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具體錢幣

清朝具體錢幣的主要材料有青銅、黃銅、紅銅、紫銅、鐵、鉛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朝具體錢幣
  • 外文名:The coins of Qing Dynasty
  • 出現時間:鹹豐年間
  • 材料:青銅、黃銅、紅銅、紫銅、鐵、鉛
鹹豐錢幣,新疆紅錢,太平天國錢幣,八個種類,

鹹豐錢幣

鹹豐”是清文宗的年號,鹹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為了苟延殘喘,在錢幣鑄行上大做文,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推出“鹹豐通寶”、“鹹豐重寶”、“鹹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幣。鹹豐元年首先準備開鑄“鹹豐通寶”制錢。由於鴉片戰爭、列強的掠奪和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生,錢局鑄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很多省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頓狀態,即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 。因而造成鹹豐通寶制錢精好者少 ,而粗製濫造的多,大都質劣而輕小,或造成鐵錢、鉛錢代替銅錢。鹹豐
清朝具體錢幣清朝具體錢幣
元年時,規定錢重一錢二分,至第二年,變為一錢,但具體鑄行大多輕於規定重量。“鹹豐通寶”面文有楷書等,背文滿文局名有:寶源、寶泉、寶河、寶德、寶東、寶伊、寶濟、寶晉、寶陝、包鞏、寶蘇、寶浙、寶昌、寶福、寶台、寶武、寶南、寶廣、寶桂、寶川、寶雲 阿克蘇、寶黔,等二十四個局。其中寶台、寶德、寶廣、阿克蘇等局數量極少。
此後在大平軍連捷,各地反清起義風起雲湧下,清軍疲於奔命,清廷驚慌失措。這時,清朝的軍費開支大增,而稅額收入大減,再加上鴉片戰爭的影響,導致財政拮据,為了籌款繼續鎮壓太平軍,緩解財政危機,於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鼓鑄大錢。《大錢圖錄》說:“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軍務日滋,清餉不能繼,壽陽相國權戶部議,請鑄當十大錢,兼增鐵冶以供度支。旋推及當五十,當百錢。巡防王大臣續請鑄當五百,當千兩種。”說明鹹豐大錢是在迫不行已的情況下鑄行的。“鹹豐重寶”始鑄當十大錢,繼而又開鑄當五十、當百和當百以上,並令全國各省迅速鑄造推行。“鹹豐重寶”鑄行情況十分混亂複雜,當值等次,大小輕重,鑄造材質,鑄造工藝,文字書體,錢文等,在各局甚至在同一局監內鑄造時,都差異很大,以至有當值大小和錢體大小輕重倒置的,此外還有鐵錢和鉛錢。
為了能迅速推行大錢,鹹豐鑄錢局數量上比前朝又有增加,並在原有寶源、寶泉和各省錢局外,又設立熱河寶德局,江蘇寶蘇局再設清江浦分局,新疆喀什局,還準許克勤郡王,設立捐銅局專鑄大錢,已停鑄的錢局紛紛恢復鑄行。鹹豐大錢的當值有多種。“鹹豐重寶”當十錢的鑄行最普遍,各開鑄大錢的錢局都有鑄行,鑄造量頗豐。其次是當五十,當百大錢,當五百,當千僅寶泉局、寶源局、寶鞏局、寶陝局、寶河局和克勤郡王等鑄造過。除上述幾種當值外,還曾鑄行過當五、當二十、當四十到當四百等大錢。寶文當十,當五十大多用“重寶”,當百以上用“元寶”。但有的錢局或用“通寶”重寶,或兼用幾種寶文。鹹豐大錢的錢文書法,各局自成體系,差異明顯。
清朝具體錢幣清朝具體錢幣
寶泉局自鹹豐三年五月起先鑄當十大錢,八月又鑄當五十大錢,十月增鑄當百、當五百、當千大錢。寶泉局鹹豐大錢版本較多,書體變化較複雜,幣材有紅銅、黃銅、鐵、鉛等。
寶源局自鹹豐三年八月始鑄當十大錢,十月開鑄當五十大錢,十一月又鑄當百,當千等,大錢幣材用水紅銅、黃銅、鐵、鉛等,版本、書體變化多,大小輕重差異較大。
江蘇寶蘇局處於清軍和大平軍對峙之地,鑄行來源受阻,加上再供給軍需開支,成為率先開鑄大錢的省份之一,鹹豐三年始鑄鹹豐當十錢,四年初開鑄當十以上大錢。後又開設清江浦分局,再鑄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後再增鑄當二十、當三十大錢,並鑄有鐵大錢。寶蘇局的鹹豐大錢的折當等次比較特殊,其鑄行的當二十、當三十大錢,全國沒有幾個錢局鑄行過。鹹豐錢尤其是大錢的版本極多,極其繁雜,歸結起來有以下特點:

