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三界廟傳說

清湖三界廟的故事流傳於龍華、大浪、民治一帶,在清湖家喻戶曉,用客家話和粵語口口相傳。關於三界廟的傳說,蘊涵著豐富的風情民俗,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間傳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湖三界廟傳說
  • 所屬年代:明朝
明朝中期,清湖出生了一位能人叫廖繼祖,他自幼生性聰明,在少年時練就一身好本領,文武兼備,被明帝點中武探花。年過半百的他告老返鄉,與羅浮山高士三界道人結為好友,情同手足,繼祖和三界兩人經常在一起吟風賞月,怡情遣興,游遍山川。三界羽化之前對繼祖說:“吾幸生五旬,與君結緣甚厚,只是相見恨晚,而今緣已盡,限已到,只得永別。”說後三界道人寫詞一道:“半百年來體性空,怡情山水樂心胸。今朝惜別故人去,火焚屍骨謝情隆。立地為神護清湖,賜福清湖報廖公。”三界道人寫完詞後突然手中的筆掉在地上,臥地而終。繼祖抱三界道人的屍體痛哭。繼祖按照三界的遺囑,將屍體火化後,擇日在清湖選地立廟,並塑造金身,起名為“三界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