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蒙村

清蒙村

清蒙村又名旌賢村(北宋解元會元狀元三元及第王曾的出生地和墓葬處清蒙太和山)位於福建省晉江市西北端,泉州新南片區“立交橋”南側一公里處。東與柴塔村接壤,西隔“迎賓路”(原泉廈公路一段)與泉州鯉城亭店街道交界,南毗連“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接壤泉州南片區“池豐路”地理優越交通便捷,泉州多條公交線路貫穿村境,晉江金雞水系流經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蒙村
  • 別名:旌賢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晉江市
  • 人口:2300
  • 經濟作物:龍眼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物產經濟,村容村貌,人文景觀,地圖信息,

地名含義

清蒙(古稱旌賢)狀元宰相王曾去世時,宋仁宗還親自為王曾書寫碑文,稱為旌賢之碑;三元及第宰相王曾其安葬之地在晉江廿九都太和山之鄉稱為“旌賢鄉,今“清蒙”村名則取其“旌賢”的諧音故名。

歷史沿革

清蒙古稱旌賢,宋朝時屬晉江鄉興賢里,元、明、清均屬三十四都;民國初期屬城關區,1942年屬永豐鄉,1944年屬四維鄉;解放初期屬第四區,1952年屬第五區清雁鄉,1956年屬池店區清雁鄉;1957年撤區屬蘇厝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隸屬“蘇厝人民公社清蒙(古稱旌賢)大隊,1961年隸屬於池店鎮

物產經濟

清蒙(古稱旌賢)生產“龍眼”(桂圓),在傳統單一落後的農業經濟時期,漫山遍野的龍眼(被稱之為“搖錢樹”)是重要的經濟財源。華僑“僑匯”為職工工資成為許多居民家庭的經濟支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清蒙落實多種經營生產責任制。居民糧食生產自給有餘,勞動致富,開拓創業發展經濟的熱情空前高昂。特別是隨著大泉州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全村原有的七八百畝土地相繼全部被國家徵用後,清蒙(又名旌賢)居民能與時具進改變傳統思想觀念,踴躍投身於第二、三產業的經濟活動中。

村容村貌

1995年,因村南部的“中仁山”及周邊村落幾個小山丘均被國家徵用建成“工業園區”,並冠名“清蒙科技工業區”(初期面積5.5平方公里)公元2002年更名為“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清蒙古稱旌賢,昔有“文教體育之鄉”三員眾多“(即教員、運動員、演員)之稱譽。有著開展民眾文化體育活動的基礎。一支以老年人為骨幹的文化體育活動隊伍常年堅持多種健身活動。“老年門球隊”、“地拋球隊”以及“拳劍運動”蜚聲晉江。並多次在泉州市多項比賽中獲獎。成為清蒙在新時期綻開的又一朵嶄新璀璨民眾文體活動之花。
在“優生”、“優育”人口零增長的計畫生育方面,清蒙多次躋身全省先進行列。

人文景觀

1、歷史名人:
王曾(978-1038),字孝先,福建晉江人,清蒙村歷史上的一名狀元宰相。入仕後遷居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卒於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壬寅科狀元。王曾少年孤苦,善為文辭,曾詠梅花詩:“未須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又言:“平生志不在溫飽。”鹹平中(998年—1003年)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中狀元後,王曾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不久,奉詔入京,召試學士院,為著作郎,值史館。景德初(1004年),知制誥,真宗大建玉清昭應宮,王曾力陳五害以勸諫,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遷翰林學士,知審刑院,對其甚為敬重。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在朝為官,進退有禮,平時寡言少笑。名相范仲淹對王曾說:公開地任用賢人名士是宰相的職責,您德高望重,惟缺這一點。王曾答道:作為執政大臣,把恩賞全攬到自己身上,那怨恨歸誰呢 ?范仲淹嘆服,時人稱他為賢相。後因與專權的宰相呂夷之間屢起紛爭,宋景祐四年四月兩人同時被罷相。其後。王曾又以左僕射、資政殿大學士的身份任鄆州通判。寶元元年(1038年)十一月王曾去世,時年六十一歲,賜諡號為 文正”。宋仁宗還親自為書寫碑文,稱為旌賢之碑;其安葬之地晉江廿九都太和山之鄉稱為“旌賢鄉(一說“清蒙”取其“旌賢”的諧音)。其妻李氏是名相李沅的女兒。王曾無子,其弟王皋之子王繹,出繼王曾為嗣。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先賢,清乾隆間,在泉州府城隍廟之左建五賢祠,合祀宋郡韓國華、子魏國公韓琦,贈僕射王易子沂國公曾,朱文公熹。
2、名勝古蹟:古稱旌賢境內尚存遺產有:建於南唐開運元年(公元944年)的千年古剎——清龍寺(清蒙宮舊名旌賢宮);有祀奉清蒙村即旌賢北宋三元及第狀元宰相王曾而建。還有宋朝淳化年間(公元990年)的千年古石橋——清蒙橋又名旌賢橋亦為紀念狀元宰相王曾而建;有建於民國初期(公元1917年)瀕臨圮塌的百年老校——原“清蒙國小”舊貌;還有顯示中西方建築風格完全結合的近代建築——八卦樓及許多古樸典雅的古民居古大厝等。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晉江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