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商學院

湖北大學商學院

商學院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學系、經濟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人力資源系、工商管理系、電子商務系、市場行銷系、會計學系、工程管理系、經貿外語部;另設有旅遊發展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企業管理與行銷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等。擁有世界經濟、國際貿易、旅遊管理、企業管理、金融學、土地資源管理6個碩士點;開設國際貿易、金融學、經濟學、旅遊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市場行銷、工程管理10個本科專業,其中世界經濟為省級重點學科,旅遊發展與規劃為省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

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大學商學院
  • 創辦時間:2001年3月
  • 所屬地區:湖北
  • 類別:公立
概述,簡介,學院現狀,發展規劃,主要成績,問題與困難,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隊伍建設,條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現任領導,機構設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學院級精品課程,重點學科,

概述

簡介

於2001年3月由原經濟學院和旅遊學院合併組建而成,現設有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學系、工商管理與人力資源系、電子商務與市場行銷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會計學系、工程管理系、經貿外語部;
另設有湖北省旅遊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開放經濟研究中心、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等。目前有世界經濟博士點,MBA專業學位碩士點,世界經濟、國際貿易、旅遊管理、企業管理、金融學、土地資源管理、會計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共12個碩士點;開設經濟學、國際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旅遊管理、會計學、工程管理10個本科專業,其中世界經濟、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為省級重點學科,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開放經濟研究中心為省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擁有旅遊規劃與開發、會計學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
商院商院
湖北大學商學院於2001年3月由原經濟學院和旅遊學院合併組建而成,現設有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學系、工商管理與人力資源系、電子商務與市場行銷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會計學系、工程管理系、經貿外語部;另設有湖北省旅遊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開放經濟研究中心、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等。目前有世界經濟博士點,MBA專業學位碩士點,世界經濟、國際貿易、旅遊管理、企業管理、金融學、土地資源管理、會計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共12個碩士點;開設經濟學、國際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旅遊管理、會計學、工程管理10個本科專業,其中世界經濟、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為省級重點學科,湖北省旅遊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開放經濟研究中心為省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擁有旅遊規劃與開發、會計學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400餘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近1000人。
商學院現有教職工133人。在111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占教師總數的33%,教授17人,占教師總數的15%,副教授45人,占教師總數的40.5%。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5人曾被授予國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教師隊伍中有國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社會科學規劃經濟學科工商管理學科專家組成員、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等。有32人擔任國家級和省級學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一批教師已成為工商管理、會計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經濟學、旅遊管理等方面學術骨幹。2007-2009年間,我院出版專著和教材38部,在《中國農村經濟》、《世界經濟》、《國際貿易》、《中國管理科學》、《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會計研究》、《經濟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地理學報》等國家級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53篇,在其他省級以上刊物或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6篇,其中被EI、ISTP收錄論文84篇。商學院教師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共6項,省部級課題35項,廳局級課題35項,橫向課題112項,年均經費334萬元。此外,商學院教師有19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學院現狀

商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400餘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近1000人。 教職工133人。在111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占教師總數的33%,教授17人,占教師總數的15%,副教授45人,占教師總數的40.5%。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5人曾被授予國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教師隊伍中有國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社會科學規劃經濟學科工商管理學科專家組成員、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等。有32人擔任國家級和省級學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一批教師已成為工商管理、會計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經濟學、旅遊管理等方面學術骨幹。2007-2009年間,我院出版專著和教材38部,在《中國農村經濟》、《世界經濟》、《國際貿易》、《中國管理科學》、《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會計研究》、《經濟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地理學報》等國家級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53篇,在其他省級以上刊物或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6篇,其中被EI、ISTP收錄論文84篇。商學院教師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共6項,省部級課題35項,廳局級課題35項,橫向課題112項,年均經費334萬元。此外,商學院教師有19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綠化綠化

