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寺(甘肅省賈家寺村湧泉寺)

湧泉寺(甘肅省賈家寺村湧泉寺)

賈家寺,又名“湧泉寺”,坐落在天水郡赤峪河畔,距天水市區44公里之西,自古這是秦州通蜀的一條古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湧泉寺
  • 又名:湧泉寺
  • 坐落在:天水郡赤峪河畔
  • 年代:唐
湧泉寺,湧泉井,地圖信息,

湧泉寺

賈家寺,又名“湧泉寺”,坐落在天水郡赤峪河畔,距天水市區44公里之西,自古這是秦州通蜀的一條古道。
傳說明憲宗時,徽縣江洛的—位“腳戶”馬隊經常來秦州做生意,成化十二年間的—天,他的馬隊趕至這裡,已人困馬疲,在寺院借宿,夜做一夢,有一老僧告誡:遇兇險之時,可棄財而逃。醒後回味無窮。秦州城生意成交後,返回途中果遇土匪,他即解散夥計而逃,后土匪被官府捉拿,部分財物也回歸。此後,他在這裡落戶,改名賈思敬,與當地鄉紳李節建結拜為兄弟,共祈化維修已年久朽木傾斜的寺院。從此,人們習慣稱這個村為“賈家寺”,但寺院匾額仍掛“湧泉寺”。
湧泉寺歇山而建,現有佛、道兩家庭院,錯落有致,相映成輝,又隱落在—片綠樹林中,氣勢壯觀。拾級而上,古樸的建築“八角樓”和“虎坐山門”,工藝雕刻玲瓏剔透。據傳:玄奘取經途中,曾在此院吃過齋飯。歇息過夜,因而“虎坐山門”雕有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圖案,可惜部分圖案已被毀。院內有高約70米、3人展臂合抱的5株唐代古枯,陰翳蔽天,蟠虬根露。“大雄寶殿”前兩枝橫斜而出,仰天而望,仿佛雙龍騰空。院中立有兩碑,一唐(代)一明(代),唐碑記載著“湧泉寺”的由來。唐貞觀五年,此地久旱不雨,河水乾涸,鄉民大有無水之飢,寺院腳下有—潮濕之處,眾人刨地尺余,忽發現兩塊怪石,一石渾身墨黑,高約不到—米,一尊有眉眼酷似羅漢,搬開此石。猛噴出三尺多高之水。似條巨龍騰飛,鄉民大喜,為惜水而抬來一巨大磨盤壓噴,但又形成三股小噴,鄉民即搬石砌井,從此,這座始建於隋代的“寧靜寺”改為“湧泉寺”。

湧泉井

“湧泉井”的出現,吸引了四方遊人觀覽,《秦州志》里被列為秦州的“四大名泉”之一。明代秦州名人胡纘宗在《可泉》中描寫曰:“有龍山半出吾泉,瀉玉鳴金到隴川……”此井水味甘甜,清澈見底,“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瑩然”。每年農曆三月二十日舉辦盛會,數千趕會者和小攤食點整天用水,水位不退。
它不是一眼泉水,它是一種象徵。關於湧泉的傳說很多,都是一些優美的歌頌性的民間故事,最為典型的是關於玄奘當年在天水取經時的傳奇故事。據說貞觀元年,26歲的玄奘在他的一位天水朋友孝達的陪同下來到天水,在今秦州區皂郊鎮的賈家寺住了一夜,玄奘在取經回來途經該寺的山下時,口渴難忍,便在地上的潮濕之處用手刨土尋水,竟猛地從地下噴出三尺多高的水柱,一下淋濕了取回的經書,周圍的鄉民趕緊搬石砌井取名湧泉,於是賈家寺又被稱為湧泉寺。玄奘刨井解渴、就地晾曬經書的傳說至今是我們天水人的驕傲。玄奘走了,但是他帶不走的是這眼泉水,和這塊寶地的靈氣。一眼靈泉成就了一代大師,得以讓他取經成功,成就了後世的中國佛教文化。一眼泉水從地上噴柱而出,得以再現了天水這塊寶地的靈氣

地圖信息

地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湧泉寺(濱河路南4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