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又稱陝二簧、山二簧),陝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竹谿縣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漢調二簧是陝西第二大劇種,流行於陝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它源自陝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並吸收崑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糅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獨立的聲腔劇種,原來用雙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稱“二簧”。為與“京二簧”區別,又稱“土二簧”。漢調二簧在發展中曾形成安康、漢中、商雒、關中等流派,名角層出不窮。其腳色共分末、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十個行當,表演講究細膩精到,唱腔真假嗓並用,悠揚婉轉。

2006年5月20日,由陝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竹谿縣聯合申報的漢調二簧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3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調二簧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31
  • 申報地區:陝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竹谿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角色行當,唱腔,伴奏樂器,板式,代表劇目,主要分類,漢中二簧,安康二簧,關中二簧,洛鎮二簧,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流派,安康派,漢中派,商洛派,關中派,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漢調二簧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系板腔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屬“皮簧腔系”劇種。二簧、西皮為兩種不同的腔調。其腔調考原至今亦為諸說並存。一般認為,西皮調源於陝、甘一帶、即“西皮本甘肅腔、所用以托腔者為胡琴、為月琴、故日琴腔、西秦腔”“明末已流行內地’’之說。二簧調之源,一說陝西土生土長,屬秦聲古調之一種,在漢水流域發展成長,是為“漢調”、“漢二簧”、“西曲二簧”;一說漢劉邦屯兵漢中時,將漢水中上遊民歌作軍謠,後帶入關中制于樂府,集秦楚樂工傳唱,因別於楚、秦樂及西域龜茲樂而稱漢調、秦聲;一說源自唐代簧幡綽所創“簧冠體”而得名二簧,即“梨園法曲說”;一說由“徽調”、“四平調”衍變;一說“起於江右”,系“弋陽腔”派生,或“西秦腔”傳入江西,改竹笛、嗩吶為胡琴伴奏變成二簧等。西皮、二簧西調合流演變的眾說中,多認為明末清初,在漢水流域合成,先自漢水中上游順流東下荊、襄、武漢得以發展,又溯水洄流漢水中上游一帶。
清乾隆二年(1737),有乾勝班在紫陽縣蒿坪東門寺樂樓作破台演出(樓壁留戲曲人物臉譜)。
乾隆元年—十一年(1736—1746),由紫陽縣汝河螞蝗坡遷居本縣蒿坪河的楊氏大家五世祖遠公、輝公弟兄,“人興財發,盛極一時”,為蒿坪首富。
迨至嘉慶中葉(約1805—1815),楊家六世景泰(字天章1771—1829)和履泰(字考詳1786—1834),愛好二簧戲曲,尤其履泰,雖為武庠,對二簧極嗜。據楊氏後人所傳,履泰在其莊院辦過二簧科班,請教師洪貴等並花錢買來百名貧戶子弟為徒;院內修三間敞樓,樓下碾米、樓上教戲住人;制辦了戲衣盔箱;修小戲樓一座作演出場所。學徒中有唱武旦的張保兒,履泰公偏愛,收作義子,改姓楊取名金年(一說蒿坪人張保兒在漢中學戲已顯露頭角,回蒿坪進了楊家戲班)。成名後的楊金年領楊家二簧班出紫陽任河南入四川。幾經輾轉,班子落在漢中府。
據《安康專區戲曲發掘組資料》記載:約於道光中葉(約1830—1840),楊金年得義父楊履泰鼎助,與張德武(生)、趙勝金(安康人)及漢中魏光裕共同執教,在西鄉縣屈家河沙河坎舉辦二簧科班。金年不忘蒿坪楊氏宗祖,科班名“鴻泰班”、“來泰班”二科同輩,並以此為始,後續各輩均以“泰”字取班名.日漸成俗,凡二簧戲班路過蒿坪,必到楊家拜望,“認根基”。鴻、來字輩成名後,分赴安康、漢中、商洛、巴蜀等地開科授徒。
