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殺魚節

清水江苗族殺魚節,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人類遠古集體漁獵生活遺蹟,是漁獵生活在農耕社會的儀式性記憶,也是漁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度的文化遺存,已被列入貴州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水江殺魚節
  • 地點:貴州省
  • 北緯:26042
  • 東經:107030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分布區域,歷史淵源,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等,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清水江殺魚節 福泉市,位於貴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是貴州開拓較早的地區之一,地處苗嶺山脈,河流屬長江流域,分兩大水系,東南部為沅江水系;西北部為烏江水系。全市總面積1688平方公里,總人口28萬,大部為漢族,苗、布依、水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24%。主要礦產有磷、煤、鐵、鉀等20餘種,其中數磷礦最為豐富,號稱“亞洲磷都”。
福泉地處黔中腹地,交通發達。位於湘黔鐵路、黔桂公路、貴新高等級公路的交匯處,既是貴州東線的交通樞紐地,更是華東和中南各省通往雲貴省府的必經之地乃西南出海的主要交通要道。
藍色的清水江,是烏江中游的一級支流,源流有流經省會貴陽市的南明河和發源於惠水縣高坡苗嶺東麓的獨木河,兩河在福泉市境內仙橋鄉的兩岔河匯合後始稱清水江,清水江在福泉境內納入仙橋河、蛤蚌河、冷水河三條支流,流經仙橋、王卡、道坪、高坪等地於平水馬處境注入烏江。清水江在福泉段長25.2公里,兩岸為丘陵山區,兩岸懸崖陡壁,化香、水絲等林莽蓊箐;野白合、牽牛花等繁花似錦;岸邊山坡台地上,苗寨炊煙,笙歌繚繞,風光絢麗多姿。
清水江殺魚節清水江殺魚節

分布區域

福泉市清水江沿岸的王卡、仙橋、陶軍、江邊、乾壩、谷汪深、谷濱所、氣坪等地苗族同胞聚居地。屆時,開陽縣的羊場、平寨、龍里縣的巴江、平板、長寨及貴定縣的新場、光明等地的苗族同胞亦踴躍前來參加。
開展殺魚節活動的河段在福泉市境內的棉花洞至兩岔河20多公里河段,分棉花洞、谷汪深、大沙壩、竹林腳、沙灘、大花水六個小地段舉行殺魚。
殺魚節最熱鬧的河段是竹林腳和大花水,每年匯集的人數可達萬人以上。

歷史淵源

清水江殺魚節 在清水江兩岸,聚居著西部方言羅泊河次方言的這支獨特的苗族支系,人口有4萬多人。這支苗族,史稱“西苗”;自稱mjo31;他稱“花苗”,大致是在唐末宋初因戰亂遷徙到清水江流域拓荒定居的。殺魚節是這支苗族同胞們在這塊獨特的土地上保存下來的對遠古先民漁獵社會生活的儀式性記憶,是漁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度的文化遺存,年代之久遠已無從查考。苗族《花嶺記》記載:“玩耍十八郎妹分,雷鳴兩岔哥會娘。兩岔河是殺魚灘,瓮漳瀑布魚飯堂。浪口花水比釵舞,江邊后庄殺魚郎。”《花嶺記》由世代口耳相傳,直到清代才用漢語形式編錄。
基本內容
殺魚節,苗語稱“停米”,意為“殺魚”。每年的農曆三月,是清水江畔的苗族人民的傳統殺魚節的時間。殺魚活動分六個河段,按照村寨劃分的習俗,每年殺魚節的具體開始時間,都由“約頭”提前派人通知各寨的“魚頭”開會商定。一般根據當年的氣候而定,以山上的化香樹葉長到五六寸長的時間確定為開始殺魚節的時間。因為,殺魚之前,先要用化香樹葉舂融後放到河裡將魚鬧昏,據魚頭介紹,化香葉太嫩和太老藥性都不行。殺魚節開始的時間確定後,從最下遊河段開始殺魚,每隔三天,殺魚的河段往上游移動一段。各個河段開始殺魚前都要舉行相應的祭祀儀式,並通知邀請上下游各寨的人都可以來參加。殺魚節從開始,延續二十餘天,是清水江兩岸苗族傳統節日中活動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每年匯集的人數可達萬人以上。殺魚這天,天亮前,婦女不能出門背水或做其他事。相傳若在路上碰上男人就不吉利,不是殺不到魚就是回不了家。直到男人們都出門離開寨子後,婦女們才在家裡忙碌起來。她們背水,做飯,磨豆腐,煮香腸臘肉,到中午時分,她們穿上節日盛裝,帶上自製土酒和佳肴給男人們送“魚飯”。姑娘們也相約成伴,腰籮里裝上自家準備的花糯米飯,送給殺魚的小伙子們吃。誰的飯糰吃光了,誰就最受小伙子們青睞,誰就感到高興,父母也覺得自豪。殺到魚後,大夥就在岸上燒起堆堆篝火,用三顆石頭支起鐵鍋,用清水煮鮮魚。大家吃著鮮美的清水煮鮮魚,喝著自家釀造的美酒,談笑風生,盡情歡樂,直到夕陽西下才沐浴著晚霞回家。遠道而來參加殺魚節的民眾還藉此機會串親訪友,聯絡感情,共享節日的快樂。而青年人們,則嬉戲打鬧,談情說愛,吹木葉,唱情歌,幽會在清水江邊的山崗密林之中。吃完“魚飯”,青年叉手們趁興到鄰近的小支流上,開展“殺叉桿”比賽。健兒們分站河的兩岸,對殺魚。一方將空叉向對方殺去,另一方郵發迎面殺來。你來我往,銀叉翻飛,水花四濺。都力圖把對方的魚叉殺中,一旦殺中,立即把對方的魚叉拖回來,或把對方的叉桿殺斷,迎來觀眾陣陣掌聲,直至傍晚盡興而歸。“殺叉桿”已成為殺魚節中的一項苗族傳統民間體育競技活動。
清水江殺魚節清水江殺魚節

