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丹參

滇丹參

滇丹參,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雲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 C.H.Wright的根。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止血,養心安神,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腹痛,症瘕,胸痹絞痛,關節痛,疝痛,崩漏,吐血,衄血,咳血,血虛肢麻,失眠,健忘,驚悸,怔忡,乳癰,瘡腫,跌打瘀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滇丹參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鼠尾草屬
  • :雲南鼠尾草
  • 分布區域: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丹參、小丹參、紫丹參、小紅參、小紅草烏、小紅丹參、山檳榔、雲南丹參、石山丹參。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微苦、微甘,性微寒。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活血祛瘀,涼血止血,養心安神,解毒消腫。

主治

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腹痛,症瘕,胸痹絞痛,關節痛,疝痛,崩漏,吐血,衄血,咳血,血虛肢麻,失眠,健忘,驚悸,怔忡,乳癰,瘡腫,跌打瘀腫。

相關配伍

1、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吐血,咳血:紫丹參9-15g。煎服。(《紅河中草藥》)
2、治乳腺炎:鮮紫丹參適量。搗爛加乙醇適量,調敷患處。(《雲南中草藥選》)
3、治癰瘡腫毒:紫丹參15g,煎服。外用鮮品搗敷。(《紅河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除去雜質,曬乾。

形態特徵

雲南鼠尾草,又名奔馬草、紫丹參、紫參。多年生草本,高約30cm。根狀莖短縮,塊根丹紅色,紡錘形。莖被長柔毛。葉通常基生,單葉或三裂,葉下面帶紫色,兩面被密或疏長柔毛,葉柄被長柔毛。輪傘花序4-6花,疏離,組成頂生假總狀花序,花序被腺毛或長柔毛;二唇形,上唇三角形,下唇2淺裂;花冠藍紫色,長2.5-3cm,下唇中裂片倒心形;花絲長3mm,藥隔長6-10mm,上臂較下臂長約2倍,下臂的藥室退化增大而在先端聯合。小堅果橢圓形,黑棕色,無毛。花期4-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2900m的草地、林緣及疏林乾燥地上。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狀鑑別

根莖粗短,表面粗糙,具有密集的葉痕,以及殘留莖基和葉柄基。根紡錘形,1-數條,呈簇狀或著生於根莖的一側,長5-18cm,直徑2-7mm,偶至1cm;支根的分支處變細。表面磚紅色或暗紅棕色,有縱縮紋,可見鬚根痕;老根栓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呈鱗片狀脫落,露出紅棕色新栓皮,有的皮部開裂,顯出白色的木部。質堅硬,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角質樣或纖維性,木栓層磚紅色,皮部灰褐色,形成層明顯,木部黃白色,可見放射狀紋理。氣微香,味淡,微苦澀。

藥理作用

1、顯著提高常壓耐缺氧能力。
2、增加冠脈流量。
3、抗凝血作用。

現代套用

臨床用於治療腦血栓,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慢性肝炎等。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補心,生血,養心,定志,安神寧心。治健忘怔忡,驚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一味可抵四物湯補血之功。”
2、《雲南中草藥》:“活血調經,去瘀生新。主治月經不調,血崩,產後高熱,閉經,乳癰,症瘕痞塊。”

附註

本品不宜與藜蘆同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