約於道光後期(1840一1850),楊金年之徒,漢中人查來松繼其師在西鄉沙河坎屈家河續辦“永”、“清”、“長”、“福’’同輩四科,由“鴻、來”輩執教“永、清”輩,“永、清”輩執教“長、福”輩。出有安康地區籍名角譚永昌(小生)、張清壽(文武淨,人稱“活靈官”,能連扎72個靈官勢)、張長廷(生)、陳福林(生)等。
道光十九年(1839),漢中二簧漢榮班(班主孔大方)來安康在河街江西會館與萬壽宮演出,當時,安康多有清中葉自鄂、豫、徽、贛、浙移民,對當地二簧不甚熟悉,漢榮班營業不振。同年臘月,該班在新城倉夫廟扎冬班,吸收當地民歌小調,改進語音唱腔,至翌年正月,赴城東張灘唱春戲,唱腔已變,人已聽熟,遂改舊觀。
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月,有西鄉陳必三領仁豐班,在安康簧州會館等處扎班演唱,並在各縣城鄉巡迴三年之久,轉往鄂西竹溪、房縣一帶售藝。
道光末年(1845—1850)城固宜泰班在安康新城老關廟演出。
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楊氏科班繼“永”、“清”、“長”、“福’’字輩後續開“吉”、“壽”字輩科,由“長”、“福“字輩執教。“吉、壽”字輩多數出科後入川謀生。壽字班60餘名學生中出有大淨高壽奎(萬源人,移居石泉,擅演包公,以《打龍棚》、《烏江逼霸》諸劇譽滿秦蜀),漢陰人陳壽庵(老旦)、安康史壽保(文武生)等。與此同時,漢中魏立裕的裕泰班、趙光全的鼎泰班,以及廣泰班、全泰班、隆泰班、貴泰班、聚泰班、仁泰班等往來於漢中安康間作短暫演出。由於此前楊氏科班六字輩安康籍藝人先後出科登台,以及漢中二簧班社不斷來安康境內演出的影響,本地區的二簧班社亦經常活動。如鹹豐三年(1853),紫(陽)邑雙合班就在漢陰澗池鋪東嶽廟戲樓演出(壁題猶存)。
鹹豐十年(1860),有道光中前期即赴湖北房縣大覺寺某班坐科的名末角范仁保(驢子)率祥瑞班西進入陝,於安康城內三義廟等處設園售藝,隨班有小旦閔春(安康人)、鼓師陳大師、琴師張古董等。唱念屬漢水中路腔帶有湖北民間音樂的【梅花題】調,較之上路漢中各班柔綿委婉,並注重吸收融合安康當地的方音土語,頗受安康居民的歡迎,一時隨習者甚多。范氏當即於萬壽寺、金堂寺兩處開設“瑞、仁”科班,收錄安康及湖北竹(溪)房(縣)一帶子弟入科學藝,分“瑞、彩’’(同治中期)與“方、盛”(光緒前期)兩期,出有房縣人周瑞福(生、末)、周瑞成,安康人夏瑞吉(淨)、閔瑞文(又名世才、閔春子,正旦)、范榮(醜、末,仁保之子)、姚彩盛(旦)、趙彩生(生、末)、賈彩利(淨)、馬彩忠(淨,又名家六)、平利人趙彩亮(生、末)等。
鹹豐、同治二帝死後,數年禁戲,范家班極力支撐危局,靠借高利貸和變賣房產維持戲班生計。
同治年間(1862—1874),雙勝班、明春班、山陽縣泰勝班一直在漢陰、安康、石泉的北區一帶趕會演出,今漢陰鐵佛區黑龍洞戲樓即保留有這些班社的壁題墨跡。
光緒年間(1875—1908)陝南雖饑荒不斷,中興的漢調二簧在安康地區仍呈勃發勢頭。已經培育出一批安康新秀的范氏祥瑞(瑞仁)班,巡迴安康各地及漢中一帶演出。漢陰縣澗池鋪東嶽廟戲樓至今留有“光緒二年十月十五日祥瑞班”的壁題。光緒中期在安康改科班教學為跟班授徒,續開“慶”、“福”、“成”三科,出有“真包公”張慶福、張慶堂(醜,平利)、張慶榮(漢陰)、劉福林(生、末,安康)、劉福成、凌成佑(小旦)等馳名藝人,保持了較強的陣容。同時,遠在西鄉由楊金年傳人延辦的科班,繼第九科“元”字輩後,以跟班制續開“雙”、“天”、“九”、“協”、“安”、“榮”六字科。此六科中安康籍藝人可知者有70餘人、“安”字輩最多達30餘人。其稱著者有“活狐狸”劉元吉(趼工正旦)、“活宋江”張雙紅、文武小生尹雙慶、孫天壽、“麻蝴蝶”刀馬旦范雙玉、“金蝴蝶”王安慶、正旦楊安廷、陳安福(長庚)、花旦凌安雲、凌安佑(成佑)、老旦賈安堂、武小生周安魁、文武生陳安理、老生楊安信、丑角蔡安亭、外場徐安林、大鑼李安成等。他們先後隨漢中寶泰班、榮泰班、勝泰班、忠泰班、喜泰班(“銀蝴蝶”張安平領班)回安康各地巡迴演出。
光緒末,瑞仁班首科名徒周瑞福新立瑞泰班,吸引了楊氏傳人漢中名角陳雙壽、屈雙華、朱元昌、譚元榮、陳九滿、張永貴、馬天慶等,安康籍藝人尹雙慶、李雙孝、蘆半夜、楊雙治、劉協紅等投身范班。楊、范兩派傳人薈萃一堂,頗極一時之盛。二簧上下路子在安康的結合,孕育了中路(安康)二簧之派生。安康大鴻班(秦雙貴領班)、泰和班、漢陰太和班、賈川勝班、梁富喜班、華德彥班、旬陽付重仁班、平利周首道班等隨勢而立,活動方圓。
光緒末,各縣城內嗜愛漢調二簧的官紳士賈,農工平民,不滿足袖手觀賞,倡興“圍鼓”清唱,自樂社、玩子班漸次新生。寧陝民眾自樂社、鎮坪洪石自樂社的二簧演唱活躍了偏南僻北山區文化生活。至此,漢調二簧從漢水沿路、平川集鎮逐次深入秦巴山地。各路班社劇目豐富,不少劇目的特定人物直用地道的安康話和角色籍貫語音,行當更趨支細,特技新出,尤其各類旦角的“躋功”,頗受奇嘗,各行當都有名角,各名角都有拿手好戲,觀眾甚贊其“活”、其“真”,贈“渾號”以示譽愛,被爾後視為陝西漢調二簧四支流派的安康派(習稱漢河路子)積漸而成。
