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鰺

溝鰺

棱鱗存在於側線直線部的全部。腹部有一深溝,腹鰭可收藏其中。腹鰭深黑色,其長等於或長於頭長。雄性成魚的第二背鰭與臀鰭中部數鰭條延呈絲狀。幼魚體側有4~5條暗色橫帶。體長一般150~200毫米,大者可達300毫米。 體甚側扁略稱卵圓形。除胸部和腹面部分裸露五鱗外,身被小圓鱗。頭部除頰、前鰓蓋和鰓蓋上緣被小圓鱗外,其它部分無鱗。幽門盲囊呈香蕉狀。體背呈藍灰色,腹部銀白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溝鰺
  • 拉丁學名: Atropus atropus
  • :動物界
  • : 脊椎動物門 
  • : 硬骨魚綱 
  • : 鱸形目 
  • :鰺科 
  • :溝鰺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產地產期,

形態特徵

背鰭Ⅰ,Ⅷ,Ⅰ-22~23;臀鰭Ⅱ,Ⅰ-13;胸鰭19~20;腹鰭Ⅰ-5;尾鰭17; 側線上有普通鱗40~45和稜鱗35~39。
體呈卵圓形,甚側扁;體長為體高1.9~2.0倍,為頭長3.7~4.1倍。腹面有一深溝,腹鰭可收折其中,肛門和臀鰭前方2棘亦位於此溝中。頭側扁,頭高大於頭長。吻鈍,眼大,吻與眼的長度略相等。脂眼瞼不發達。口裂與瞳孔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上下頜前方具絨毛狀牙帶,下頜後方牙一般為一列,個別呈帶狀。犁骨牙群呈菱形,齶骨和舌面均有牙帶。鰓蓋條7。鰓幸巴9~12+20~22。假鰓明顯。
頭部除頰、前鰓蓋和鰓蓋上緣被小圓鱗外,其他部位無鱗。身體除胸部無鱗外,其他部分被小圓鱗。第二背鰭和臀鰭前半部有低鱗鞘。側線在胸鰭上方彎曲度大,直線部始於第二背鰭第4~6鰭條下方。側線上有普通鱗40~45個和稜鱗35~39個。稜鱗不很強,存在於側線直線部的全部。
第一背鰭有一向前平臥的棘和8鰭棘,棘間有膜相連。 第二背鰭有1鰭棘,22~23鰭條。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有1鰭棘,18鰭條,其前方有2短棘。雄性大魚的第二背鰭和臀鰭中部數鰭條延長為細絲狀。胸鰭鐮狀。腹鰭胸位,等於或長於頭長。尾鰭叉形。
幽門盲囊呈香蕉狀,約80~100個。脊椎骨10+14。
體背淺絲帶淡黃色,腹銀白色。幼魚體側有4~5條睛色橫帶。下部淡黃色,臀鰭淺色,尾鰭和胸鰭淺棕黃色,腹鰭深黑色。背鰭上綠淺黑紫色。

生長環境

近海暖水性魚類。夜晚有趨光性。主要攝食小型魚類、毛蝦等。3齡性成熟產浮性卵,產卵期在6~8月,卵為卵球形。

產地產期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我國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