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帛畫

漢朝帛畫

兩漢帛畫作品極多,據唐人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所記:“漢武創置秘閣,以聚圖書;漢明雅好丹青,別開畫室;又創鴻都門以集奇藝,天下之藝雲集。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書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餘乘,遇雨道艱,半皆遺棄。”可以想見當時漢代帛畫數量的浩大,經天災人禍,毀壞極為嚴重。現在能見到的漢代帛畫作品是出自漢墓的“非衣”、“銘旌”(旌幡)等隨葬品。構圖上克服了先奏時期人物上下平列的手法,用俯視的角度來描繪車馬儀仗行列的全貌,這是時下所見最早的記錄現實生活的大型繪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帛畫
  • 所屬年代:兩漢
題材內容,成就及影響,成就,影響,馬王堆出土帛畫,金雀山出土帛畫,

題材內容

現今發現的西漢帛畫大致出於三個墓,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一幅;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 4幅;山東臨沂金雀山九號漢墓出土了一幅。均是西漢帛畫。
題材主要分為三種:
一是以靈魂升天為題意的,如馬王堆一、三號墓中覆蓋在內棺上的兩幅“T”形帛畫和山東金雀山出土的帛畫;
二是以墓主人生前生活為題意的,如馬王堆三號墓中張掛在棺室東西兩壁的兩幅帛畫;
三是有關“養生之道”的氣功強身圖,即馬王堆三號墓中藏於東邊箱漆奩內的帛畫。新莽至東漢也有類似長沙馬王堆和臨沂金雀山漢墓的旌幡帛畫的發現。
例如甘肅武威磨咀子第 23號、54號兩座約屬新莽至東漢初的墓中發現幾幅絹麻柩銘帛畫。不過這幾幅帛畫都不像西漢帛畫那樣複雜與完整,呈現出簡化的趨勢,上方往往繪金烏、蟾蜍或金烏、蛟龍為代表的日月,下方則用方正寬博的篆書,寫明墓主人的籍貫姓名,以代替繁複的人物畫面。54號墓柩銘為“姑臧東鄉利居里壺”,23號墓柩銘為 “平陵敬事裡張伯升之柩,過所毋哭”。或有虎和雲氣,其功力也較為粗率,不能與西漢帛畫相比。

成就及影響

成就

帛畫在漢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72年和1973年長沙馬王堆一號和三號漢墓出土了五幅,1976年山東臨沂金雀山九號漢墓也出土了一幅。內容除 了繼承戰國帛畫引導死者靈魂升天的主題外,還有誇耀死者生前的享樂生活及“養生之道”的氣功強身圖等。其中保存最完好、藝術也最精美的一幅帛畫,是馬王堆 一號墓出土被釋作“非衣”的一件。
漢代帛畫漢代帛畫
馬王堆一號墓出土有一具完整的女屍,非衣即覆蓋在她的彩漆棺槨 上,呈“T”形,縱205厘米,上部橫92厘米,下部橫47.7厘米。畫面分上、中、下三層,被認為表現了天上、人間、地下三個世界。天上部分,畫有日、 月、星辰和象徵日、月的金烏、玉兔、蟾蜍。日、月之間有一人首蛇身形象,或認為是人類的創造者和保護神女媧。此外還有闕門及守門人(帝閽)等。人間部分上 層,畫一老年婦人,衣著華麗,手扶拐杖,步履蹣跚,而顯現出雍容華貴、儀態尊榮,應是死者墓主人肖像。老婦身後有3個侍女,一字並列肅立,身前兩個侍女舉 案跪迎,襯托出老婦的特殊身份地位。下層描繪廚房情景,有廚師及尊罍之屬。地下部分畫一身材肥短“巨人”,手托一板狀物象徵大地,名曰禺強。全畫從上到 下,龍蛇蟠曲,將三部分聯繫成一個整體,空隙間還補充畫有魚、龜、猛獸、飛禽及磬、璧、鐸等形象。
非衣所描繪的世界,充滿著神話想像,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信 仰,對宇宙的解釋。在表現手法上,構圖充滿勻稱,以線描為基,敷以濃重色彩,紅白為基調,間以青藍,璀璨奪目。造型寫實和誇張相結合,而又富有裝飾特色。 墓主人肖像刻畫,仍沿襲戰國帛畫側影式,簡略樸拙,但動作神態生動,較前進步,和出土女屍相比,真還有些相似。馬王堆三號墓出土非衣,主像為一男性,身材 較胖。紅袍佩劍,袖手緩步,氣度從容。面像採用四分之三側面,是人物肖像畫的一個突破。