發展規劃

建設與發展“十五”計畫和2010年規劃

主要成績

湖北大學商學院於2001年3月由原經濟學院和旅遊學院合併組建而成。“九五”以來,在原經濟學院和旅遊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綜合辦學實力明顯提高,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湖北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學科建設成績明顯,學科結構日趨合理。
“九五”期間,該院對學科專業進行了全面調整,加大了學科建設力度,根據社會發展和需求新增本科專業3個,使全院本科專業增加到9個;新增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旅遊管理3個碩士點,使商學院碩士學位點增加到4個;創建了世界經濟省級重點學科和企業管理校級重點學科,經過“九五”期間建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特別是世界經濟省級重點學科順利通過驗收評估,獲得專家的一致好評;學科關係逐步理順,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有所加強,初步體現了作為綜合性大學商學院的特色。
2.學術隊伍較大改善,科學研究快速發展。
“九五”期間,學術梯隊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學術帶頭人由1位增加到5位,新增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3名、學校學術梯隊成員5名;職稱結構明顯改善,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28人,講師53人。“九五”期間,破格晉升教授3名、副教授3名;學歷層次有了較大提高,現有碩士(含在讀)45人,博士(含在讀)17人。科學研究快速發展,獨著、合著、參編著作57部,公開發表論文846篇,其中在權威報刊發表論文78篇;共承擔各類研究項目6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21項,項目總經費約200餘萬元人民幣;共獲各種獎勵30餘項,其中國務院部委獎2項,省、市級獎勵近20項;參加各種學術會議120人次,出國進修、訪問等28人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來講學30餘人次,舉辦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6次。
3.辦學規模明顯擴大,辦學質量不斷提高。
“九五”期間,我院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均大幅度提高。已畢業全日制本專科生2000餘人,各類成教生6000餘人,碩士畢業生47 人,並與外校聯合培養博士生3人,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本科生、碩士生共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社會影響較大。為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院積極進行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注重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現代化,重點抓核心課程和優質課程建設,狠抓英語和計算機教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旅遊管理等專業本科生英語四、六級通過率達85%以上,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4.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商學院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嶄新、漂亮的辦公樓啟用,告別了髒、亂、差辦公環境的歷史;加大了圖書資料建設,購置了先進的密集書架等設施;新建、改造各類實驗室10餘個,投資額達300餘萬元;教職員工福利待遇有所改善。這些都為商學院的闊步前進創造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辦公樓辦公樓

問題與困難

“九五”期間,我院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科建設方面。我院尚無國家級重點學科,沒有博士點,碩士學位點布局不盡合理,龍頭專業與學科的實力和整體水平還應進一步提高,部分學科專業基礎相對薄弱,整體實力有待加強。
(2)學科隊伍建設方面。我院缺乏在國際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能成為某一學科領域權威的專家學者;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不盡合理,正高職稱教師相對較少;中青年學術骨幹尚未形成規模;現有的教師隊伍學歷結構不甚合理,高學歷教師的比例偏低,特別是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較少。
(3)科學研究與套用方面。我院缺少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課題、成果和為地方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重大項目;在理論研究的原創性和套用研究的針對性與實用性方面還應加強。
(4)教學科研設施建設方面。我院教學科研設施、辦學基礎條件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仍不能很好滿足學科發展需要。院外實驗基地、院內實驗室建設有待加強;現代化教學、科研手段尚未得到全面套用,教職員工的相關技能還有待加強。

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認真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和關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北戴河會議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決落實湖北大學確定的“以發展為主題,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辦學水平和增強綜合辦學實力為根本目標”的辦學指導思想,充分依靠並調動全院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堅持實施“民主辦院、開放建院、科研興院、制度管院”的治院方略,以科研為龍頭,以教學為中心,以經濟與管理兩大學科為兩翼,大力推進科研工作,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強化管理,力爭全院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步上一個新的台階。

發展目標

按照“學科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辦學水平顯著提高,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科優勢更加突出”的發展思路,通過“十五”期間的努力,把我院建設成湖北大學一流的學院,在湖北地區具有較高水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商學院。再經過5年建設,到2010年前後,把我院建成湖北一流、國內知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商學院。
1.學科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是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努力實現多學科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二是最佳化隊伍結構,形成合理的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
2.辦學水平顯著提高。一是學科水平明顯提高,通過重點學科的建設,帶動全院整體水平的提高,形成學科建設與骨幹人才成長的良性互動局面;二是科學研究水平明顯提高,爭取承擔更多的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和重大合作項目;三是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集中精力抓好研究生教學和本科生教學,力爭人才培養質量居於全校前列。
3.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一是硬體方面的改善,進一步加強辦學硬體設施、設備的建設;二是軟體方面的改善,提高教職員工的思想素質和管理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4.學科建設躍上新台階,學科優勢更加突出。一是現有的重點學科要再上一個新台階,使之成為“精品”學科;二是超常規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學科專業,使之成為“名品”學科;三是積極扶持相對薄弱的學科,使之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四是發揮我院在我省經濟建設方面的智囊作用,突出我院在全省同類專業中的相對優勢地位。

