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禮

漢禮

漢代禮法。

唐 李竦 《長至日上公獻壽》詩:“ 漢 禮方傳佩, 堯 年正捧觴。”

漢族禮儀。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謁廟行香》:“如行 漢 禮,唱跪興四拜;行 滿 禮,唱三跪九叩頭。”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四章第一節:“在這樣不同的經濟關係基礎上, 夏國 建立起所謂‘蕃官’與‘ 漢 官’兩套並行的政治制度,同時也存在著‘蕃禮’與‘ 漢 禮’兩種不同的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禮
  • 含義漢民族的禮儀
  • 涵蓋: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 分類:吉禮是五禮之冠
  • 主要內容:祀天神:昊天上帝;
漢禮分類,吉禮,凶禮,軍禮,賓禮,立容,坐容,行禮,迎賓,宴請,

漢禮分類

一般包括五大禮儀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吉禮

基本簡介
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嘗、享祭先王、先祖。

凶禮

基本簡介
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
內容簡介
凶禮的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軍禮

基本簡介
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內容簡介
一、征戰之禮
1.出師祭祀
2.誓師
3.軍中刑賞
4.凱旋
5.飲至與論功行賞
6.師不功

賓禮

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

立容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閒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裡。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
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當然,處於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
套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鑒於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

坐容

賈子曰: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參考文物,漢代的經坐(這在古人就叫坐,現在為了區分,專稱雅坐)是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對於胡坐,道理一樣,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雙手可以握拳,沖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
當然除了跪坐,別的姿勢也有,但那是無禮的,例如兩條腿向前坐,叫萁坐,是侮辱人的姿勢,荊柯刺秦王不成,對秦王萁坐,就是表達對秦王的憤恨,這個姿勢的含義,大概和現在豎起中指類似。孟子結婚不久,進臥室看見妻子萁坐,差點要出妻,被母親勸阻,可見姿勢很重要。垂腿坐就是在萁坐的基礎上彎曲兩腿,所以雖然有架高的坐具,不等於可以垂腿坐。下級對尊長這樣坐不必說,尊長也不允許用這種姿勢對下級。

行禮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裡,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
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6、一般拜禮(用於雅坐時):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蓋支撐身體,然後拜手(手至地,頭貼手)或叩頭(頭扣地)或稽首(時間長)或頓首(時間短)。
7、女子行禮:本著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禮。但處於忍讓的風度——女子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即可;若拜禮,上身直,膝著地,攏手下垂,頭微低,即可。
套用:5用於一般用於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場合。6用於雅坐時。1到4,應當作為漢服時的日常行禮,依據具體情況——對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體場合容許你表現禮節的程度……現在人缺少禮儀觀念,不必過分要求,但拱手應當能做到。如果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又有人來,當注意問候時要根據身邊人的情況,決定行禮的程度。

迎賓

古人迎賓講究衣冠嚴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門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會裝作不認識,不理不睬地把門關上,等換上衣服再開門迎賓。迎賓時,主人立在門右(其實就是主人在東,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門左。迎客進門以後,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說“請”,客人答“請”,要為客人開門、掀帘子……主人請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邊的椅子上),客人請辭——最終看情況決定坐次。
今天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於現在建築布局多樣,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後主人行,是應當把握的精神。

宴請

東道先說“請”,客人辭讓,東道固請,同時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過分謙讓。
喝茶、飲酒時,用左手的大袖擋住杯子,以求雅觀。
總之,原則是:心安則行之,可以行則行之——其他不強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