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潢川縣2009年水稻生產暨69萬畝超級稻示範推廣及高產創建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2009年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穩定全縣糧食生產,不斷增強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積極推進新農村特區建設,特制訂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潢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潢川縣2009年水稻生產暨69萬畝超級稻示範推廣及高產創建實施方案的通知
  • 時間: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七日
  • 頒布單位:潢川縣人民政府
  • 類別:通知
基本信息,詳細內容,

基本信息

潢川縣人民政
關於印發潢川縣2009年水稻生產暨69萬畝超級
稻示範推廣及高產創建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直有關單位:
《潢川縣2009年水稻生產暨69萬畝超級稻示範推廣及高產創建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七日

詳細內容

潢川縣2009年水稻生產暨
69萬畝超級稻示範推廣及高產創建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2009年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穩定全縣糧食生產,不斷增強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積極推進新農村特區建設,特制訂本方案。
一、超級稻示範推廣的重要意義
(一)發展超級稻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需要。水稻生產在我國糧食生產中占據重要位置。全國65%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85%的稻米作為口糧消費。水稻生產能力的高低,事關糧食的供需平衡和糧價的穩定。大力發展超級稻,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點,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和核心。在我縣糧食生產中,水稻生產始終處於主導地位。我縣水稻播種面積占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60%以上,總產量占75%左右。水稻豐欠直接影響全年糧食總量,影響農業和農村的穩定與發展。2006年以來,我縣超級稻大面積示範推廣連年獲得成功,為糧食總產連續三年超10億斤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發展超級稻是提高水稻生產水平的需要。我縣20世紀60--70年代第一次綠色革命,水稻單產翻番,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產量,基本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80--90年代第二次綠色革命,水稻單產進一步提升,畝產突破千斤大關,潢川進入全國單季中秈稻區先進行列。特別是超級稻,具有顯著增產的能力,必將對提高水稻生產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發展超級稻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大力推廣超級稻,不僅水稻單產顯著提高,而且種稻效益顯著增加。自2004年以來,我縣共種植超級稻160.5萬畝,共增產1.6371億公斤,增收2.5億元以上。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激發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保持了農村發展的好形勢。
二、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組裝套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為手段,以“百、千、萬”連片高產創建示範帶動,以種子、加工企業為龍頭,實施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開發,把稻米生產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推進我縣水稻生產進入高產優質高效新階段,進而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標任務:2009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85萬畝,總產達到5.25億公斤,其中超級稻種植面積69萬畝,平均畝產達到635公斤,總產達到4.38億公斤。粳糯稻種植面積16萬畝,單產540公斤,總產達到0.87億公斤。
三、超級稻示範推廣措施
(一)大力推廣超級稻新品種。超級稻是採用理想株型塑造與秈粳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兼顧品質與抗性的技術路線選育的大幅度提高產量的新型水稻品種。通過全面實施種子工程,大力推廣農業部確認的適宜我縣種植的超級稻主推品種Ⅱ優航1號、新兩優6號、豐兩優4號、珞優8號、D優527、Y兩優1號等;推廣品種豐兩優1號、岡優177、華兩優1206等;擴大示範品種D優158、岡優689、新兩優香4等;粳糯稻推廣皖稻68,全面提高水稻新品種利用水平。
(二)大力推廣增產增效新技術。一是改善育秧方式。大力推廣簡便、穩妥、高效的育秧新技術。全面實行盤育秧和旱育秧方式育秧。積極推廣套用壯秧劑,防治秧床、秧田病害,提高秧苗素質,培育出多櫱壯秧,打好豐產基礎。勞力較多的地方,實行兩段育秧;有條件的地方集中育秧,使育秧工作走向專業化、工廠化,提高超級稻育秧技術的科技含量。二是改良栽培模式。破除傳統習慣,更新水稻栽培理念,走“小群體、壯個體、高積累”的水稻超高產栽培新途徑。通過培育適齡多櫱壯秧,合理控制群體動態,提高成穗率和結實率。大力推行寬窄行栽插,擴大植株營養面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按寬窄行方式,春稻每畝栽插1.6-1.8萬穴,麥茬稻每畝栽插1.8-2萬穴,深度為2—3厘米,每穴2—3株,每株帶2—3個分櫱。保證畝基本苗達到10萬以上。三是加強水分管理。選擇渠系配套、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水稻生產優勢區集中種植。返青期保持淺水層,分櫱期濕潤灌溉。千方百計搞好曬田,在苗數達到預定穗數的80%--90%時排水曬田7-10天,直到田面發白有裂紋、秧葉挺起、葉色褪淡、分櫱速度銳減為止,達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根系下扎、控制無效分櫱、健稈壯苗、減輕病害、防止倒伏目的。幼穗分化始期復水並保持淺水層至抽穗揚花期,灌漿期間歇灌溉、乾濕交替。收穫前7天左右斷水。