學科建設

按照“加強基礎學科、發展套用學科、拓寬培養口徑、適應社會需要”的原則進一步調整學科專業結構,不斷鞏固、提高已有的優勢學科,加速發展社會急需的學科。到2005年,力爭本科專業增至12個左右,碩士學位點達到7個左右;在搞好各學科發展的基礎上抓好省、校各級重點學科建設,在“十五”期間,新增1—2個校級重點學科,爭取創建省級旅遊研究基地,做好世界經濟博士點申報建設工作。
大力加強經濟與管理兩大學科門類建設,學科建設不搞齊步走,有條件的先上,條件不具備的創造條件再上。
1.經濟學科在現有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兩個碩士點基礎上,採取措施爭創產業經濟學和金融學等碩士點。世界經濟省級重點學科要力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衝刺博士點創造條件。
2.管理學科在現有旅遊管理碩士點基礎上,繼續加強企業管理學科建設,使之能達到國內較先進水平,力保2002年企業管理碩士點報批成功;加強旅遊學科建設,使之成為名牌學科;同時積極開展工程管理、會計學等學科建設,為申報碩士點創造條件。

人才培養

根據時代發展需要,為適應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級專門人才的總體要求,必須努力形成完整的素質教育體系。
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快教學內容的改革,按照加強素質教育、注重創新能力的要求,科學地修訂教學計畫,建立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模組,逐步建立融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於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十五”期間,繼續有計畫地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套用技能培訓,使大多數教師能掌握CAI課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課件開發技能。重視對學生課外活動的指導與管理,加強實踐、實驗教學環節,“十五”期間,建設相對穩定的教學實習、畢業實習和社會實踐基地5—10個。繼續抓好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英語競賽、計算機等級考試、數學建模比賽等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考試和競賽活動,大力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將美育融入我院教育全過程,通過開設人文科學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藝活動,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高度重視和加強學生語言素質的培養,使國語成為學院工作和教學用語。實施“名牌課程”和“名牌專業”計畫,採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考研率和考博率。
擬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現代教育的新特點,加快改革步伐,通過不定期舉辦培訓班,加強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套用技能培訓和外語強化訓練,使大多數教師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基本掌握CAI課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課件開發技能。
2.積極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各系部每月至少召開一次不少於1小時的教研會,注重實效,不搞形式;組織觀摩教學和聽公開課,開展教學交流;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課堂教學檢查;設立教學優秀獎,每兩年評選一次,以鼓勵教學優秀教師。
3.重視教學研究,加大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力度,建立適應學科發展及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充分發揮現代化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作用。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加強學生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的能力。通過舉辦考研輔導班等形式提高學生考碩和考博率。
4.建立必要的機制,鼓勵、引導本科生積極參與社會調查和科學研究。切實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做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銜接工作。
5.推動綜合素質教育,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改進德育教育,重視學院文化的教育功能,發揮團委、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注重體育與藝術教育,形成環境育人的良好氛圍和有效機制。
6.重視研究生教育,逐步擴大研究生招生人數,辦好在職研究生教育;加強研究生教學管理,不斷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

科學研究

“十五”期間,商學院科研水平力爭出現新的局面。第一,要強化項目意識,爭取科研經費大幅增長。“十五”期間,科研經費以“九五”末期年度總額為基數按年均26%遞增,到2005年達到100萬元/年;第二,要強化成果獲獎意識,力爭獲國家、省部級成果獎10—15項;第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公開出版學術專著20—30部,其中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著作達10部以上;在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100篇以上;全院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累計1,000篇以上。
擬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建立在湖北知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以便更好地開展科研活動。
2.建立院級學術梯隊,整合科研力量,形成科研群體,實行學術假制度。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組織3—4個優勢明顯的學科群體,組建由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青年教師、實驗資料人員組成的學術攻關團體,爭取承擔更多的國家、部委與地方重點科研項目,發表更多的成果。
3.建立院科研基金,加大科研成果獎勵力度,鼓勵教師爭取更多的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並給予一定的科研配套經費或獎勵;同時爭取企業與社會的資助設立科學研究獎;爭取更多的各級政府科研獎項。
4.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合作,舉辦全國性或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一方面鼓勵和支持教師以多種形式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有重點地請進來,每年外出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30次以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講學10次以上。
5.有重點地資助出版一批學術專著,“十五”期間擬資助出版10—15本。

