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王

清初四王

清初四王是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又稱江左四王。四人畫風接近,按傳統審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畫派,當時以正統地位雄踞於畫壇。“四王”屬於正統畫派,同時也屬文人畫家,他們倡導南宗的繪畫風格,創造出了另一種新風格。將中國畫的筆墨水平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初四王
  • 組成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
  • 又稱:江左四王
  • 畫派:正統畫派
基本信息,藝術特色,畫家簡介,生平介紹,四王畫集,作品,王時敏作品,王鑑作品,王翬作品,王原祁作品,

基本信息

藝術特色

他們在藝術思想上的共同特點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筆法視為最高標準,這種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認可和提倡,因此被尊為“正宗”。“四王”以山水畫為主,繪畫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氣,涵養一顆平和仁愛之心,而這一形式離不開精深的筆墨造詣。各自畫風略有區別,又以師承關係,分為“婁東”與“虞山”兩派,影響了後代三百餘年。

畫家簡介

王時敏(1592年-1680年),江蘇太倉(今屬江蘇)人。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王錫爵孫。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楨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稱為“王奉常”。工詩文書畫,尤擅畫山水,少時學董其昌,並臨摹家藏宋、元名跡,以黃公望為宗;筆墨蒼潤松秀,而丘壑少變化,多模擬之作。王翬吳歷出其門下,孫王原祁得其指授。後人把他與王鑑、王翬、王原祁合稱“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六家”。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居清初畫家“四王”之首。兼工隸書,能詩文。作品有《西田集》、《西廬畫跋》、《浮嵐暖翬圖》等。
《浮嵐暖翬圖》《浮嵐暖翬圖》
王鑑 
王鑑(1598年一1677年),中國明末清初畫家。字元照、圓照,號湘碧、染香庵主。江蘇太倉人。王世貞孫,家富收藏,曾任廉州知府,人稱王廉州。擅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王蒙,又常與王時敏相互切磋,加以發展、變化而自成一格。其畫善用中鋒尖筆,披麻間解索皴畫山石,皴法細密,墨色濃潤清逸。亦能畫青綠山水,烘染得法,研麗融洽,意趣簡淡。王鑑的山水畫在清代影響很大,與王時敏、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並稱四王吳惲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有《夢境圖》、《秋林山色圖》、《秋山圖》等傳世。著《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
王翬[huī] 
王翬(1632年一1717年),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祖上五世均善畫,父王雲客專畫山水,畫風秀雅。王翬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繪畫,先拜同里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後受王鑑賞識,被其收為弟子,教他讀書和學習書法。又從師王時敏。後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為四王,再加吳歷惲壽平又稱清初六家。其山水畫雖以臨古入手,但並非專摹一家,王維雪景李成寒林董源的平巒遠渚、巨然秋山蕭寺王詵的漁村小雪、米氏父子的雲山煙雨以及元代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的作品,都是他摹繪的對象。他不但於傳統技法有很深的功底,而且他能融會貫通,合眾長於一手。但又不完全為成法所束縛,比較注重寫生。他貫通諸家,以南宋筆墨,運北宋丘壑,創造出秀潤多姿的風格和面貌。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號麓台、石師道人,被稱為清初“四王”之一,是名畫家王時敏的孫子。從小摹習宋元名家真跡,一生拜倒在古人腳下,是當時公認的摹古高手。峰巒布局,山石樹木用筆,無不出於黃公望,內容空泛,缺少生意。但筆墨純熟,有一種瀟灑之美。

