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編鐘

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編鐘
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隨縣雷鼓墩戰國1號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使我們看到了中國先民攻金之術的又一個奇蹟。 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 青銅 鐘架長7.48米 寬2.73米 湖北省博物館
編鐘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打擊樂器。它將樂鐘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編組,懸掛在鐘架上,故稱編鐘。青銅鑄造的鐘紐形制不同,因而有“鐃”、“鐸”、“鎛鐘”、“甬鐘”、“鈕鐘”等不同稱呼。商代的鐘為三枚一套或五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八枚一套的,東周時期增至九枚一套或十三枚一套。而曾侯乙編鐘有鈕鐘十九件,甬鐘四十五件,外加楚王送的鎛鐘一件,共六十五件。每件鈕鐘都有銘文,共兩千八百字,內容除甬鐘正面各有“曾侯乙乍時”五字外,其餘全是樂律學的內容。甬鐘都是長甬,有鼻,下層的甬鐘,錯嵌紅銅花紋,其餘各部分的紋飾則是浮雕的蟠螭紋。編鐘總重兩千五百多千克,鐘架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橫樑兩端裝飾有浮雕及透雕龍紋或花瓣形紋飾的青銅套。中間下層橫樑各有三個佩劍銅人,分別用頭和手承托重量。在中部還各有一銅柱承托橫樑以加固。如此數量巨大、保存完好的精美的編鐘出土,舉世震驚。今天陳列於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每天迎送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編鐘演奏時,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鳴,音色清脆洪亮,優雅而柔美。據有關聲學的研究,這套編鐘的音階結構與現代的七聲音階相同,而且還有變化音,有完整的半音階。它不僅包含有中國古代的宮、商、角、徵、羽五聲,而且還有變宮、變徵。七個音之間還有五個中間音,因此形成了完整的十二音律。整架編鐘的音域達到了五個半八度,其中三個半八度十二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各種樂曲。
“楚聲韶樂”離不開鑄造編鐘的青銅工藝,曾侯乙編鐘在鑄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據分析,六十五件銅鐘都是用陶范分范合鑄而成,花紋用模具翻制。並且,合理的金屬成分配比和編鐘規範的外形尺寸,以及在工藝上採用的預熱鑄型、延期脫范,利用鑄型和金屬餘熱進行均勻退火,改善金屬組織,通過淬火、回火工藝調整音頻等,使編鐘達到了令人滿意的音響效果。
1978年發現曾侯乙墓以後,1981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曾侯乙2號墓出土了三十六枚一套的編鐘,從而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又增添了一件稀世之寶。據專家研究,曾侯乙編鐘並非曾國製造,而是楚國製造的器物,當為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惠王送給曾侯乙的殉葬品。
隨縣即現在的隨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