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建築

清代建築

清代建築是指清代時期的建築。清代(公元1616-1911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一時期的建築大體因襲明代傳統,但也有發展和創新,建築物更崇尚工巧華麗。

清代建築的形式有硬山建築、懸山式建築、歇山建築、攢尖建築等。清代晚期,中國還出現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築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建築
  • 時間:公元1616-1911年
  • 保持了:明朝時的原狀
  • 表現在:玻璃的引進使用及磚石建築的進步
介紹,建築形式,建築通則,建築風格,建築技術,

介紹

1.1 概述
清代的都城北京城基本保持了明朝時的原狀,城內共有20座高大、雄偉的城門,氣勢最為磅礴的是內城的正陽門。因沿用了明代的帝王宮殿,清代帝王興建了大規模的皇家園林,這些園林建築是清代建築的精華,其中包括華美的圓明園與頤和園。在清代建築群實例中,群體布置與裝修設計水平已達成熟。尤其是園林建築,在結合地形或空間進行處理、變化造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這一時期,建築技藝仍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玻璃的引進使用及磚石建築的進步等方面。這一時期,中國的民居建築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自由式建築較多。
風格獨特的藏傳佛教建築在這一時期興盛。這些佛寺造型多樣,打破了原有寺廟建築傳統單一的程式化處理,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建築形式,以北京雍和宮和承德興建的一批藏傳佛教寺院為代表。
清代晚期,中國還出現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築形象。
1.2 背景
清初平定三藩之亂以後,中原得以休養生息,在康熙、乾隆時期形成了一個經濟復興小高潮,史稱“康乾盛世”。國家積累了財力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建設,這一時期產生了許多宏偉的離宮、園林及宗教建築,至今仍為古代建築遺產的重要實例。特別是宮苑建造集歷代造園經驗之大成,規模之大也是歷史上罕見的。在民間,中產階級也將園林引入宅內,形成宅園建造的高潮。清代對宗教採取普遍開放的政策,尤對藏傳佛教給予極大的重視,成為協助政府統治蒙藏的得力工具。藏傳佛教建築具有神秘的藝術色彩,其空間布局、藝術造型、裝飾風格等方面都有創造與發展,為傳統佛教建築增添了新的藝術營養,並為其他宗教建築的發展提供了借鑑。 清代的府、州、縣等地方城市基本沿用明城,數量增加不多,但規模多經改造擴展。同時,集鎮、村落的數量增加很多。城鄉居民點中的公共建築,如書院祠堂、旅店、飯館等有了巨大的增長。同時由於人口繁殖,用地緊張,許多地區的民居加高了層數,並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典型形制。由於商業、運輸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沿河湖交通幹路附近形成新的工商業集鎮。
清代民居清代民居
清代建築技術受木材資源日漸匱乏的影響,對傳統木構架技術進行改造,逐步增加磚石材料的套用範圍,因此在建築外貌上亦有所改變。經濟的發展助長了享樂思想的萌發,藝術風格上的裝飾主義十分盛行,由日用生活品開始向建築上推移,磚雕、木雕、石雕技藝在建築上廣泛套用。
若與明代建築狀況相對比,可以說,清代在園林建築、藏傳佛教建築、民居建築三方面有著巨大的成就。同時建築藝術上更注意總體布局及藝術意境的發揮,尤其在建築裝飾藝術方面更具有劃時代表現。所以清代建築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中占有重要的繼往開來的地位,有些方面尚帶有歷史總結的性質。
鎦金的清代木雕床鎦金的清代木雕床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清廷戰敗,割地賠款,開埠通商,結束了閉關鎖國的封建狀態。而沒落的封建經濟對傳統方式的建築業造成極大的衝擊,強迫它面臨和接受各種新問題的挑戰,如: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木材資源的枯竭,官工建築日漸萎縮,商業建築及一些新型建築逐步興起,西方文化的傳入,等等。這些都預示著下一步建築領域的變革與發展。

建築形式

2.1 概述
常見到的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五種形式。在這最基本的建築形式中,廡殿又有單檐廡殿、重檐廡殿;歇山有單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歇山、大屋檐歇山、卷棚歇山等;硬山、懸山,常見者既有一層,也有兩層樓房;攢尖建築則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圓形、單檐、重檐、多層檐等多種形式。
2.2 硬山建築
屋面僅有前後兩坡,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並將檁木樑全部封砌在山牆內的建築叫硬山建築。硬山建築是古建築中最普通的形式,無論住宅、園林、寺廟中都有大量的這類建築。
硬山建築以小式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則例》列舉了七檁小式、六檁小式、五檁小式幾種小式硬山建築的例子,這幾種也是硬山建築常見的形式。七檁前後廊式建築是小式民居中體量最大,地位最顯赫的建築,常用它來作主房,有時也用做過廳。六檁前出廊式用作帶廊子的廂房、配房,也可以用做前廊後無廊式的正房或後罩房。五檁無廊式建築多用於無廊廂房、後罩房、倒座房等。
硬山建築,也有不少大式的實例,如宮殿、寺廟中的附屬用房或配房多取硬山形式。大式硬山建築有帶斗拱和無斗栱兩種做法,帶斗栱硬山實例較少,一般只施一斗升或一斗二升交麻葉不出踩斗栱。無斗栱大式硬山實例較多,它與小式硬山的區別主要在建築尺度(如面寬、柱高、進深均大於一般的小式建築)、屋面做法(如屋面多施青筒瓦,置脊飾吻獸或使用琉璃瓦)、建築裝飾(如梁枋多施油彩畫,不似小式建築裝飾簡單素雅)等諸方面。
2.3 懸山式建築
屋面有前後兩坡,而且兩山屋面懸于山牆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築,稱為懸山(亦稱挑山)式建築。懸山建築稍間的檁木不是包砌在山牆之內,而是挑出山牆之外,挑出的部分稱為“出梢”,這是它區別於硬山的主要之點。
以建築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懸山建築可分為大屋脊懸山和卷棚懸山兩種。大屋脊懸山前後屋面相交處有一條正脊,將屋面截然分為兩坡。常見者有五檁懸山、七檁懸山以及五檁中柱式、七檁中柱式懸山(後兩種多用作門廡)。卷棚懸山脊部置雙檁,屋面無正脊,前後兩坡屋面在脊部形成過隴脊。常見者有四檁卷棚、六檁卷棚、八檁卷棚等。還有一種將兩種懸山結合起來,勾連搭接,稱為一殿一卷,這種形式常用於垂花門。