生平介紹

王時敏
字遜之,號煙客、懦齋、西田主人、西田遺老、西田老人、偶諧道人、歸村老農、稻香庵、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錫爵孫。明萬曆二十九年進上,崇禎初以蔭仕至太常寺少卿,人稱“王奉常”。入清不仕而歸隱。淹雅博物,工詩文,善書,行楷得自《枯樹賦》,隸書追秦、漢,榜書八分為近代第一。家藏書畫甚富,遍摹宋、元諸家名跡,嘗擇古蹟中法備氣至者二十四幅,為縮本,裝成巨冊,以供模楷。更因幼年在董其昌指導下臨習古畫,加之氣質和性格因素,作畫唯以自然景象為最高準則,強調“一樹一石,皆有原本”。
王時敏《江亭秋色》王時敏《江亭秋色》
少時與董其昌、陳繼儒切磋畫理,在研習黃公望山水畫上,尤窮其秘奧,晚年益臻神化。平生愛才,王翬吳歷和孫王原祁俱得其指授,對王翬尤獎掖備至。與王鑑、王翬、王原祁合稱“四王”,加吳歷、惲壽平,稱 “清六家”,為正統山水畫領袖人物。
王鑑 
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蘇太倉人。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後仕至廉州太守,故稱“王廉州”。王鑑出生於書香門第,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鑑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與王時敏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並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為“清初六家”之一。
王鑑《秋林遠岫圖》王鑑《秋林遠岫圖》
王鑑出生於書香門第,豐富的家藏,為王鑑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王鑑早年曾經得到過董其昌的親自傳授,他一生的畫業就是沿著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發展,繼續揣摩董源巨然、吳鎮、黃公望等諸多前輩大家的筆意,仿古吸收並轉化古人的筆墨結構,形成了自己豐富的山水畫語言。王鑑畫的坡石取法黃公望,點苔學吳鎮,用墨學倪瓚。尤其是他的青綠設色山水畫,縝密秀潤,嫵媚明朗,綜合了沈周文徵明清潤明潔的畫風,清雅的書卷氣躍然紙上,歷來為後人所稱道。
擅長山水,遠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黃公望。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郁,後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間作青綠重色,亦能妍麗融洽。信雲林山水意極綿密。仿山樵山水,仿趙大年《春景》沒骨山水、仿洪谷子設色山水,疏密奇正,純以篆法寫輪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圖》、《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圖》仿范華設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氣輕。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獨創,並具有濃厚的復古思想和形式主義畫風。
清代著名畫家。被稱為清初畫聖。祖父王載仕、父親王豢龍均善繪畫。王翬自幼嗜畫,繼承家學,又隨學黃公望畫法的同鄉張珂學畫,很早便表現出非凡的繪畫才能。王翬師從王時敏王鑑。但他所畫山水不拘於一家,廣采博攬,集唐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來諸家之大成,熔南北畫派為一爐。王勵在王時敏、王鑑發展南宗畫派的基礎上,借鑑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較全面地對山水畫傳統進行整理,形成具有綜合概括性質的法則。王翬黃公望王蒙的書法性用筆與巨然范寬的構圖完美地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華滋渾厚、氣勢勃發的山水畫風格。因而他所畫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靈動。王翬作畫喜好乾筆濕筆並用,而且多以細筆皴擦,畫面效果比較繁密。曾說“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
王翬作品王翬作品
他早期畫風清麗工秀,晚期則傾向蒼茫渾厚。章法富於變化,水墨與淺絳渲染得法。也有評者指出王翬用筆過於圓熟,某些畫則顯得刻露,墨法少有變化,構圖略感壅塞。王翬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被並稱為“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清初六家”或“四王吳惲”。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於摹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調明快。在四王中比較突出。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康熙三十年奉詔繪製《康熙南巡圖》,3年完成,受到康熙皇帝御賜“山水清暉”四字獎勵。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後人將其稱為虞山派
從小好學,讀書能過目成誦。十五歲時考中秀才,二十歲正式跟祖父學畫。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他考中舉人,次年又中進士。四十歲以後擔任了順天鄉試同考官,後來又在河北任縣做過四年知縣。四十五歲時,到北京,在保和殿接受康熙“試策”的考查,以科員用。次年,升為刑部給事中,後又調禮部掌印,又奉命改任右春坊中允,入直南書房,歷任侍講侍讀學士,太子府詹事經筵講官,直到擔任戶部左侍郎,因此被稱為“王司農”。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王原祁病故於北京官舍,終年七十四歲。遺體歸葬故鄉太倉。王原祁的藝術成就主要在山水畫,給他以啟發和教導最多的是王時敏王鑑和他的三叔父王撰(異公)。王時敏曾親手繪製《仿李成以下宋元名家山水冊》供他學習,並把家藏曆代名家董源、李成、范寬黃公望王蒙沈周等的名跡,給他臨摹、研究。
王原祁山水作品選王原祁山水作品選
王原祁的作品,基本上是模古。他特別推崇黃公望,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黃公望的“腳汗氣”,引以為榮,心摹手追,務求逼似卻缺乏創造性。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深厚的筆墨功力。他曾在一幅《秋山晴爽圖卷》上自題“筆端金剛杵”,意思是說,他的筆力沉雄,氣貫紙背,光氣發越。當時有人記述了親睹王原祁的作畫過程:
從早晨開始,先展開紙,審顧良久。下筆以淡墨略分輪廓,既而精辨林壑之概,立峰石層折,樹木株乾。每下一筆,必定審顧反覆。天已黃昏,便擱筆休息。到第二天,取前卷稍加皴染,用淡赭石加入藤黃少許,渲染山石,然後用一個小熨斗貯微火把畫熨乾,再以墨筆乾擦石骨,疏點木葉。然後再以墨綠水,疏疏緩緩渲染出陰陽向背,再用熨斗熨乾,再勾再勒,再染再點,自淡及濃,自疏而密,經過半個月才完全畫成。
這種多層次的勾皴渲染,有骨有肉,渾然一氣,富有厚重之美,是王原祁黃公望倪瓚、吳鎮、董其昌諸家畫法的兼容並蓄而發展出來的。清代不少人高度評價他的筆墨技巧,有的贊他“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有的說他“氣味醇深,元氣淋漓,高出諸家之上”。桐城派名詩人姚鼐曾寫過一首《題麓台山水》,描述王原祁山水畫布局造意奇崛,而感到“此圖於我情獨親”。這表明王原祁山水畫具有可以“臥遊”的特點,是符合當時一般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的。
王原祁著有理論著作《雨窗漫筆》、《麓台題畫稿》。其中對於作畫構圖的開合起伏,筆墨設色等技法的論述,多為長期藝術實踐的經驗體會。屬於藝術規律,頗有價值。但是他承襲了董其昌的文人畫正統觀念,把明末的浙派說成“惡派”,又貶低當時富於創新精神的石濤龔賢等,反映出他的復古保守思想和宗派門戶之見。
由於王原祁在政治上有一定地位,直接間接地學他山水畫風的人也就多起來,乃至形成了一個流派——婁東派,—稱太倉派,在清代中葉與王翬為中心的虞山派並駕齊驅。其中主要畫家有:王原祁的族弟王昱,侄王愫,弟子黃鼎唐岱王敬銘、金永熙、李為憲、曹培源、華鯤、溫儀,其後的曾孫王宸、族侄王三錫,以及盛大士黃均王學浩等,影響很大。

