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又稱“瞽詞”或“盲詞”,俗稱“唱詞”,是浙南地區最大的曲藝種類,亦為華東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種之一。

溫州鼓詞長於抒情,善於敘事,通俗易懂,內含豐富;唱腔押韻,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曲目有《陳十四娘娘》《十二紅》等。

溫州鼓詞發源於溫州瑞安,流布於溫州、青田、玉環等地區。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報的“溫州鼓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鼓詞
  • 別名:瞽詞、盲詞、唱詞
  • 始興年代:清代
  • 流行地區:溫州、青田、玉環等地區
  • 經典劇目:《陳十四娘娘》《十二紅》等
  • 代表人物阮世池
  • 遺產類別:曲藝
  • 遺產編號:Ⅴ-13
歷史沿革,淵源背景,發展情況,藝術特點,表演特徵,唱腔曲調,主要樂器,音樂結構,藝術流派,經典劇目,流行地區,傳承保護,流傳現狀,藝術傳承,入選非遺,代表人物,曲藝價值,

歷史沿革

淵源背景

溫州鼓詞的淵源,鼓詞藝人流傳著的關於“祖師爺”的講法。藝人們說溫州鼓詞的“祖師爺”是唐明皇的叔叔。他從小聰明、善文能詩,諳音律。後因病瞽目,親嘗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詞以自娛,於是民間便有鼓詞。
執南宋起源說者,無不引用此詩為憑。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生前誰管得,滿村皆聽蔡中郎。”詩中描寫了鼓詞演出的情景,但詩中提到的趙家莊究竟在何處,卻至今無可考,成了孤證。而且,也有人認為,詩中描寫的並非是溫州鼓詞,而是北方南下的鼓子詞或流行於浙東的陶真。儘管如此,溫州鼓詞起源於南宋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持明代說者依據《華東地方戲曲介紹》“溫州鼓詞”一節中的說法:“據老年人季松坡講,溫州鼓詞始於於明代,由橫陽(平陽昆陽)里巷之曲與詞曲合併而成,後承受古樂衣體,吸收民間曲調逐步發展起來。”又據《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鼓詞”條的解說:“浙江的溫州鼓詞,相傳始於明代,源於祀神時演唱的‘唱太平’、‘靈經’、‘娘娘詞’,曲調由古代的詞曲和當地的民間小調發展而成。”遺憾的是,這一說法僅僅出於推斷,尚缺乏史料考證。

發展情況

溫州鼓詞有史料可考的為清嘉慶朝。據當時的瑞安學者趙鉤所著的《過來語》載:“嘉慶、道光,有白門松最善唱詞,到處皆懸燈掛彩,傾動一時。”該書撰於1806年,書中提及的白門松即瑞安白門鄉名叫阿松的唱詞藝人。由此可見,溫州鼓詞在1806年已相當流行。不僅如此,清光緒時瑞安鄉紳項崧在《午堤集》中還有這樣的記載:“瞽者白門松工唱詞,遠近爭致之,名且出於其鄉族以上。”鼓詞藝人的知名度居然在本鄉望族之上,這幾平可以和現代的娛樂明星相美。執明末清初起源說者認為,任何一種藝術從形成到成熟,都有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甚至上百年。那么,從1806年間溫州鼓詞已至興盛這點來看,這一藝術的起源時間大約在十八世紀。
至清末民初,據瑞安老先生林岩賢(東山德的學生)的記口述:在東山德、陳昌牌、彭慶元等活躍曲壇時期,他們的牛筋琴只有七弦,是豎直掛在方凳邊上敲奏的。按古琴五聲音階“宮商角微羽”來區分,後由管華山、鄭星金等藝人發展為七聲音階,才與世界音樂曲譜接軌。民國時期,溫州鼓詞發展幾乎停滯不前。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形成了南、北兩派,南派流行於平陽、瑞安一帶,風格委婉細膩;北派流行於溫州、永嘉一帶,風格挺拔剛健。解放後,溫州鼓詞又吸收了京劇、越劇、梆子、黃梅戲等戲曲音樂,不同程度地套用了戲曲曲牌音樂,產生了阮(世池)、丁(凌生)、陳(志雄)三大流派。