2.4 廡殿建築
廡殿建築屋面有四大坡,前後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條正脊,兩山屋面與前後屋面相交形成四條垂脊,故廡殿又稱四阿殿、五脊殿。
廡殿建築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最高型制。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種建築形式常用於宮殿、壇廟一類皇家建築,是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最常採取的形式。如故宮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太廟大戟門、享殿及其後殿,景山壽皇殿、壽皇門,明長陵棱恩殿等,都是廡殿式建築。在封建社會,廡殿建築實際上已經成為皇家建築之外,其它官府、衙屬、商埠、民宅等等,是絕不允許採用廡殿這種建築形式的。廡殿建築的這種特殊政治地位決定了它用材碩大、體量雄偉、裝飾華貴富麗,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2.5 歇山建築
在形式多樣的古建築中,歇山建築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
歇山建築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輕盈翹起,玲瓏精巧,氣勢非凡,它既有廡殿建築雄渾的氣勢,又有攢尖建築俏麗的風格。無論帝王宮闕、王公府邸、城垣敵樓、壇壝寺廟、古典園林及商埠鋪面等各類建築,都大量採用歇山這種建築形式,就連古今最有名的複合式建築,諸如黃鶴樓、滕王閣、故宮角樓等,也都是以歇山為主要形式組合而成的,足見歇山建築在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地位。
在外部形象看,歇山建築是廡殿(或四角攢尖)建築與懸山建築的有機結合,仿佛一座懸山屋頂歇棲在一座廡殿頂上。因之,它兼有懸山和廡殿建築的某些特徵。如果以建築物的下金檁為界將屋面分為上下兩段,那么上段具有懸山式建築形象和特徵,如屋面分為前後兩坡,梢間檁子向山面挑出,檁木外端安裝博縫板等;下段則有廡殿建築的形象和特徵。無論單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都具有這些基本特徵。
儘管歇山式建築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徵,但對構成這種外形的內部構架卻有許多特殊的處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種構造形式。這些不同的構造與建築物自身的柱網分布有直接關係,也與建築的功能要求及檁架分配有一定關係。
2.6 攢尖建築
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這種建築叫攢尖建築。攢尖建築在古建築中大量存在。古典園林中各種不同形式的亭子,如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圓亭等都屬攢尖建築。在宮殿、壇廟中也有大量的攢尖建築,如北京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北京國子監的辟雍,北海小西天的觀音殿,都是四角攢尖宮殿式建築。而天壇祈年殿、皇穹宇則是典型的圓形攢尖壇廟建築。在全國其它地方的壇廟園林中,也有大量攢尖建築。

建築通則

3.1 概述
通則(又稱通例),是確定建築各部們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則。這些法則規定了古建築各部位之間的大的比例關係和尺度關係。它是使各種不同形式的建築持統一風格的很關鍵很重要的原則。
清式建築的通則主要涉及以下各方面:面寬與進深,柱高與柱徑,面寬與柱高,收分與側腳,上出與下出,步架與舉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廡殿推山,建築物各部構件的權衡比例關係。
3.2 面寬與進深
中國古建築的平面以長方形為最普遍,一座長方形建築,在平面上都有兩種尺度,即它的寬與深。其中長邊為寬,短邊為深。如一棟三間北房,它的東西方向為寬,南北方向為深。單體建築又是由最基本的單元“間”組成的。每四棵柱子圍成一間,一間的寬為“面寬”,又稱“面闊”,深為“進深”。若干個單間面寬之和組成一棟建築的總面寬,稱為“通面寬”;若干個單間的進深則組成一座單體建築的通進深。
古建築面寬(指明間面寬)的確定要考過慮到許多方面的國素,即要考慮實際需要(即所謂適用的原則),又要考慮實際可能(如木材長短、徑寸等因素),並要受到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間面寬的確定還要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縛,在考慮面寬時,必須使用門口尺寸符合門尺上“官”“祿”“財”“義”等吉字的尺寸。次間面寬酌減,一般為明間的8/10,或按實際需要確定。
3.3 柱高與柱徑
古建築柱子的高度與直徑是有一定比例關係的,柱高與面寬也有一定比例。小式建築,如長檁或六檁小式,明間面寬與柱高的比例為10:8,即通常所謂面寬一丈,柱高八尺。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1:1。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規定:“凡檐柱以面闊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應為百分之七)定徑寸。如面闊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徑七寸七分。”五檁、四檁小式建築,面闊與柱高之比為10:7。根椐這些規定,就可以進行推算,已知面寬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徑。相反,已知柱高、柱徑也可以推算出面闊。
3.4 收分側腳
中國古建築圓柱子上下兩端直徑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類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徑的圓柱體,而是根部(柱腳、柱根)略粗,頂部(柱頭)略細。這種根部粗、頂部細的作法,稱為“收溜”,又稱“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穩定又輕七,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各式建築收分的大小一般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為3厘米,假定柱根為27厘米,那么,柱頭收分後直徑為24厘米。大式建築柱子的收分,《營造算例》規定為7/1000。
