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陶馬之四

漢代陶馬之四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通高99厘米,通長116米。灰陶合范,著馬鞍,四肢短促,身段肥厚,為典型蜀地良馬造型。現收藏於成都香米園漢陶藝術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代陶馬之四
  • 館藏地點: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五津鎮忠義路120號
  • 所屬年代:漢
  • 尺寸:通高99厘米,通長116米
  • 所屬博物館:成都香米園漢陶藝術博物館
  • 所屬地區:四川德陽
文物介紹
古人認為,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同時,“馬八尺以上為龍”。可見,馬對之於古人,既具天地之精靈,當屬祥瑞之物,已遠遠超越了作為六畜的世間凡物的局限,極具特殊內涵。四川兩漢陶馬製作以成都為中心,多以漢馬式為模範標準,無論是眉、眼、口、鼻、腰、臀、蹄、尾等各個關鍵部位都能雕塑得一絲不苟、準確生動。細看詳比之下,無不具備了時稱“汗血寶馬”(即大宛馬,產自今中亞)的各項體貌體徵,是馬之極品。相比之下,以川北綿陽等地為中心生產的陶馬則大都身厚臀肥、四肢短促、蹄厚堅牢,明顯地呈現出山區特色和地域特點,其身段體量明顯表現出山馬、馭馬、川地土馬的顯著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