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村(山東省濱州市李莊鎮潘家村)

潘家村(山東省濱州市李莊鎮潘家村)

潘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3.5公里,防汛東路,現有720人,182戶,耕地面積794畝,人均1.2畝,現有黨員19人,主導產業以小麥、玉米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在9200元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潘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人口:738(2000年)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人物簡介,地圖信息,

概況

明朝宣德年間(約公元1426~1435年),潘氏族人由河北省棗強縣遷來,立村於黃河堤內,名潘家。至清光緒時(1875~1908年),村址西移於黃河堤外的渡口,村名改稱潘家口,後又簡稱潘家。1985年建村委會時,稱為潘家村。
潘家村位於惠民縣李莊鎮東南3公里處,黃河北岸堤外,東與高青縣隔黃河相望,南與張佩環村為鄰,西與李安村相連,北與曲張村接壤,隸屬李莊鎮曲張辦事處管轄。全村總面積105公頃,其中耕地59公頃,河灘46公頃。
全村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及各類蔬菜。植被面積15公頃,覆蓋率14%。
境內交通便利,黃河運輸歷史悠久,環鎮路穿村而過,是投資建廠的黃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178戶,總人口73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現有潘、曹、楊、張等4個姓氏,均為漢族。
1949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2.8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0萬元,人均純收入3500元。第一、二、三產業比為24∶1∶75,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0萬元,全村純收入258萬元。
該村是全市經濟強村之一, 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第20名。1992年9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村鎮建設文明村” 稱號。1998年5月被濱州地區、惠民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分別授予“文明單位” 稱號。1998年6月,被惠民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文明村居示範點” 稱號。 1999年2月, 被惠民縣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文明” 稱號,1999年8月,被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安全文明村”稱號,被中共濱州市委授予“‘五好’村黨支部”稱號。2000年被濱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精神文明村”稱號。