清末民初,安康各地饑荒匪禍,又逢慈禧死,光緒帝詔全國丁憂,百日停戲。安康周瑞福的瑞泰班、漢陰澗池的泰榮班、唐安泰的三泰班、楊安榮的德泰班到處奔波。
民國9年(1920)安康凌成佑成立二簧同心社在魯班廟設園營業。民間自樂活動盛興,不少藝人支撐“亮子”唱起二簧影戲走鎮串鄉。
民國10年至25年(1921—1936)間,二簧復興發展。楊安榮的德泰班,名角薈萃,陣容強實,以越河川道為基地,南下巴蜀,通江、萬縣方園。
民國15年(1926)楊在漢陰澗池,以安字輩為師靠班授徒“玉”字輩,為楊金年科班第17字輩傳人,出紫陽人李玉喜(生、末)、龔敬榮、龔敬華、漢陰人文武小生龍玉森、鐘玉賢、司鼓張玉貴、石泉人花衫彩旦吳玉艷、文武丑陳玉滿(培基)、安康人文武小生兼外角張玉貴、武旦左玉貴、外角鄧玉琛、司鼓高玉亭、鎮坪人胡玉田、西鄉人文武旦葛玉翠、正旦杜玉華(建德)、鎮巴人武旦劉玉泉、竹溪人小旦周玉鳳、首科坤伶李桂芳(安康人、乳名紫兒娃子)、郭玉蓮(女,惠蘭,安康人)、鐘玉鳳(女,漢陰人)等30餘人。安康凌成佑的同心社設園魯班廟(國民劇場),經營得體,各路藝人紛紛歸附,行當齊全,人才綽裕,劇目豐富,坤伶掛牌,既營業於劇場,又巡迴於本區10縣,西上漢中、西鄉、鎮巴、洋縣,東去湖北竹、房、兩鄖,聲譽日揚。另有安康龔安廷班、貴泰班、興漢社(領班王壽春)、義泰班、萬壽社、治泰班、東升社,漢陰縣的凌安雲班、忠義社、靖泰班、安民社、祈民社、玉庚社,紫陽縣的化俗社、藝華社、忠義社,平利縣的治榮班,白河縣的同樂社,寧陝縣的姜子瀛班,旬陽縣的興發班、馮榮班、袁正堂班、楊占奎班、秦世傑班、孫少強班、黃金培班、劉澤恩班、隆子烈班、陳子猷班、鄒文華班等近40餘職業班半職業班活躍於廣大農村。鎮安縣五福班,鄖陽王茂宏班、萬山學社,西安清順班常來旬陽、白河、安康、漢陰一帶作短暫巡迴演出。民間自樂活動極為活躍,10縣城關,24個區鎮的自樂班(社)先後發展,甚有一城(鎮)三班,競技為趣,各呈文野。不少班社置辦戲箱,延聘名師、教授藝技、粉墨登場、自娛娛人,兼有流動交往,旁及鄰區近縣。不少馳名的唱家、琴師、票友如楊明燦、王德、許洪祥、唐顯堯、王祥瑞、何朝宏等均出於自樂團社,推動了安康派二簧藝術特色的深化與發展。安康麻坪河覃寶山二簧皮影班,五里馮成秀皮影社、何文濤皮影班,漢陰縣趙明奎皮影班,紫陽李玉成皮影班,平利羅慶彥皮影班、江大策皮影班,旬陽魯家皮影班、馮榮貴皮影班,寧陝姜子瀛皮影班,嵐皋孫鼎成皮影班,石泉劉福清皮影班、章發林皮影社,喜河王志佑皮影班,熨斗甘朝爵皮影班,兩河董煥文皮影班,長陽劉芳慶皮影社等20餘班,普及深入於職業班社難於涉足的山鄉村院。
民國26年至34年(1937—1945)抗日戰爭時期,平(京)劇、文明戲(話劇、歌劇)、高台曲、越調陸續湧入安康城,衝擊著二簧同心社的營業演出,加之日機轟炸、經濟蕭條、軍警壓榨,班主凌成佑率眾力撐,歷盡艱辛,終使同心社渡過危機、保住班社未散。此間,在石泉、漢陰、平利、旬陽、蜀河、神河等地,自樂班社,應時組建抗日化妝宣傳團體,運用漢調二簧開展抗日救國宣傳活動。職業班社活動減少。
民國35年至38年(1946—1949)間,社會動亂,各地班社紛紛散落,安康城內同心社與西關農工商自樂社,藝人生活雖異常窮困,但卻勉強維持下來。
建國後,黨和政府重視民族藝術,漢調二簧獲得全面發展。1950—1956年間,安康同心社和西關自樂社合併成立安康人民劇院,政府派幹部進院加強領導,進行民主改革,擴充人員,招收新生,實行新的管理制度和導演制;整理舊劇目,移植排演了一些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對漢調二簧傳統藝術進行了全面繼承和改革。與此同時,各縣、區鎮的業餘劇團紛紛恢復建立,演出活動日趨繁盛。
1957—1966年,漢陰、石泉、平利、旬陽、白河、紫陽先後成立縣漢劇團,接納藝人,招收新生,豐富上演劇目,頻繁流動演出。各地業餘劇團和皮影社演唱活動十分活躍,專業及業餘漢劇工作者近千名,上演各類劇目均達千餘個。對漢劇傳統藝術的發掘、整理及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績。
1966—1976年“文革”期間,漢劇傳統劇目遭禁;紫陽縣漢劇團、石泉縣漢劇團被撤銷;老藝人被裁減。
1977—1984年漢劇反,處於建國後二度發展時期、石泉、紫陽、漢陰、嵐皋、鎮坪等縣先後恢復建立漢劇團或文宣隊;恢復正復甦,演出30餘本傳統劇目和一批新編歷史劇、漢劇現代劇;招收新人。
1981年底,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在安康舉行,漢中、安康、商洛三地區8個漢劇團及湖北省漢劇同仁會聚一堂,共商振興大計。
1983年後,因各種社會原因,漢劇的發展,出現了曲折,鎮坪、嵐皋、漢陰、石泉、旬陽、平利六縣漢劇團先後被撤銷停辦,僅剩下安康市漢劇團和紫陽縣漢劇團處於困境中艱辛維持。

