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花園學校(深圳益田花園學校)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花園學校

深圳益田花園學校一般指本詞條

深圳市益田花園學校創辦於2003年9月,是一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由博雅教育集團舉辦的新型國有民辦學校。學校設有國小部、國中部,共有學生1000多名。其中港澳台及外籍學生100多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益田花園學校
  • 性質:學校
  • 類型:民辦學校
  • 創辦時間:2003年9月
學校簡介,學校特色,學校榮譽,教師風采,

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人流如織的福田口岸北面,綠意清新的皇崗公園南側,建築面積共7000多平方米。學校硬體按省一級學校標準設定,配有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電教室、微機室、美術室、演播室、舞蹈室等20多個功能教室,每間教室內都配有54寸的背投、靜電黑板、計算機、實物投影儀等全套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深圳益田花園學校深圳益田花園學校
依託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學校高薪誠聘國內一流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教師,逐漸形成了一支優秀穩定的團隊。學校現有教師70多名,其中擁有碩士學位的2名,學士學位的35名,中高級職稱的28名,專職外籍教師1名。
學校始終堅持以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以"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的最佳發展"為辦學理念,結合該校的特點,形成了一條"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辦學之路,逐步實現"創特色嘗匪雅名校、育世紀英才"的辦學目標。益田花園學校正沿著一條與時俱進、精品化的良性發展之路闊步向前邁進!現代超前的教學設備是辦好學校的物質保證。這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教學變得輕鬆活潑。
深圳市益田花園學校