隊伍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按照“穩定、培養、引進、使用”的方針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培養和引進,實現教師隊伍結構調整;最佳化學歷、職稱和年齡結構,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
實施青年教師“碩士化”、“博士化”計畫。到2005年,所有年齡在35歲以下的教師一般應具有碩士學位;所有40歲以下、尚未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均應獲得博士學位。到2005年,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達到在職教師總數的70%,其中具有博士學歷的占30%,在校外完成本科及以上學歷教育的教師應占50%以上。
實施中青年骨幹教師校際、國際交流進修計畫。為加速提高師資水平,“十五”期間,學院將有計畫地選送10名以上的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到國內外知名大學學習訪問。
貫徹落實學校“152”高層次人才計畫。到2005年,培養造就2—4名在其研究領域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8—10名在其研究領域具有學術優勢,成績突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20—25名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骨幹。採取切實措施引進、培養和穩定高級人才,引進教授、博士10人以上,培養博士20人以上。引進校內特聘教授2人以上,院內兼職教授10人以上。
擬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強師德建設,形成良好的院風。業務水平的提高與師德建設並重,教師要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科學的精神從事科學研究;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
2.落實“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環境留人”的政策,發掘、培養有潛力的青年人才,以德才兼備的中青年教學、科研和管理骨幹人員的培養和選拔為重點,通過加大投入、提供學習交流與實踐機會以及完善管理體制、改善工作環境等措施,幫助他們儘快成長,使他們成為學院建設的核心力量。根據學院發展和學科建設需要,鼓勵青年教師提高學歷教育和業務進修,學院將根據實際財力情況給予一定的資助;對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的科學研究及參加國內、國際學術交流, 優先提供資助,增強其參與國內、國際學術競爭的能力。
3.成立商學院人才引進工作機構,制定人才引進規劃和政策,落實人才引進條件,協調各系、部的相關工作。
4.實施“湖北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崗位制度”,建立開放、多元、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採取特殊性政策和措施,力爭從國內外重點引進一批能帶動我院某些學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增強學科的競爭實力。
5.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骨幹隊伍。通過多種途徑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與科學文化素養,增長他們的管理才幹,努力使他們成為管理方面的專家。

條件建設

不斷改善教學、科研設備條件,加強實驗室建設。“十五”期間,根據教學科研需要,新建、改造3—4個實驗室,創辦商學院網站,實現院內智慧型化布線,有效利用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多媒體、數字仿真等信息技術,初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加強資料室現代化服務手段的建設,加快資料室自動化、網路化、數位化建設步伐,提高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的深度與廣度。積極探索產業開發的新路子,拓寬創收渠道,努力提高全院教職工福利待遇,儘可能解決教職工後顧之憂。

精神文明建設

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以改革與發展為主線,唱響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團隊精神主旋律,弘揚同心同德、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的精神,積極營造團結、寬鬆、和諧的院風。
1.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深入推進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研究和宣傳工作。加強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的建設。
2.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內容、方法、形式、手段、機制等方面銳意改革創新。狠抓領導班子的黨風廉政建設,結合商學院實際,加強黨風廉政的教育,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
3.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院領導班子要帶頭學,堅持中心學習小組每學期集體學習不少於3次的制度。黨委的民主生活會一般情況下每學期召開一次,建立良好的會風,做到有意見會上講、會下不要講,當面講、背後不要講。加強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從領導班子成員自身做起,經常聽取教職工的呼聲和反映,認真對待和處理每一個問題,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不斷改進工作,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依法治院,以德治院,從嚴治院,加強制度管理和職業道德教育。
4.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為主題,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加強黨性觀念。積極穩妥地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壯大學院黨員隊伍。
5.充分發揮工會、教工團支部等組織聯繫、宣傳、教育、引導民眾的橋樑與紐帶作用。加強院內文化建設,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營造團結、祥和、奮進的人文氛圍。
6.圍繞學院中心工作,抓住機遇,精心搞好對內對外宣傳工作,為我院的發展提供輿論服務。