藝術特點

表演特徵

溫州鼓詞按表演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指演唱歷史傳書、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的鼓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罰詞,曲調文雅,抒情達意,賞心悅目;還有一種叫“大詞”,又稱經詞,也稱“娘娘詞”,都在廟宇中演唱,其形式頗似一種祭祀儀式。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獷,比較原始,可以連唱幾晝夜。
溫州鼓詞的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為主,稱為單檔。演唱時,藝人的右前安放扁鼓,其下的発腳上系一抱月(梆),前圍幔,正中平擺牛筋琴。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藝人又在右前凳腳上掛堂鑼或釵,以增加表演氣氛。表演時,藝人端坐椅上,左手執拍,右手持鼓簽(竹籤),敲奏琴、鼓、梆、鑼。溫州鼓詞有其鮮明的說唱特點,它完全依賴於嘴上快慢得當、輕重有序的“口勁”,要求表演者兼生、旦、淨、末、醜於一身,做到交代情節要分明,神態表情要逼真,講究抑揚、頓、挫,輔之以動作、手勢,從而在嘴上幻化出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營造出紛繁複雜的各種氛圍。

唱腔曲調

溫州鼓詞的唱腔曲調是在不斷借鑑、創新中發展起來的。原始的鼓詞曲調平板單調,基本上是吟唱式的上下句結構。後來,藝人們通過吸收民間音樂如小調、田歌等,借鑑戲曲音樂如京劇、越劇、甌劇、高腔、梆子、黃梅戲,不同程度地套用戲曲曲牌音樂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唱腔和藝術流派,豐富並發展了鼓詞。鼓詞唱腔板式和戲曲一樣,輕重緩急、錯落有致。大致可歸納為“原板”、“慢板”、“快板”、“緊板”、“泛板”、“倒板”、“清板”、“散板”、“數板”等。
溫州鼓詞常用曲調有“太平調”、“吟調”、“大調”等。“太平調”是鼓詞基本曲調,也有稱之為“太平唱”。分“正太平調”和“反太平調兩種,分別為徵調式和宮調式。“吟調”亦稱“田歌”,節奏自由,該調在鼓詞唱腔中運用比較普遍,鄉間百姓大都會吟唱。主要有“相思腔”、“讚嘆腔”、“詩賦腔”等。“大調”亦稱“靈經大調”或“娘娘詞竇”,屬徵調式。

主要樂器

鼓詞主要樂器有大鼓、大鑼、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

音樂結構

溫州鼓詞音樂是一種板式變化音樂,有9種基本板式,常用曲調有正、反太平調等。它的曲式屬於單曲體結構形式。往往以一首樂曲為基礎,吸收民間小調、歌謠及其他戲曲音樂,運用板式的變化而產生各種變奏。

藝術流派

溫州鼓詞主要分為阮(世池)、丁(凌生)、陳(志雄)三大流派。阮派善於吸收民間俗語和其他藝術門類之長,咬字準,吐字清,道白通俗,唱詞婉約,以刻畫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和農婦村姑見長,藝術風格纖細華美,代表曲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圖》等。丁派表演莊重,唱腔平緩,道白自然,用鼓準確,善於演唱英雄人物,藝術風格莊重渾厚,代表曲目有《天寶圖》、《拳打鎮關西》等。陳派嗓音高亢清亮,音色甜美醇厚,唱腔剛柔相濟,音樂可塑性強,能適應不同類型的人物故事說唱,藝術風格清麗壯美,代表曲目有《三打白骨精》、《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經典劇目