學校特色

(一)英語特色
師之特色
1.安排與要求教師配備:每位英語老師只帶一個班的英語,並配備雙語教師和外教;教材選用:香港朗文教材原版,日常英語會話100篇,以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深入指導的形式進行;興趣小組:每天一節英語興趣小組活動課;英語角:每天每班都有,課間休息時英語老師必須到班級與學生進行口語交流;課間下班:要改變啞巴英語,英語就必須要走出課堂,走進生活。2.目標:四年(入校)基本解決日常英語會話;學習英語興趣濃厚;在每年全國奧英競賽獲一等獎。3.策略:以國際化大都市墊奔項達和21世界人才觀為引導:以口語能力為突破口;以增加口語交流、口語交流堡榜捆嘗生活化為興趣立足點(突出套用);以不斷讓學生享受到英語進步為手段;以與校內外籍學生充分交流為補充。4.階段性成果:a、興趣濃厚;b、對比明顯(謝創、趙文文、學前班)c、競賽成績:二年級三人參加三年級全國奧英競賽,全部獲奧英一等獎。
(二)數學特色
基本認識:
數學在升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數學學科學生分化現象較為嚴重,也就是,數學差生相對其它學科較多,而且數學學科的補差工作收效不太明顯。
如果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尋找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突破,將會有十分重要推廣價值和意義。
特色目標:
1.努力達成基礎目標(雙基訓練):
基礎目標合格率國小一二年級為100%;三四年級為90%以上;五六年級為80%以上;國中為70%以上。
2.逐步達到以下發展目標(數學思維):
各年級優秀率國小一二年級為80%以上;三四年級為70%以上;五六年級60%以上;國中鞏煉笑為50%以上。
3.定性評價目標:
會恰當地運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能正確理解與閱讀數學文字,能流利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具體措施:
1)課堂教學
a.基本目標的料甩完成做到堂清、日清、周清、月結無匙擔贈欠帳。
b.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直奔基本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c.重視思維訓練:
如果每一個年級,每一位數學老師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重視思維的訓練,學生學數學會越來越輕鬆。教師樹立"為思維而教"的思想,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閱讀和表達在數學課中的地位。
數學閱讀:能理解題目所表達與包含的意義。
數學表達: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的過程,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2)抓兩頭促中間
a.大力培養尖子生,用尖子生帶動學習風氣。
b.數學差生,重視思維,重視差生的閱讀和表達,重在開竅,不要單單停留在知識點上。
3)數學走出課堂
"課本知識---生活中的數學---趣味數學---奧數",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這樣的意識,如在布置數學家庭作業的時候可以布置一些生活中的數學題和趣味數學題。
4)教研組活動
發揮教研組的指導作用,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形成我校的數學學科特色。寫入教研組計畫之中,並時刻檢查活動的落實情況。
a.數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
向陽之花
b.參加上一級的競賽活動
總之,"夯實基礎,為思維而教"首先是一種數學教學思維,只有真正的理解與領會他,才會落實到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當中,也只有在教師真正領會的基礎上,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真正形成數學學科教學特色。
(三)語文特色
基本認識:
語文課不僅承擔著語言文字訓練的任務,還承擔著傳播祖國文化,體現人文精神的任務,所以僅就教材所提供的內容來教語文,已經遠說紙整遠不能完成語文課的教學任務,現代教育為語文課提出更高的要求。
語文課本上的內容都是有強烈的價值取向,文質兼美的文章,以語文課本為綱,進行內容的拓展是一種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從長遠上來看,語文課的拓展,與考試並不矛盾,並且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特色目標:
1.語文基礎紮實:側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
2.會讀書:訓練學習圈畫、批註、摘抄、寫筆記等;
3.愛讀書:感受讀書的快樂,養成讀書的習慣;
4.能表達:分為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形式不限;
5.價值觀陶冶:熱愛祖國文化,感受人文精神,受到良好教育。
語文教研組是落實此項工作的基層領導組織,要時刻檢查活動的落實情況。
6.教師在閱讀中角色
教師要牢記自己的角色:閱讀方法的指導者,閱讀內容的引薦者,閱讀過程的激勵者,閱讀成果的欣賞者,閱讀活動的組織者。
總之,這是一項十分的有意義的工程,它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它不僅僅表現在語文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上,它可改變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但是,這又是一項長期而又浩大的工程,因為他沒有期限,更沒有量的封頂。學校對閱讀的要求只是一個框架式的構想,要求教師在實踐中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才是最重要的。
(四)藝術特色
1、理論依據:多元智慧型論與社會多元化;木桶理論之啟示:一個人的成就就知識、能力構成而言,具有多方面需要(基礎部分)。基礎部分的缺失會影響其發展,所以學校是兩個加強:一是加強藝術教育的課堂效益(培養每個人的基本藝術修養);二是加強興趣活動課效益,增強、發現以及培養學生某方面的興趣、特長的功能,為各種專業人才的發展奠定基礎。2、課目考察:知識與能力(作品、獲獎、舞台表演、學校服務);過程與方法(平時檢查);情感與態度(學情調查)。3、課程設定:開足課時;開足種類;每天一節興趣課。興趣小組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各方面的尖子人才。我們對興趣小組在人員選拔、活動內容、活動辦法、活動時間和地點及階段性成果考察方面全面加強管理,大力培養各方面的尖子人才。為此,每個教師都有興趣小組的活動計畫和教案,比較好的落實了由賽必參、參賽畢勝的一貫方針。
心中舞台
(五)成功心理培養特色
1、理論基礎:智慧型多元論;成功是成功之母(沒有自尊心就沒有教育,沒有自信,就沒有成功)2、內涵:A、三相信(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成功的潛能、相信都可以獲得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成功)。B、三要素(積極的期望、提供成功機會、鼓勵性評價)。C、三階段(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D、三對象(教師、學生、家長成功)。E、一個作用點(自我概念的建立,形成內部動力機制)。3、什麼是好孩子?什麼是好老師?什麼是課堂?在統一認識基礎上又提出了"向農民學習!"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好孩子是夸出的、笨孩子是說出來的、壞孩子是罵出來的。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研究課題: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防止產生"差生"?(什麼是差生?有什麼特點?產生差生的原因有哪些?用什麼策略實施成功教育動力機制?期待、遷移力、層次性)。

