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街道(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下轄街道)

溫泉街道(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下轄街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溫泉街道,隸屬於山東省青島即墨區,地處即墨區東部,東臨鰲山灣,南鄰鰲山衛街道,西鄰龍泉街道,北與店集鎮金口鎮相接。轄區總面積102.6平方千米,2011年末,溫泉街道轄區總人口5.08萬人。

西漢時,境域屬琅哪郡皋虞縣,王莽攝政時改為"盈廬"。1984年4月,改為溫泉鎮。2013年,撤銷溫泉鎮,設立溫泉街道。截至2020年6月,溫泉街道下轄1個社區、5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新興街68號。

2011年,溫泉街道財政總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9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泉街道
  • 外文名:Wenquan Sub-district
  • 行政區劃代碼:370215008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
  • 地理位置:即墨區東部
  • 面積:102.6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5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新興街68號
  • 電話區號:0532
  • 郵政區碼:266022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08 萬(2011年總人口)
  • 車牌代碼:魯B、魯U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體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西漢時,境域屬琅哪郡皋虞縣,王莽攝政時改為"盈廬"。
東漢建武年間,廢除皋虞縣,屬青州北海國。
隋至明時,均屬即墨縣。
明、清時,屬即墨縣海潤鄉。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海潤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後,屬第二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後,屬即東縣第八區(湯泉區)。
1952年,成立皋虞鄉。
1956年,屬即墨縣。
1958年,成立皋虞公社。
1984年4月,改為溫泉鎮。
2013年,撤銷溫泉鎮,設立溫泉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溫泉街道轄東夼、西夼、東溫泉、西溫泉、荊瞳、何家、梅家莊、山里、西四舍、東四舍、丁戈莊、麻戈莊、南行、掖杖、東山溝、劉家山、南黃埠、中黃埠、北黃埠、小海南、大海南、鹽店、前海東、後海東、南北行、七溝、東河頭、西河頭、唐家莊、臧村、東皋虞、西皋虞、石棚、石泉莊、演洪溝、東埠頭、東石橋、北北行、宮家、西石橋、西埠頭、峽後、東楊戈莊、西楊戈莊、社生后街、社生東崖、社生前集、社生西山、北小峨、南小峨、小王圈、東王圈、徐家村53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溫泉街道下轄1個社區、5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新興街68號。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溫泉街道地處青島市即墨區東部,東臨鰲山灣,南鄰鰲山衛街道,西鄰龍泉街道,北與店集鎮金口鎮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千米,總面積102.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75.9平方千米,占74.0%;水域26.7平方千米,占26.0%。
溫泉街道辦事處

地形地貌

溫泉街道鎮內有大小山峰48座,其中最高峰位於四舍山,海拔326米,是即墨區境內最高峰。境內海岸線長18千米。

自然資源

溫泉街道境內有溫泉地熱水,為海水溫泉,位於東溫泉村,湧泉中心水溫最高達93℃,含有氯、氮、鎂等30餘種化學元素,氛、德、矽含量已達醫療礦水指標,漠、氛含量已達醫療濃度,年出水量31.7萬噸。境內有耕地面積7.4萬畝,人均1.4畝,

人口

2011年末,溫泉街道轄區總人口5.0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32人,城鎮化率2.2%。另有流動人口3000人。總人口中,男性25277人,占49.7%;女性25556人,占50.3%;14歲以下7716人,占15.2%;15—64歲36450人,占71.7%;65歲以上6667人,占13.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07萬人,占99.9%;少數民族61人,占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溫泉街道財政總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9億元,比上年增長8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億元,增值稅720萬元,企業所得稅688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400元,比上年增長98%。

農業

2011年,農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增加值占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8.2%。

工業

2011年,溫泉街道工業總產值9.6億元,占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65.8%,比上年增長15.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30人,完成工業總產值5.0億元,比上年增長8.0%。

商業

2011年末,溫泉街道有商業網點520個,職工105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6億元,比上年增長8.9%;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8.1%。

交通運輸

2011年,溫泉街道有293、212省道及青島濱海大道過境,距火車站35於米、距青島機場20千米。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溫泉街道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3個;各類圖書室53個,藏書10餘萬冊;有王吉古漢墓群、王公祠、皋虞古城、大汶口文化遺址及西周墓群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8個。4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2001年6月成立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12000戶,入戶率9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溫泉街道有幼稚園23所,在園幼兒1000人,專任教師46人;國小7所,在校生2833人,專任教師200人;國中1所,在校生1460人,專任教師13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9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溫泉街道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46個;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6名,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1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0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溫泉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l戶,人數3人,月人均2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6戶,人數1058人,支出266.4萬元。敬老院l處,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0人。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00萬元,使643人(次)困難民眾受益。29720人參加新型衣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5.7%。

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溫泉街道地名因鎮政府駐東溫泉村而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