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存

潘存,字仲模,別字存之,號孺初,嘉慶二十二年(1817)十二月初一生於文昌市鋪前鎮港頭村(從京師返瓊後,遷居白沙園村)。潘家耕讀傳家,書香不絕

基本介紹

  • 本名:潘存
  • 字號:仲模
  • 出生地:文昌市鋪前鎮港頭村
  • 性別:男 
人物簡介,評價,

人物簡介

七歲讀私塾,聰穎過人,年十二三就能操筆為文,滔滔不絕,號為神童,歲試名列前芧,鹹豐元年(1851)三十四歲中廣東省舉人,題第五十五名。不久,應禮部試,循例捐戶部主事、福建司行人等職務。 潘存於京師餘暇,研究經史,工詩詞、文辭,書法尤妙,能懸肘作蠅頭細楷。凡漢魏六朝碑板,以及唐宋元明諸名家書法碑帖,收藏豐富,朝夕臨摹,至廢寢忘餐。幫所作文字,名士不惜重金爭購,日本人也十分推崇潘存書法。
潘存居京師30年,因秉性耿直,從未依附權貴。公卿知其賢,都中人士同他交誼尤摯,凡有建言,必與討論。光緒八年(1882),潘存66歲告別京師,返回原籍。
光緒十年(1884)時值法帝國主義滋事,擾廣西、福建、基隆等地。瓊州西北與越南近鄰,東北與閩海相接,孤懸海外,為戰略要地,是兩廣屏障。當時的廣東總督張樹聲知潘存才德,推薦他為雷(州)瓊(州)兩郡團練。張樹聲離任,經營守衛,地方得以安寧。清廷論功賜以四品官銜。其時,潘存還向朝廷提議“瓊州改建行省”,親自撰擬建省理由與方案,呈報兩廣總督張之洞。張之洞對此建議十分重視,但因當時國事紛亂,不久張之洞調離未予處理。查閱歷史記載,潘存是至今所知道的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海南建省的人。潘存公務之餘,精研經史百家,著有論學26篇,中華詩詞43首;研究了六書之淵源,訂正了許多前人不準確的論述,著有《楷法溯源》一書,遠銷東洋。
現存的遺著有《克已集》、《論學十則》、《楷法溯源》以及《賞花有感》等,由僑居新加坡的裔孫潘賓臣印行傳世。潘存離開官場之後,就一心一意地致力於興學育才的教育實踐活動,致力於“教育興國”、“教育興瓊”。他先後在廣東惠州豐湖書院和瓊州府城蘇泉書院、文昌蔚文書院掌教講學。在教學中“崇實學,黜浮偽”,為惠州和家鄉培養了大批人才。他為了表達他對丘濬的崇敬,擬發起復建奇甸書院,但因幫未果。便於光緒十六年(1890)與雷瓊道朱采一起籌款創建“溪北書院”,購置圖書,教化後代,對海南教育事業作出傑出貢獻。光緒十九年(1893),潘存不幸病逝,終年76歲。

評價

新會的兩廣總督張人駿以潘存品行高峻,學識深遠,奏請朝廷,將潘存生平事跡,學問德行,宣付清國史館。宣統三年(1911年)國史館總篡賴際煕、協修商衍鎏撰寫潘存傳略,以風於世。潘存撰寫的楹聯很多很好,其中撰佳於“五公祠”的楹聯,長期為中外遊客所稱道。聯曰:唐嗟末造,宋誤偏安,天下幾人才,置之海外。道繼前賢,教開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