文化特徵

角色行當

漢調二簧在發展中曾形成安康、漢中、商雒、關中等流派,名角層出不窮。其腳色共分末、淨、生、旦、醜、外、小、貼、老、雜十個行當,表演講究細膩精到,唱腔真假嗓並用,悠揚婉轉。生、老旦一般用真聲演唱,旦用假聲演唱,淨則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簧為主,西皮用於表現愉快、爽朗的情緒和場面,二簧用於表現悲哀、肅穆的情緒和場面,演唱中根據劇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

唱腔

漢調二簧唱腔分二簧調和西皮調兩種,俗稱二簧為“上把”,曲調唱法上講究板起板落,用“頂牙子”開口。板式有【導板】、【慢三眼】等十二種。西皮調稱“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過牙子”開口。板式有【導板】、【一字】等十種。二簧的反調稱反二簧(陽板),西皮反調稱反西皮。另外,還有高撥子、四平調、徽調、崑腔、板兒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雜腔雜調。如《牧虎關》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調演唱;《大賜福》、《過二關》等全用崑曲演唱;《下河東》用吹腔(嗩吶調)演唱;《釘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調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調的過門重複一遍叫做“雙環環”,是洛鎮二簧的一大特色。整個曲調委婉不足,質樸有餘,故有“硬腔”之說。二簧戲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調到底的,也有兩種曲調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後半句唱西皮。如《二進宮》“跪臣”一節,徐彥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嚇壞了定國王”,楊博接“兵部侍郎”,就變成了西皮【流水板】。這種變調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漢調二簧聲腔的特點之一。

