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優37

滇優37是由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選育的雜交品種。

滇審稻2012004號,粳型雜交水稻品種。株高110.7cm,落粒適中、穀粒黃色、穎尖白色、護穎白色,全生育期平均172天。中抗稻瘟病(病級5級)、感白葉枯病(病級7級)。田間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抗性較好。201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2.5千克。
適宜在昆明市海拔1500~1900米區域種植推廣。
2012年雲南審定,編號:滇審稻2012004號
申請單位: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
選育單位: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
品種來源:於2007年用“DHC-10A”與“滇農R-3”組配而成的粳型雜交水稻品種。
特徵特性:株高110.7cm,畝有效穗24.51萬穗、穗長21.7cm、穗總粒數168.0粒、穗實粒數132.5粒、結實率80.4%、千粒重25.0克、落粒適中、穀粒黃色、穎尖白色、護穎白色,全生育期平均172天、與對照相當。米質檢測:出糙率81.0%、精米率70.8%、整精米率58.8%、堊白粒率20%、堊白度1.6%、直鏈澱粉17.8%、膠稠度75mm、粒長5.3mm、長/寬1.9、透明度1級、鹼消值7.0級、水份12.8%。接種鑑定中抗稻瘟病(病級5級)、感白葉枯病(病級7級)。田間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抗性較好,2011年祿勸穗瘟重、楚雄穗瘟中。
產量表現:參加2010-2011年雲南省粳型雜交水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61.75千克,比對照增0.6%,增產點次率68.18%。201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2.5千克、比對照增2.6%,陸良、大理和保山都比對照增產。
適宜區域: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500-1900米區域種植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