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姓

淮姓

淮[淮,讀音作huái(ㄏㄨㄞˊ)]。

姓氏

得姓始祖:徐偃王、箕淮、劉安。

遷徙分布在今運城市、張家口市等地。

基本介紹

  • 姓氏詞條:淮
  • 姓氏讀音:huái
  • 姓氏起源:一說為風姓
  • 得姓始祖:徐偃王、箕淮、劉安
  • 遷徙分布:今運城市、張家口市等地
  • 歷史名人:釋善胄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淮 氏,淮宏珍,淮占科,(公元1970——今),

姓氏淵源

淮[淮,讀音作huái(ㄏㄨㄞˊ)]

第一個淵源

源於風姓,出自夏、商、周王朝時期歷代的伏羲氏後裔淮夷族巫祝,屬於以氏族稱謂為氏。據史籍《逸周書·王會解》中的記載:“成周之會,墠上張赤帟陰羽,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朝服,八十物縉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無繁露,朝服,七十物,縉笏,旁天子而立於堂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縉笏。為諸侯之有疾病者,阼階之南,祝淮氏、榮氏,次之慓瓚,次之皆西面,彌宗旁之。為諸侯有疾病者之醫藥所居。”阼階,就是朝堂大殿東面的站階。站階,是王朝臣子們上朝時被指定排站的地方。西周滅亡後,在東周王朝重新建立之時,眾臣在成周(西周東都,東周王都,又稱洛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排班,站在阼階靠南者,是周王朝的精神象徵——巫者、廟祝。其中的淮氏,為當時的淮夷族人,是周王朝的巫祝(男巫師),由此可見淮夷族人在周王朝中的政治地位。清朝著名學者張澍(公元1776~1847年)在《姓苑》中分析:“當指水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類。”
祝淮氏,就是在周王朝中擔任巫祝職務的淮夷族人,其後裔子孫,以先祖的氏族稱謂為姓氏,稱淮氏。
註:淮夷族,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是最早融合於華夏族共同形成漢民族的氏族群體,也就是與華夏族並立的“夷族”,其在夏、商王朝時期稱之為“夷”,西周時期,將其分為東夷和淮夷兩個組成部分,最後在春秋時期徹底融入漢族。中國科學院院士、新中國考古學奠基人夏鼐在《中國文明的起源》一書中認為:“夷族,是東方的夷族和西方的華夏族兩個文化系統的交替發展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
著名歷史學家徐旭生在1943年所撰寫《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中認為:“遠古的華夏集團、東夷集團與南蠻三大集團,是構成中華民族的主體,太昊是東夷集團的代表。”
著名的國學大師、北京大學的翦伯贊經考證後也在《中國史綱》中說:“中華民族早期的大融合,主要是以三個部族為核心的,他們是黃帝族、炎帝族和夷族。”
近有學者認為,稱夷族為“羲黃子孫”,比稱作“炎黃子孫”更恰當。太昊,即伏羲氏,為六千四百餘年前曾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首領,他帶領部落由甘肅天水遷至淮水以北的淮陽。之後,淮水流域乃至中國東部的以鳥、馬、虎等為圖騰的部落來歸,伏羲氏融合了諸多氏族圖騰,最終形成了以“龍”為圖騰的東夷氏族,龍便是由虎頭、鷹爪、牛耳、馬臉、鹿角、魚鱗、蝦須和蛇身所組成的,其中,淮夷族人先祖的圖騰就是“虎”。太昊伏羲氏定都於淮陽(古淮陰,今江蘇楚州淮城鎮),隔著淮水與淮陰遙遙相望。伏羲氏為“百王先”,他在古書中為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之先、五帝(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之首。中國古代史學家早就考證出,太昊伏羲的第十五代後裔是炎帝神農氏,神農氏之後五百年才有黃帝。太昊伏羲氏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他首創了八卦,造書契,發明網,制琴、塤,制定婚娶的禮儀,並以“龍”命官名,把人民帶進了文明社會,因此被稱為“人文始祖”。他所創的八卦不但是中華科學“數、理、象”理論的集大成,也在公元十七世紀為西方“數學二進制”及計算機的發明作了啟迪。
台灣學者李田井甚至認為,炎帝的事跡在史書中無多,而且還有黃帝屢次敗績於炎帝的記載,故而,說中華民族是“羲黃子孫”,比說“炎黃子孫”更為恰當、貼切。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淮南王劉安後裔,屬於以為氏。該支淮氏,據傳是出自漢朝淮南王劉安。大漢王朝的創立者漢高祖劉邦共生有八個兒子,劉安的父親劉長是他最小的一個兒子。劉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楚漢之爭的尾聲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敗亡後,劉邦在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茶等諸侯王的“勸進”下,由“漢王”晉基而成了漢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漢的歷史性過渡。漢王朝建立後,西漢中央政權與各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面,在激烈的利益衝突下,各諸侯王紛紛舉兵叛亂。