溫州鼓詞的內容大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分神怪類、講史類、俠義類、世情類、公案類等,長、中、短篇詞目總計約四百餘部(篇)。
類別
篇幅
代表劇目
神怪類
長篇
《封神》、《西遊記》、《南遊》、《北游》、《東遊》、《濟公傳》、《白蛇傳》、《天仙配》等。
中篇
《張羽煮海》、《天緣配》、《寶蓮燈》、《三打白骨精》等。
短篇
《豬八戒拱地》、《林香盜寶》、《對課》等。
講史類
長篇
《東周》、《西漢》、《三國》、《昭君出塞》、《羅通掃北》、《說唐》、《征東》、《征西》、《反唐》、《月唐》、《殘唐》、《長生殿》、《後唐》、《水滸》、《三下南唐》、《飛龍傳》、《岳傳》、《五虎平南》、《楊家將》、《呼家將》、《英烈傳》、《滿江紅》、《大紅袍》、《小紅袍》、《萬花樓》等。
中篇
《野豬林》、《鳳儀亭》、《西施淚》、《韓信拜帥》、《武松》、《魏相千秋》、《搜孤求孤》等。
短篇
《楊志賣刀》、《忠義堂》、《周幽王玩法》等。
俠義類
長篇
《水滸》、《萬花樓》、《八大劍俠》、《綠林奇俠》、《川南三俠》、《大俠劉百龍》、《義俠英雄傳》、《眉州大俠》、《英雄二十四俠》、、《五義雙俠》、《七美十二俠》、《七俠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七劍十三俠》、《乾坤女俠》、《山東大俠》、《紅沙俠》、《荒郊女俠》、《紅山女俠》、《雌雄劍》、《電雷劍》、《劍俠奇中奇》、《寶劍金釵》、《乾坤印》、《鶴驚崑崙》、《玉蟠龍》、《大破紅蓮寺》、《大破白衣寺》、《大破畢華寺》、《天寶圖》、《地寶圖》、《天板圖》、《日月圖》等。
中篇
《武松》、《楊志賣刀》、《忠義堂》、《野豬林》等。
世情類
長篇
《文君夜奔》、《日月樓》、《九曲樓》、《粉妝樓》、《百仙樓》、《三探聖仙樓》、《連城璧》、《風雨雙龍劍》、《寶騎試劍》、《雙龍劍》、《七星劍》、《三盒明珠劍》、《梅花劍》、《定漢劍》(又名《白兔記》)、《盤龍劍》、《雙劍合璧》、《八寶珠》、《恩仇奇緣》、《墨水龍》、《金如意》、《金絲帶》、《十三支金牌》、《八仙台》、《六美英雄傳》、《乾坤四面貌》、《梅花英雄傳》、《九連環》、《呂蒙正》、《定心珠》、《五玉牌坊》、《五鳳圖》、《八美圖》、《十美圖》、《九鳳圖》、《淚灑美人圖》、《太陽圖》、《百鳥圖》、《紫金鞭》、《飛虎鞭》、《虎雷鞭》、《九龍鞭》、《金玉扇》、《雙鳳白龍扇》、《十美穿金扇》、《玉羽扇》、《落金扇》、《西廂記》、《荊釵記》、《琵琶記》、《繡襦記》、《契約記》、《契約鏡》、《合珠記》、《乾坤銀錦記》、《一串珠》、《二度梅》、《雙珠鳳》、《雙玉燕》、《雙金牌》、《三門街》等。
中篇
《荷花閣》、《風雨亭》、《思鄉賦》、《節孝文》、《十八灘》(又名《梅花簪》)、《許容圖》、《私畫容》、《三賣陶嬌》、《三摘葡萄》、《悶碗記》、《玉笛番書》等。
短篇
《送肥記》、《分芋頭》、《媽媽不做壽》、《新旅行記》、《新群英記》、《山崗紅波》、《別靠天》、《六號服務員》、《全家上陣》、《一個銀元》、《一盆君子蘭》《進村前後》、《愛的是人》、《軍民魚水情》、《一個降落傘包》、《一條扁擔》、《龍江路上》、《主考》、《熊熊烈火》、《生死與共》、《孤膽英雄—一龍巖》、《出入刀叢》《孤膽英雄一陳金剛》、《恩仇記》、《愛情的風波》、《公共車上》、《羅漢錢戈》、《櫃檯新風》、《魚水深情》、《祥林嫂》、《補票》、《投宿》、《彭德懷坐轎》、《夜渡險津》《黛玉哭靈》、《偷詩》、《趕船》、《拷紅》、《包公賠情》、《斬鴻恩》、《油郎拾金》等。
公案類
長篇
《包公案》、《施公案》、《彭分案》、《大破獅子案》、《宋公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李辰妃》等。
中篇
《顏查散案》、《十五貫》、《徐九經升官》等。

