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電報碼

漢字電報碼

漢字電報碼,又稱四位數漢字電報碼,是採用四位阿拉伯數字作漢字代號從而在電報之中傳送中文信息的方法,是一種中文電報碼。由丹麥天文學家漢斯·謝勒俄普(Hans Carl Frederik Christian Schjellerup,1827-1887)於1870年發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字電報碼
  • 外文名:Four-digit telegraph code for Chinese characters
  • 發明人:謝勒俄普
  • 發明年月:1870年4月
一、歷史起源,二、發展歷程,三、實際套用,四、當代現狀,

一、歷史起源

電報是西方工業革命的產物,最早發明電報的人是美國藝術家莫爾斯(samuel Finley Breeze Morse)。
1832年,在一艘法國輪船的餐廳里,他從一位年輕醫生關於電磁學知識的談論中得到啟發,從而刻苦鑽研,於1837年發明了莫爾斯電碼(Morse code)編法,1839年研製出了“發報機”的簡單裝置之後,經過他進一步改進,於1844年5月24日公開試驗,成功發出了世界上第一份電報。莫爾斯的電報機經過不斷改進,被西方國家迅速推廣套用,給他們帶來高額的利潤。
隨著歐洲電報線路基本鋪設完成,歐洲資本主義家們很快意識到如果他們聯合起來將會獲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能在國際電報領域中承攬更多更大的工程任務。於是在1860年,俄羅斯架設穿過歐洲到達西伯利亞的電報線之後,為了向亞洲東部擴張,企圖將其線路向東方延伸,並最終決定延伸到太平洋海岸的海參崴。因此,俄國政府授意其皇室投資大量股份的一家丹麥公司——大北電報公司可以修建陸線到達濱海省的太平洋港口海參崴以及從海參崴興建海線通達日本長崎和中國的上海。
1869年10月11日,俄國政府與大北電報公司訂立正式契約,批准了大北電報公司從聖彼得堡開始通過西伯利亞中部架設陸線到海參崴。同時,許以大北電報公司海線專營權30年,準許大北電報公司將水線敷設至日本橫濱、長崎和中國的各項事宜。這份契約的第九款明確要求大北電報公司必須在訂立契約後的三年內,建成上海、日本線,否則該契約即告作廢。這就迫使大北電報公司必須加快將電報線引入上海的步伐。與此同時,為了在國際上宣示主權,清朝政府於 1867 年決定由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任“辦理各國中外交涉事務大臣”,率中國代表團出訪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蒲安臣率領的這個代表團總計約 30 人,外事官員張德彝也在其中。1869 年10月18日,中國代表團晉見丹麥國王克里斯欽九世並遞交外交文書,隨後在哥本哈根會見了大北電報公司創始人、負責人卡爾·弗瑞德里克·蒂根(Carl Frederik Tietgen)。儘管當時中國堅持不允許在中國陸地上架設電報電纜,但雙方還是討論了沿海敷設海底電報電纜的問題。大北電報公司了解到,雖然中國官方不會批准,但是非官方的試行建立電信電纜依然是可能的。
同時代表團的成員也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如何通過電報傳遞漢字?因為莫爾斯電碼只能傳輸拉丁語字母和阿拉伯數字,而不能傳輸漢字。如果不開發一種新的漢字電報碼,那么即使建立了電報線,也無法及時有效的傳遞電報信息給中國人,同時增加大量的人力成本,會使電報費用激增,讓普通的中國人望而卻步,無法將這一方便的通訊手段推廣開來。於是在代表團離開哥本哈根之後,大北電報公司負責人蒂根即請天文學家漢斯·謝勒俄普(Hans Carl Frederik Christian Schjellerup)先生開發一種電報代碼以便通過電報傳輸漢字。
漢斯·謝勒俄普(Hans Carl Frederik Christian Schjellerup,1827-1887),丹麥天文學家。他出生於歐登塞,少年時是一名鐘錶學徒,後來在丹麥著名科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的幫助下,於1848年進入哥本哈根理工學校學習套用數學和力學,隨後在1851年,成為大學天文台一名觀察員。1854年在丹麥海軍學院擔任數學教授。雖然他獲得耶拿大學的博士學位,但是他沒有通過教授的常規預備考試,所以在1857年,他被認為不具備成為哥本哈根大學天文學教授的資格。1866年,他編撰了紅色恆星目錄,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利用華夏和阿拉伯文明的古代天文學觀察報告和資料來研究天文學,他學習了漢語和阿拉伯語,而且還對阿拉伯文、中國文字以及其他東方語言進行研究。1869年,為了給大北公司編譯漢語電報密碼本,他準備了包括漢英和漢法在內的幾個詞典的手稿,提議起草了中國電報詞典,規則為每一個漢字設定一個四位數碼。1875年,他謝絕了天文學教授的職位,但他仍在教授關於天文學的數學和出版相關科學著作。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漢斯·謝勒俄普曾得到丹麥著名科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奧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的支持,而奧斯特於1820年發現了電磁現象,從而使電報的出現成為可能。在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後,漢斯·謝勒俄普又學習了阿拉伯語和中文,以便閱讀這兩個非歐洲文化中與天文學相關的論著。這些研究加上他在哥本哈根理工學院的教學,從理論和實踐上使他成為完成大北公司代碼開發任務的最佳人選。
1870 年 4 月 19 日,漢斯·謝勒俄普把漢字電報編碼初稿傳送給了蒂根。該草案簡明扼要,只有短短兩頁。 漢斯·謝勒俄普按《康熙字典》的傳統方式編排了 260個漢字並使每一個漢字對應一個從 0001 至 9999 的四位數。例如,漢字“一”對應的四位數是“0001”,“丁”對應的四位數是“0002”,“七”對應的四位數是“0003”,以此類推。發報時,一個漢字轉換為對應的四位數用莫爾斯電碼發出,接收到的電碼經解碼得到對應的四位數進而得到該漢字。漢斯·謝勒俄普在給卡爾·弗雷德里克·蒂根的信中計畫交付 5454 個漢字,其編排方式與草案類似,以 214 個漢字部首為綱在 42 頁中列出。同時認為需要測試這些編碼的可靠性,但他做完這些起始的工作後,對這個問題失去了興趣,這個工作便被大北電報公司移交了一位在上海的法國港務長——威基謁(Septime Auguste Viguier)。