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等

參加殺魚的男性苗胞,每人必備魚叉和魚串。魚叉是鐵制的,分四齒、五齒、六齒三種。齒鋒尖利有倒鉤,裝上二到三米長的竹柄,柄系一條長繩,長八至十五米。繩的另一端縛在手腕上,以便飛叉殺魚收繩提叉。魚串用麻和棕絲做成,兩端穿上竹片針,作串魚用。
到江邊殺魚時,每人背一包舂融了的化香葉(一種野生木本植物,能毒魚)交給“魚頭”(苗語叫“笛把”),統一堆在江的兩岸。所交的化香葉,要大致達到通知規定的數量,如差得過多,“笛把”要叫他補交,否則不能參加殺魚。不帶和少帶化香葉的人,當場會受到民眾的指責。主持人“笛把”是由有聲望的寨老或殺魚能手充任,負責主持和維持殺魚節秩序。在整個殺魚活動中,凡是參加殺魚的人,都必須按照寨俗河規行事,否則“笛把”有權對違章人的殺魚工具進行沒收或砍斷叉桿。還要選一批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當投藥手,其餘的人聚集在河的兩岸準備殺魚。
傳承譜系
清水江苗族殺魚節是個別性非常獨特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項古老的苗族文化遺產。這個傳統的殺魚節,起源於何時,未見記載。據羅泊河次方言苗族《花嶺記》中記載:“滇黔山區好地方,雲貴山窩苗家莊。高山峽穀苗家寨,先居龍頭重安江。祖籍江西朱市巷,唐末宋初離籍鄉。古祖八平八萬洞,起先江西填湖廣。……九百荒壩無人煙,十八戶姓散四方。姓王藍羅向蔡,李宋楊陳尚袁張;侯顏嚴金吳謝先,續盧史馬文黎姜。”這支苗族所述的十八姓氏,現在都有,他們分居在清水江兩岸的福泉、龍里、貴定、開陽等地。殺魚節是苗族同胞對遠古先民漁獵社會生活的一種儀式性記憶,經過後來的演變,又和祈雨的宗教活動扯上了關係。有一個當地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王爺有一個才貌超人的公主,有一天突然得了重病,天宮裡的仙丹妙藥都用遍了,沒有把公主的病治好,天王爺萬分著急。後來聽說人間江河裡的百魚能治百病。於是,天王爺就派天兵天將下到人間,到江河裡去捕捉一百種魚熬成魚湯,讓公主喝下。不幾天,公主的病慢慢好了。天王爺為僚感謝人間江河裡的魚,就命雨神只把雨降到江河裡,讓魚生息繁衍,需要時好給公主用,不準把雨降到別的地方去。由於雨不降到田地里,天下大旱,莊稼種不上,住在高坡上的苗家人很憂愁,他們挨家換戶殺豬宰牛,祭天求雨。最後連雞鴨都殺光了,也沒有感動天王爺,降下一滴雨水來種莊稼。
有一年三月,苗族民眾實在找不到什麼作祭品了,一個苗王“笛把”吩咐大家上山去砍化香葉來春爛,撒到河裡把魚鬧昏,捉魚來當供品。雨神急忙向天王爺稟報說:“人間把公主的救命魚都捉來當祭品了。”天王爺聽後,傷心得哭了三天三夜,他的淚水化成雨水,下了三天三夜,普降到大地上,滋潤了乾旱的土地,人們才種上了莊稼。

基本特徵

1、殺魚節是苗族遠古先民漁獵社會生活在農耕社會的儀式性記憶,後又演變和祈雨有關,具有明顯的宗教性質。殺魚節延續二十餘天,是清水江兩岸苗族傳統節日中活動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
2、殺魚節期間,人們趁此機會在走親訪友,苗族青年男女們穿上節日盛裝,吹木葉,唱情歌,嬉戲打鬧,談情說愛,幽會在清水江邊的山崗密林之中。也是這裡的苗族同胞們社交和青年們談情說愛的一個節日。
3、吃完“魚飯”,青年叉手們趁興開展了“殺叉桿”的比賽,而殺魚節的殺魚活動本身也是非常鍛鍊和消耗體力的一項運動,所以,殺魚節又是一項這支苗族獨有的民間體育競技活動的節日。

主要價值

由於這支苗族的獨特性和其所處地域的獨特性,殺魚節是這支苗族和這塊地域上獨有的一個民族節日,其所具有的規模、參與性、時間長度及內容的豐富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它既是苗族遠古先民漁獵社會在農耕時代的儀式性記憶,是漁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度的文化遺存,也是集民族宗教、文化、社交、體育、娛樂為一體的社會事象,蘊涵著清水江兩岸苗族人民豐富久遠的歷史變遷和源遠流長的宗教意識,對研究整個苗族的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和豐富民族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瀕危狀況

由於受過度捕魚,江內大魚較之以前少了許多;加上受市場經濟影響,村裡的青壯年男性多外出打工,沒有人再重視這一傳統的苗族活動。再加上現代科技知識的普及,使村民們意識到:每年雨水的多少,五穀的豐登,只有靠科技手段加以解決。村民們漸漸淡化了這一傳統節目。使這一古老的民族活動日不再是村民們每年僥首期盼的盛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