3.5 上出下出
(出水、回水)
中國古建築出檐出檐深遠,其出大小也有尺寸規定。清式則例規定:小式房座,以檐檁中至飛檐椽外皮(如無飛檐至老檐椽頭外皮)的水平距離為出檐尺寸,稱為“上檐出”,簡稱“上出”,由於屋檐向下流水,故上檐出又形象地被稱為“出水”。無斗拱或小式建築上檐出尺寸定為檐柱高的3/10,如檐柱高3米,則上檐出尺寸分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頭占2份,飛椽出頭占一份。
中國古建築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稱為台明,小式房座台明高為柱高的1/5或柱徑的2倍。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為台明出沿,對應屋頂的上出檐,又稱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為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徑的2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1/4。大式台明出沿為上出檐的3/4。
古建築的上出大於下出,二者之間有一段尺度差,這段差叫“回水”,回水的作用在於保證屋檐流下的水不會澆在台明上,從而起到保護柱根、牆身免受雨水侵蝕的作用。
3.6 步架舉架
步架:清式古建築木構架中,相鄰兩檁中-中的水平距離稱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可分為廊步(或檐步)、金步、脊步等。如果是雙脊檁卷棚建築,最上面居中一步則稱為“頂步”。在同一幢建築中,除廊步(或檐步)和頂步在尺度上有所變化外,其餘各步架尺寸基本是相同的。小式廊步架一般為4D-5D,金脊各步一般為4D,頂步架尺寸一般都小於金步架尺寸,以四檁卷棚為例,確定頂步架尺寸的方法一般是:將四架梁兩端檁中尺寸均分五等份,頂步架占一份,檐步架各占二份,頂步架尺寸最小不應小於2D,最大不應大於3D,在這個範圍內可以調整。
舉架:所謂舉架,指木構架相鄰兩檁中-中的垂直距離(舉高)除以對應步架長度所得的係數,清代建築常用舉架有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等。表示舉高與步架之比為0.5,0.65,0.75,0.9等等。清式做法的檐步(或廊步),一般定為五舉,稱為“五舉拿頭”。小式房屋或園林亭榭,檐步也有採用四五舉或五五舉的,要視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小式房脊步一般不超過八五舉。大式建築脊步一般不超過十舉,古建築屋面舉架的變化決定著屋面曲線的優劣,所以在運用舉架時應十分講究,要注意屋面曲線的效果,使其自然和緩。千百年來,古建築匠師們在舉架運用上已積累了一套成功經驗,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程式。如小式五檁房,一般為檐步五舉、脊步七舉。七檁房,各步分別為五舉、六五舉、八五舉等等。大式建築各步可依次為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

建築風格

4.1 概述
清代建築的藝術風格亦有很大改變。宋元以來,傳統建築造型上所表現出的巨大的出檐、柔和的屋頂曲線、雄大的斗拱、粗壯的柱身、檐柱的生起與側腳等特色逐漸退化,穩重、嚴謹的風格日趨消失,即不再追求建築的結構美和構造美,而更著眼於建築組合、形體變化及細部裝飾等方面的美學形式。例如:北京西郊園林、承德避暑山莊承德外八廟等建築群的組合,都達到了歷史上最高水平,顯示了建築匠師在不同地形條件下,靈活而妥善地運用各種建築體型進行空間組合的能力,也表現出他們高度敏銳的尺度感。清代單體建築造型已不滿足於傳統的幾間幾架簡單長方塊建築,而儘量在進退凹凸、平座出檐、屋頂形式、廊房門牆等方面追求變化,創造出更富於藝術表現力的形體。如承德普寧寺大乘閣、北京雍和宮萬福閣、拉薩布達拉宮、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大經堂等優秀實例。
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
清代建築藝術在裝飾藝術方面更為突出,它表現在彩畫、小木作、欄桿、內檐裝修、雕刻、塑壁等各方面。清代建築彩畫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畫的窠臼,官式彩畫發展成為三大類:和璽、旋子和蘇式彩畫。詳細分析尚有金龍和璽、龍鳳和璽、大點金旋子、小點金旋子、石碾玉、雅伍墨、雄黃玉、金琢黑蘇畫、金線蘇畫、黃線蘇畫、海墁蘇畫等的區別,分別畫在不同建築的不同部位上。彩畫工藝中又結合瀝粉、貼金、掃青綠等手法來加強裝飾效果,更使建築外觀顯得輝煌綺麗、多彩多姿。門窗類型在清代明顯加多,而且門窗欞格圖案更為繁雜,與明代簡單的井字格、柳條格、枕花格、錦紋格不可同日而語。
在清代,許多門窗欞格圖案已發展為套疊式,即兩種圖案相疊加,如十字海棠式、八方套六方式、套龜背錦式等。江南地區還喜歡用夔紋式,並由此演化為亂紋式,更進一步變異為粗紋亂紋結合式樣。浙江東陽、雲南劍川等木雕技藝發達地區,有些民居門隔扇心全為透雕的木刻製品,花鳥樹石躍於門上,完全成為一組畫屏。內檐隔斷也是裝飾的重點,除隔扇門、板壁以外,大量套用罩類以分隔室內空間。僅常見的就有欄桿罩、幾腿罩、飛罩、炕罩、圓光罩、八方罩、盤藤罩、花罩等式,此外尚有博古架、太師壁等亦為室內隔斷形式。豐富的內檐隔斷創造出似隔非隔、空間穿插的內部空間環境。內檐裝修中還引用了大量工藝美術品的製造工藝技術,如硬木貼絡、景泰藍、玉石雕刻、貝雕、金銀鑲嵌、竹篾、絲綢紗絹裝裱、金花牆紙等,使室內觀賞環境更加美輪美奐。磚、木、石雕在清代建築中套用亦十分廣泛,幾乎成為富裕人家表現財力的一種標誌。其他裝飾手段,如塑壁、灰塑、大理石鑲嵌、石膏花飾等亦得到重視。清代建築裝飾藝術充分表現出工匠的巧思異想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美感。
4.2 官屬建築
4.2.1 北京城的改建與擴建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軍占領北京,十月福臨即帝位,頒詔天下,建都北京。清代北京基本上繼承了明朝都城的格局,僅局部作了改造更動。其建設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充實、調整、改造舊城;二是開發郊區。舊城改造的重要方面是撤消明代皇城。將占滿皇城北部大部分用地的明代內府二十四衙門盡皆裁撤,改為胡同民居;原皇城東南部的明代“南內”也撤消了,在其東南角建立滿族所信奉的薩滿教尊神的廟宇,稱為堂子;皇城西部西什庫一帶用地亦改為民居,從而使皇城布局有了重大的變化。此外,對內城的許多明代的衙署、府第、倉場作了調整與改建。如天安門前西側的明代五軍都督府改為民居;因在通州張家灣建了部分糧倉,故原東城明代諸糧倉亦撤消一部分,改建為民居;王府井一帶有名的明代十王府改為賢良寺;台基廠改為裕王府;西城太平倉改為莊王府;西城草廠改為果王府、慎郡王府等;另外還占用了一部分民居建造了雍親王府、簡親王府、和親王府、康親王府等。至乾隆年間城內王府達四十餘處。同時,由於內城改為滿城,屯駐八旗衛戍官兵及家眷,漢、回市民悉數遷居外城,故迅速促進了外城的發展,形成內城東單、西四、鼓樓前大街一帶,及外城前門、菜市口、花市等處新的商業街道布局。此外,在城區內還新建了一部分寺廟,改造了天壇的規制,增建了不少戲樓茶樓、店鋪、會館書院等公共建築。
