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備學堂

光緒十一年(1885)李鴻章上奏獲準在天津設立“北洋武備學堂”,這是中國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晚期滿清政府令各省添設武備學堂,各省均仿照天津武備學堂的辦法設立學堂,如1895年創辦於武漢的湖北武備學堂、1896年創辦於杭州的浙江武備學堂(聘用日本軍官擔任教員),以及1902年創辦的山西武備學堂,1903年創辦的江南武備學堂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武備學堂
  • 地址:湖北
  • 性質:學堂
  • 創辦於:1895年
武備學堂,湖北武備學堂,歷史,招生,待遇,

武備學堂

光緒二十八年(1902),袁世凱奏請清廷在保定設立將弁學堂、參謀速成學堂。戊戌政變後,風氣漸開。庚子義和團事變後,青年學子感於國恥日深,又受梁啓超新民叢報論說的鼓動,投筆從戎成為風尚。由參謀速成學堂開始,學生皆為各省公開招考而來,在25歲以下18歲以上身體強健者,皆準予投考,共考取350人,並有高級軍官子弟申請入學者數十人,於當年冬季開學,修學期限一年半,到光緒三十年(1904)五月畢業。隨後建立了保定東關大學堂民國後改稱“保定軍官學校”,即北洋軍官學校。
後來的北洋軍閥(及總統、總理)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吳佩孚以及山西軍閥閻錫山等,當時均為各省武備學堂的學員。雖然武備學堂培養的不是“文化人”而是“武化人”,但是我們不能小覷了這些武備學堂,它們在滿清末年培養了一些具備近代軍事和文化知識的軍事人才。
例如浙江武備學堂畢業學員有一部分參加了同盟會,辛亥革命中,他們在上海、杭州的光復運動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各省武備學堂畢業學員中還有不少人成為民國時期各地軍閥割據的骨幹力量,並且左右了許多文化人的命運。

湖北武備學堂

歷史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張之洞創建於湖北。教師聘自德國軍官,學生皆選自“文武舉貢生員及文監生、文武候補候選員弁,以及官紳世家子弟”。課科分學科與術科兩種:學科謂之講堂功課,有軍械學、算學、測繪、地圖學、各國戰史、營壘、橋道製造之法及營陣攻守轉運之要;術科謂之操場功課,有槍隊、炮隊、馬隊、營壘、工程隊、行軍炮台、行軍鐵路、行軍電線、行軍旱雷、試演測量、演習體操等。學生除學習主科外,如逢暇日,則令誦讀四書、披覽史籍兵略,以“固中學之根底,端畢生之趨向”。

招生

招生範圍,除收營內武弁外,有的學校還擴大招收20歲左右身體健壯、文理通順的官員子弟和士紳子弟,前者為正課生,後者為附課生。修業年限,有一年的速成科和三年的正科。正科課程增設外文(德、英、日文)、歷史(中外戰爭交涉史、古代英雄事跡等)、地理及兵法研究等。此外,一些學堂還規定三年學成後,擇優派赴各國留學深造。

待遇

湖北武備學堂每月發給贍家銀4兩。學員入堂學習後所享受的待遇相當豐厚,一律公費。除了所有一伙食、燈油之外,還供給制服、禮帽、靴子(每兩個月一雙)、臥被、枕席、床帳等,每月請人洗衣理髮。膳宿極優,每月朔、望(陰曆初一和十五)打牙祭(改善一伙食),平時三葷三素;住調養室的,另豐葷盛食。入學時,每人發給青寧綢袍套及雀頂帽、蘭羽短制服,布質棉服和單制服各一套。棉、夾被各一床。此外,還按月考成績發給獎金,超等8銀圓、特等6銀圓、平等4銀圓。
在當時,武備學堂的學員每月所得獎金即可贍養家室了;再說,學成畢業後又可以升級擔任“新軍”的軍官,掌握實權。因此,武備學員們不願輕易離開學堂。由於待遇優厚,他們成為社會上令人羨慕的“武備學爺”。
光緒二十八年四月十六日(1902年5月23日),張之洞下令將湖北武備學堂和防營將弁學堂改辦為武高等學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