學校榮譽

驕子之作
1)第十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獲獎名單:一等獎 徐得政 高睿萱,二等獎 胡可雨 濮陽 文歐 陳凱洛 林彥儉 顧翠詩 李曉淋 楊雅迪 麗貝 尹藝妮 方子傑 楊治,三等獎 李雅琪 陳依婷 盧健 方婷黃 可歆 鄺雯婷 江博凡 梁琪矩 蘇子榮 李芝庭 賴詠霖 莫彥童許芷嬡 陳正嶸。
2)九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獲獎名單:一等獎,李曉淋,二等獎 顧翠詩,三等獎 陳凱洛 江博凡 粱祖兒 羅一佳 溫健垣 郭彥之 王侖 郭久。
3)首屆國際科普及美術書法攝影大賽中獲獎名單 一等獎陳凱洛於澤陽,二等獎於澤陽,三等獎徐可人徐浩銘王侖楊治。
4)福田區2003—2004年度"三好學生"——鄺雯婷,福田區2003—2004年度"優秀學生幹部"——高睿萱,福田區2003—2004年度"文明班"及班主任——三年(1)班陳正平。

教師風采

校長:楊培平,1971年生,碩士學位,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曾在北京市重點學校北京十一(建華)學校、原南洋教育集團大同南洋國際學校工作,先後擔任過教學主任、國際部主任、校長等職。2006年8月加盟深圳市博雅教育集團,有著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民辦學校管理經驗。
國中組---一個充滿朝氣、團結向上的大集體。現有教師8位,其中高級教師1位,中級教師2位,區優秀教師3位。該教研組老中青結合,結構較為合理,既富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不缺乏向上的蓬勃朝氣。全組教師能恪盡職守,教學上求精尚新,教研氛圍濃厚。堅持以人為本,激情創新,積極進行教改,努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是全組的宗旨;"廣采博長,勤於鑽研,精於業務,崇尚一流"是全組的工作作風;教研組力求以老帶新、以新促學,形成了濃厚的"勤奮、上進、和睦、創新"教研風格。國中組在教育教學、課程科研、班級管理等方面經過鑽研探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著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於學生的主動發展,著意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該組一貫注重常規教學,狠抓備課、授課。全組成員定時進行集體備課,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感受;組員之間經常互動聽課,相互促進。數年以來,該組注重教育教學,狠抓"備教改"的方法結出了累累碩果。國中組的教師有鮮明的教學特色和獨有的教學風格,每位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各個班級在各方面有明顯的提高。
綜合級組---一個大家庭,共有十二位老師,他們分別是體育組的徐海攝師、樂彬老師、晏新典老師;信息技術(電腦)組的張健老師、朱冰蓉老師;音樂組的陳雙雙老師、盧姍老師、顏旻老師;美術組的余登一老師、張桐老師、邢微微老師;還有形體老師謝碧雲。
這十二位老師都三十歲左右,年富力強,充滿活力,而且各有所長,在自己的教學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余登一、張桐老師指導的書法社團的學生、美術社團的學生多次獲得省市級的獎項;謝碧雲老師指導的舞蹈團的學生,多次參加市區級的比賽並獲得獎項。
語文教研組現有教師13位。這是一個勤奮、和諧,團結向上,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不缺乏進取活力的教師團隊。本著"營造書香校園,讀書伴隨童年"的思想,長期以來,全組教師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通過"愛書俱樂部"讀書活動和全校性的"我愛古詩"背誦活動,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加強學生經典文化知識的積澱。學校的語文節,力求營造一種健康、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教學中,敢於創新,注重以生為本,以學為樂,力求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全組教師都把培養習慣好、能力強、快樂健康的學生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奉獻著自己的心血。教研組教師以新課標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注重實踐反思,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氣氛。通過藍青工程,新老教師互結對子的方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提高。以老帶新、以教促學,形成了濃厚的“勤奮、和諧、進取”的教研風氣。
具體措施:
1)課堂教學
a.基本目標的完成做到堂清、日清、周清、月結無欠帳。
b.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直奔基本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c.重視思維訓練:
如果每一個年級,每一位數學老師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重視思維的訓練,學生學數學會越來越輕鬆。教師樹立"為思維而教"的思想,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閱讀和表達在數學課中的地位。