現任領導

學院領導班子
院分黨委書記
焦顏成
院分黨委副書記
院長
副院長
朱小梅、張予川
正處級調研員
院長助理





系部
主任
副主任
書記
經濟學系
徐俊武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金融學系
工商管理與人力資源系
電子商務與市場行銷系
旅遊與酒店管理系
萬先進
郭清霞
徐正林
會計學系
夏頻
蔣慧民
魯峰
工程管理
陳雙
李悅
孫玉鳳
經貿外語部
周貽
葉紅春

機構設定

包括系部設定,辦事機構,各研究中心。
機構設定機構設定

精品課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

● 旅遊規劃與開發
《旅遊規劃與開發》作為全國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最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湖北省政府、教育廳命名的“湖北名師”馬勇教授開設在湖北大學旅遊學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教學實踐,全國已有三百多所高等院校旅遊專業開設有本課程。
有鑒於此,2000年《旅遊規劃與開發》已由教育部和國家旅遊局共同確立為全國高校旅遊管理專業必修的八門核心主幹課程之一。馬勇教授還分別主持承擔了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編寫出版任務,其中兩本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成功出版發行並獲得了高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依託於《旅遊規劃與開發》湖北省級精品課程,馬勇教授率領的教學團隊十多年來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系列教學改革研究和案例教學及野外教學實踐教學活動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4年獲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2005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已公示並且是國內高等旅遊教育界在本次獲獎中獲得的唯一獎項)。
《旅遊規劃與開發》課程,自主編出版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子課件及網路課程等立體化教材建設工作以來,在全國高校旅遊管理專業課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領先示範作用,並在2004年底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和人事司共同舉辦的全國旅遊管理專業骨幹教師培訓班上,馬勇教授應邀擔任主講教授並進行示範課程的教學演示和推廣,受到參加培訓的100多家全國重點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專業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一致好評。
● 會計學
1、湖北大學1985年成立經濟管理系,首先招收的是專科學生,開設了《會計學原理》、《工業會計學》、《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財務管理》等會計課程;以後開設了《成本會計》、《金融企業會計》、《會計史》等課程。
2、1993年開始招收涉外會計、會計電算化兩個方向的會計本科專業,並保留了經濟管理專業專科,同時還在國際貿易專業專科、本科都開設了《會計學原理》、《中級會計學》、《高級會計學》、《成本會計學》、《基建會計》、《銀行會計》、《外貿外匯會計》、《房地產會計》、《旅遊和酒店管理會計》等財務會計課程。
3、1993年國家頒發了《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並於1993年7月1日開始實施,校、系先後派相關專業主講教師學習、進修兩則及新的企業會計制度,為解決教材改革滯後問題,老師們自己動手寫新的教材,編寫教案,郵印教材供學生上課用,效果還比較好。
4、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深入,會計教育的模式和教學內容也必須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加上湖北大學進行資源整合相繼於1996年成立了湖北大學經濟學院及旅遊管理學院,設了會計學系、工商管理系、國際經濟系、金融學系、工程管理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電子商務系、人力資源管理學系、市場行銷系,2000年進行第二次整合,將湖北大學經濟學院和旅遊管理學院合併成立了湖北大學商學院至今。除會計學系外,全院所有經濟及管理類專業都必須開設《會計學》課程。
5、會計是通用的商業語言,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實踐需要會計理論的指導。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會計教育必須適應、推動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會計信息對經濟管理決策和控制的作用日益顯著。《會計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本科生的學科基礎課,本課程在內容上主要由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所組成。其中,基礎會計部分所講授的內容相當於會計學專業所開設的《初級會計學》所講授的內容,該部分系統地闡述了會計的基本原理和複式記賬方法,詳細講解了從會計憑證到會計賬簿再到會計報表的整個會計循環過程,集中體現了本課程"厚基礎"這一重要特點;財務會計部分所講授的內容相當於會計學專業所開設的《中級財務會計》所講授的內容,該部分全面講解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六項會計要素的核算方法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及其分析,考慮到講授對象的特點,本部分始終把重點集中在主要的核算原理和報表的編制方法上,突出了本課程"重原理"這一重要特色。
6、本課程已有多年採用多媒體教學和案例教學的經驗,PPT檔案完整、生動,案例資料具體、詳實。本課程主講教師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和幾家軟體公司合作,共同研製開發了充分結合會計學科特點的教學軟體,該軟體互動性強,操作感真實,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例如,在講授原始會計憑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從理論上講解原始憑證的要素和填制要求,然後,學生便可以藉助於這套教學軟體,在電腦上進行原始憑證填制的模擬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還配有畫外音作指導,所填寫的內容可以反覆更正和保存。的教學實踐來看,上述做法充分、恰當地使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從而使得本課程在精簡授課學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方面取得了實效。
● 管理學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本課程已基本形成了課堂教授、案例分析和討論、實地參觀考察、問題調研、文獻查閱、撰寫課程論文、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為一體的全方位教學方式組合。通過制定較為規範的各教學環節實施辦法,形成相關的教學檔案。在保證每位教師自身獨有的教學特色外,努力使這些基本的教學環節的實施達到規範化和合理化。同時,積極了解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改革方案,使教學效果落到實處。
課程負責教師
郭志文,1964年7月出生,湖北安陸人。湖北大學商學院教授,湖北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企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碩士生導師及MBA導師,湖北大學《管理學》精品建設課程責任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荷蘭馬斯特里赫管理學院及圖文特大學訪問教授,湖北人力資源中心及湖北國際人才中心專家組成員,湖北省人力資源學會理事,武漢眾孚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湖北智造企業顧問公司特邀諮詢培訓專家, 湖北大學-美國鮑爾州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教育合作項目中方負責人。主要從事就業能力、職業生涯發展、企業組織成長和管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2008年獲得湖北大學“十佳師德標兵”稱號,2003年獲湖北大學優秀教師一等獎。
主講課程:《組織行為學》、《管理學原理》、《Management Communication》、《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
1.Employability Enhancement of Business Graduates in China: Reacting upon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And Labour Market Demands,《Education + Training》,Vol.50. No.4, 2008
2.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Education in China, in R.W. McGee (ed), Accounting Reform in Transition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New York: Springer, 2008
3.提升就業能力:一種人力資源發展觀,《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5)
4.無邊界職業生涯時代的就業能力:一種新的心理契約,《心理科學》,2006(2)
5.企業倫理的管理學態度:論德魯克的企業倫理思想,《倫理學研究》,2007(5),
6.從多元化到集中化:全球大型工業企業的經營戰略轉變,《經濟管理》,2006(14),
7.民營企業制度演進與組織成長的協調性,《經濟管理》,2003(7)
8.Reform of Business Education in China: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and Employability Enhancement, 《IMDA 13th World Business Congress Proceedings》,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July 2004
9.就業能力研究:回顧與展望,《湖北大學學報》,2007(6)
10.A survey of law, business and philosophy students in China on the ethics of tax evasion,《Society and Business Review》,Vol. 2 No. 3, 2007
主持的科研課題
1. 基於職業生涯的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就業能力培養綜合研究,省教育廳教研項目,06-08年
2. 農民經營創業能力提升的制度約束研究,武漢市科技局,06-09年
3.葛洲壩集團公司試驗檢測公司薪酬體系及績效考核體系設計,09-10年