二、發展歷程

謝俄勒普的漢字電碼初稿被大北公司遠東貿易的總經理愛德華·史溫生(Edouard Suenson)帶到了中國,因為當時他要解決電報電纜從上海市外一個法國海軍基地登錄的問題,所以當愛德華到了上海,他就與當時就職於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威基謁取得了聯繫。威基謁說他在1866年就已經在做漢字電報碼發展的工作了。於是在1870年6月28日愛德華給蒂根發了個報告,說明了威基謁設計的漢字電報碼的情況,威基謁設計的這個系統是根據類似於西洋棋中的計數系統的統一階層的垂直同等物來安排所選擇的一組漢字的。當愛德華讓兩個中國商人分別對比謝俄勒普和威基謁的系統時,他們認為謝俄勒普的系統是核心,但是覺得威基謁編成將電碼轉換成數字排列的表格的系統在實際中會更有用。
於是他把漢斯·謝勒俄普的電碼交給了上海的威基謁,讓威基謁在謝勒俄普電碼初稿的基礎上,把它改進使之更為實用。最終,世界上第一部中文電報電碼書《電報書籍》出世了,由威基謁繪製,於1871年5月出版並投入使用。此刻上海和香港之間的電報線路已於一個月前開通。威基謁的《電報書籍》成為之後代碼修正和提升的主要靈感來源。在1871年由出使法國的蒲安臣使團的張德彝編制的另一本電報書——《電信新法》,這本書修正了威基謁的系統,使它在數據排列上遵照一種更嚴格的方式。但這兩種電碼本,字碼數量太少,不能滿足使用的需要,1881年時任上海電報局總辦的鄭觀應,主持對電碼本擴編,擴編至9000餘字,取名《四碼電報新編》,即後來屢經重訂的《中國電報新編》。隨著電報業的興起,電碼表的編制、電報收發的規則和掛號辦法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明密碼電報書》應運而生,1908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編譯初版。之後,又有多輪修訂,到 1939 年 5 月國難後已修訂至第 94 版。1952年建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出版了《標準電碼本》,這個電碼本經多次修訂,沿用至今。