清乾隆時期的北京城平面圖清乾隆時期的北京城平面圖
清代對都城北京規劃的重要發展,是突破明代城牆的規約,積極開拓城郊用地。除了內外城的關廂發展起來外,著重擴展西郊、南郊的城市用地。在南郊元代飛放泊的基礎上興建南苑及團河行宮,作為習武、狩獵、閱兵的離宮。康熙時開始經營西郊的園林,始建暢春園,至乾隆時又建造清漪、靜明、靜宜諸園,以及圓明園。每年帝王園居時間甚長,朝官隨班,警衛環布,成為都門之外的另一個政治中心。
4.2.2 北京宮殿的改造
北京紫禁城宮殿雖然在農民軍李自成撤出北京時被焚毀大部分,但順治朝仍按明代布局進行了復建,沒有更改。如前三殿、後三宮的軸線布局,左右六宮的分列。正陽門、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等一系列的門制,仍是明代形成的五門之制。其他如太廟、社稷壇、御花園、慈寧宮、文華殿、武英殿等仍按明城規劃復建或增建,僅將部分殿名、門名改為新名,以示改朝換代。清代對明宮的改造僅是局部的。例如太和殿兩側行廊改為封火牆,保和殿的位置微有變更,將皇后的寢宮坤寧宮按滿族習慣進行內部改造,作為祭神之所。改造養心殿,將其作為處理日常政務、召見臣下的處所,實際上取代了乾清宮的功能。養心殿前殿五間,殿內明間設寶座,按正式朝儀布置室內陳設,左右為東西暖閣。東暖閣是皇帝起居和召見近臣的地方,西暖閣是皇帝的機要辦公處。宮殿最北之御花園一如明時,雖有親切自然之處,但有地小局迫之憾。 乾隆年間又將乾清宮以西五所原居住皇子的地方改建為重華宮及西花園;於慈寧宮西側添建壽康宮,作為老年宮妃的養老之所;並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東路文華殿之北建造了文淵閣藏書樓,以收藏新編輯完成的《四庫全書》。
紫禁城紫禁城
清代對宮城的最大的改造是建設寧壽宮。該宮位於外東路明代仁壽宮、噦鸞宮、喈鳳宮的舊址上,面積達4.74公頃。工程始於康熙年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大加增建,作為乾隆帝晚年歸政以後的太上皇宮。這組工程實際為宮中之宮,完全仿效宮城中軸線上外朝內廷的格局,前後分別建外朝皇極殿、寧壽宮一組建築和內廷養性殿、樂壽堂一組建築,並在樂壽堂東側建聽戲的暢音閣、讀書的尋沿書屋及禮佛的梵華樓等建築。西側建寧壽宮花園,園中有古華軒、遂初堂、萃賞樓、符望閣四進園林建築,俗稱乾隆花園。
總之,清代北京宮城的建設除了維持並加強中軸對稱布局,利用環境氣氛的感染力反映皇權至上、統馭一切的威嚴氣勢外,更著重在改進分區功能,提高生活的適用性及裝飾設施的華麗方面進行大量的改造,這一點也是清代建築發展的普遍特點。
4.3 清代園林
清代園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清初的恢復期、乾隆和嘉慶時代的鼎盛期、道光以後的衰頹期。清代前期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經濟秩序基本穩定,生產發展,人口增殖,社會財富有了一定的積累,陸續開始了園林建設。此時主要是整頓了南苑及西苑,初步建築了暢春園、圓明園及熱河避暑山莊。清初的園林皆反映出簡約質樸的藝術特色,建築多用小青瓦,亂石牆,不施彩繪。乾隆、嘉慶近百年間,國家財力達於極盛,園林建設亦取得輝煌成就。此時除進一步改造西苑以外,還集中財力經營西郊園林及熱河避暑山莊。圓明園內新增景點四十八處,並新建長春園及綺春園,通過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引進了西歐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建於長春園的西北區。此時還整治了北京西郊水系,建造了清漪園這座大型的離宮苑囿,即為今日頤和園的前身。並對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進行了擴建,形成西郊三山五園的宮苑格局。乾隆時期繼續擴建熱河避暑山莊,增加景點三十六處及周圍的寺廟群,形成塞外的一處政治中心。與此同時,私家園林亦日趨成熟,基本上形成了北京、江南、珠江三角洲三個中心,尤以揚州瘦西湖私家園林最為著名。
熱河避暑山莊鳥瞰熱河避暑山莊鳥瞰
道光以後,國勢急轉直下,清廷已無力進行大規模的苑囿建設,僅光緒時重修了頤和園(清漪園)而已。私家園林的欣賞趣味大變,以造園、設景為主的景觀園林向生活化園林轉變,雖然私園數量仍然不少,但佳作日稀。
4.4 皇家園林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它包括了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五座大型皇家園林,是從康熙朝至乾隆朝陸續修建起來的。自遼、金以來,北京西郊即為風景名勝之區,西山以東層巒疊嶂,湖泊羅列,泉水充沛,山水襯映,具有江南水鄉的山水自然景觀。因此,歷代王朝皆在此地營建行宮別苑。乾隆時為增加玉河水量以滿足京城用水需要,同時為防洪及發展西郊水稻生產,而大規模整治西山水系。包括建立涵閘,疏通玉河及長河,開通玉泉山諸泉眼,建立養水湖及高水湖,擴大西湖(後改稱昆明湖),聯通圓明園水系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河湖水系的改善為進一步開拓西郊風景園林建設打下基礎。從乾隆三年至四十年(1738~1775年)的三十七年間,新建或擴建了靜宜園、圓明園、靜明園、長春園、綺春園、清漪園等一系列園林。西郊宮苑基本聯成一片,中間以長河及玉河相互串通,並將沿途的農田、村舍納入園林觀賞範圍之內。帝王乘御舟游弋在河湖行宮之中,除領略園林的人工美景,同時也將農家生活納入畫框之中,園內園外混為一體。此外,在三山五園之間尚穿插了貴族大臣賜園二十餘座,更充實了這片規模巨大的風景園林區。由於地形各異,故各園皆有特異的園林形態,有人工山水園、天然山水園,也有天然山地園,基本匯集了傳統園林的各類創作及各種園林構思。
靜宜園是一座以山地為基址而建成的皇家園林靜宜園是一座以山地為基址而建成的皇家園林
4.5 私家園林
清代貴族、官僚、地主、富商的私家園林多集中在物資豐裕、文化發達的城市和近郊,不僅數量上大大超過明代,而且逐漸顯露出造園藝術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嶺南三大體系。
北方私家園林以北京最為集中,盛時城內有一定規模的宅園達一百五十處之多,著名的有恭王府萃錦園、半畝園等;城外多集中在西郊海淀一帶,著名的有一畝園、蔚秀園、淑春園、熙春園、翰林花園等,多為水景園。北方宅園因受氣候及地方材料的影響,布局多顯得封閉、內向,園林建築亦帶有厚重、樸實、剛健之美。在構圖手法上因受皇家苑囿的儀典隆重氣氛的影響,故套用軸線構圖較多。疊山用石多為北方產的青石和北太湖石,體形渾厚、充實、剛勁。植物配置上是常綠與落葉樹種交叉配置,冬夏景觀變化較明顯。建築用色較豐富,大部建築繪有色彩艷麗的彩畫,以補植物環境的缺陷。
蘇州拙政園的水廊蘇州拙政園的水廊
