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鳾

滇鳾

滇鳾(學名:Sitta yunnanensis):是小型鳴禽,體長88-112毫米。整個上體藍灰色,前額黑色,自眼先經眼有一條長的黑貫紋延伸至肩,其上有一細窄的白色眉紋黑白相襯,極為醒目。臉頰、頸側、頦、喉棕白色,其餘下體灰棕色。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棲息於中山和高山溝谷林、山坡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常在樹幹、樹枝、岩石上等地方覓食昆蟲、種子等。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主要取食鱗翅目鞘翅目昆蟲的幼蟲,除了動物性食物,偶爾也取食花蕊、松子和其他植物的果實。分布於中國西藏、四川和雲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滇鳾雄鳥整個上體包括兩翅表面在內概為藍灰色或灰沾藍色,前額基部黑色,其後有一白色細緣,其兩端分別向後延伸,經眼上面一直到後頸側,形成一條長而細窄的白色眉紋,眉紋之下有一條長而寬闊的黑色貫眼紋,其前端與額基的黑色相連,後端止於肩部。兩翅黑褐色,翼緣白色,初級飛羽外翈羽緣藍灰色,內側飛羽和翅上覆羽與背同色,中央一對尾羽亦與背同色,其餘尾羽黑色,外翈和先端藍灰色,外側3對尾羽內翈具白色次端斑。頰、耳羽、頸側、頦、喉棕白色,胸、腹等其餘下體灰棕色或淡灰棕色,兩脅較深或沾灰藍色,肛周和尾下覆羽較暗,翼下覆羽灰白色,微綴皮黃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上體藍色淺淡,頭頂雜有灰褐色,黑色貫眼紋不如雄鳥黑亮,額後緣白紋沾棕。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上體少藍色而多灰色,較成鳥烏暗,頭側黑紋亦不如成鳥烏亮,下體較棕。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乳白色,腳灰褐色、石板灰色或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7-15克,♀9-13克;體長♂88-115毫米,♀104-122毫米;嘴峰♂13-15.5毫米,♀13-15毫米;翅♂66.5-73.5毫米,♀64-68毫米;尾♂36-40毫米,♀33-40.3毫米; 跗蹠♂15-17.5毫米,♀15.4-17.5毫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300米以上的中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夏季有時可上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溝谷林。

生活習性

多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也與普通等其他小鳥混群。習性和其他鳾相同,善於在樹幹上攀爬覓食,啄食樹皮縫隙中的昆蟲。性活潑,晨昏之際多單個或結群,頻繁活動於林間。主食鱗翅目幼蟲、鞘翅目昆蟲、螞蟻、蝽蟓以及其他昆蟲,另有少數花蕊、松子和果實。

分布範圍

中國特產鳥類,僅發現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雅江、西南部木里、會東、西昌,貴州西部水城,雲南西北部中甸、維西、麗江、西部洱源、雞足山、瀘水、騰衝、永平、漾濞、大理、雙江、鎮康、中部昆明、新平、峨山、景東、楚雄、東部尋甸、師宗和西藏東南部察隅等地。
滇鳾分布圖滇鳾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巢多築於闊葉樹上天然樹洞中,也利用其他鳥類廢棄的樹洞作巢,有時也將一些裂隙擴大成適合的巢洞。洞入口常用泥土塗抹的很圓很小,洞內墊有細草、苔蘚或羽毛。每窩產4-6枚卵,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由於伐木和森林火災,該物種可能會繼續減少,儘管它似乎能夠適應退化和次生林。提出的保護行動包括在該物種分布範圍內進行重複調查,以確定當前的分布和豐度,以及評估人口趨勢和棲息地喪失率。進行生態學研究,以提高對其精確棲息地要求的理解,特別是對次生棲息地的耐受性和對破碎的反應。有效保護關鍵地點適宜森林的重要區域。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