伴奏樂器

伴奏樂隊的文場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嗩吶、笛子、喇叭等樂器,武場則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鑼、鐃鈸等。漢調二簧的臉譜樣式眾多,比京劇和秦腔更為考究,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個。

板式

唱腔音樂中有西皮類九種板式,如【導板】【慢一字】【一字】【二流】【三流】【浪里鑽】【撩子】【滾白】【灑頭】;二簧類板式有【導板】【回龍】【慢一字】【一字】【扣扣板】【平板】【浪里鑽】【撩子】八種。各種板式的起板、轉板、落板都有一定規律;唱腔也兼用一些崑曲,吹腔和民間小調。
陝西大劇陝西大劇

代表劇目

漢調二簧傳統劇目豐富,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種,已挖掘整理出本戲420個,折子戲517個。這些劇目的題材多取自《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及其他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的代表性劇目有《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戰蚩尤》《嘗百草》《簧天盪》《清風亭》《二度梅》《打龍棚》《梁紅玉》等。

主要分類

漢中二簧

漢調二簧漢調二簧
嘉慶至道光年間(1796—1850),楊金年在漢中西鄉開辦科班的出科藝術人,分赴漢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組班演出,並開科授徒。使漢調二簧在漢中各地紮下了根子,出現了職業戲班仁豐班、漢榮班,於道光二十年前後,還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楊金年、查來松及張清壽(人稱“活靈官”),又接辦了永、青長三科,培訓出的藝人,又分別組建起長勝、青雲、永太等班,並跟班又代培出太、周、萬字輩藝人,壯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調(漢中為漢水上流,當地欲稱上河)二簧。張清壽死後葬於鎮巴縣城東北角,其第子於墳側修建“靈官廟”一座,廟記憶體有張的塑像,成為後世漢中藝人祭祖之地。光緒年間(1875—1908)漢中、南鄭等地,又先後辦起了大同社、福慶班、雙慶班等漢調二簧班社。光緒三十三年(1907)楊偉堂、蘇巒玉、趙某(山陽縣人)、賀保保(安康人),合夥於南鄭縣秦家壩大安寺開辦了天泰科班,共收學徒七十餘人,為當時漢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後,西鄉縣的九榮兩科班四十餘人被接納入天泰科班,人員多達百餘人以上,曾開往四川演出。宣統二年(1910)於成都首場演出《滿床笏》,轟動一時。至辛亥革命後,李偉堂才率班返回漢中。不久,戲箱交由鄭天滿領管,改天泰科班為興漢社,成為漢中二簧的主力。以後三十年間,馬天慶(領班)與王吉元、王來壽等,跟班帶徒培訓出福、耀、玉、勝等輩學員,流布漢中各縣,並組班演出,遂出現了寧強縣的賀斌班、胡家壩的趙開志班、留壩縣的唐安榮班、德燕班等幾十個戲班,使漢中派二簧開始出現了盛期。抗日戰爭後期,職業班社僅留有蒲正華所領的興漢社,二簧戲頓呈衰弱景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興漢社和幾個業餘班人員組成漢中市平民劇社,後改為漢中市漢劇團。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復。1981年與漢中市文工團合併,取名漢中市實驗劇團。漢中漢調二簧語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調清新、柔婉的特點。主要盛行於漢中、南鄭、西鄉、城固、鎮巴、勉縣等地。

安康二簧

漢調二簧漢調二簧
自乾隆(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勝班、泰豐班出現後,至道光年間(1821—1850),又有漢榮班(漢中派)、仁豐班、宜太班相繼演出。鹹豐十年(1860)安康籍藝人范仁寶(渾名范驢子)從湖北房縣大覺寺率領瑞仁班回安康,於城內三義廟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萬壽寺開科授徒,培養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藝人。該班陣容整齊,行當齊全,其唱腔雜有湖北民間曲調,人稱下河調,具有唱腔清新悅耳,表演細膩神奇的風格,習者眾多,使安康漢調二簧得到了長足新悅耳,表演細膩神奇的風格,習者眾多,使安康漢調二簧得到了長足發展。同治年間(1862—1874)出科的方、盛兩科藝術人,先後入關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藝人長期駐足於安康地區,使安康漢調二簧在唱腔、表演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清末民案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響的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廣太班、隆太班、貴太班、仁太班、榮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後因連年災荒,兵匪橫行,班社紛紛解體。民國八年(1919)年安康藝人凌成佑,在城防駐軍北洋第七師的支持下,成立了漢劇同心社,以安康城為大本營,於陝南漢水流域各縣廟會、商會、鄉鎮售票演出,二簧再一次起興。出現的藝人有青衣泰斗陳長庚,淨角陳天靜、知長福,花旦閻保林,丑角范大德、梁金玉,生角徐茂才、黃大架,小生孫玉寶、李玉喜及安康二簧第一代女藝人鐘玉鳳、郭玉蓮等。抗日戰爭爆發後,京、滬各地藝人逃至陝南,京劇、越劇、曲劇、話劇及秦腔傳入安康,安康二簧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現狀,在同心社開辦科班,培養了一批二簧藝人,使安康二簧再度出現了回升之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康地方政府將同心社與西關自樂社合併成立安康人民劇院,先後排演了《小二黑結婚》、《窮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劇目,受到觀眾歡迎。1956年安康人民劇院改為安康縣漢劇團。專區各縣也先後成立起縣屬專業漢劇團,從業人員達三百餘人。1959年陝西省戲曲學校設立漢劇班,為漢劇培養學員七十五名,充實了漢劇新生力量。1981年陝西省文化局於安康舉行了首屆漢劇會演,名流薈萃,各呈異彩,把二簧戲推到一個新的階段。安康漢調二簧擅演文戲,唱腔秀麗、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陽、紫陽、平利、白河、漢陰、石泉等地。

