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說

滋味說

南北朝產生的一種關於詩歌的審美要求。陸機文賦》:“闕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汜”。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張衡《怨篇》,詩典可味”。均為以“味”言詩。在這裡“味”乃指詩歌的一種藝術效果。南朝鐘嶸在《詩品序》中始言“滋味”:“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滋味說
  • 性質:關於詩歌的審美要求
  • 時期南北朝
  • 出處陸機文賦
  • 最早提出者:锺嶸
釋義,歷史起源,主要內容,

釋義

1、美味。《呂氏春秋·適音》:“口之情慾滋味。” 高誘註:“欲美味也。” 三國魏阮籍《樂論》:“故 孔子在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樂使人無欲,心平氣定,不以肉為滋味也。”
2、味道。《管子·戒》:“滋味動靜,生之養也;好惡喜怒哀樂,生之變也。” 漢 張衡 《南都賦》:“酸甜滋味,百種千名。”《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鼻能審氣息,舌能別滋味。” 葉聖陶 《隔膜·潛隱的愛》:“伊從沒吃過糖果,也不知道糖果是什麼滋味。”
3、引申指苦樂感受。《隸釋·漢議郎元賓碑》:“加有聰明叡哲之才,博五經之滋味。”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淒涼可憫。”《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二位老長官好不覩事!想他還掉不下水中滋味,多分又去變鯉魚玩耍去了。” 清 黃景仁 《重九夜偶成》詩:“差喜衰親話真切,一燈滋味異他鄉。” 冰心 《拾穗小札·國慶節前北京郊外之夜》:“她看到我們這一陣陣歡樂的火花,她心裡是什麼滋味?”

歷史起源

鐘嶸時代,五言詩正蓬勃興起,漸漸取代四言詩的地位。與四言相較,五言詩增大了詩歌表現的容量,更利於表達複雜的情感與事物。鐘嶸從理論上推崇五言詩,並認為它最有滋味,乃是詩歌發展之必然。滋味因此而成為重要的詩論標準。聯繫當時詩歌創作,鐘嶸提出“滋味說”,實有所針對,東晉時,玄言詩泛濫,影響所及,至於南朝。鐘嶸認為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即指玄言詩侈談玄理,有悖於詩歌審美規律。於是他標舉滋味,實乃使詩歌回歸正途之舉。滋味說的主旨是使詩歌具有它本應具有的審美感染力。他說:“於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
鐘嶸提倡“滋味說”,與他對詩歌創作抒情特徵的把握直接相關。他認為:“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凡斯種種,感盪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可見,在他看來,詩歌的作用在於表達情感。情感外現於詩就變成了“滋味”,供人玩味、體驗。後世皎然、司空圖嚴羽一派詩論受鐘嶸“滋味說”影響甚巨。

主要內容

滋味說是鐘嶸論詩歌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以”賦比興”為具體創作手法:
二、以”直尋”為詩歌創作的基本原則:
三、“乾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即慷慨悲壯之情與華麗的文采相結合。
以“味”論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滋味說”可說是源頭,其後,唐代司空圖的“韻味論”,宋代蘇軾的“至味論”,乃至清代王士禛的“神韻說”都深受其影響,從而構成中國詩學審美批評的重要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