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農曆7月,淮南王英布首起率兵反漢,年老體弱的劉邦抱病親率大軍迎戰,並最終將英布擊敗。此後,在一系列針對諸侯王的平叛戰爭中,劉邦得出了一條“經驗教訓”——各諸侯王之所以會與中央政權離心背德,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都不姓“劉”。於是,劉邦開始將諸侯王分封給劉氏的宗室子弟,到他於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時,總共有九位劉氏子弟被封為諸侯王,其中的劉長接替了英布的藩封,被劉邦立為淮南王。淮南藩國共領有九江、衡山、廬江和豫章四郡,都城在壽春,即今江西省壽縣。不過後來歷史的發展卻表明,劉邦總結出的這條“經驗教訓”實在是荒唐透頂,被他親自冊封為諸侯王的劉氏子弟,隨著羽翼的豐滿和勢力的膨脹,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異姓諸侯王的老路,他們不僅“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甚至公然與朝廷分庭抗禮。漢文帝即位沒多久,濟北王劉興居便首先舉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漢文帝劉恆“待以兄弟之禮”的淮南王劉長也起了叛心。劉長的生母趙姬原是趙王張敖的姬妾,當年劉邦伐秦經過趙國時,趙王將趙姬獻給了劉邦,趙姬在和劉邦一番巫山雲雨之後竟有了身孕。後來張敖叛亂,趙姬受牽連被捕,她在生下劉長後憤而自殺。由於有了這樣的出身,劉長從小便養成了叛逆的心理,在被立為淮南王后,他更是將這種心理發展到了極致,平素為人傲慢,驕橫無比。到漢文帝時,劉邦的兒子們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只有漢文帝和淮南王二人,因此,劉長做起事來更是驕縱妄法,無視朝廷的各種典章制度。比如他因為怨恨大臣辟陽侯當初沒有替生母趙姬辯白,就尋機用袖中藏著的一把鐵錐,親手將辟陽侯殺死。劉長不僅在淮南國內不用漢法,而且還自己任命起各級官員來,小小的淮南國,儼然成了不在漢王朝統治下的“世外桃源”。
公元前174年,劉長暗地裡派人與太子劉奇等人勾結,並打算聯合閩越人和匈奴人聯手叛亂。但是,劉長的密謀很快便被朝廷發覺,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
漢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劉長被廢王位,漢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並未依法處劉長極刑,而是將他廢爵流放到蜀郡。劉長在發配途中絕食而死,時年僅二十五歲,死後被謚為“淮南厲王”。劉長死後,淮南國藩號被取消,收歸中央管理。兩年後,漢文帝又想起了劉長這個自殺了的弟弟,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便下詔將劉長四個年僅七、八歲的兒子都封了侯;到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漢文帝把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即淮南、衡山和廬江,封給了劉安兄弟三人,劉安以長子身份襲封為淮南王,時年十六歲。寄望於幼年便慘遭喪父之痛的劉安能對漢王朝忠心耿耿。然而事實上,劉安的一生,始終就是在對朝廷的不滿、怨恨和異心頻起之中度過的。劉安不同於自己驕橫無比的父親,他喜歡交遊賓客,在做淮南王時,他招募的賓客和術士最多時竟達到了數千人。這些賓客在淮南王府不僅從事講學、煉丹之事,而且還經常與他進行為政、治學以及做人的討論。劉安也不同於一般的皇室子弟,他從小就不太喜歡騎馬、打獵,而是愛好讀書、學藝、彈琴,尤其熱衷於道家黃老之術。由於天資聰明,加上勤奮好學,到漢武帝時,劉安已“流譽天下”,成了國內頗有名氣的學者,在各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漢武帝對他這位才華出眾的皇叔很是欣賞,曾專門召他來長安撰寫《離騷傳》。據說漢武帝清晨下達了詔令,劉安中午就把《離騷傳》給寫好了,漢武帝看過後連聲稱讚。
劉安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潛心治國安邦,著書立說。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劉安和眾門客著成《淮南子》(亦名《淮南鴻烈》)。《淮南子》有《內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道訓》兩篇,共二十餘萬字。又著有詩歌《淮南王賦》八十二篇、《群臣賦》四十四篇、《淮南歌詩》四篇、《淮南雜星子》十九卷、《淮南萬畢術》等,其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等領域,包羅萬象。在《淮南子》中,集中體現了道家思想。在《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據考證,“曾青”就是指銅的化合物,有的科學工作者認為是銅綠,說法不一。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製藥,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劉安的治國思想是“無為而制”,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律制定了一系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產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景象。