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道情

溫嶺道情是指分布於溫嶺市範圍內的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的曲藝形式。溫嶺道情作為第三批台州市非遺名錄,與黃岩、三門等到請合併為台州市級申報的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歷史,

基本介紹

道情藝術是民間曲藝形式中的一個類別,淵源於唐代道教的“道曲”,以道教事故為題材,宣揚出世思想。南宋時開始用漁鼓和筒板為伴奏樂器,因此叫“漁鼓”。據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載,則為“鼓子曲”相同。元人雜劇《岳陽樓》、《竹葉母》等劇中均有穿插演唱。明清以來流傳甚廣,題材也有所擴大,在各地同民間歌謠相結合的基礎上發展成許多曲種。道情藝術的共同特點是說唱結合、以唱為主,多為單人演唱。道情可以坐唱,也可以走唱,但一般均以坐唱為主,演唱時,左手握夾板,道情筒斜靠在左手臂上,右手三個指頭拍打筒皮。以竹板與琴筒筒皮相間發出的節奏伴奏。道情演唱一般擅長於敘事曲目,故事性極強,方言演唱,非常貼近民眾,為農村民眾所喜聞樂見。一般情況下,拍打幾下節奏後,即一段小曲開場由頭,引出故事,演唱中每唱一句,都間有幾拍間(節)奏,每一段之間的間奏過門比每句之間的過門稍長一些。

歷史

溫嶺道情歷史悠久,大約始於明末,盛於清代,尤以清末民初最為流行,那時時局動盪,天災人禍,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不少饑民為求溫飽求師學藝,以排街、道情、蓮花等形式求乞于山野村落、街頭巷尾。當時在溫嶺境內,以東鄉(新河、濱海箬橫一帶)最為突出,出現了不少較有名聲的道情藝人。到了抗戰後期,白峰中庫的度四(已故)、高龍的李梅寶(已故)、西浦的陳寶玉等人唱道情的名氣差不多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但是人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姓,都在他們的名字前加以“討飯”二字。解放後,道情藝人翻身得解放,政府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曲藝協會,陳寶玉還當上浙江省曲藝協會的理事。此後,相繼出現了梁啟炳(已故)、張聲平(已故)、袁士友、姜寶林、蔡振法等道情藝人。1964年,由白峰鄉毛中滿作詞、縣文化館陳定夫配曲、箬橫鎮林作鑒和江素雲兩人演唱的溫嶺道情《小寶媽》,從箬橫鎮一級一級一直唱到杭城,參加全省農村文藝匯演獲獎,並被灌製成唱片而轟動全省。正當準備上京參加全國匯演得時候,卻因故未成。目前,溫嶺道情作為第三批台州市非遺名錄,與黃岩、三門等到請合併為台州市級申報的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