在清初的康熙、乾隆時代,江南私家園林多集中在交通發達、經濟繁盛的揚州地區,乾隆以後蘇州轉盛,無錫、松江、南京、杭州等地亦不少。如揚州瘦西湖沿岸的二十四景(實際一景即為一園),揚州城內的小盤谷、片石山房、何園、個園,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無錫的寄暢園等,都是著名的園林。江南氣候溫和濕潤,水網密布,花木生長良好等,都對園林藝術格調產生影響。江南宅園建築輕盈空透,翼角高翹,又使用了大量花窗、月洞,空間層次變化多樣。植物配置以落葉樹為主,兼配以常綠樹,再輔以青藤、篁竹、芭蕉、葡萄等,做到四季常青,繁花翠葉,季季不同。江南疊山用石喜用太湖石與黃石兩大類,或聚壘,或散置,都能做到氣勢聯貫,可仿出峰巒、丘壑、洞窟、峭崖、曲岸、石磯諸多形態。且太湖石以其透、漏、瘦的獨特形體還可作為獨峰欣賞。建築色彩崇尚淡雅,粉牆青瓦,赭色木構,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調。
順德清暉園順德清暉園
嶺南園林現在實例不多,以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餘蔭山房為代表。此外,福建、台灣的一些宅園亦屬嶺南體系。因氣候炎熱,嶺南園林建築需考慮自然通風,其通透開敞程度更勝於江南宅園。同時受西方規整式園林的影響,水體與裝修多為幾何式。建築密度高。疊山多用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鑲,即所謂“塑石”技法,形態自由多變。 清代私家宅園達到了宋、明以來的最高水平,積累了豐富經驗。首先是園林規劃由住宅與園林分置逐漸向結合方向發展。在宅園內不僅可欣賞山林景色,而且可住可游,大量生活內容引入園內,提高了園林的生活享受功能。由此引發園內建築類型及數量增多,密度增高,與宋、明以來的自然野趣欣賞性園林大為不同。其次,由於宅園盛行地區人口眾多、用地昂貴,宅園必須在較少的空間用地條件下創造更豐富的景物,因此在劃分景區或造景方面產生很多曲折、細膩的手法。如蘇州留園的入口建築序列,網師園的環池建築布置,都在空間上不斷追求變化,開合、收放、明暗、大小等方面交替運用,逐層轉換,以達到豐富景觀的效果。再是,清代宅園疊山中套用自然奔放的小崗平坡式的土山較少,多喜用大量疊石壘造空靈、剔透、雄奇、多變的石假山,並出現有關石山的疊造理論及流派,這方面以戈裕良所造的蘇州環秀山莊假山的藝術成就最為明顯。這時期的宅園藝術中也大量引入相關的藝術手段,巧妙地處理花街鋪地、嵌貼壁飾、門窗裝修、屋面翼角、家具陳設、聯匾字畫、橋廊小品、花台石凳等項的藝術形式,為充分表達造園意匠開闢了更廣泛的途徑。當然,此時期由於物質享受要求深入園林創作之中,造成園林建築過多,空間鬱閉擁塞,裝飾繁華過度,形式主義地疊山壘石,不注意植物資源開發,不重視植物造景。這些缺點與不良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中國傳統山水園林意境的進一步發展與升華。
4.6 寺觀園林
此類園林是附屬在佛教寺廟或道教宮觀內的小園林。清代寺觀園林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建為附園,如北京碧雲寺的水泉院、北京大覺寺的舍利塔院等皆是山水園的模式,承德普寧寺後部的佛國世界為象徵式園林,承德殊象寺後部利用地形堆疊的大假山以象徵五台勝境亦為此意。另一種是寺觀園林與庭院結合,如北京白雲觀後院雲集山房周圍庭院,北京臥佛寺的西院,北京潭柘寺戒壇院等。還有一種是寺觀園林化,將寺觀建築與園林融匯為一,特別是名勝風景區的寺觀莫不如此,如四川灌縣青城山古常道觀、峨眉山伏虎寺、甘肅天水玉泉觀、雲南昆明太和宮等。
北京碧雲寺水泉院北京碧雲寺水泉院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清代造園藝術對兄弟民族亦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回族的住宅中多另闢一園林式庭院,養花種樹,改善居住環境。在乾隆年間,西藏地方政府仿照漢族離宮模式在拉薩西郊開始建造羅布林卡,作為達賴喇嘛夏天居住的離宮。這是一座藏族風格的園林建築。它的特點是沒有人工堆疊的山水地形,也沒有迴環往復的廊閣劃分出的大小不同的空間環境,而更多的是布置古樹參天的林地與廣場、藏式宮殿、方整的水池等,環境幽靜而開闊。這種園林環境反映出藏族累代在大草原自由放牧,與天地為伴、與牛羊為伍的一種純樸而開放的思想情趣。
4.7 清代民居
中國地域遼闊,粗略統計民居形式不下四十餘種。概約地劃分為七大類,即:庭院式民居、窯洞式民居、乾闌式民居、氈房和帳房、藏族民居、維吾爾族民居及其他特殊類型民居。
合院式民居
形制特徵是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離的,住屋之間以走廊相聯或者不相聯屬,各幢房屋皆有堅實的外檐裝修,住屋間所包圍的院落面積較大,門窗皆朝向內院,外部包以厚牆。屋架結構採用抬梁式構架。這種民居形式在夏季可以接納涼爽的自然風,並有寬敞的室外活動空間;冬季可獲得較充沛的日照,並可避免寒風的侵襲,所以合院式是中國北方地區通用的形式,盛行於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合院式民居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規則典型。
北京四合院鳥瞰圖北京四合院鳥瞰圖
完整的北京四合院是由三進院落組成,沿南北軸線安排倒座房、垂花門、正廳、正房、後罩房。每進院落有東西廂房,正廳房兩側有耳房。院落四周有穿山遊廊及抄手遊廊將住房聯在一起。大門開在東南角。大型住宅尚有附加的軸線房屋及花園、書房等。宅內各幢住房皆有固定的使用用途,倒座房為外客廳及賬房、門房;正廳為內客廳,供家族議事;正房為家長及長輩居住;子侄輩皆居住在廂房;後罩房為倉貯、僕役居住及廚房等。這種住居按長幼、內外、貴賤的等級秩序進行安排,是一種宗法性極強的封閉型民居。
屬於合院式的民居尚有:晉中民居,其院落呈南北狹長形狀;晉東南民居,其住房層數多為兩層或三層;關中民居,除院落狹長以外,其廂房多採用一面坡形式;臨夏回族民居,其布局形式較自由,朝向隨意,並帶有花園;吉林滿族民居,院落十分寬大,正房中以西間為主,三面設萬字炕;青海莊窠是平頂的四合院,周圍外牆全為夯土製成;白族民居,即大理一帶的民居,其典型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兩種;納西族民居,與白族民居類似,但吸收有藏族的上下帶前廊的樓房形制。
廳井式民居
廳井式民居是庭院類型民居中另一大類,其特色表現在敞口廳及小天井。即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皆相互聯屬,屋面搭接,緊緊包圍著中間的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故又稱之為天井。天井內一般皆有地面鋪裝及排水渠道。每幢住屋前皆有寬大的前廊或屋檐,以便雨天時串通行走。同時一部分住屋做成敞口廳等半室外空間,與天井共同作為生活使用空間。其結構多用穿斗式構架。
這種形式民居在濕熱的夏季可以產生陰涼的對流風,改善小氣候;同時有較多的室外、半室外空間來安排各項生活及生產活動,敞廳成為日常活動中心,而不受雨季的影響。廳井式民居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通用形式, 尤以江浙、兩湖、閩粵為典型。太湖流域是桑蠶絲織之鄉,民居亦具特色。