影響

西漢帛畫的發現,彌補了中國繪畫史一大空缺,它所表現的高度繪畫技巧和藝術水平,顯示了古代畫工的智慧和才能。因為他們的地位低下,不可能在畫上留下姓名。在墓室中埋放帛畫,一直延續到唐代和遼金。出土的作品有新疆阿斯塔那唐墓絹畫,遼寧法庫葉茂台遼墓絹畫。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絹畫無論在形式內容或技法技巧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構圖上克服了先奏時期人物上下平列的手法,用俯視的角度來描繪車馬儀仗行列的全貌,這是時下所見最早的記錄現實生活的大型繪畫作品。惜剝損較重,只能觀其大略。

馬王堆出土帛畫

馬王堆一號漢墓“T”字形帛畫:1972年發現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軑侯利蒼妻墓中,時代約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 168年)以後的數年間,畫藝精絕,想像力極為豐富,足以代表漢朝人冥想中的宇宙,為現有漢代帛畫中的稀有珍品。
馬王堆出土帛畫馬王堆出土帛畫
這幅帛畫長 205厘米,上寬 92厘米,下寬 47.7厘米,呈“T”字形布局,是喪葬時作張舉懸掛用的旌幡。帛畫的內容分為天界、人間、地下三個部分。上部代表天上,右上角畫一輪紅日,中有金烏,日下為扶桑樹,樹葉間有 8個小型的紅太陽。左上角畫一彎新月,月上載有玉兔和口吐雲氣的蟾蜍,日月之間有人首蛇身的女媧,整個天上以女媧像為中心,女媧頭披長發,上身著藍色衣,兩手抄在袖中,向左而坐,蛇身環繞蟠踞,顯得端莊肅穆。女蝸兩側有昂首的仙鶴五隻。日月下方各畫一個張口吐舌的巨龍,左側有翼的是應龍,月下有一女子似乘龍翼輕揚而上。兩龍之間二鶴翔飛,下懸一鐸,兩個獸首人身的司鐸騎異獸,手牽繩,似在振鐸作響。鐸下畫“天門”,門闕上伏一豹,門闕內,兩守鬥神拱手對坐。這部分畫面表現了古代人想像中的天國景象。帛畫的中部代表人間,約占全畫 1/2,以墓主人的形象和祭祀圖為中心內容。
墓主是一位體態雍容的老年婦女,身穿有雲氣紋的彩衣,拄杖緩行,身後有三位侍女隨行,前有兩個跪迎捧案的侍者,他們 6個人都立於一個長壇上。所繪應是女墓主生前生活的寫照。他們上方繪有由花紋、鳥紋構成的三角形華蓋,他們下方繪有展翅的“鴟鴞”,兩側繪有蛟龍、仙禽、瑞雲等,從而構成一個向天界冉冉上升的氛圍。壇由兩神豹托起,神豹下踩兩蛟龍身,二蛟龍龍身在中部交匯,一同穿繞於圓壁孔間,壁下懸一大磬,上有左右流蘇,流蘇上有兩個羽人,應是引導墓主人靈魂升天的仙人。在懸磬之下有一案桌,上放置有鼎、壺和重疊的耳杯等祭器,案前有 6個人分左右拱立,象徵墓主的家屬在祭祀,左後單立一人可能代表祝祭時贊祀的祝吏。圖象表明墓主人已經死亡,他的神明冉冉上天,人間的家屬正在祭享他的亡靈。
這一死者升天圖,構圖詭奇,充分顯示了這位無名畫師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創造力。帛畫的下部代表地下,正中畫有一個赤裸著的“地祗”,雙手托著象徵大地的平板,下方有蛇、交頸繚繞的兩條大魚,兩側有口銜流雲的大龜、鴟鴞等神異動物,是想像中的地下世界。整幅畫包含了古代神話傳說的內容,表現了漢人追求升天成仙、永生不朽的觀念。
