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蔬菜產銷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蔬菜產銷工作的通知》意在為進一步加強蔬菜產銷工作就有關問題作出該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蔬菜產銷工作的通知
  • 發布文號:鄂政發[1996]7號 
  • 發布日期:1996-01-16  
  • 生效日期:1996-01-16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 適用地區:湖北省
簡介,具體內容,

簡介

【發布單位】81802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檔案來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
關於進一步加強蔬菜產銷工作的通知
(鄂政發〔1996〕7號1996年1月16日)
蔬菜產銷工作是“菜籃子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直接關係到各項重大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

具體內容

為進一步加強蔬菜產銷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統籌規劃,明確發展目標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蔬菜產銷工作的計畫指導和統籌規劃,把蔬菜產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納入年度計畫、“九五”計畫和2010年長遠規劃,制定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並切實組織實施。全省應遵循“布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原則,做好蔬菜產銷工作,牢牢抓住生產這個首要環節和源頭組織蔬菜產銷,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全省蔬菜產銷工作的目標:力爭到本世紀末,全省蔬菜年產量由1995年的150億公斤增加到200億公斤;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9%提高到12%以上;常年菜地畝平收入由4000元提高到1萬元以上,力爭年外銷和出口量占年生產總量的20%以上。
二、加強菜地管理,穩定菜地面積
各地,特別是各大城市要切實加強菜地管理,做好菜地保護工作。按照國家規定城市人口人均4厘菜地的標準,落實常年菜地面積,尚未達到標準的,應立即著手開闢新菜地,在二年內補齊。
在城市發展規劃中,應將集中成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菜地劃為保護區,嚴格控制占用。徵用菜地,必須嚴格依照有關土地法規辦理徵用手續。占用1畝菜地,必須補新菜地1.5畝以上。補建的新菜地一般應穩定20年,在此期間不得改作它用。
徵用城市規劃區內的菜地,必須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徵收的標準:大城市,徵用“長期保留區”菜地,每畝按6萬元徵收;徵用“嚴格控制徵用、占用區”菜地,每畝按5萬元徵收;徵用“控制徵用、占用區”菜地,每畝按3萬元徵收。中等城市,依照以上情況,分別按每畝4萬、3萬、2萬元的標準徵收。縣(市)郊區,徵用菜地,每畝按1至2萬元的標準徵收。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一律不得減免或緩交,必須足額徵收後,再辦理征地手續。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全部存入財政部門指定的銀行專戶儲存管理,由蔬菜管理部門會同財政、土地管理等有關部門提出使用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後,專項用於菜地的開發建設及蔬菜科技事業,嚴禁挪用。
三、加快蔬菜生產供應基地建設
各地,特別是大中城市要按“郊區為主,農區為輔,外埠調劑”的方針和“地區合作,互惠互利,聯合開發”的原則,加強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凡有條件的城市,蔬菜產銷總量平衡應主要立足於本地,城市本地蔬菜的生產供應量不得低於城市蔬菜供應總量的60%。同時,組織好地區間的協作,聯合開發建設生產基地,保證市場的均衡、穩定供應。
大中城市要按百日無雨不旱、日降雨150mm不澇的標準,在郊區建設一批旱澇保收的蔬菜生產基地。到本世紀末,各城市旱澇保收的基本菜地面積應達到菜地總面積的70%以上。要加快農區商品菜生產基地建設,補充大中城市的蔬菜供應。積極在高山、二高山、河谷暖區利用小氣候,建立渡淡菜生產基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對有一定基礎,已形成蔬菜生產拳頭產品、特色產品、名牌產品的地區,實行連片開發,發揮規模效益,力爭在我省形成一至二個國家級蔬菜生產基地。
四、加強科技推廣普及,提高蔬菜生產水平
積極採取優良品種。開發引進一批產量高、質量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新品質,同時,努力培育出更高水平的新品種,擴大繁育,提高良種自給率,到本世紀末,力爭培育出3至5個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優良品種。要在省內建立一批不同層次的良種繁育基地,全省良種基地建設由省蔬菜生產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制定方案、組織實施並指導管理。要發展蔬菜種子市場,以武漢為中心儘快建成我省蔬菜種子貿易中心。