關中二簧

漢調二簧漢調二簧
流行於西安、三原、涇陽、鳳翔、長安、藍田、周至、戶縣、鹹陽、耀縣等地。注重唱工,劇本水詞少,正、悲劇多,曲牌、打擊樂多帶秦腔風味。最得文人、商紳、旗、滿、回民和軍政要人的喜好。嘉慶末年,漢中來字輩出科學生賀鴻生,領班往關中寶雞、虢鎮、周至、戶縣、涇陽、三原、富平及西安南關等地演出。受其影響,涇陽、長安、周至等地,亦先後組織起二簧班社。光緒年間(1875—1908),出現了三原的清義班,涇陽吳寡婦班,並開始有坤伶清唱或掛衣登台。吳寡婦班搜羅藝人,延聘文人修改劇本,聲譽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後,該班曾應詔承奉獻演,得到慈禧贈匾嘉獎。辛亥革命後,陝西督都張翔初,革命軍師長張雲山,支持在西安創辦了二簧鳴盛學社,先後培養學員二百餘人,成為關中地區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師有趙安子、吳李乾等。出科的演員有山鳴歧、劉鳴祥、張鳴峰、雷鳴震等,成為關中二簧的中堅力量,曾受聘於四川、甘肅、河南等地傳藝和演出。關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火輪牌》、《汜水關》、《破桃山》、《出五關》、《過巴州》、《鎖陽城》、《四平山》等。1925年駐軍賈興運組織的二簧班,演出一時而解體。1931年,藝人王安奎創辦志義科班,培養出演員劉志俊、劉志勝、馮志才、邵志福、董志傑等,同時還出現有慶義社和中興社,因難以立足西安而多巡迴於外縣演出。1949年初,原“鳴盛學社”、“慶義社”等漢調二簧班社合併為“大眾劇社”,活動三年散班。自此,關中地區再無專業二簧劇團,僅西安、藍田、戶縣尚有二簧研究會,經常組織一些業餘演唱活動。

洛鎮二簧

漢調二簧漢調二簧
盛行於鎮安、山陽、商縣、洛南等地。向以武戲見長,演《八蜡廟》、《紅桃山》等劇,使用真槍真刀。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出科於漢中西鄉沙河坎楊金年科班的名藝人賀鴻生,曾從湖北、關中往返於商洛地區傳播二簧,培養出趙安子、吳寶卿、演技超群,頗受觀眾歡迎。光緒二十四年(1898),清廷還詔趙、吳進宮演唱。姚政班先後舉辦科班,培養出“廣”、“慶”兩科藝人五十餘名,壯大了洛鎮二簧的演出隊伍。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二簧戲繼續發展,出現的班社有柞水縣北河代大爺班,商縣城內孔海山的商山昇平社,商縣北區的屈映南班,鎮安縣城姚再勝的五福班,雲蓋寺的安樂社和柞水石鎮、商縣黑龍口、韓峪川、楊斜、東鄉等地的二簧班,共十餘個。藝人有代大爺班的劉五燕(紅生、武旦)、張志富(二淨)、朱長福(外)、龔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榮山(淨)、董興平(旦)、金雙慶(生)、雷鳴震(生)等,安樂社的羅福娃、陳大炮、劉子勝(生)、張長生(醜)、高志海(旦)等,商縣、山陽、柞水縣各班的李保林、王廣翠、陳剛娃、黃亮子、呂慶華、張慶鴻等。演出的劇目主要有《斬黃袍》《天水關》《端午門》《受禪台》《天才吃饃》《南北會》《洪羊洞》《白門樓》《清河橋》《大開榜》《元宵謎》《梵王宮》《漁舟配》《鼓滾劉封》《雙投唐》《草橋關》《月明樓》《望兒樓》等。抗日戰爭期間,洛鎮漢調二簧呈現蕭條之勢,不少班社解體。至抗日戰爭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劇團、鎮安三勝班等還在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劇團為基礎建立了商洛新生劇團,1956年秋,鎮安縣以三勝班為基礎組建了民眾劇團。1957年後又相繼組建成立了山陽縣和鎮安縣兩個縣級專業漢劇團,經常於本縣及商縣、洛南、丹鳳等地巡迴演出。並招收學員,培養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員。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經研究認定,漢調二簧形成較早,各地其他皮簧聲腔劇種都與之存在淵源關係,它對川劇徽劇、京劇等的形成和發展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傳承現狀