這幅帛畫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對人物形象的寫實和神態的刻畫上。以畫中的女墓主為例,女墓主拄杖而立,身軀微向前傾,身體骨架的結構不僅合乎力學和解剖學原理,而且人物高傲的神情、肥胖的體態體現出一位雍容華貴的老夫人的氣質。巧的是墓主人的屍體竟歷 2000年而未朽壞,畫像和實際人物的臉龐相像,充分反映了畫師高超的應物象形能力。帛畫在群像的處理上善於突出主要人物,從墓主屍體看,墓主個子偏矮,但在帛畫中的形象卻比身後侍者高大得多,這種為了突出其身份地位而誇大表現的畫法在中國肖像畫中經常使用,西漢帛畫的使用是較早的範例。帛畫人物形象大多是側面像,這是繪畫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的一個顯著特徵。
其次,就構圖而言,畫師布局技巧極為高超,法度精嚴,在漢畫中應居首位。在這幅畫中,畫師採用了以纏結的雙龍為中心的裝飾性構圖,向上下同時發展形成對稱均衡的大結構。日月分居兩上角,顯示出開闊的天空,形成對稱結構。中部以墓主人為中心,兩對龍盤旋貫串,把眾多的景物結合在一起,使用了中國畫中講究的開合原則。畫面對稱統一,又富有變化,避免了單調、平板。日月所占的空間大小不同,女媧左右仙鶴右三左二,女墓主身旁侍者前跪二人,後立三人。在墓主人身旁侍者的畫法上,表現了畫師的空間處理能力。右方三位侍從女僕依序排列站在一起,以重疊的方式出現,三位侍女下身的衣擺雖然結合在一起,上半身卻是前一後二,這種細微的變化說明畫家已能充分地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展露出三度空間的立體感,把整個環境的縱深表達出來。
在用筆上更顯示出深湛的功力,這幅帛畫以線條勾勒作為造型基礎,人物的描繪多採用勻細而剛勁的線條,很像後人所說的“高古遊絲描”。纖細富有彈性的長線條傳達出服飾綢緞柔軟輕盈的質感,人物的臉部至下額以一筆勾成,線條曲盡服飾隨人物骨架的轉折而變化,將線條的機能結構發揮得淋漓盡致。至於描繪動物和器物則運用了渾厚質樸的粗線,格調迥然不同,表現出畫師嫻熟的技巧。
帛畫設色也很出色。這是一幅相當強烈的重彩畫。所用顏色豐富,鮮明而沉著,以墨線為“骨”,平塗、渲染兼用。全幅看來呈灰暗的赭紅色調,突出強調的朱紅、土紅顯示出既莊嚴又熱烈的效果,再配上白粉,粉中加青和其他色彩,既詭異又絢爛,正體現了漢朝人充滿神秘詭異的浪漫奇想。
馬王堆三號墓帛畫:1974年出土,共 4幅,年代約為文帝十二年(公元前 168年)以後幾年。  “T”字形帛畫,覆蓋在內棺上。形式和內容都與馬王堆一號墓“T”字形帛畫大致相同,分天界、人間、地下三部分,作風技巧略同,只不過墓主人是一個戴冠佩劍穿紅袍的男子,侍從稍多,前有三人跪迎,後有六個人隨行。
《儀仗出行圖》,長 2.12米,寬 0.94米,是棺室西壁的帛畫。已殘缺不全。全畫現存百人,數百匹馬,數十乘車。這幅帛畫與漢代壁畫中所常見的出行圖不完全一樣,描繪的不是行進中的車馬行列,鼓樂、騎從、屬車都從不同方位而向左上方。構圖也很有特點,為適應宏大場面的需要,不再採用平列畫法,而採用了俯視角度,標誌著構圖技巧的進展。棺室東壁的帛畫,殘損嚴重。從殘片上觀察,內容有建築、車騎奔馬、婦女蕩舟等,大約是表現墓主人生前的生活。
《氣功強身圖》,藏於 57號漆奩內的一幅帛畫,現存畫面分 4排繪出40多個男女的各種運動姿態,用意在於顯示健身方法,所以沒作藝術處理,但從單個形體的描繪上也可以看出西漢繪畫的技巧水平。

