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邊游擊區

湘鄂贛邊游擊區,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紅軍南方八省游擊區之一。1934年夏,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紅十六師,在配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受到嚴重損失,8月,國民黨軍占領了整個根據地。此時,省委在黃金洞何家壟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重建紅十六師。1937年3、4月間,紅十六師與敵作戰失利,游擊區和紅軍均遭受嚴重損失和破壞。該游擊區的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抗日戰爭爆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鄂贛邊游擊區
  • 成立時間:1934年
機構簡介
湘鄂贛邊游擊區,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紅軍南方八省游擊區之一。1934年夏,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紅十六師,在配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受到嚴重損失,8月,國民黨軍占領了整個根據地。此時,省委在黃金洞何家壟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重建紅十六師。此時,原紅十六師餘部在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陳壽昌和省軍區司令員徐彥剛率領下,轉移到平江、瀏陽、銅鼓邊界地區堅持鬥爭。10月,正式恢復了紅十六師番號,徐彥剛兼師長,方步舟任政委,轄一個團另一個營,共1100餘人。在部隊北上鄂東南的途中,與國民黨三十三師發生激戰,陳壽昌犧牲,徐度剛負重傷,由傅秋濤繼任湘鄂贛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1935年春,進攻湘鄂邊的敵軍調離,紅十六師抓住這一時機主動向敵出擊,先後在崇陽、修水,平江等地作戰中獲勝,至5月,紅十六師擴大到5000餘人,轄第四十六、第四十七、第四十八團和特務營。7月,蔣介石調集60餘團兵力,向游擊區發動突然進攻。紅十六師倉促應戰,傷亡慘重。1936年3月,敵軍11個師和一部分保全團以及11個別動隊,對游擊區進行“清剿”。根據敵情,省委決定全邊區成立4個特委和4個軍分區,紅十六師挺進到南潯鐵路以西廣大地區,分散開展游擊戰爭。至年底,游擊區還保存有黃金洞、九宮山、冰水坪等幾小塊游擊根據地。1937年3、4月間,紅十六師與敵作戰失利,游擊區和紅軍均遭受嚴重損失和破壞。該游擊區的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抗日戰爭爆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