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滬烽火台

深滬烽火台

深滬烽火台位於晉江市深滬煙墩山。煙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滬最高點。因山有烽火台,俗稱煙墩,故以名。 明代,倭寇猖獗。洪武二十年(1387),明廷在深滬設立巡檢司。嗣後,江夏侯周德興在煙墩山修築烽火台,北對永寧衛,南望福全所,西為深滬灣,東臨大海,四周一覽無餘,是理想的軍事要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深滬烽火台
  • 地理位置:晉江市深滬煙墩山
簡介,遺址,發展歷史,烽火台,獨立構築,主要功能,報警種類,傳遞方式,

簡介

深滬烽火台位於晉江市深滬煙墩山。煙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滬最高點。因山有烽火台,俗稱煙墩,故以名。 明代,倭寇猖獗。洪武二十年(1387),明廷在深滬設立巡檢司。嗣後,江夏侯周德興在煙墩山修築烽火台,北對永寧衛,南望福全所,西為深滬灣,東臨大海,四周一覽無餘,是理想的軍事要地。
烽火台分上下2個台墩,條石三合土混築,長16米,寬8米,高8.4米,上築3支圓柱形大煙窗。當時墩台上有人輪流看守瞭望,若發生警訊,“夜則舉火,晝則舉烽”,數十里外的衛所巡檢司即可望及增援。
明·抗倭名將俞大猷曾重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也重修一次。抗日戰爭期間,3支大煙窗被日寇軍艦炮轟毀掉1支。廿世紀末旅菲僑胞捐資重修,解放軍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為題“烽火台”三字。

遺址

烽火台遺址位於晉江市深滬鎮煙墩山,1991年4月列為晉江縣文物保護單位。
煙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滬最高點。因山有烽火台,俗稱煙墩,故以名。
中文名
煙墩山烽火台遺址、俗 稱
煙墩
海 拔
78.2米
地 區
晉江市深滬鎮

發展歷史

明代倭寇猖獗,烽火台為防倭而建。其北對永寧衛,南望福全所,西為深滬灣,東臨大海,四周一覽無餘,是理想的軍事要地。
始建年代有二說:一說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派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在深滬設立巡檢司後,即在煙墩山修築烽火台(參見《泉州沿革·明》)。一說建於嘉靖年間(1522—1566年)。
烽火台分3層,上、下2個台墩,條石三合土壘砌,長16米,寬8.4米,高9.4米。最高層並列3個烽火灶、3支高3.6米的圓柱形大煙囪。當時墩台上有人輪流看守瞭望,若發生警訊,“夜則舉火,晝則舉烽”,數十里外的衛所巡檢司即可望及增援。
烽火台後有1小寨(內有水井),前有一條三合土構築的濠溝環護。
明·抗倭名將俞大猷(參見《泉州人名錄·俞大猷》)曾重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也重修一次。抗日戰爭期間,3支大煙窗被日寇軍艦炮轟毀掉1支。廿世紀末旅菲僑胞捐資重修,解放軍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為題“烽火台”三字。

烽火台

烽火台
(the Beacon Tower)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
烽火台的形狀因時因地而不同,大體為方、圓兩種。
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燧),夜間來犯就點火(烽)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t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中國第一個烽火台“烽火戲諸侯”
朝代:西周末年
《東周列國志》記載的“烽火戲諸侯”就是寫西周末年最後一位國王周幽王。
《東周列國志》記載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

獨立構築

烽火台一般獨立構築,也有三、五個成犄角配置為烽堠群的。
關於烽火台的結構和套用情況,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簡有說明:“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廣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漢簡中還表明當時守烽燧的人數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長一人。戍卒平日必須有一人專事守望,有一人做飯,其餘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點烽火時用的柴草)等工作。

主要功能

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台、牆台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
烽火台
敵台可充作傳遞烽火信息的墩台,沒有敵台也沒有適於點烽的牆台的地方,按傳烽路線必須建有烽火台。薊鎮總兵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講:“自古守邊不過遠斥堠謹烽火。薊鎮以險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緣軍馬戰守應援素未練習分派,故視烽火為無用。今該議擬呈會督撫參酌裁訂:凡無空心台之處,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內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約相去一、二里,梆鼓相聞為一墩.”戚繼光還制定了傳烽之法,編成通俗順口的《傳烽歌》讓守台官兵背誦熟記。經過嚴格訓練,負責傳烽的守軍能以烽火準確傳遞軍情,而且迅速,一般三個時辰就可傳遍整個薊鎮防線。 烽火台是白天點狼糞,晚上然柴草,白天燒狼糞用煙比較明顯 晚上燒柴草靠火光報警。

報警種類

烽火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遺址發掘中獲得的《塞上蓬火品約》,把漢代建武初年長城的蓬火制度記錄得相當清楚,該漢簡講當時的蓬火品約由都尉府一級的軍事機關發布,只對所屬候官塞有約束力,品約因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號和總的準則卻大體相同。警戒信號大致有六種,即:蓬(蓬草,有學者認為是草編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籠形物)、表(樹梢,有學者認為是布帛旗幟)、鼓、煙、苣火(用葦桿紮成的火炬)、積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舉蓬、表、煙,夜間舉火,積薪和鼓晝夜兼用;舉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為界限,凡不滿一千人只燔一積薪;超過一千人燔二積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時,則燔三積薪。積薪之外,還附有舉蓬、舉表、舉苣火的不同規定;並因敵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間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體的規定。

傳遞方式

如果匈奴人入塞圍困亭障,已來不及下亭障燔薪時,白天則舉亭上蓬或加一煙,夜間舉“離合苣火”。“離合苣火”是處於“虜守亭障”的緊急而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信號,即幾把苣火一會兒分離,一會兒又合攏。如果被圍逼的亭障不能發出燔積薪的信號,距離最近的另一座烽燧應按規定照常舉蓬燔薪,把信號準確傳遞出去。《塞上蓬火品約》還規定,如果發現所報的信號有誤,則應立即“下蓬滅火”,取消所發的信號,並寫成書面報告,迅速傳報都尉府。若天氣惡劣,或亭燧相隔過遠,在“晝不見煙,夜不見火”的情況下,應立即將情況寫成書面報告,用加急的傳遞方式報送上級。有的漢簡還記錄了某烽燧的守備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報警物布蓬、布表、苣、積薪、鼓;建築器物椎、瞄準器械“深目”,防禦武器弩、槍、羊頭石等。並表明當時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長)管理的。候官統候史,候史管燧長,負有保管裝備,修葺建築物、管理“天田”,巡視檢查與及時匯報的職責,候官則向都尉負責。為了保證烽火制度的嚴格執行,漢代有一整套嚴密的制度。
烽火台的來歷是什麼?
傳說秦始皇為了抵禦匈奴的進攻,修建了萬里長城。但是,由於不能提前預報敵情,萬里長城也形同虛設,被敵軍屢屢攻破。後來,秦國大將袁牧看到幾十里外人家的炊煙,受到了啟發,就在長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台里備上乾柴火種,一有敵情就點火報警。烽火台修好以後,一處有情況,不消一會兒功夫,總兵就能見到信號,立刻發兵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