金雀山出土帛畫

金雀山帛畫:1976年發現於山東臨沂金雀山九號墓,西漢時代的帛畫。長 200厘米,寬 42厘米,也是覆蓋在棺上的“非衣”。在布局上也是上部為天界,中部為墓主貴婦的生前活動,下部為地下或大海。上部畫日(內有金烏)月(內有蟾蜍)、雲氣,象徵蓬萊、方丈、瀛洲的三座“仙山”,象徵“瓊閣”的建築物。山與天相接表示死者靈魂可以自山巔上升至天庭。地下部分不作“地祇”托地,僅有魚龍水族之類的動物,表示“黃泉”世界,形式也很簡潔。畫幅的中部占整個畫幅比例最大,用來表現現實生活中人的活動。按上下排列的五層畫面分別描繪了不同的情節。
金雀山出土帛畫金雀山出土帛畫
第一層畫面畫有帷幕下的墓主人,是一位體態肥胖的老年婦女端坐像,有四個奴僕侍候其旁,其中三個人拱手侍立,一個人執杯跪獻。第二層畫面是樂舞場面,中間有一個女子長袖而舞,右有兩個人是樂師,一彈瑟,一吹竽,左有兩個人面對樂舞而坐;形象已模糊不清,可能是觀賞者。第三層畫面畫戴冠著長袍的五個男子,互相拱手施禮,當是與嘉賓相聚的場面。第四層畫面畫左方有兩個人拱手相對,似在交談,右方是紡績場面,有一個女子在紡車旁操作,有三個人站立觀看。第五層畫面畫角抵表演。中間有一個武士身著肥大衣衫,似戴有面具,腰束紅帶,雙手交叉於前,精神抖擻;右側的一個武士頭戴有飾物,手戴紅鐲,雙方擺開架勢,正準備一斗。中間部分與馬王堆“T”字形帛畫不同,這部分沒加圖案,沒有雙龍穿壁的畫像。畫面分五檔自下而上排列,最下面一檔最大,最上面一檔最小,給人以向縱深發展的感覺。從帛畫內容看,情節大體可以連貫,主要表現了墓主生前的生活。
在藝術表現上,與馬王堆西漢帛畫殊為相近,兩地相距千里,風格非常接近,這說明了漢統一後楚文化對中原文化的深遠影響。當然,兩者也有明顯的差異,如這幅畫面更多地以描繪現實生活為主。在繪製方法上,金雀山帛畫以淡墨線和硃砂線起稿,著色平塗渲染兼用,最後以硃砂線和白粉線作部分勾勒。這幅帛畫以平塗色塊為主,勾勒的細線退於輔助地位,有如後世的“沒骨畫”。這與馬王堆西漢帛畫以墨線為“骨”,勾勒填彩是不同的。如果說馬王堆一號墓西漢帛畫勾勒線條是古代“高古遊絲描”的典範,那么金雀山帛畫是古代繪畫中“沒骨法”的先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