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東坡

《游東坡》是南宋時期陸游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入蜀記》,是一篇文言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東坡
  • 出處《入蜀記》
  • 作者陸游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文言文
原文,注釋,白話譯文,

原文

十九日早,游東坡。自州門而東,岡壟高下,至東坡則地勢平曠開豁。東起一壟頗高,有屋三間。一壟頭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頗雄,四壁皆畫雪。堂中有蘇公像烏帽紫裘橫按筇杖是為雪堂。堂東大柳,傳以為公手植。正南有橋,榜曰“小橋”,以“莫忘小橋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無渠澗,遇雨則有涓流耳。舊止片石布其上,近輒增廣為木橋,覆以一屋,頗敗人意。東一井曰“暗井”,取蘇公詩中“走報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齒,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與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覽觀江山,為一郡之最。

注釋

東坡:蘇軾被貶黃州時,開闢了一處荒地,名為東坡。
筇杖:竹枝。
阜:土山。
雪堂:蘇軾在東坡建筇室時,天下大雪,於是在堂壁繪雪,題堂名為“雪堂”。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十九日早晨,在東坡遊玩。從州門向東,岡壟高低,到東坡則地勢平曠開朗。東起一塊高地很高,有三間屋子。一處壟頭昂起,稱為“居士亭”,亭下面向南一間屋子很雄偉,四壁都畫雪。堂中有蘇東坡像,戴著黑帽穿著紫皮大衣,橫按竹杖,這就是雪堂。堂屋東面有一棵大柳樹,傳說認為是東坡親手種植。正南面有座橋,上面寫“小橋”,因“莫忘小橋流水”的句子命名。其下最初沒有渠道,遇到下雨就有涓涓的細流淌出。原來只是一塊石頭放在它上面,最近就增加修了一座木橋,上面蓋了一所屋子,很有些衰敗感覺。東面有一口井,稱為“暗井”,出自蘇東坡詩中“走報暗井出”的句子。泉水冰涼使牙齒感到寒冷,只是不很甜。又有一座“四望亭”,正與雪堂相對。在高山上,縱觀山河,是一郡中(風景)最好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