流行地區

溫州鼓詞的流行區域,主要在溫州地區。但在麗水市青田縣靠近溫州的部分地方及玉環縣的楚門、坎門,上海的南市,安徽的歙縣等地也都流行過溫州鼓詞。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隨著人們物質消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改變,溫州鼓詞也遇到了一些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首先,鼓詞演出場所有限。其次,人才吸收困難,目前經濟發達的地區,學習傳統曲藝的人不多。最後,藝人追逐經濟利益現象突出。最近十來年,大部分溫州鼓詞藝人在陳十四廟唱《陳十四娘娘》,演唱現代詞和傳統詞的剩餘不多,如何傳承下去已成為一個難題。(此內容由郭鳳芝、吳向毅、呂源於2013年發表)

藝術傳承

在詞場鼓詞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隨著新技術的革新,以娛樂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新媒體技術日益步人人們的日常生活,古老的鼓詞表演與現代媒介技術相結合,依靠全新的音像技術,實現數位化傳播,音像鼓詞開始流行。音像鼓詞憑藉現代傳媒技術的強大傳播力而成為當下溫州鼓詞重要的傳播形式。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報的“溫州鼓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人物

阮世池,1929年10月生(一說1928年1月生),浙江省瑞安市安陽鎮人。阮世池是溫州鼓詞第二代代表人物,溫州鼓詞“阮派”藝術創始人。12歲拜瑞安陶山溫州鼓詞名詞師陶山華(名王啟凡)為師,後重師陳寶生、陳阿奴先生,17歲以《十二紅》、《五風圖》等名噪浙南。其演唱語言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傳神,唱腔婉約柔和,感情細膩,檀長肢體語言,以刻畫大家國秀、小家碧玉和農婦村姑見長,形成了“阮派”唱腔之纖細華美的獨特風格。2008年2月,阮世池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方克多表演溫州鼓詞方克多表演溫州鼓詞
方克多,1942年生,浙江省平陽縣人。1955年方克多師從蘇方足先生,學習溫州鼓詞表演,並得到平陽縣音樂家楊大倫先生悉心傳授樂器演奏方法,同時還繼承了陳昌牌、蘇方足兩位先生的溫州鼓詞表演技藝。方克多汲取各家所長,形成“唱詞”別具一格的藝術特點。其中融合有京劇腔調,吐字清晰發音純正,唱腔腔婉轉流暢,聲情並茂,似戲曲又非戲曲,表白、滑口悠遠,風格韻味獨特。代表作有傳統曲目《三請樊梨花》等,現代曲目《紅燈記》《沙家浜》等。2008年2月,方克多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陳志雄,1937年1月生,浙江省溫州市人。1949年師從陳月波先生,1951年登台演唱。陳志雄演唱的溫州鼓詞長於抒情,善於敘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並夾有富的民眾辭彙和民間諺語,韻律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是溫州鼓詞四大名師之一。其代表作有《八仙賀喜》、《羅通娶親》、《孔明點兵》、《斬狸貓》、《濟公傳》等。陳志雄從藝60多年已培養了200多名陳派鼓詞學生。2012年12月,陳志雄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曲藝價值

溫州鼓詞是甌越文化背景下的產物,是在甌越文化長期哺育下茁壯成長的,反過來也同時影響推動著甌越文化的不斷發展,是甌越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溫州鼓詞所倡導的忠貞報國、除暴安良、樂善好施、忠孝廉恥等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鼓詞藝人的傳唱,對生活在溫州市井閭巷的布衣商紳、耕作在山野田園的農夫村姑,在真善美與假惡醜的辨別和取捨上,有著直接而有效的教化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