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變化

滄桑變化是指即滄海桑田。這一思想及其相關聯的地表升降觀念,是中國古代關於海陸變遷的種卓越認識,在歷代文獻中都有記載。例如東晉葛洪(約281~341)的《神仙傳》中記載:“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為桑田。向到蓬萊水淺,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E 1:‘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比這更早的《詩經》上就有“百川沸騰,山冢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話。這裡所說的有些像是地震現象,已認識到地表有升降變動。西漢的《焦氏易林》中有“海老水乾,魚鱉盡索;藁落無潤,獨有沙石”和“山沒丘浮,陸為水魚,燕雀無廬”的記載。到西晉初年,《晉書.杜預(222~284)傳》中記載有:“預好為後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記其勳績,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E 3:焉知此後不為陵谷乎?”這是世界上.以實驗觀察地面升降的-一個最早的嘗試。

到了唐代的顏真卿(708~784),在認識滄海桑田的變化上就更進了一步。他不僅在麻姑山見到“高石中猶有螺蚌殼”,而且還認為這“或以為桑田所變”(《顏魯公文集.撫州南城麻姑仙壇記》。比較全面地根據化石及其特點闡述海陸變遷的人,當首推北來的沈括(1031~1095)。他在《夢溪筆談》中說:“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亘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所謂大陸者,皆濁泥所湮耳。堯殛鯀於羽山,舊日說在東海中,今乃在平陸。”沈括根據卵石形成的環境和岩層中保存的螺蚌殼化石,斷定這是昔日的海濱,這在當時確是一一個卓越的科學見解。南宋理學家朱嘉(1130~1200)也有“見高山有螺蚌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的論述。中國宋代學者的上述卓越思想和超前認識,較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學者達.芬奇(L.daVinci,1452~1519)的類似見解早四百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