大力推廣新的蔬菜生產加工技術。近期圍繞解決春、秋兩淡季的蔬菜生產供應,重點發展保護地栽培新技術,大力推廣地膜、塑膠大中棚和遮陽網。力爭到本世紀末,全省地膜、塑膠大中棚和遮陽網的套用面積分別占常年菜地面積的50%、30%和20%。推廣蔬菜無公害栽培模式和間作套種高效栽培模式。加強蔬菜儲藏、保鮮、加工、包裝新技術的試驗研究和推廣套用。
建立和完善蔬菜科技推廣體系。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中,應把蔬菜科技推廣工作列為重要內容,統籌安排。大、中城市應建立專業蔬菜技術推廣站,統一協調蔬菜技術推廣和生產指導。專業蔬菜生產鄉、鎮的農技推廣站應主要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蔬菜科技人員要努力為蔬菜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程優質服務。要大力加強菜農科技隊伍建設,建立蔬菜科技示範戶,培養科技種菜致富帶頭人。
五、深化產銷體制改革,加強市場建設管理
大中城市應根據本地的需要,建立一批不同類型的區域性蔬菜批發市場。重點在蔬菜主產區和交通中心建設一批蔬菜專業市場,同時有計畫地對現有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改造、擴建和完善,力爭在我省建立1-2個全國性的蔬菜批發市場。要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調動社會各方面建設蔬菜市場的積極性。
多渠道搞活蔬菜經營。大力發展產銷直接掛鈎或產供銷一體化經營,鼓勵產區和銷區簽訂產銷契約,建立緊密穩定的購銷關係;鼓勵蔬菜生產者建立產銷協會,直接進入蔬菜流通領域;鼓勵蔬菜生產者和蔬菜經營者的聯合,統一組織蔬菜生產和銷售;鼓勵農民進城建立蔬菜直供點;鼓勵發展農村運銷專業戶。扶持和發展一批公司+農戶+服務體系的生產、加工、貯運、銷售一條龍經營的蔬菜企業集團,形成穩定的產供銷渠道。
抓好蔬菜市場延伸和服務工作,增加淨菜、套菜的上市量。大中城市應有計畫地建設一批科學的現代化的蔬菜配送中心,採用直供、配送的方式直接把蔬菜送到消費者手中,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和價格。
加強蔬菜市場管理,重點是規範市場行為、加強信息服務,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要加大市場菜價監管力度,實行蔬菜市場批零差率管理,特別是對各個時期的大路菜、骨幹菜的價格,應採取多種形式指導、調控,強化經營性檢查,整頓價格秩序,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哄抬菜價、摻雜作假、坑蒙拐騙的不法分子和不法行為。加強蔬菜市場信息服務工作,逐步建立信息網路,及時提供市場信息,為蔬菜市場調控和蔬菜價格管理提供基礎。
國合蔬菜經營單位要進一步深化經營管理體制改革。
交通、鐵路、公安、城管等有關部門要優先保證蔬菜運輸,開闢“綠色通道”。堅決制止道路上亂設卡、亂收費、亂罰款,對運輸蔬菜的車輛,除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的檢查站、收費站以外,一律不準在公路上進行攔截、檢查、收費和罰款,發現有違規的,應先放行,後處理。對專門從事蔬菜運輸的車輛儘可能簡化手續,減免徵收有關費用。
六、繼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
中央、省和各地制定的扶持蔬菜生產和流通的各項政策措施,要繼續執行、完善。各城市都要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蔬菜基地建設。市一級徵收的耕地占用稅、農林特產稅以及城市人口增容費、商業網點配套費、市場管理費等稅費,都要有一定比例用於發展蔬菜生產或蔬菜市場建設。
大中城市都要建立蔬菜風險基金,主要用於蔬菜生產的風險投入、市場調控、科技推廣和信息溝通。蔬菜價格放開後減下來的財政專項補貼應全額用於建立蔬菜風險基金,已收回或挪用的必須恢復。還要從其它方面籌集一些資金,充實風險基金,形成一定規模,滾動使用,不斷增加。
蔬菜產銷應列入農業發展規劃,統一安排資金投入。信貸部門用於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市場建設的貸款規模應逐年有所增加。
增加發展蔬菜生產的公益性投入。省財政和各地財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資金由蔬菜生產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項目具體確定後使用,主要用於蔬菜科技開發與推廣、新品種選育、引進、繁育與推廣、技術培訓及信息網路建設的補助等。
七、切實加強對蔬菜產銷工作的領導
蔬菜產銷工作實行市長負責制。各市政府應把蔬菜產銷作為抓好“菜籃子”工程的主要內容,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要進一步加強對蔬菜產銷的工作指導和組織協調。在省農業廳設立蔬菜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省蔬菜生產管理、規劃布局、技術推廣、基地建設、信息交流等組織協調工作。各有關部門特別是省直有關部門要站在全局角度,積極支持、配合蔬菜管理部門做好蔬菜產銷工作,促進蔬菜生產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