如今,漢調二簧觀眾銳減,經濟上出現困難,不斷走向衰落,專業劇團紛紛解散,目前僅剩下安康漢濱區一個劇團還在維持演出,而且這個惟一的劇團也正瀕臨解散的危機。在此情勢下,有必要大聲呼籲,應該儘快對這一古老劇種進行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龔尚武,男,漢族,1937年生,陝西漢陰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調二簧代表性傳承人。
王發芸,女,漢族,1941年生,陝西安康人,國家二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調二簧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56年,陝西省文化局及陝西省劇目工作室在安康設立專區戲曲發掘組,全面組織二黃老藝人們口述傳代輩份、班社來往和源流沿革;以及迄今對古戲樓遺存至今的班社壁題留字。

主要流派

安康派

建國後安康派實力最為雄厚,成為陝西漢調二簧大本營。吸納關中、商洛、漢中及湖北交鄰地區的藝人,集各家之所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唱腔、表演細膩娓婉與粗獷大氣並存;道白以中州韻、陝西話(安康話)為主,並以紫陽官話加工上韻運用於現代戲演出;音樂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調,更具鄉土氣息;與其它流派相比,易於表現現代生活。
漢調二簧漢調二簧
早在清代康熙、乾隆之交(1730年前後),安康已有二簧戲班演出活動。從城內廟台、樂樓記載清道光初年以來,有仁豐班、裕泰班、鼎泰班、廣泰班、喜泰班、貴泰班、興漢社等,多數來自漢中,少量來自西安。有的班社經安康去往湖北竹溪、房縣一帶。此後的清鹹豐十年(1860),范仁保自湖北房縣大覺寺率瑞仁班達到安康。因安康原有唱調屬漢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調帶有鄂西北方音,人們備感新穎,一時隨習者甚伙。范氏立足安康,開辦科班,培養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楊金年系統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安康派基礎實由楊、范兩大支派混合而成。
建國以後,陝西省及安康地方黨政領導對漢調二簧劇種的搶救、發掘、繼承和發展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如將安康漢劇團收為省屬國營劇團(由安康專署代管)和擬編制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第四團、計畫成立省漢調二簧劇院,以及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確定在安康舉辦等等。省文化局特別設立安康戲曲發掘組,抄錄漢調二簧傳統劇目,彩繪臉譜,記錄整理源流沿革、藝人傳略、班社活動等大量文字和曲譜資料,為劇種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安康十縣皆建有專業演出團體,城鄉業餘活動十分活躍。譽稱“漢調二簧之鄉”。改編和新編劇目《打龍棚》、《簧天盪》、《清風亭》、《馬大怪傳奇》、《板橋軼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響。

漢中派

清代乾隆初期,紫陽縣蒿坪河富戶楊氏在漢中的商號即邀請西安乾勝班經漢中往紫陽演出。嘉慶、道光年間,被譽為漢江派二簧“傳帶祖師”的著名紫陽藝人楊金年,在西鄉縣沙河坎首開科班,培養出鴻字、來字兩科。出科弟子查來松在四川一帶影響很大,在川中被稱為陝班查師爺,譽為“戲狀元”;鴻字派的賀鴻生,赴河南,特別在鄂西北竹房及兩鄖一帶授藝,弟子眾多,影響頗大。查來松及其後傳弟子又陸續開辦科班,至建國前,共有永、清、長、福、吉、壽、元、雙、天、九、協、安、榮、旭、玉、勝等十六字派數百名藝人。其中主要是漢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數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肅人。楊金年系統培養藝人輩派如此之多,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涉及地域如此之寬廣,在中國戲曲史上絕無僅有。許多藝人被譽稱為“活孔明”、“活魏延”、“賽太太”、“金蝴蝶”、“海里蹦”等等,在陝、川、鄂、豫一帶影響很大。
早年漢中“四門四關,皆唱二簧”,所屬各縣大都盛行這一劇種。建國後,漢中市和鎮巴縣建有專業漢調二簧劇團,南鄭、城固、西鄉業餘演唱活躍。1981年漢中派組團參加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演出《包公誤》一劇獲得好評。著名旦行演員毋玉梅當選陝西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此後很少再有專業性演出。
因地處川鄰,又經常組班進川演出,故漢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帶川味,顯幽雅纏綿。