蘇州民居可為太湖流域民居的代表。它是由數進院子組成的中軸對稱式的狹長民居,在軸線上依次布置有門廳、轎廳、過廳、大廳、女廳(又稱上房)等。大廳是宴客團聚之處,上房多做成“冂”字形兩層樓房,為家眷的臥房。蘇州民居大部分不設廂房,前後房屋間的聯繫是靠兩側山牆外附設的避弄(廊屋)來交通。主要天井內皆設立一座雕飾華麗的磚門樓,以表示房主的財富。富商大戶的住宅多附設一座精美的花園,至今蘇州宅園仍是中國古典園林遺產中重要的財富。
屬於廳井式民居的尚有徽州民居,它多為規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組合體,且以樓房居多。東陽民居以木雕而聞名全國,其典型平面為“H”字型,當地人稱這為“十三間頭”。湘西民居是苗族、土家族、漢族共同的民居形式,因其為兩層樓高,且周圍有全封閉的高出房屋的封火牆環繞,遠望如官印,稱“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門是開在正中間,俗稱“龍門”,宅內裝修、掛落、花罩等項皆十分考究。雲南“一顆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為方正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的特點是中部三進廳堂,而東西兩側建造南北的護房,當地稱“護厝”,共同組成大宅院。此類房屋對潮汕、台灣皆有很大的影響。粵中民居的類型較多,當地中下層居民喜歡套用一種“三間兩廊式”民居,用地十分節省。
福建永定客家居住的土樓
組群式民居
組群式民居是庭院式民居的集合式住宅,以它自己特有的構圖模式去組合全族眾多的住屋,構成雄渾龐大的民居外貌,多套用在閩西、粵東梅州、贛南的客家人居住地區及福建漳州地區、廣東潮汕地區。客家人喜歡建造圓形或方形的大土樓。例如:福建永定古竹鄉的承啟樓直徑達70米,住房呈環狀布置,為四層夯土木構架的樓房,外觀封閉,無窗或很少開窗,內院有套建的圓形附屬房屋,中心為全族人共同的祠堂。內部有水井、糧倉。樓門關閉以後,全族人不依靠外援可堅持抵抗侵襲很長時間。
永定湖雷、坎市、高陂一帶尚盛行建造另一種聚居土樓,平面方形,層數由北至南遞減,稱之為“五鳳樓”。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一帶的梅州客家人喜歡採用“三堂兩橫加圍屋”式,即中部三進廳堂,兩側為橫屋(即縱向房屋),橫屋北端接建一圈半圓形的圍屋,形成全封閉的大住宅。廣東北部南雄始興一帶的客家人尚喜歡採用一種行列式民居,亦是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式民居。此外,漳州地區尚有單元式土樓,由三間為一套的單元住房組成。潮汕亦有以“冂”字型小住宅組成的巨大的複合式大宅。
窯洞式民居
窯洞式民居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居住方式,即是在黃土斷崖地區挖掘橫向洞穴作為居室。因為它有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冬暖夏涼,不破壞生態,不占用良田等優點,雖然存在採光及通風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黃土地區,仍為人民習用的民居形式。按構築方式可分為三種:靠崖窯、平地窯、錮窯。靠崖窯即是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頂式橫穴,可單孔,可多孔,還可結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平地窯又稱地坑院、地窨院、暗莊子。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之形成人工土壁,然後在坑底各個方向的土壁上縱深挖掘窯洞,也可以說是豎窯與橫窯結合而成的民居。此式窯洞多流行於河南鞏縣、三門峽靈寶和甘肅慶陽、山西平陸一帶;錮窯為在平地上以磚石或土坯按發券方式建造的獨立窯洞,券頂上敷土做成平頂房,以曬晾糧食,多通行於山西西部及陝西北部。目前中國的窯洞民居大致集中在五個地區,即晉中、豫西、隴東、陝北、冀西北。
乾闌式民居
乾闌式民居這是一種下部架空的住宅。它具有通風、防潮、防盜、防獸等優點,對於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中國西南部亞熱帶地區非常適用,包括廣西、貴州、雲南、海南島、台灣等地區。這類民居規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間,無院落,日常生活及生產活動皆在一幢房子內解決,對於平坎少,地形複雜的地區,尤能顯露出其優越性。套用乾闌民居的有傣族、壯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頗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
傣族民居多為竹木結構,茅草屋頂,故又稱為竹樓。其下部架空,竹蓆鋪地,席地而坐,有寬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曬台,外觀上以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頂為特色。壯族稱乾闌建築為“麻欄”,以五開間者居多,採用木構的穿斗屋架。下邊架空的支柱層多圍以簡易的柵欄作為畜圈及雜用。上層中間為堂屋,是日常起居、迎親宴客、婚喪節日聚會之處。圍繞堂屋分隔出臥室。侗族乾闌與壯族麻欄類似,只是居室部分開敞外露較多,喜用挑廊及吊樓。同時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檐的高聳的鼓樓,作為全村人活動的場所。村村各異,爭奇鬥巧,是侗族的一項寶貴的建築遺產。苗族喜歡用半樓居,即結合地形,半挖半填,乾闌架空一半的方式。黎族世居海南島五指山,風大雨多,氣候潮濕。其民居為一種架空不高的低乾闌,上面覆蓋著茅草的半圓形船篷頂,無牆無窗,前後有門,門外有船頭,就像被架空起來的縱長形的船,故又稱“船形屋”。
景頗族、德昂族的乾闌建築的屋頂皆有民族的獨特形式。而布依族的民居原來亦是乾闌式房子,但居住在鎮寧、安順、六盤水一帶的布依族,由於建築材料的限制,則完全改用石頭做房子,但其原型仍是乾闌式規式。
藏族民居碉房
藏族民居俗稱碉房,大多數為三層或更高的建築。底層為畜圈及雜用,二層為居室和臥室,三層為佛堂和曬台。四周牆壁用毛石壘砌,開窗甚少,內部有樓梯以通上下,易守難攻,類似碉堡。視窗多做成梯形,並抹出黑色的窗套,窗戶上沿砌出披檐。居住在四川阿壩和甘孜的藏族碉房,其木裝修部分則增多一些。居住在甘肅南部的藏族則多採用青海莊窠形式,說明地區條件對民居的影響甚至比民族因素的影響更大。四川茂汶地區居住的羌族亦採用碉房形式,其外牆為片石壘砌,建築密度極高,並附建有極高的碉堡及過街樓,防禦性極強。雲南紅河州一帶的哈尼族民居稱為“土掌房”,為土牆、平頂、外牆無窗的兩層樓房,這種體系應說與藏族碉房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氈房和帳房