一、幣值複雜,有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當八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四百、當五百、當千十五種。
清朝具體錢幣清朝具體錢幣
二、重量變化大,因不斷減重而造成輕重倒置 ,最大的“元寶”達2.9公斤(江蘇寶蘇局),最小的“通寶”形似鵝服,不足1克。當五十的重於當百的,當百的輕於當五十的。
三、幣名複雜,一般“通寶”為小平錢,當百以下為重寶,當百以上為“元寶”,但有的省份不受約束,任意決定。 鹹豐大錢
四、材料複雜,有青銅、黃銅、紅銅、紫銅、鐵、鉛等。
五、錢文複雜,字型有楷書、宋體、隸書等字數鐘。少的有六字,多的十餘字。但鹹豐大錢行用不久,鹹豐四年便下令停鑄了當千、當百、四百、三百、二百大錢,並嚴查私鑄。因為大錢的鑄行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停鑄是必然的。據《清史稿》記載,“大錢當千、當百、以折當過重,最先廢。當百,當五十緩廢。”
清代大錢除了鹹豐大錢以外,還有同治、光緒兩朝大錢,鹹豐大錢是與制錢相對而言的大額當值錢,是在鴉片戰爭以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國庫空虛的形勢下,由鹹豐強行推行的,大錢破壞了自順治以來一貫推行的制錢制度,以少量的錢幣材料,鑄成量當值高出制錢若干倍的大錢投入流通,以“虛錢”來代替“實錢”造成貨幣貶值。

新疆紅錢

從乾隆時開始,清政府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對於當地用錢形制也作出了規定。新疆錢幣以紫銅(紅銅)為原料,錢呈紅色,因而稱之為“新疆紅錢”,背文用滿文,還有用維文的。自乾隆朝開始,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到宣統都鑄行過年號“紅錢”。前後有150年的歷史,鑄造的時間不短,但鑄量都不多,其中珍品也不少,其中葉爾羌局所鑄“乾隆通寶”是新疆最早的“新紅錢”,(相對於舊普爾紅錢而言)。
新疆位於祖國的西北邊陲,歷代中央政權對該地區的統治和管理都在逐步地改進和加強。早在康熙年間,準噶爾部貴族噶爾丹等就勾結沙俄,製造分裂,破壞統一,康熙帝曾多次用兵,平息叛亂,到17世紀中葉,準噶爾部再度叛亂,乾隆帝派兵平定在新疆設立伊梨將軍衙門,乾隆二十四年,清廷接受當地軍官的建議,首先在葉爾羌設立鑄錢局,鑄行“乾隆通寶”紅錢,葉爾羌本身不產銅,是靠銷毀舊普爾錢鑄的,錢正面漢文“乾隆通寶”,背文穿右是維吾爾文“葉爾羌”,穿左為滿文,因當時譯音不準,而鑄成“葉爾奇木”兩年後改鑄為“葉爾羌”。背滿文“葉爾奇木”錢文高隆清晰,錢體厚重,銅度純淨,色澤滋潤,極罕見,是為珍品。乾隆二十六年,再設阿克蘇錢局,三十年時,阿克蘇局遷到烏什,立烏什局。四十年時,設立伊犁寶伊局,都鑄有“乾隆通寶”紅錢。阿克蘇局,烏什局所鑄,背文左為滿文,右為維文局名;寶伊局錢,背文不用維文,而用滿文“寶伊”,在穿左右,與內地制錢相同。此後,在嘉慶,道光、鹹豐、光緒等年不定期鑄有“乾隆通寶”紅錢,但統稱為後鑄“乾隆通寶”紅錢。這些後鑄乾隆紅錢大多比乾隆時期鑄造的輕薄,錢文也因鑄時,鑄地不同而有異。有維文錢,“阿克蘇”“庫車”等,有滿文“寶伊,寶庫”等,還有的在背文穿上下鑄“喀十、庫十、阿十、九”等字和星月紋的。
嘉慶年間 新疆僅有阿克蘇、寶伊兩局鑄錢。阿克蘇錢“嘉慶通寶”,背左為滿文,右為維文“阿克蘇”。寶伊局錢,面文為“嘉慶通寶”,背文為滿文“寶伊”。嘉慶紅錢比較規整,版別簡單。
“道光通寶”紅錢也由阿克蘇和寶伊局鑄造,背文變化比嘉慶紅錢複雜。阿克蘇局錢背文有多種,有穿左右為滿文,維文“阿克蘇”的;有穿左右為滿文,維文局名,穿上為“八年”,穿下為“五”或“十”的。寶伊局背穿左右為滿文“寶伊”。此外庫車局在光緒年間曾鑄行過一批“道先通寶”紅錢。
鹹豐初年新疆葉爾羌、阿克蘇、庫車、寶伊等局鑄“鹹豐通寶”紅錢,仍依各局以前鑄乾隆、嘉慶、道光等錢制,面文漢文,背文因局而異。葉爾羌局自從乾隆三十三年停鑄後,重新開工鑄鹹豐錢,背文左為滿文,右為維文“葉爾羌”,穿上下有“當十”兩字;阿克蘇錢局,穿左滿文,右維文“阿克蘇”有當五、當十錢。寶伊局錢,背文穿左右為滿文“寶伊”。葉爾羌局錢,除鹹豐初年當十“鹹豐通寶”外,還有當五十,當百兩種大錢,當五十者,面文為“鹹豐重寶”,當百者,面文“鹹豐元寶”其他如阿克蘇,庫車等局所鑄大錢與葉爾羌局相同,除小型當十“鹹豐通寶”外,還有當五十,當百兩種。寶伊局曾鑄過當四、當十、當五十、當五百、當千大錢,寶文叫法與內地相同。寶迪局於鹹豐五年開鑄大錢,有當八、當十的“鹹豐重寶”,當八十的“鹹豐元寶”共三種,背文與內地相同。
同治年間的新疆紅錢有葉爾羌,阿克蘇、庫車、寶伊四局鑄行。有當五、當十錢的“同治通寶”寶伊局還鑄有當四錢的“同治通寶”。在光緒時庫車局後鑄了一些“同治通寶”紅錢,錢背文字變化較多,且有星月紋。
在光緒年間新疆鑄行的“光緒通寶”紅錢。沒有重寶大錢。有阿克蘇局,庫車局,出的“光緒通寶”紅錢。
宣統年間全國大部分錢局已停鑄,新疆僅庫車局鑄有“宣統通寶”紅錢,大小重量與一般寶文為通寶的紅錢相仿,是新疆紅錢的一種,數量較少。