商洛派

漢調二簧流傳商縣、洛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商南等縣,又稱作“洛鎮派”。清乾隆二十年即有班社活動。鹹豐、同治年間科班戲班較多。名蓋陝西的生角趙安子,鎮安人,譽稱“活孔明”,光緒年間應召進京入內宮為慈禧太后演出,獲賜金牌一面。名旦孝乾兒,山陽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帶名氣很高,民國初年曾任教西安鳴盛學社。自清末至1945年前後,商洛各縣有雙盛班、善慶社、廣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劇團等科班或戲班,藝人張廣勤、呂慶華、張慶鴻、陳忠洪、簧亮子、武振發、王同緒、陳勝志、趙建中等在當地頗有聲望。這些科班和演出班多數為商洛人,也有關中人及鄂西北與河南人。建國後,商洛有山陽、鎮安、柞水專業二簧劇團。1981年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山陽劇團演出《穆桂英掛帥》獲得獎勵,該團著名演員武新艾當選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目前,商洛已無演唱漢調二簧的專業團體,山陽、鎮安、柞水一帶尚有民間演唱活動。
商洛派以武戲見長,唱腔、表演與關中派相近。由於地緣關係,商洛派不僅北出秦嶺入關中演出,且多活動於鄂西北和豫西一帶,被當地人稱作陝班子、靠山簧、山二簧或陝二簧。鄂豫一帶流行的二簧戲也多為商洛派所傳。如今湖北省竹谿縣山二簧劇團,早年即與商洛派特奌相通,流行傳統劇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講究“雙環環”等等。

關中派

明末至民國初年為其發展流傳的鼎盛時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後,西安一地就有二黃戲班達36個之多。至民國初年仍有相當實力。在西安、涇陽、三原、長安、藍田、周至、戶縣、鹹陽、鳳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兩岸“人多以眉戶是曲子,非大戲,不甚重視,徽調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時多好聽看漢調二黃”。其中文人、商紳、旗滿回民和軍政要人喜好尤甚,不僅有專業班、業餘班和自樂社,就連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掛衣登台。清光緒年涇陽富戶安吳寡婦,一生專門收養二黃藝人,組織修改流散劇本,並將其後園劃地一塊作埋葬藝人之用。辛亥革命爆發後,時任秦隴復漢軍大統領、陝西督軍,建國後曾任陝西省副SZ的張鳳翽將軍,與革命軍師長張雲山在西安創辦二黃鳴盛學社,擁師生300餘人,藝人張鳴順、葉鳴英、山鳴岐、李鳴鶴、劉鳴祥等,享名關中與陝南各地,受聘於四川、甘肅、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帶授藝。1930年前後,藝人王安奎創辦西安慶義社科班,培養一批“子”字派藝人,著名者有劉子俊、邵子福、馮子才、董子傑、李子喜等。
建國初期,在西安小皮院、灑金橋、馬坊門、東關以及涇陽、三原一帶,有多個稱作二黃研究會的業餘組織,張風翽將軍經常參加演唱活動。1950年,由關中派、商洛兩派藝人聯合成立西安大眾劇社,活動約三年解體。1959年,陝西省戲曲學校開設漢調二黃班,招員75人,宗關中派學藝。該班六年畢業後全體轉往安康漢劇團。1981年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僅藍田縣壩源業餘漢調二黃劇團李永清先生等代表關中派參加後,自此關中二黃已近絕響。
關中派被各路藝人尊為正宗,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較漢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樸。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81年,陝西省文化廳在安康舉辦“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陝南地區有十餘個專業劇團參加演出,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2015年10月16日晚,為喜迎“第十一屆中國文化藝術節”倒計時一周年,由寧陝縣文廣局主辦、廣貨街鎮沙溝漢劇自樂班社承辦的漢調二黃專場演出在寧陝縣電影院精彩上演。

榮譽表彰

2012年,平利縣選送的漢調二黃戲《八仙遊八仙》在首屆漢調二黃自樂班社擂台賽中榮獲一等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