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法學通論

漁業法學通論

《漁業法學通論》是2017年10月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華敬炘。

基本介紹

  • 書名:漁業法學通論
  • 作者:華敬炘
  • 出版社: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頁數:1040 頁
  • 定價:1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01448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漁業法學通論(套裝上下冊)》力圖在闡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構建的現代國際海洋漁業法律框架的基礎上,全面地論述聯合國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為有效執行《公約》有關漁業的規定,實現可持續漁業,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制定的一系列負責任養護、管理和開發漁業的原則和標準,並在闡明中國漁業立法的歷史發展及黨和國家促進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方針和政策的基礎上,系統地論述中國漁業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及實施的各項具體原則、規則、制度和標準的背景和要義,以及適用和解釋中可能出現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藉以深化對全面“依法治漁”重要性的的認識,並為完整準確地理解現代國際、國內漁業法的形成發展和精神實質提供條件。
  《漁業法學通論(套裝上下冊)》分為3編,共30章,對漁業法學的基本問題、國際漁業法學及中國漁業法學的各個主要方面作了系統論述。
  第一編“漁業法學總論”。以探討現代漁業的概念及其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特別是水產食品在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方面的作用為基礎,論述了漁業法的基本宗旨、國際漁業法和國內漁業法的特徵、漁業法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以及漁業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指明了聯合國在世界漁業特別是世界海洋漁業管理和發展中的核心地位,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作為主管世界漁業的政府間組織在全球漁業事務中的國際領導地位,以及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在養護和管理跨界魚類種群和高度洄游種群魚類及公海漁業管理中的關鍵性作用。
  第二編“國際漁業法學”。以實現可持續漁業為主線、負責任地養護水生生態系統及養護和管理水生生物資源為主體,論述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立的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和管理的法律框架內的現代國際漁業法的各個領域的主要規範,以及聯合國大會、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對這些規範的新發展,包括有拘束力的和自願遵守的漁業行為原則和國際標準,對漁船、漁業管理、捕撈作業、深海漁業、水產養殖的發展、捕撈後處置和貿易及國際漁業爭端的和平解決的規範及其制定和實施作了系統、具體的論述,並從中著重指明了各國在各相關領域可行使的權利及應承擔的國際義務。
  第三編“中國漁業法學”。以探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特別是1986年《漁業法》頒布實施以來中國漁業法制建設歷程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漁業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為起點,以《漁業法》為綱,論述了中國漁業法的概念、現階段中國漁業發展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原則、漁業水域規劃制度和漁業權制度,漁業行政管理體制和執法體系,在此基礎上,論述了養殖業、捕撈業、漁業資源保護和漁業生態保護的各項法律制度,並對《漁業法》涉及很少或未曾顧及,而散見於部門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檔案中有關漁業權、增殖漁業和休閒漁業以及漁業船舶、船員和漁港、水產品加工業、水產品流通業、漁業保險和漁業補貼、漁業行政執法和漁業侵權賠償等諸多領域的規定,進行了系統整合和詳細論述。

作者簡介

  華敬炘,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海洋法、環境法和漁業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參與“公元2000年中國近海環境污染預測與對策研究”“杭州灣及長江口附近海域環境研究”“浙江省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規劃方案研究”和“關於完善中國現行漁業法律制度建設的研究”等課題。參與《中國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渤海碧海行動計畫》《長江口及鄰近海域碧海行動計畫》和《全國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年修訂)的起草工作。《人民日報》總編室曾以“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華敬圻建議我國應加快海洋環境立法步伐”為題,作為《情況彙編》第1544期報送中央領導,經***領導批轉有關部門。著有《海洋法學教程》等教材。

圖書目錄

上冊:
第一編 漁業法學總論
第一章 漁業
第一節 漁業的概念
第二節 漁業的業態
第三節 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漁業法基礎
第一節 漁業法的概念
第二節 漁業法的部門
第三節 漁業法的軟法
第三章 漁業法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漁業法的形成
第二節 漁業法的發展
第四章 漁業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
第一節 漁業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漁業法的基本制度
第五章 聯合國對漁業的管理
第一節 聯合國管理漁業的職能
第二節 聯合國涉漁海洋協商進程
第三節 聯合國涉漁特設工作組
第六章 國際漁業組織
第一節 聯合國糧農組織
第二節 漁業委員會
第三節 漁業和水產養殖部
第四節 漁業統計協調工作組
第五節 漁業研究諮詢委員會
第六節 區域漁業組織
第二編 國際漁業法學
第七章 漁船
第一節 漁船的定義、規格和分類
第二節 漁船的船名、呼號和標識
第三節 全球漁船狀況和管理目標
第四節 漁船國籍和旗幟
第五節 漁船安全
第六節 漁船工作條件
第七節 漁船的刑事和民事管轄權
第八章 國家捕魚權
第一節 領水的捕魚權
第二節 群島水域的捕魚權
第三節 大陸架的捕魚權
第四節 漁區的捕魚權
第五節 專屬經濟區的捕魚權
第六節 公海的捕魚權
第九章 海洋生物資源的養護和管理
第一節 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和管理的目標
第二節 海洋生物資源養護的方法
第三節 聯合國魚類種群協定
第四節 公海捕魚遵守協定
下冊:
第三編 中國漁業法學
第十六章 漁業立法和締約
第一節 國內漁業立法
第二節 中國締結或參加的與漁業有關的條約
第三節 中國參加的區域漁業組織
第十七章 中國與海洋鄰國的漁業協定
第一節 中日漁業協定
第二節 中韓漁業協定
第三節 中越北部灣漁業協定
第四節 中朝漁業協定
第十八章 漁業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 漁業法的要義
第二節 漁業發展的基本方針
第三節 漁業法的基本原則
第十九章 漁業行政管理體制機制
第一節 漁業行政管理體制
第二節 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章 漁業水域
第一節 漁業水域的概念
第二節 海洋漁業水域
第三節 內陸漁業水域
第二十一章 漁業權
第一節 漁業權的法理
第二節 漁業權的規定
第二十二章 漁業生產
第一節 養殖業
第二節 捕撈業
第三節 增殖漁業
第四節 休閒漁業
第二十三章 漁業資源保護
第一節 漁業資源保護根據和目標
第二節 漁業資源保護措施
第二十四章 漁業生態保護
第一節 漁業生態的概念
第二節 漁業生態保護體制機制
第三節 漁業生態保護措施
第四節 外來水生物種監管
第二十五章 漁業船舶、船員和漁港
第一節 漁業船舶
第二節 漁業船員
第三節 漁港
第二十六章 水產品加工業
第一節 水產品加工業的概念和發展
第二節 水產品加工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水產品加工的標準體系
第四節 水產品加工質量管理
第五節 水產加工企業HACCP管理體系
第六節 水產品認證
第二十七章 水產品流通業
第一節 水產品流通業的概念和發展
第二節 水產品流通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 水產品市場管理
第四節 水產食品追溯
第二十八章 漁業保險和補貼
第一節 漁業保險
第二節 漁業補貼
第二十九章 漁業行政執法
第一節 漁業行政執法行為
第二節 漁業行政執法制度
第三節 漁業行政監督檢查
第四節 漁業行政處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