大事記

1948年,村民潘廣元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4年,楊立群組織12戶村民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62年,成立中共潘家口村第一屆黨支部委員會,楊立群任書記。
1964年,回響縣委號召在全村開展“四清”運動。
1966年,糧食畝產首次突破千斤關。
1977年,村內辦起了車馬挽具繩革廠,為該村第一個副業項目。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辦起了飯店、修車鋪。
1980年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5年,建立村委會,潘廣林任主任。
1986年,成立村民聯合體繩網專業隊,統一組織收購、銷售。
1989年春,投資40萬元建立塑膠編織廠。
1990年,投資10萬元建成高標準國小教室。
1991年,塑膠拉絲機發展到9台,繩網加工向專業化發展。
1994年,成立經濟委員會,統一購銷。
是年春, 投資10萬元,全村拆遷房屋30間,擴通街道7條,全長3000米,路面硬化,路邊綠化。
是年,投資5萬元,統一安裝電話機20部,成為全鎮第一個電話村。
1995年,投資30萬元,實現了戶戶通柏油路。
1996年,投資20萬元,全村整平黃河灘地700畝。
1997年,投資2萬元,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著重搞好四縱一橫排水系統。
1998年,投資3萬元,挖漁塘6個,承包到戶。
1999年,投資5萬元,修建排澇涵洞,可解決20公頃耕地灌溉問題。
是年2月,潘家村建成小康村。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新中國建立前, 糧食畝產不足60公斤。1954年3月,楊立群回響黨中央的號召,帶領12戶農民成立了互助組。1955年秋,全村辦起了初級社。1955年冬,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當年挖井15眼,購進1台抽水機和15部新式水車。糧食畝產達到200公斤,受到中共惠民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1970至1977年,投資3萬餘元,投工5萬個,動土10萬立方米,將20公頃純沙地、斜坡地改造成水平田,架設低壓線路6公里,修變壓室3處,打深井、修水渠。對耕作方式進行了改革,由條播改為畦播,選用優良品種,使畝產突破了千斤大關,總產量達到13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3年糧食畝產750公斤,比1978年增長250公斤。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全村統一購進優質麥種(215953、燕農13號),對小麥品種進行更新換代。在管理方面,實行六統一(耕、播、收、打、灌、壓)。每年向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7.1萬公斤。 2000年,糧食畝產突破1000公斤大關,總產量達到1500噸。
1990年以來,先後建起桑蠶食用菌兩用大棚10個,主要是冬養香菇,夏養蠶,併兼種黃瓜、 西紅柿、芸豆、西葫蘆、茄子和辣椒等蔬菜。每年向市場供給新鮮蔬菜5000噸,畝產值2萬元。200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800萬元。
第二產業 1977年,該村建立了村辦車馬挽具繩革廠,從業人員30人,收入不足萬元,因各種原因於1978年底停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於1989年先後投資30萬元,建立聯合體塑膠編織廠,年產各類塑膠製品50噸。1991年,各類塑膠拉絲機達到9台,年產值150萬元,利稅15萬元,上交村集體5萬元。
第三產業 1971年,辦起第一個商店--利民合作社。之後,又陸續辦起粉坊、磨坊、掛麵坊、豆腐坊,經濟收入微薄。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黨支部為加快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充分利用潘家村緊靠黃河及220國道的有利條件,把沿公路開發作為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點。幾年來,該村逐步形成了以車馬挽具、繩網加工、交通運輸、密目網經營等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 現有繩車130台,年創稅收20餘萬元,有各類運輸車輛11部,運輸能力300萬噸。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700餘人,實現總產值780萬元,創利稅78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前,民眾文化科技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占35%。建國後,逐步改善辦學條件。1967年投資1萬元建起潘家國小。1970年投資2.5萬元,對國小進行擴建改造,使學校做到校舍、課桌凳、操場、院牆、校門、廁所六配套,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的歷史。 1990年投資10萬元,建起了高標準國小教室。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先後有5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大本2名,大專8名。1990年依託村委會大院,投資10萬元辦起了文化大院,配備了各項文體娛樂設施,成立了秧歌文藝表演隊,並多次參加全市、全縣文藝表演。2000年被惠民縣人民政府授予“新世紀民間藝術表演優勝單位”等稱號。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年均糧食僅6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足30元。 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70公斤, 人均純收入41元。1978年人均純收入200多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人民生活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352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4000元。 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70輛,其中個人擁有69輛,各種機車110輛,程控電話163餘部,彩色電視機150餘台,並全部實現閉路化。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石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 建國後,逐漸以磚石結構代替。70年代後,大多利用鋼筋、水泥預製件為主建房。 1982~1987年間,村民在新規劃區建起100戶標準房。1992~1994年, 村內先後開通了7條大街,長3000多米,並逐步實現了硬化、美化和綠化,有9名專職環衛人員負責街道衛生。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60平方米。1992年9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村鎮建設文明村”稱號。
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80年代初村民用上自來水,幼兒免費入園,小學生免交書費、學費。對考入高中的學生一次性獎勵600元, 考入大學的學生獎勵1000元。鼓勵村民拆舊房建樓房,視具體情況一般每戶補助2000元左右。實行糧食代儲制,憑糧本交糧領麵粉免交一半加工費。對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實行了養老補助金制度。對在村辦企業就業的村民實行養老返本保險,對原退職幹部實行最低保障金制度。村衛生室設有高壓消毒鍋、診斷床等設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醫療補助。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8年,潘廣元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解放戰爭時期,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村有20多名青年參軍參戰,100多名民工參加了濟南、淮海等戰役的支前隊伍。1954年,建立了農業生產互助組。多年來,黨總支重視加強自身建設, 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連續6年被評為濱州市、惠民縣先進基層黨組織,潘家村連續10年被授予惠民縣“文明村”“紅旗村”稱號,連續4年被濱州市授予“文明村” “精神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被評為惠民縣小康示範村。2000年,全村共有黨員19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39年3月,二區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後,建立潘家村農民協會。之後,村農救會、自衛隊、青救會、婦救會相繼建立。解放戰爭時期,村政權帶領民眾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1955年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楊立群任社長。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設立潘家生產大隊,楊立群任大隊長。1966年9月成立潘家大隊革命委員會, 潘洪坤任主任。1985年12月建立潘家村民委員會,設委員6人,潘廣林任主任,下設4個村民小組。2000年潘家村民委員會由4人組成。主任潘廣剛,副主任潘洪寶、潘祖國、潘廣嶺,潘洪寶兼民兵連長,婦女主任潘芹。自1980年以來,村民委員會連續10年被評為惠民縣模範村民委員會。

人物簡介

楊立群(1910~1964) 1954年,他回響毛澤東主席關於組織起來,發展農業生產的號召,組織12戶村民建立農業生產互助組,任組長。1955年秋,組織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被選舉為社長。1955年冬,發展成為高級農業合作社,任社長。1964年病故。
潘廣元(1915~1975) 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在部隊服役期間,歷任班長、指導員、政治處主任,1975年病故。
潘廣生(1921~1986) 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1986年病故。
曹玉亭(1935~1990) 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著名的解放一江山島戰役。退役後,在本村擔任民兵連長。1990年病故。

地圖信息

地址:濱州市惠民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