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鍵

潘鍵

潘鍵,採礦專家,我國金屬礦山現代充填採礦法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地下金屬礦開採的設計和研究工作,為富礦的開採提供了多種充填工藝。在細粒物料固液兩相流水力坡度的計算中,提出了最接近實測數據的金川公式。在國內率先完成計算礦井微氣象條件的電腦程式,為礦井熱害防治提供了較準確的計算方法。為我國採礦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鍵
  • 外文名:Pan Jian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2年7月15日
  • 職業採礦專家
  • 性別:男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潘鍵,1932年7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1950年底從貴州大學礦冶系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立二等功1次。1955年復員到昆明工學院(現昆明理工大學)學習。懷著建設祖國的強烈願望,他刻苦學習,1959年以全優的成績畢業於採礦系礦區開採專業。同年到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工作。1960年至1962年參加寶山銅礦和德興銅礦的設計工作。1963年起參加凡口鉛鋅礦(簡稱凡口礦)工程,從事礦床疏乾和採礦方法研究。鑒於當時的乾式充填法不能滿足該礦生產的需要,轉而致力於水力輸送充填料的研究。20 世紀70年代中,潛心研究水力輸送技術和礦井熱害防治。1973年發表“固體物料的長距離管道輸送”論文,闡述了管道輸送技術的理論、實踐和設備。1978年出版了《充填採礦法》、《充填採礦法設計參考資料》兩書,對我國採用的充填法和已建成水力充填系統進行了總結。1979年發表《井下大氣溫度計算的電子電腦程式》一文,促進了該課題的計算軟體在國內的普及。1983年在瑞典律勒歐市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充填法學術講座會上,宣讀了《充填採礦法的電子計算機最佳化設計》論文,會後律勒歐大學採礦系曾表達了與我合作的意向,顯示了我國的充填法設計手段和工藝已趕上世界潮流。1984年後,潘鍵以地質、採礦專家的身份多次陪同部級領導出訪,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工作。為籌備1990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四屆世界採礦大會,1988年他參加中國組織委員會,擔任負責國際聯絡的副秘書長,為大會在我國的成功召開做出了貢獻。由於在凡口礦建設和充填採礦法等學術領域的成績,1982年和1987年被評為湖南省勞動模範,1987年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