學院級精品課程

● 導遊學
● 國際貿易實務
● 沙盤模擬
● 戰略管理

重點學科

世界經濟
該學科是“九五”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在世界經濟理論、國際貿易、國際市場行銷、國際金融與投資4個研究方向有一定實力且相對穩定。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6人,副教授17人,講師15人,教師4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名,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3人。他們既教書又育人,成果頗豐;出版各類著作、譯著、教材共50部,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餘篇,在國內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2項。該學科承擔了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10餘項。衡建模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王少平6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另外該學科點還與美國曼菲斯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世界銀行、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北京對外經貿大學等國內外教研機構建立了固定的協作和學術交流關係。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是省級重點學科,現有學科成員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講師6人。該學科在市場行銷、管理信息系統及企業管理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研究成果。其市場行銷研究處於國內先進地位,計算機安全與信息安全研究在全國處於先進水平。
旅遊管理
旅遊管理為省級重點學科,該學科現有專業教師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碩士學位者9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8人;碩士生導師4人;平均年齡37歲。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旅遊規劃、旅遊市場行銷旅遊企業管理。學科帶頭人及學術骨幹均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碩士學歷,均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有著長期獨立的科研經驗和實力,在各自研究領域中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近五年中,該學科取得科研成果約300項。其中學術專著4部,統編教材15部,公開發表研究論文近280篇,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或被重要檢索系統收錄或被著名刊物轉載、引用、述評的有130多篇(部),其中獲獎項目8項(國家級1項、省部級5項、廳局級2項)。
金融學
經濟學
會計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