷的過程中,一路南逃的宋朝官員,帶著家小向南遷移,就這樣,朝中的一門李姓族群遷居於此。李姓的落居,使這裡有了一番新氣象,以後,成村設鋪,逐漸繁榮,始稱“李鋪”。從“李鋪”成街見市,發展至今,大約經歷了近一千年的歷史。
四、澧浦老街——結構與規模。
留存至今的澧浦老街,全長大約200多米,街道寬約3米,呈東西走向,“丫”字形結構。當地人習慣將老街分之為上街、中街和下街三部分。下街在西,上街在東。上、下兩街街首原本都有一座廟宇。下街廟宇因一場火災而消失,今天已不知名,只知道後來留下來一個“本保殿”,其中供奉的是哪一位大神也不得而知。現在,我們光顧澧浦老街,連“本保殿”也看不見了。上街廟宇供奉的是胡公大帝,名“赫靈廟”。赫靈廟建於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赫靈廟將下街和中街“一”字形街道從中間一分為二,形成“丫”字形結構,廟宇於當街平地築高台,廟堂高築於土台之上,正好迎著中街和下街。赫靈廟也是我們今天仍可以見到的,香火依然旺盛的古老廟宇,內外雕樑畫棟,顏色鮮艷奪目,一看就知道這裡香客不斷,香火旺盛。
澧浦老街上的赫靈廟澧浦老街上的赫靈廟
五、澧浦老街——集市貿易。
澧浦老街的繁榮與其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關係。澧浦南通溫州,北達寧波、紹興。因金華江與其通聯的金華、義烏、東陽、蘭溪、永康自古商業氣息最濃,民間貿易極為活躍,以此帶動了澧浦集市的商業繁榮。清代中期,澧浦老街的商業種類幾乎囊括了人民百姓生活的全部內容,如米、麥、豆、油料、布匹、絲麻、桐油、農具、鍋碗瓢盆、豬馬牛羊、京廣洋貨、南北貨品,幾乎無所不有。貨品買賣的豐富進而促使集市貿易的繁榮。至民國年間,澧浦集市一度隔兩天逢集一次。當地商戶約定俗成一、四、七、十逢集,逢集當天不長的老街人頭攢動,挑擔提籃的都難於通行。趕集的人肩扛手挽,賣菜的,賣農具的,賣魚蝦的,箍桶的,修鞋的,還有外地販菜、收割的民工群體,直將老街擠得水泄不通。到了解放前後,逢集的日子不得不改為了隔天一集,商業繁榮的景象為今天所難於表述。
老街上的日用雜品店老街上的日用雜品店
六、澧浦老街——廟會。
有廟就有會,這是中國傳統的習俗。澧浦老街上的赫靈廟始建於明代天順年間,其中供奉的是胡公大帝,胡公大帝的生日是每年的九月初六。因此,每逢一年中的九月初六這一天,澧浦老街周邊的十八個村,各自都要組織自己的傳統節目,齊聚老街赫靈廟。老街廟會的具體內容是鬥牛和唱戲,多年不變。廟會上午舉行鬥牛比賽,下午唱戲。鬥牛由各村保選送,最多時有四十多頭牛參加鬥牛比賽,當地萬人空巷,老街附近人山人海。唱戲則在街東赫靈廟的廟台上,直至天晚散會。
七、澧浦老街——燈會。
燈會則是每年元宵節的前一天,也就是正月十四。燈會同樣由澧浦周邊十四個村組織,每個村組織一個板凳龍燈。燈會先齊聚赫靈廟,聚齊之後先拜胡公大帝,拜完胡公大帝開始盤燈。十四個村組成的各自不同的板凳龍燈,個個要依次到盤燈基上盤燈,隨著節目進入高潮,場外的爆竹、鑼鼓聲響徹一片。盤燈結束開始掃街拜店。掃街隊伍先由赫靈廟出發,由燈頭帶領,先一路向東出街,再折而由街南向西由下街入老街,從下街開始挨門逐戶掃街拜店。隊伍每到一家店鋪,店鋪都要事先擺上香案果品迎接燈頭,旁邊鞭炮齊鳴。燈頭為店家祈禱神明保佑,一年大吉大利平順安康,最後,店家再遞上一個紅包,儀式結束。如此反覆,一家挨著一家直至來到上街的赫靈廟,才結束一天的燈會活動。
澧浦老街的燈會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不斷變革,電視、電影、錄放機等家庭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逐漸增多,澧浦老街的燈會便沒有了過去的熱鬧氣氛,漸漸也就沒有人領頭舉辦了。
八、澧浦老街——老街的古建築風格。
澧浦老街雖然不長,但是留下來的古建築卻不少。除了在歷次變革中損毀的幾個大的建築,如“五份廳”、“朱廳”等。目前,澧浦老街上的存留的店鋪門房,從外形柱、礎、門楣、角替仍可以看出當年澧浦老街上這些店家富有的程度。特別是這些門面房,面向街道的上的木質角替,雕刻細膩、精美,工藝複雜;採用浮雕、透雕等傳統工藝,每家一樣,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有人物、花鳥、牛、鹿、樹木、花草;有雲紋、回紋、捲雲紋等;內容除了古色古香的傳統構造,還有豐富活潑的八仙過海圖,兒童牧牛圖案。可惜,由於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嚴重影響,不少珍貴的角替被削去了部分圖案,有些則被用木板釘上暫時遮住了它原來的模樣。通過這些古老的建築還可以判斷出,當年這些店家的富裕程度各不一樣。老街上的這些建築上的角替,有不少並沒有雕刻上豐富的圖案,有些只是用簡單的牛角狀的木構件作為支撐,簡單實用,依然不乏古色古香,但細想這些店家的當年一定是沒有充分的財力精雕細琢這些門面上好看的構件,從而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只用簡單的木撐代替了屋檐斗拱下的角替。
澧浦老街店鋪上的角替澧浦老街店鋪上的角替
九、澧浦老街——現狀。
目前的澧浦老街隨著時代變遷,它已經完全褪去了往日的繁華。但它依然存在今天金華市澧浦鎮的鬧市中,只是,鬧市已經不在這條老街上了。老街靜靜地留在原地,過去的店鋪門房還在,甚至,有些商店的老字號還在。雖然街道上留守的住戶,不少已經將過去古舊的房屋進行了翻蓋,出現了不少現代磚瓦建築,但老街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風貌。尚在經營著的商業有小百貨、日用雜貨、理髮店、算命卜卦,其它的多數作為住家保留。那些原本熱鬧難得的店面,雖然還有門板排列,但灰舊的色調讓人一看就知道,它早已沒有人在此做買賣了。
目前,街上正在做著部分改造,特別是老街西南首的積槐堂,這座建築在澧浦人的記憶中非常深刻,裡面有戲台、天井、三進廳堂,可謂雕樑畫棟,古色古香。隨著地方對人文歷史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澧浦老街終有一天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那時候的澧浦老街將會遊人如織,再次回歸它過去的繁榮和輝煌。
澧浦老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