技術成就

有色金屬的富礦和高品位的稀有與貴金屬礦山,開採工藝的關鍵,除達到預定的生產規模外,還要求減少開採過程中礦石的損失率和廢石混入礦石中而使品位降低的貧化率。凡口礦的礦床屬高品位的急傾斜厚大礦體,減少損失率和貧化率的關鍵又在於礦柱的有效回採。採用充填法是解決途徑之一。60年代初期,傳統的乾式充填法,由於效率低,在世界上幾乎已淘汰。加拿大的鎳礦也剛開始試用細粒物料(例如尾砂或冰磧砂)水力充填,工藝尚未成熟。國內的方框支柱充填法,由於木材消耗量大、效率低,又不適用於像凡口礦那樣的硬岩。因此,該礦要採用充填法,必須開拓新思路,試驗新工藝。
在國外用混凝土柱支撐頂板和國內煤礦採用水砂充填的啟發下,潘鍵提出了礦房采空後充填混凝土以形成人工礦柱,礦柱采空後用水砂充填處理採空區的新方法。這種大規模使用膠凝材料的充填法屬世界首創,並於1963年起進行了小型工業試驗。試驗結果證明了這種工藝是可行的,問題是如何向井下充填工作面運送在量的混凝土,以滿足年產礦石達百萬噸的充填料需要量。在地表製備混凝土是一種成熟的常規技術,有定型的成套設備,生產操作有規程、規範可循。1965年在一次向建設指揮部匯報科研成果的會議中,潘鍵明確提出:建築業使用的混凝土要保證建築物質量的“百年大計”;而充填用的混凝土是保證礦柱回採時減少損失率和貧化率,其有效服務年限,短則一二年,最長不超過十年。鑒於充填作業與建築作業的目的不同,不宜照搬照套建築用混凝土的設備、工藝和規程規範,必須研製新型專用設備、試驗新的製備和輸送流程以及編制新的操作規程。在上級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為混凝土充填工藝研製了專用的連續攪拌機、大容積壓氣澆注機,實現了混凝土的連續製備和鑽孔自流輸送,滿足了生產初期的要求,但充填材料尚需外購或加工,因此成本較高。礦山生產要排出廢渣,選礦廠的尾砂是其中之一,根據礦種的不同,尾砂產出量占人選礦石量的30%~90%。尾砂要建庫堆存,既占地又可能污染環境。
70年代中期在凡口礦開展了尾砂用於充填的試驗。借鑑國外的經驗,於1982年建成了國內第一套大型立式砂倉,尾礦利用率達到50%。80年代中期,潘鍵參加了全尾砂充填試驗。
90年代初全尾砂充填系統建成後使其利用率達到90%。潘鍵在凡口礦工程從事充填工藝30年,參加了各個充填系統的試驗、設計、施工、生產和改進。他長期以礦為家,直至退休,每年出差均在250天左右。自90年代以來,凡口礦使用掘進廢石、分級尾砂、全尾砂、地表堆存尾砂作充填料,實現了環保型、內部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充填工藝。近年來接待了十多個國家採礦同行的考察。1992年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第十五屆世界採礦大會上交流了《凡口鉛鋅礦——多金屬硫化礦床高效回採和綜合利用的範例》論文。文中的數據表明,凡口礦在充填和環保等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在,我國的充填法在工藝和技術指標方面已躋身世界前列。根據礦山特點之不同,分別採用了水砂、混凝土和機械化乾式以及充填的尾砂、細集料、塊石膠結充填和全尾砂的膠結充填,各具特點的充填工藝在國內正得到合理而正確的套用,潘鍵功不可沒。
20世紀60年代初,在計算水力充填系統時,沒有合適的水力坡度計算公式。當漿體濃度達到40%~60%時,當時通用的克羅諾茲公式與實驗的實測數據相差較大。為此,潘鍵認真查閱了俄、德和英文期刊,重點是水力輸送和礦井熱害防治。1968年,在英國召開了第一屆固體物料管道水力輸送國際討論會,並出版了論文集。潘鍵研讀該文集後覺得很有價值,以後又克服外匯困難,與各級圖書館聯繫,終於買到了1968年至1976年連續4屆會議的論文集。從這4卷文集中,潘鍵收集到十多種物料的上千套試驗數據,選出了7個外國公式,4箇中國公式,著手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對上述公式進行驗證。與此同時,金川有色金屬公司剛完成了充填材料水力輸送的試驗。其試驗規模之大,數據之翔實,超過了那4卷文集中一些公司和大學的成是。潘鍵利用豐富的試驗數據,用計算機數值技術整理出一個公式即金川公式也在驗證之列。1981年,潘鍵發表了《兩相流管道阻力公式的驗證——兼評張國權公司》一文。文中指出,對於細粒物料濃度達40%~60%的兩相流漿體,金川公式的計算值與實測數值之間的誤差最小,適用於尾砂水力充填和尾砂膠結充填或類似的物料。上述公式已在工程設計中被廣泛引用。
世界採礦大會是國際礦業界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機會,每隔三四年舉辦1次,會期為5~7天。其常設機構為國際組織委員會,由來自39個國家的117位委員組成,在這些國家內設有組織委員會。中國於20世紀80年代已崛起為世界礦業大國,煤和建材礦物的產量居世界第一,鐵礦石的產量已名列世界前茅。在中國舉辦採礦大會實為眾望所歸。我國的組織委員會於1984年申請承辦1990年的第十四屆世界採礦大會,受到國際組織委員會的熱烈支持並獲批准。為籌備大會的召開,中國組織委員會於1988 年初成立,潘鍵參加其中並擔任負責國際聯絡的副秘書長。第一輪開會和徵文的通知於當年中發往世界各國,報名者相當踴躍。組織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後出現一些波折,中國組委會審時度勢,決定利用60多位國際組委會委員的個人威望和發揮39個國家組織委員會的作用,儘可能多的爭取歐美已開發國家的著名人士到會。潘鍵的英語流利,語音好,在地質、採礦、計算機軟體等領域有相當高的造詣,會談技術問題用詞表意準確,還能較好地翻譯英語和漢語中的諺語和笑話。他待人誠懇和藹,多次陪同領導參加國際組委會會議,在各國委員中留下良好印象。在大會開幕前的8個月中,除了信函聯繫外,幾乎每晚都要與國際組委會委員和各個國家委員會的負責人通電話,由於時差關係,通話常在晚11時至凌晨2時之間進行。在通話中,潘鍵準確而有禮貌地表達了中國組委會對各位委員的感謝、建議、請求、催促和婉拒,獲得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達到了發揮他們的個人威望以邀請著名人士到會之目的。
由於各方面的努力,大會如期在北京召開,有69個國家的900多名外賓與會。在代表、與會國、應徵和發表論文的數目上,均超過了歷屆大會。美國就來了包括著名教授,大公司負責人和美國內政部礦業局局長阿里在內30多人。會議前後,潘鍵參加了熱情而周到的接待工作。大會為外賓安排了10條參觀考察路線,還特為國際組委會委員、英國礦業界著名人士維斯特先生偕夫人去西藏參觀,作了專門安排。後來潘鍵隨團到倫敦訪問,維斯夫婦特設家宴以示感謝。國際組委會委員、澳大利亞著名礦業專家拉馬要求看一本中國新近出版的關於礦井通風的書,潘鍵滿足了他的要求。當看到書中有潘鍵的礦井微氣象條件計算程式的全文後,拉馬在大會的閉幕式發言中說:“在此,我本人必須提及一位中國人,他就是潘鍵,他具有金子般的心,不管誰有什麼要求和困難,他都能主動幫助解決,他具有耗之不盡的耐心和大力神般的力量”。後來,由於拉馬的舉薦,潘鍵於1994年被接納為亞洲開發銀行顧問。

簡歷

1932年7月15日 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
1950年 在貴州大學礦冶系學習。
1950~1955年 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5~1959年 在昆明工學院採礦系學習。
1959~1992年 在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工作,歷任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2年 退休。
1992~1994年 返聘。

主要論著

1 潘鍵.喀斯特區礦床疏乾的幾個問題.有色金屬,1965(3)
2 潘鍵.固體物料的長距離管道輸送.有色礦冶,1973(4)
3 潘鍵.管道充填的壓縮空氣加壓.有色礦冶,1976(3)
4 王爵鶴,潘鍵,李以弘.充填採礦法.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8
5 陳仁憲,趙永寧,潘鍵,等.金屬礦山充填採礦法設計參考資料.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8
6 黃煥文,黃堃,潘鍵.金屬礦山綜合利用.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8
7 採礦科井下大氣溫度計算的電子電腦程式.湖南冶金,1979(1)
8 潘鍵.兩相流管道阻力公式的驗證——兼評張國權公式.煤炭學報,1981 (2):48~52
9 潘鍵.第一屆國際充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充填採礦法的電子計算機最佳化設計.鹿特丹:巴爾肯馬出版社,1983
10 潘鍵.採礦設計手冊[第二卷(下)第十三章]·充填材料和充填計算.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