數學閱讀:能理解題目所表達與包含的意義。
數學表達: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的過程,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2)抓兩頭促中間
a.大力培養尖子生,用尖子生帶動學習風氣。
b.數學差生,重視思維,重視差生的閱讀和表達,重在開竅,不要單單停留在知識點上。
3)數學走出課堂
"課本知識---生活中的數學---趣味數學---奧數",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這樣的意識,如在布置數學家庭作業的時候可以布置一些生活中的數學題和趣味數學題。
4)教研組活動
發揮教研組的指導作用,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形成我校的數學學科特色。寫入教研組計畫之中,並時刻檢查活動的落實情況。
a.數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
向陽之花
b.參加上一級的競賽活動
總之,"夯實基礎,為思維而教"首先是一種數學教學思維,只有真正的理解與領會他,才會落實到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當中,也只有在教師真正領會的基礎上,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真正形成數學學科教學特色。
(三)語文特色
基本認識:
語文課不僅承擔著語言文字訓練的任務,還承擔著傳播祖國文化,體現人文精神的任務,所以僅就教材所提供的內容來教語文,已經遠遠不能完成語文課的教學任務,現代教育為語文課提出更高的要求。
語文課本上的內容都是有強烈的價值取向,文質兼美的文章,以語文課本為綱,進行內容的拓展是一種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從長遠上來看,語文課的拓展,與考試並不矛盾,並且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特色目標:
1.語文基礎紮實:側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
2.會讀書:訓練學習圈畫、批註、摘抄、寫筆記等;
3.愛讀書:感受讀書的快樂,養成讀書的習慣;
4.能表達:分為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形式不限;
5.價值觀陶冶:熱愛祖國文化,感受人文精神,受到良好教育。
語文教研組是落實此項工作的基層領導組織,要時刻檢查活動的落實情況。
6.教師在閱讀中角色
教師要牢記自己的角色:閱讀方法的指導者,閱讀內容的引薦者,閱讀過程的激勵者,閱讀成果的欣賞者,閱讀活動的組織者。
總之,這是一項十分的有意義的工程,它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它不僅僅表現在語文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上,它可改變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但是,這又是一項長期而又浩大的工程,因為他沒有期限,更沒有量的封頂。學校對閱讀的要求只是一個框架式的構想,要求教師在實踐中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才是最重要的。
(四)藝術特色
1、理論依據:多元智慧型論與社會多元化;木桶理論之啟示:一個人的成就就知識、能力構成而言,具有多方面需要(基礎部分)。基礎部分的缺失會影響其發展,所以學校是兩個加強:一是加強藝術教育的課堂效益(培養每個人的基本藝術修養);二是加強興趣活動課效益,增強、發現以及培養學生某方面的興趣、特長的功能,為各種專業人才的發展奠定基礎。2、課目考察:知識與能力(作品、獲獎、舞台表演、學校服務);過程與方法(平時檢查);情感與態度(學情調查)。3、課程設定:開足課時;開足種類;每天一節興趣課。興趣小組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各方面的尖子人才。我們對興趣小組在人員選拔、活動內容、活動辦法、活動時間和地點及階段性成果考察方面全面加強管理,大力培養各方面的尖子人才。為此,每個教師都有興趣小組的活動計畫和教案,比較好的落實了由賽必參、參賽畢勝的一貫方針。
心中舞台
(五)成功心理培養特色
1、理論基礎:智慧型多元論;成功是成功之母(沒有自尊心就沒有教育,沒有自信,就沒有成功)2、內涵:A、三相信(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成功的潛能、相信都可以獲得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成功)。B、三要素(積極的期望、提供成功機會、鼓勵性評價)。C、三階段(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D、三對象(教師、學生、家長成功)。E、一個作用點(自我概念的建立,形成內部動力機制)。3、什麼是好孩子?什麼是好老師?什麼是課堂?在統一認識基礎上又提出了"向農民學習!"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好孩子是夸出的、笨孩子是說出來的、壞孩子是罵出來的。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研究課題: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防止產生"差生"?(什麼是差生?有什麼特點?產生差生的原因有哪些?用什麼策略實施成功教育動力機制?期待、遷移力、層次性)。