四王畫集

四王”畫與婁東畫派 明清之際,太倉畫家輩出,逐步形成了以王時敏為首的“四王”畫,以王原祁為首的“婁東畫派”,在畫壇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婁東畫派幾乎統治了整個清代畫壇,成為清代的正統畫派。而“四王”畫至今依然為海內外不少藝術家推崇,學習者、研究者大有人在。

作品

王時敏作品

王時敏傳世作品有崇禎十年(1637年)作《雲谷喬松圖》軸,現藏瀋陽故宮博物院順治十八年(1661年)作《山水圖》軸、康熙四年(1665年)作《仿王蒙山水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二年(1663年)作《落木寒泉圖》軸藏故宮博物院;三年作《擬黃公望山水圖》軸藏廣東省博物館;八年(1669年)作《夏山飛瀑圖》軸藏南京博物院;九年作《雲峰樹色圖》軸、十四年(1675年)作《山樓客話圖》軸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仿古山水圖冊》藏常熟市博物館。著有《王煙客全集》等。

王鑑作品

王鑑代表作有《長松仙館圖》、《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圖》等。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等。傳世畫跡有《虞山十景圖》、《夢境圖》等。
王鑑作品王鑑作品

王翬作品

王翬作品有《康熙南巡圖》(與楊晉等人合作)、《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傳世。

王原祁作品

王原祁代表作品有墨筆《仿巨然萬山雲起圖》、《仿洪谷子山水》、《仿黃公望山水》、《仿房山青綠山水》、《畫中有詩圖》、《仿黃公望秋山圖》、《草堂煙樹圖》、《雲山無盡圖》、《夏山旭照圖》、《江山清霽圖》、《林壑充泉圖》、《雲山圖》、《平林罨翠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