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滿街賣報聲

漢口滿街賣報聲

《漢口滿街賣報聲》一書全面的、系統地反映解放前武漢報業的發展史,客觀地記錄、記載舊中國武漢報人——這一群人的命運——他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並錄入李潔龍先生近年對地皮大王劉歆生的一些研究成果。該書於2014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漢口滿街賣報聲》
  • 作者:李潔龍
  • 類別:文史/武漢報業
  • 頁數:398
  • 定價:46.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6
  • 開本: 787×1092mm1/16
作者簡介,基本信息,作品內容,

作者簡介

李潔龍,湖南邵陽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畢業。《長江日報》資深主任記者,新聞從業23年。武漢市新聞協會理事,武漢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歷任《長江日報》國際新聞版主編、《武漢晨報》經濟部主任、《投資時報》副總編。曾獲《長江日報》年度新聞獎、武漢年度新聞獎、湖北省年度好新聞獎等五十餘次。先後被評為武漢市、湖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武漢市抗洪救災二等功臣。

基本信息

編 著: 李潔龍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紅 玉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787×1092mm1/16
字 數: 350千字
印 張: 26
版 次: 2014年6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46.00元

作品內容

武漢,一座建著報業偉功的城市
中國城市,“兩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三十年看深圳”。把這種時間長度五百年、一百年、短則三十年看歷史的方法,移植到中國近現代報業歷史的大格局中,則“東看上海,北看天津,南看廣州,中看武漢”。
武漢,在中國近現代報業發展的大格局中,為內陸第一重鎮。換言之,武漢是中國近代報業最重要的四個地區之一。從近現代報業實際看,上海雄鋸中國報業第一重鎮,武漢則同天津、廣州比肩而立。
漢口開埠,西風東漸,報業發端為中國內陸之先;武漢在辛亥、北伐、抗戰時三度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民國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中共中央所辦第一張大型報紙——《漢口民國日報》、第二張大型日報——《新華日報》均創刊於此;武漢的通訊社曾居全國之最;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大報——《掃蕩報》、《武漢日報》、以及《大公報》等均在此表現顯赫;一大批中國最著名的新聞人:詹大悲、胡石庵、張季鸞、陶菊隱、范長江以及海外著名新聞記者宗方小太郎、莫理斯、安娜露易斯·斯特朗、史沫特萊、羅果夫、伊文斯都在武漢留下他們耀眼的篇章;黃侃201字之《大亂,救中國之妙藥也》,成為中國新聞史上最著名的時評;一大批報人通過武漢這片新聞的沃土,走上中國政壇;中國現代史上,毛澤東、蔣中正、周恩來、汪精衛、陳獨秀、戴季陶、鮑羅廷、王明、劉少奇、董必武、陳誠等國共兩黨要人,專為武漢的報紙寫下了總共幾百篇文章和新聞。
長期以來,武漢在中國報業史上,為報史界所忽視,著墨甚少,至少是重視不夠。本人涉足這一前後領域五年,學力有限,時感惶惑,吃力異常,就像推著一個大石頭上山。細密、嚴謹、濃縮、提煉,多有所難逮,那是一片雜色紛呈的圖景,那是一片風雲變幻的天空,那是豐富、多彩的集合,那是一樁樁是非功過至今多辨難定的懸案;然而,一個結論,隨著涉足此中的時間,愈見清晰明朗:武漢,中國報業之重鎮。中國報業修史,理當濃墨重彩,還以顯著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