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博士題名考

漢魏博士題名考

《漢魏博士題名考》為王國維所著。該書考述了當時博士制度演變後所指出“學術變遷之在上者,莫劇於三國之際,而自來無能質言之者,此可異也”。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博士一官,置於六國之末,而秦因之,多至七十人,其中不盡經術之士。
漢因秦制,初未置五經博士前,員數與秦略同,亦不盡用通經之士,乃襲秦時諸子百家各立博士之制。文帝始置一經博士,並立傳記。武帝始罷黜百家,專立五經,而博士之員大減。
傳記博士之罷,在置五經博士時,然《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雖同時並罷,其罷之之意則不同:《孟子》以其為諸子而罷之;《論語》《孝經》(《爾雅》附)則以受經與不受經者皆誦習之,不宜限於博士而罷之。漢人受書次第:教初學,其書用《倉頡》、《凡將》、《急就》、《元尚》諸篇,其旨在使學童識字習字;其進則受《爾雅》、《孝經》、《論語》,有以一師專授者,亦有由經師兼授者;再進則六藝。武帝罷傳記博士,專立五經,乃除中學科目於大學之中,非遂非中國小也。
至宣帝之末,增員至十二人。《易》則施、孟、梁邱,《書》則歐陽、大小夏侯,《詩》則齊、魯、韓,《禮》則後氏,《春秋》則公羊、榖梁。
元帝復立《京氏易》,未幾而廢。
平帝復立《古文尚書》、《毛詩》、《逸禮》、《樂經》、《左氏春秋》,博士增員至三十人。
後漢初,博士共十四人,《易》四:施、孟、梁邱、京氏,《尚書》三:歐陽、大小夏侯氏,《詩》三:魯、齊、韓氏,《禮》二:大小戴氏,《春秋》二:《公羊》嚴、顏氏。
後立《春秋》左氏、榖梁博士,未幾而罷。自是訖後漢之末無所增損。
至魏立《榖梁春秋》、《禮記》,而古文家經如《費易》、《古文尚書》、《毛詩》、《周禮》、《左氏春秋》遂並立於學官,博士亦增於漢矣,為十九人。蜀漢與吳亦置博士,雖員數無考,而風俗略同。
三國之際,學術變遷,漢家四百年學官今文之統乃為古文家取而代之。今文古文之變,不待永嘉之亂,數十年之間,今文十三家之說遂廢。
博士自六國秦時已有弟子,漢興仍之,武帝特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其後又大增員數至百千人。
博士之於弟子,職在教授及課試,後漢中頁以後,課試之法密而教授之事輕。又漢博士皆專經教授,魏則兼授五經;漢博士弟子專受一經,後漢以後則兼受五經;漢博士課試弟子惟以一藝,後漢以後則兼試五經。
漢博士秩卑而職尊,除教授弟子外,或奉使,或議政;中興以後,此制漸廢,專議典禮而已。
博士秩,漢初四百石,宣帝後為比六百石,魏時為第五品。其長,自秦以後謂之僕射,中興後為祭酒。
博士任用,或徵召,或薦舉,或選試,或以賢良、文學、明經諸科進,或由他官遷。博士或兼給事中,其遷擢也,於內則遷中二千石、二千石,或遷千石及八百石;於外則為郡國守相,或為諸侯王太傅,或為部刺史州牧,或為縣令。蓋清要之官,非同秩之文吏比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