氈房俗稱蒙古包,是一種可以隨時拆卸運走的圓形住宅。它以柳木條為骨架,外邊覆蓋以毛氈,適用於逐水草而居、隨時移動居住地的遊牧民族,廣泛用於內蒙古的草原地帶及新疆北部、甘肅、青海部分地區。不僅蒙古族使用,一些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牧民亦使用。此外,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因夏季比較溫暖,牧民們採用一種帳篷式房屋,稱為帳房。內部以帳架支頂,外部覆以細羊毛氈或帆布。西藏、青海高原上的藏族牧民亦喜歡用帳房,但他們是以黑色的氂牛氈為覆蓋材料。
4.8 宗教建築
清代宗教建築中以藏傳佛教建築為重點,占有主流地位,在藝術創造方面有不少的新鮮經驗。其他宗教建築同樣有著某種發展與提高,如道教、伊斯蘭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等宗教建築。
布達拉宮
藏式寺廟
藏式寺廟的特點是因山而建,依山就勢,呈錯落參差的布局,不強調軸線,而以空間構圖的自由均衡為原則,往往形成突出的輪廓外觀。建築物多為平頂建築,石牆小窗。外牆有明顯的收分,並粉刷成白色。牆頂以藏族特有的刷成赭紅色的白麻草做為女兒牆的裝飾。內部為方柱托梁密肋式木構架,有巨大的托木和複雜的雕飾,色彩對比性強烈,並喜歡用金色點綴。內部牆壁畫滿宗教壁畫,殿堂內懸掛佛幡。建築屋面局部吸收漢族建築的坡屋頂及斗拱構造,但體量較小,形制亦經過簡化。屋頂上尚有許多寶幢、法輪等小型佛教裝飾物。最著名的實例是拉薩的布達拉宮。該宮坐落在市北的瑪布日山上。始建於唐代,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開始重建,歷時五十餘年才建成今日規模。布達拉宮東西總長370米,高115.7米,是一座融合宮殿、寺廟、陵墓,以及其他行政建築在內的綜合性建築。它包括了山上的宮堡群、山腳下的方城和山後的花園三部分。
山下方城內布置了地方政府機構、印經院及官員住宅。宮堡群是由紅宮與白宮兩大部分組成。紅宮位於建築主體的中央,是達賴從事宗教活動的地方,總高九層,因外牆刷成紅色,故名紅宮。下四層為地壠牆組成的基礎結構,第五層中部是西大殿,為舉行大規模宗教儀式和慶典的地方,上部四層建立了五座歷代達賴圓寂後保存遺體的靈塔殿和二十餘座佛殿。周圍有迴廊聯繫,中部空出為天井。紅宮的平屋頂上建築有鎦金銅板瓦的歇山式小屋頂,金光閃爍,為布達拉宮增色不少。紅宮的東邊為白宮,因其牆面刷白而得名。白宮是達賴理政和居住的地方,總高七層,底層為結構層,二層東端為入口,三層為夾層,四層為達賴的主要宮殿,稱東大殿,四層以上為中有天井的迴廊式建築,布置有攝政等人的辦公處及廚房、倉庫等,最高的第七層為達賴居住的東西日光殿。
紅宮、白宮的前面分別建造了兩個廣場。在西廣場的下邊順山勢建一陡峻的高牆,以備節日在牆壁上張掛巨大的佛像織物之用,故稱曬佛台。此外,圍繞宮堡群的四方建有四座防禦性碉堡,以控制周圍的形勢。布達拉宮建造在山上,其四圍房屋隨山坡起伏,隨宜建造,高大的建築群與山丘混為一體,成為人造的山岩。山前層層疊起的漫長的石梯,巨大的外牆收分,建築物立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的視窗所表現出的韻律感,單純而豐富的色彩,都渲染出該建築的浪漫性格。
除布達拉宮外,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拉薩的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也都在清代經過大規模的擴建。扎什倫布寺是班禪喇嘛統領後藏坐床駐錫之地。它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後經四世班禪等不斷擴建,亦為一座宮殿、行政、陵墓、宗教等建築集合在一起的綜合建築群。全寺布局沒有明顯的軸線,各種建築層疊逶迤,交叉互補,但從體量及藝術質量上又清晰得分出層次,具有十分自由靈活的組合美感。
甘肅夏河縣的拉卜楞寺為藏傳佛教六大寺之一(其餘五寺為扎什倫布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塔爾寺),建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是由六大經學院、十八座佛寺及十八座活佛公署和萬餘間喇嘛住房組成的,規模巨大,幾乎是一座小市鎮。全寺背依龍山,面向大夏河,高大的建築全部建在北面山坡腳下,向南展開布置公署、喇嘛住宅及佛塔、轉經廊等,具有十分明確的建築層次。內蒙古包頭市的五當召亦是一座藏式風格的寺廟,建於清康熙、乾隆年間。全寺布置在一處突前的山坡上,依勢錯落,順坡而下,散點布置。建築外牆刷白色,與翠松、藍天相互襯托,極富藏族碉房建築所特有的風格。
河北承德的普樂寺
漢藏混合式寺廟
這類寺廟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處,喜歡採用軸線布局,主要建築大經堂往往用簡化的藏式裝飾,其他附屬建築及塔幢的形式選用漢式藏式不一。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圖召是這類寺廟的典型,其主要建築按軸線排列,完全採用漢族傳統佛寺的制度,但在中軸線的後面布置了藏傳佛寺特有的大經堂。大經堂重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平面分為前廊、經堂、佛殿三部份,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頂為漢族建築的構架形式。但整體平面及空間處理仍是藏傳佛寺經堂的特有規制。建築外牆鑲嵌藍色琉璃磚,門廊上面滿裝紅色格扇窗,牆上鎏金飾物也很多,這些都使大經堂在外形上顯得很華麗,而無藏族寺院雄偉的氣質。
普寧寺普寧寺
承德藏傳佛教寺院是漢藏風格結合的另一種情況。清代皇帝為了鞏固其統治和抵制沙俄侵略,推行團結蒙藏少數民族政策,在熱河建造避暑山莊的同時,圍繞離宮的東面和北面的山地上建有十一座藏傳佛寺,現存八座,簡稱外八廟。即溥仁寺(建於1713年)、普寧寺(建於1755年)、溥佑寺(建於1760年)、安遠廟(建於1764年)、普樂寺(建於1766年)、普陀宗乘廟(建於1771年)、殊象寺(建於1774年)、須彌福壽廟(建於1780年)。這些寺廟的建築形式是吸取了西藏、新疆,以及蒙古族居住地許多著名建築的特點,集中了當時建築上成功的經驗而創造出來的。就建築布局而言,大部份寺廟採用前漢後藏式,即前邊平地部份按漢人的山門、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的軸線對稱格局布置,而後部則以藏式大經堂或壇城式布局結合山勢布置,成為漢藏建築的疊加。
漢式寺廟
漢式寺廟是指其建築形式採用漢族傳統技藝而言。可以北京的雍和宮為例,它是北京城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其主殿皆是極有特色的建築。如法輪殿的殿頂升起五座小閣,閣頂為小喇嘛塔,象徵佛教須彌山五峰並舉的構圖。結尾的萬福閣是三閣並列的形式,閣間以飛橋相聯,具有傳說的天宮樓閣的形象。