學校榮譽

驕子之作
1)第十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獲獎名單:一等獎 徐得政 高睿萱,二等獎 胡可雨 濮陽 文歐 陳凱洛 林彥儉 顧翠詩 李曉淋 楊雅迪 麗貝 尹藝妮 方子傑 楊治,三等獎 李雅琪 陳依婷 盧健 方婷黃 可歆 鄺雯婷 江博凡 梁琪矩 蘇子榮 李芝庭 賴詠霖 莫彥童許芷嬡 陳正嶸。
2)九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獲獎名單:一等獎,李曉淋,二等獎 顧翠詩,三等獎 陳凱洛 江博凡 粱祖兒 羅一佳 溫健垣 郭彥之 王侖 郭久。
3)首屆國際科普及美術書法攝影大賽中獲獎名單 一等獎陳凱洛於澤陽,二等獎於澤陽,三等獎徐可人徐浩銘王侖楊治。
4)福田區2003—2004年度"三好學生"——鄺雯婷,福田區2003—2004年度"優秀學生幹部"——高睿萱,福田區2003—2004年度"文明班"及班主任——三年(1)班陳正平。

教師風采

校長:楊培平,1971年生,碩士學位,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曾在北京市重點學校北京十一(建華)學校、原南洋教育集團大同南洋國際學校工作,先後擔任過教學主任、國際部主任、校長等職。2006年8月加盟深圳市博雅教育集團,有著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民辦學校管理經驗。
國中組---一個充滿朝氣、團結向上的大集體。現有教師8位,其中高級教師1位,中級教師2位,區優秀教師3位。該教研組老中青結合,結構較為合理,既富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不缺乏向上的蓬勃朝氣。全組教師能恪盡職守,教學上求精尚新,教研氛圍濃厚。堅持以人為本,激情創新,積極進行教改,努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是全組的宗旨;"廣采博長,勤於鑽研,精於業務,崇尚一流"是全組的工作作風;教研組力求以老帶新、以新促學,形成了濃厚的"勤奮、上進、和睦、創新"教研風格。國中組在教育教學、課程科研、班級管理等方面經過鑽研探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著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於學生的主動發展,著意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該組一貫注重常規教學,狠抓備課、授課。全組成員定時進行集體備課,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感受;組員之間經常互動聽課,相互促進。數年以來,該組注重教育教學,狠抓"備教改"的方法結出了累累碩果。國中組的教師有鮮明的教學特色和獨有的教學風格,每位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各個班級在各方面有明顯的提高。
綜合級組---一個大家庭,共有十二位老師,他們分別是體育組的徐海攝師、樂彬老師、晏新典老師;信息技術(電腦)組的張健老師、朱冰蓉老師;音樂組的陳雙雙老師、盧姍老師、顏旻老師;美術組的余登一老師、張桐老師、邢微微老師;還有形體老師謝碧雲。
這十二位老師都三十歲左右,年富力強,充滿活力,而且各有所長,在自己的教學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余登一、張桐老師指導的書法社團的學生、美術社團的學生多次獲得省市級的獎項;謝碧雲老師指導的舞蹈團的學生,多次參加市區級的比賽並獲得獎項。
語文教研組現有教師13位。這是一個勤奮、和諧,團結向上,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不缺乏進取活力的教師團隊。本著"營造書香校園,讀書伴隨童年"的思想,長期以來,全組教師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通過"愛書俱樂部"讀書活動和全校性的"我愛古詩"背誦活動,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加強學生經典文化知識的積澱。學校的語文節,力求營造一種健康、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教學中,敢於創新,注重以生為本,以學為樂,力求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全組教師都把培養習慣好、能力強、快樂健康的學生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奉獻著自己的心血。教研組教師以新課標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注重實踐反思,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氣氛。通過藍青工程,新老教師互結對子的方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提高。以老帶新、以教促學,形成了濃厚的“勤奮、和諧、進取”的教研風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