(三)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科學運籌水肥,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是實現超級稻產量目標的關鍵措施。超級稻生產潛力大,需肥量高,應選擇中高肥力田塊種植。要依據“前促櫱、中壯苗、後攻粒”的施肥原則,在取土化驗基礎上,根據土壤理化性狀、多年的肥料效應實驗和超級稻品種特性,科學制定施肥方案,在施足有機肥前提下,科學制定氮、磷、鉀肥及中微量肥料施用量、施用時期及施用方法。超級稻高產開發區每畝施有機肥3-4方、硫酸鋅0.75公斤、純氮15-17公斤、P2O55-7公斤、K2O6-8公斤。有機肥、鋅肥、磷肥全部底施,60-70%氮肥、70%鉀肥底施;10-15%氮肥於拔節期施用;30%鉀肥和剩餘10-15%氮肥用於作穗肥。畝產800公斤以上百畝示範區可適當增加施肥量,從而達到足苗、壯桿、粒多、粒重,既不早衰,又不倒伏,確保產量目標實現。
(四)加強超級稻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大力推行植保機械化,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綠色防控、應急防控。根據植保站預測預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適時施藥防治病蟲害。提倡推廣套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抓住防治最佳時期及時施藥,減少防治次數,降低稻穀中農藥的殘留量,確保稻米質量安全。在育秧階段,秧床普施壯秧劑0.5kg/畝,防止立枯病的發生;在生長中後期要注意防治稻苞蟲、二化螟、三化螟和“兩遷”害蟲等,大力推廣使用46%的必殺螟、特殺螟等無公害農藥;提倡使用銳月、銳勁特、毒死蜱等高效低毒農藥。在低洼、易澇地區,注意白葉枯病的發生,凡是遭洪水淹沒的田塊,洪水過後立即噴施葉青雙予以防治;抽穗揚花期噴施禾果利威、三唑酮防治稻曲病。大力推廣“金稻農”,搞好化學除草,禁止使用高殘留除草劑。
(五)大力開展高產創建示範帶動工程
在超級稻生產上,縣農業局與傳流店鄉共同創建“百、千、萬”示範帶動工程,百畝核心區在經坊寺惠營村民組,目標產量為850公斤,千畝示範方在經坊寺村,目標產量為700公斤,萬畝示範區在經坊寺、王營村,目標產量為650公斤;縣農業局與傘陂鎮共同創建一個萬畝“種三產四”豐產方,目標產量達到每畝650公斤,且在傘陂鎮傘陂村各創建一個百畝核心區,千畝示範方,目標產量分別為850公斤、700公斤。在粳糯稻生產上,縣農業局與傘陂鎮共同以陳集村為中心建粳糯稻“百、千、萬”示範工程,百畝核心區單產600公斤,千畝示範方單產550公斤,萬畝示範區單產500公斤。在各鄉鎮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除傳流店、傘陂承擔縣級示範任務之外,其餘鄉鎮、辦事處也要大力開展創建活動,建成2個百畝高產核心區,單產達到780公斤;1個千畝高產示範方,單產達到680公斤;1個萬畝示範區,單產達到650公斤,凡是高產創建示範都要樹標示牌,註明鄉鎮領導和技術責任人,以備檢查驗收。(各鄉鎮示範田見附表2)
(六)實行“訂單生產”確保粳糯稻生產落到實處。
今年,我縣的粳糯稻生產,要在科學布局,合理規劃的基礎上,以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黃國糧業為龍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實行“訂單生產”,由糧食加工企業與農戶直接簽定收購契約,以高出同期市場普通雜交稻10-15%的價格優先收購粳糯稻,並實行最低保護收購價,健全和完善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解除農民種植粳糯稻的後顧之憂,實行農企雙贏。
各地都要建立責任制,加強對超級稻示範推廣暨高產創建工作的管理,每項示範,都要有專人負責落實、專項經費保障,技術方案、培訓資料、工作記錄設專檔保管。收穫前,按方案要求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規範科學的測產驗收,農業主管部門要進行嚴格的工作考評,定獎定罰,充分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確保各項工作紮實有效地順利實施。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政府要切實提高認識,把69萬畝超級稻示範推廣暨高產創建作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來謀劃、來安排。縣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各鄉鎮、場、辦事處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縣農業部門要制訂具體工作方案,財政部門保障項目運行經費,物資供銷部門搞好優質優價的農用生產資料供給,新聞部門搞好宣傳報導。各有關部門都要加強協調,切實為廣大稻農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各種服務。
(二)強化技術服務。要及早進行宣傳動員,組織種子經營單位,搞好超級稻種子購銷工作,做到品種對路、種子質量可靠、售價合理。動員廣大農民自願足量購買超級稻新品種。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不法行為。及早開展技術培訓普及工作。以高、中級農藝師為主,組織超級稻技術培訓隊伍,利用以會代訓、舉辦培訓班或電視專題講座等方式,力爭3月底以前,每戶培訓一名技術明白人。水稻生產期間,技術人員要走鄉串村,入戶巡迴指導,及時解決生產實際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積極引導基層農技人員成立服務組織,添置器械、備足農藥、化肥,根據生產需要,通過技物結合,及時為稻農提供優質服務。
(三)強化激勵措施。為確保今年我縣糧食產量達13億公斤以上,經縣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糧食生產高產競賽活動,對糧食高產、糧食增產、種糧大戶、高產創建、優質服務等方面的先進進行獎勵。
(四)強化工作督導。各鄉鎮、辦事處都要把超級稻示範推廣暨高產創建納入農業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求承擔實施單位定期上報工作進展情況。督查部門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督導,及時通報情況,表揚先進,鞭策後進,確保超級稻示範推廣暨高產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