三、實際套用

在電腦網路和手機出現之前,電報是最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唯一的遠距離快速傳送文字信息的方法。在我國四位數漢字電報碼從1873年起一直使用到1980年代中期。四位數漢字電報碼在使用時需要依賴莫爾斯電報碼,發報員在傳送中文電報時,需要先將電報中的漢字通過四位數電碼表翻譯成對應的數字,成為一組數碼串;然後通過莫爾斯電碼表對應的電碼符號傳送給接收方,隨後,接收方需將收到的電碼符號轉譯成數碼串,最後將數碼串轉譯為漢字,所以,漢字四碼電報和英文電報相比較,四碼電報多了兩次人工翻譯電碼的手續,英文電報員只要記住28個字母的莫爾斯電碼;漢文電報員,除了要記住10個數碼的電報碼外,還要記住數千個漢字四位電報碼。

四、當代現狀

因此,漢文電報員記憶量顯然大得多,翻譯電文的勞動繁重得多,電報收發的過程也長得多,電報員的培養也困難得多。總之,漢字四碼電報顯著地比英文電報繁難、低效、落伍。為了擺脫四碼電報兩次人工翻譯的麻煩,清末就有人提倡電報拼音化,即直接用西方英文電報的設備,用拼音字母替代漢字收發電報。但拼音電報不僅在實行中離不開漢字四碼,而且還加重了操作者和用戶的負擔,拼音電報最終失敗。因此許多人一直努力設法通過電子技術祛除四碼電報中的兩次人工翻譯。1969年末就設計製作成功了的電子化中文電報收報機(解碼機)是一項重大成果。70年代末,郵電部的廣州郵通繼續此項研究,1982年獲得成功。研製出“中文電傳打字機”,也叫“漢字電報機”。它的外形和普通的中文打字機相似,可以實現發報和收報的過程中的自動化譯電,完全擺脫了人工翻譯。此事曾有新聞報導,使國人為之振奮。這加速了四碼電報的壽終正寢,也為電腦化的漢字電報迎來了新的、短暫的繁榮。1985年,北京電報局的公眾電報業務量最多時每月可達300萬份,占電報局業務總量的一半。它是堪與英文電報比美的電腦漢字電報,但卻只是曇花一現。進入90年代,電腦網路化和移動通訊網路化迅速發展,電腦和手機迅速普及,使用微機的電子信箱,電腦網路電話、視頻電話以及手機的漫遊及稍後的簡訊都已經成功普及。這些技術的功能比印字電報強大得多,使用也簡單得多、方便得多,價格也便宜得多。隨著現代網路技術的發展,印字電報業務自然迅速走向衰落。臨近新世紀時,電報更是日薄西山。2001年8月1日起,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宣布取消公眾電報業務中的特急和加急業務。到2005年,北京每個月各種電報的傳送量已經不足10份(1985年僅電報大樓為300萬份)。北京電報大樓終於終止了電報業務。2005年12月1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網路通信公司在全國31個省(區、市)停止辦理公眾禮儀和鮮花禮儀電報業務。曾經廣受歡迎的禮儀鮮花電報,隨著E-mail、OICQ、語音視頻、簡訊等的崛起,成了永遠消逝的電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