藏傳佛寺的藝術特點:清代藏傳佛教建築藝術與傳統佛寺有許多不同,其表現力更為強烈、神秘。首先是寺院內容擴大,除了一般禮拜的佛殿外,有專門供全寺僧人念經的大經堂。因藏傳佛寺內喇嘛眾多,故經堂面積皆十分巨大。此外,寺院內還有喇嘛公署、僧舍、倉庫、供養塔、轉經廊等,集宗教活動、供養偶像、學習、生活、行政辦公等各方面內容於寺院內。其二,寺廟選址結合山勢者甚多,加之任何寺廟都有不斷擴建的過程,因此其布局多採用自由組合式,錯落交搭,不強調軸線關係。其三,主體建築群皆甚龐大,而且以其多變的形象去反映宗教構思,如曼荼羅、佛國世界、須彌山、大宮,皆是經常運用的意匠,因此在空間象徵藝術上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其四,大空間、大體量的殿堂建築促進了建築結構形式的創造。這時期的貼金柱、包鑲柱,以及無斗拱的多層樑柱框架體系都是木構技術的新創作,並形成了一大批著名的巨構,如普寧寺大乘閣、安遠廟普渡殿、雍和宮萬福閣等。其五,與元代喇嘛塔相對比,清代的塔型發展了一步。如北京北海白塔、西黃寺清淨化城塔、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喇嘛塔,以及西藏桑鳶寺四座喇嘛塔、承德普寧寺四座喇嘛塔等,皆各具特色。有的還組合成五塔、八塔,以及塔門等。其六,藏傳佛教在佛像雕刻塑造方面,多為神態恐怖的番像。同時殿堂內部套用了柱衣、幡幔、壁畫、唐卡、酥油花等作為裝飾,因此內部景觀更為神秘,不可捉摸。
浙江普陀山法雨寺
漢傳佛教寺廟
清代漢傳佛教在藏傳佛教的衝擊下已日漸衰微,完全依靠民間信徒的資助求得發展。儘管條件如此艱難,但是寺廟仍有一定規模與數量。從建築藝術上來講,也不乏具有一定價值的優秀作品。例如:北京戒台寺就保持著全國最大的戒壇;北京碧雲寺的“田”字形平面的五百羅漢堂,解決了眾多偶像所需的大面積殿堂與採光之間的矛盾;重建的鎮江江天寺(原稱金山寺)雄峙於長江岸邊,樓閣亭台互相聯屬,成為一處有名的風景勝地;寧波天童寺為唐宋以來的禪宗名剎,現存清代重建的大佛殿,上檐進深十二架,下檐前後各三架,總計進深達十八架,結構雄偉異常。
南傳佛教寺院
居住在中國雲南邊陲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傣族民眾,信奉著佛教三大宗派的另一宗派,即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南傳佛教盛行東南亞一帶,其宗教建築形式亦很富於地方特色。而中國傣族地區的佛寺建築受緬甸、泰國佛教建築的影響較大,故俗稱為緬寺。緬寺一般選擇在高地或村寨中心建造,其布局沒有固定格式,自由靈活,也不組成封閉庭院。寺院建築由佛殿、經堂、山門、僧舍及佛塔組成。佛殿是主體建築,形體高大,歇山頂。在西雙版納地區佛殿屋頂坡度高峻,使用掛瓦,一般做成分段的梯級疊落檐形式,與緬甸、泰國佛寺風格極為相近。沿正脊、垂脊、戧脊布置成排的花飾瓦製品進行裝飾。而德宏地區的佛殿屋面坡度較緩,形制與滇西建築近似。
伊斯蘭教建築
清真寺伊斯蘭教建築的主要類型,它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點中必須建立的建築。清真寺建築必須遵守伊斯蘭教的通行規則,如禮拜殿的朝向必須面東,使朝拜者可以朝向聖地麥加的方向做禮拜,就是面向西方;禮拜殿內不設偶像,僅以殿後的聖龕為禮拜的對象;清真寺建築裝飾紋樣不準用動物紋樣,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圖形。由於中國各地的建築技術及材料的不同,因使用要求而引發建築規模、附屬建築、工藝特點、地方風格的不同,結果產生了形式各異的清真寺建築。從形制原則上可分為兩大類:回族建築與維吾爾族建築。
道教宮觀
清代道教已步入衰頹的時期。這時期的道教宮觀一般都比較小,類似白雲觀永樂宮、武當山宮觀等元明時期的大宗教建築群絕少出現,大多數是獨院式小廟,有些是利用佛教廟宇改建而成的。由於全真道在北方亦漸趨衰落,故道觀分布亦是南盛北衰,並多向東南沿海一帶人口密集地區發展。
道教面向民間的重要表現是擴充各地居民習慣崇拜的神祉作為道教神祉,如文昌、八仙、呂祖、關帝、天齊王等,在某種情況下,它們比道教的正統神更為重要,甚至為它們單獨設定宮觀,因為這些神都是凡人持道修煉成仙的,其事跡都是與平民生活休息相關的慈善行為,堪為人間楷模,具有更大的宗教吸引力。例如各地普建的文昌宮文昌閣是供奉四川梓潼人張亞子,稱梓潼帝君,為主宰天下功名、祿位之神,因此得到城鎮士紳的崇奉,以繁榮地方文運。東嶽廟亦可說是道教的民間化與社會化的例子。東嶽大帝即為泰山之神,原為自然神,自宋以來,道家創說東嶽大帝是天上主管人間生死之神,也是統帥百鬼之神,所以各地普建東嶽廟,而不限於泰山一地。每逢節日,廟內舉行廟會,搭建有戲台(有的建有戲台),唱戲酬神,熱鬧非凡。所以東嶽廟又是平民祈福求壽、遊樂購物的場所,帶有很大的民眾性。

建築技術

清代二百餘年間全國官私的建築總量比任何歷史朝代都要多許多,但此時木材的積蓄又日漸稀少,因此迫使建築業去尋求更多的其他種類建築材料。如磚瓦的供應量明顯增加,一般質量較好的民居大部改用磚材作圍護材料,以磚石承重或磚木混合結構形式的建築較明代增多。地方性材料如各種石材、竹材、葦草、白灰等,在民間建築中進一步開發利用。裝飾材料的供應範圍更加擴大,如各類硬木、雕刻用木、銅件、金箔、紙張、紗綢、玉石、蚌殼、油漆、琉璃、瓷器等皆利用來美化建築物,清中葉以後還引進了玻璃製品。
磚雕和木雕巧妙結合的清代民居檐角磚雕和木雕巧妙結合的清代民居檐角
新的多樣性的建築材料不但使建築技術有了進步,而且使建築外貌有了更大的改觀。作為傳統建築結構的主體形式的木構架技術亦有許多改進。如柱網更為規格化;元明以來習用的側腳、生起作法及斗拱構造等逐漸退化或減弱;材分制名存實亡;角部梁架構造通行順梁、扒梁、抹角梁方法;木構件的修飾向表面性裝飾發展等。尤其在拼合樑柱技術、多層樓閣構架、大體量建築構架、重椽草架及複雜的結頂技術方面,更有突出的成就。
清代大型建築的內檐構架基本上擺脫了斗拱的束縛,使樑柱直接榫接,形成整體框架,提高了建築物的剛度。清代建造了一大批樓閣式建築,就是按照這種新的框架方式,如承德普寧寺大乘閣、北京頤和園佛香閣、雍和宮萬福閣等。清代大建築的樑柱村料多改用幫拼方式,以小木料攢聚成大材料,外周以鐵箍加固,表面覆以麻灰油飾,完全不露痕跡。幫拼法不僅節約了巨材,而且為分段施上的多層樓閣創造了條件。
清代在套用地方性材料方而亦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如在福建、廣東一帶套用夯土或卵石,可砌築高達四層的居住建築;西藏工匠憑藉經驗,不掛線,不校正水平,可砌築高峻的毛石牆。此外,浙江天台的石板牆、福建惠安的石牆和石屋面、貴州鎮寧石頭寨的石建築等,皆是就地取材的實例。 清代為加強建築業的管理,曾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編定並刊行了一部《工程做法》的術書,作為控制官工預算、作法、工料的依據。書中包括有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畫裱糊等十七個專業的內容和二十七種典型建築的設計實例。該書雖然不盡完善,但對研究清代初期的建築技術水平而言,是一份相當完備的資料。此外,清代政府還組織編寫了多種具體工程的做法則例、做法冊、物料價值等有關建築的書籍作為輔助資料。同時民間匠師亦留傳下不少工程做法抄本,所以說清代建築營造方面的文字資料是歷代中最豐富的。同時在政府的工程管理部門中特別設立了樣式房及銷算房,主管工程設計及核銷經費,對提高宮殿官府工程的管理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樣式房雷發達家族及銷算房的劉廷瓚等人,皆是清代著名的工師。
龍紋、錦紋和旋子紋彩畫龍紋、錦紋和旋子紋彩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