太平天國錢幣

公元1851年(鹹豐元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期間持續十六年,縱橫十五省。對滿清王朝進行了沉重的打擊,加快了滅亡,太平天國在其存在期間的鑄幣情況如何呢?
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後,遂頒發《天朝田畝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辦法。力圖實現“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這一土地綱領雖未徹底實施,但對農民奪回土地,不繳或少繳地租的行動加以保護,勒令地主富豪多交賦稅,減輕人民負擔,還是有力的“武器”。同時,太平天國還允許自由貿易,不準囤積居奇。財政上鼓鑄錢幣,實行經稅政策。太平天國開始鑄錢是在鹹豐三年(1853)七月,那一年在天京朝天宮
太平天國(楷書)
清朝具體錢幣清朝具體錢幣
開爐鑄造,設有專司其事的人,職同指揮。試製多時,終於在次年六月鑄造成功,開始發行。不久,在蘇州、杭州、紹興、嘉興、徽州、衡陽等地,也開始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多種,主要為銅鐵,也有金銀,但很罕見,所有鑄幣,均不記值。面背文多變,有面為“天國”背“通寶”的;有面為“天國”背“聖寶”的;有面為“太平天國”背“聖寶”的;有面為“天國聖寶”背“太平”的,等等。

八個種類

一、最早鑄造的徑3.5厘米麵文“天國”二字列穿上下,背“通寶”二字在穿左右,有楷體及仿宋字型二種,因傳世極稀,早年未為人知,近年始漸出現,有一種錢的面文直書“天國”二字背也直書“聖寶”二字,此一枚錢應為改制錢,此後天國鑄錢均稱“聖寶”二字,多發現於南京附近,也可能為初期所鑄。太平天國傳世有一鏤花大錢,可能是開爐,鎮庫之用,極罕見,頗為珍貴。
二、有一種極稀見之小圓錢,徑2.2厘米,緣郭整齊。面文直書“天國”二字,背文直書“聖寶”二字,形扁而潤,“天”字上劃特長寶蓋頭更潤,在南京附近多有發現,為第一種類稍後之錢。
三、楷書聖寶錢。錢文楷書,作“太平天國”,直讀,背書“聖寶”二字,直讀,因此也俗稱“真聖寶”,黃銅,闊輪。書法鑄工銅質均佳。錢徑2.5厘米,2.8厘米,3.5厘米,較大的有5厘米的,銼磨精細,頗為美觀。另有一種大錢,文字銅質與上類相似,可能為一時一地所出,是否為常用錢,則難以判斷。這一套“王品錢”在安徽,江蘇多有發現。
四、宋體聖寶錢。錢文排列式與前一類相同,只是錢文改用仿宋體,書法頗美,銅色發白,含錫量大,分量較優生,而銼磨較差,從表現看來,略億砂銅,這一系統似有四等錢,窄輪大字,別具風格,多發現在湖南一帶,可能為太平軍將領所鑄。
太平天國(宋體)
清朝具體錢幣清朝具體錢幣
五、隱起文背聖寶。錢文與前一類相同,背文“聖寶”二字橫列。書法隱起,闊輪,黃銅,也分為四等,比前套略輕,在湖南北部多有發現。
六、厚肉楷書太平天國錢,背文聖寶二字直列,書法平平,銅色較差,鑄工尚佳,有大小多種,但都為小平錢,只因減重而形成大小不一。
七、楷書橫列聖寶錢,其面文排列為,右“太”左“平”,上“天”下“國”。在我國古錢中,頗為獨特,背文“聖寶”橫列,書法一般。有大小兩種,其間略有差異。多在江西,浙江一帶發現。另有一面文上“天”下“國”右“聖”,背橫列“太平”者。
八、大平聖寶錢,面文“太平聖寶”,楷書順讀,背文“天國”,橫書。有大小兩品,黃色泛白。數量較多,多發現於南京一帶。太平天國錢幣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但因現今大平天國錢幣偽作太多,魚龍混雜,給錢幣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因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