儘管劉安的治國政策得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在那獨尊儒術的時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卻屢遭漢廷駁斥。因此,漢武帝雖然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謀反做著準備。不過,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劉安的謀反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由於門客雷被的告狀,以及門客伍被、孫子劉建的告密而劃上了句號。在劉安招募的數千門客中,有八個人最具才華,他們分別是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晉昌,這八個人號稱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劍藝精湛的劍客,他在與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一次比試中,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惹怒太子,後來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里待不下去了。雷被於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後,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並將其免了職。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著“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門客伍被,在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時,曾經多次進行勸阻,但劉安不僅不聽,還總是拿出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成功的例子來反唇相譏。伍被見自己的諫言得不到採納,也決定反戈一擊,將劉安謀反一事密報給了朝廷。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安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孫子劉建又跳了出來,朝自己爺爺的心窩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劉建的父親劉不害因為是庶出,很少得到劉安的寵愛,長期心存怨言。因此,他那個“沒長腦袋”的兒子劉建,竟然也跑到了長安城告起狀來。劉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劉遷,讓自己的父親當上淮南王的繼承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狀恰恰將自己的爺爺送上了黃泉路。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在後,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漢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於謀反的攻戰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自殺身亡,終年五十四歲;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後,也自殺而亡。劉安死後,漢武帝下旨嚴厲追究此事,因此而受牽連而被殺者多達數千人。此後,漢武帝又下詔廢除了淮南國,將淮南故地改為九江郡,收歸中央管轄,淮南王藩族至此覆亡。
後來,劉安一支中僥倖脫逃的族人,因祖上曾經是淮南王,故有將劉氏改為淮氏者,其後代延續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燕國鉅燕,屬於以為氏。為箕氏朝鮮的國民姓氏,其來源於戰國時期燕國遺民,在古朝鮮分為邵燕、鉅燕二部。智淮氏出於鉅燕,鉅燕,即巨燕,指今山東北部地區,古屬燕國。箕氏朝鮮第四十一代王箕準執政時期,正值秦末漢興,劉邦、項羽二人逐鹿於中原,史稱“楚漢相爭”時期。中原齊、趙及燕地之民數萬口因避戰亂而亡命於準(箕氏朝鮮),箕準辟其西地予以安置。“鉅燕”,就是指秦漢之際避亂於源於箕氏朝鮮的山東燕國移民。
漢高祖劉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漢燕王盧綰反漢,漢以樊噲、周勃伐燕,燕王盧綰亡命匈奴。時有燕國人衛滿,乘盧綰亡命之機,聚黨千餘人,東渡浿水(今朝鮮大同江)投奔箕氏朝鮮。衛滿到箕氏朝鮮後,建議箕準開放其西界接納中原亡命之人,以為朝鮮之屏藩。箕準採納了衛滿的建議,並拜衛滿為博士,賜以圭,封之百里,命守西界。後來,衛滿謊稱有十路漢軍來伐,求入內宿衛,箕準稀哩糊塗地同意,開門輯虎,之後衛滿聯合黨羽反叛箕準,箕準入海逃至韓地,自號韓王。箕氏朝鮮至此亡。衛滿占據箕氏朝鮮後,以故燕、趙、齊諸國亡者,舉衛滿為王,立都於王險城,史稱衛滿朝鮮。漢王朝定天下後,遼東太守即約衛滿為外臣,負責“保塞外蠻夷,毋使盜邊;蠻夷君長欲入見天子,勿得禁止”。到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原衛氏朝鮮的穢君南閭降漢,率二十八萬口詣遼東內屬。漢武帝以其地置海郡(今遼寧海城),智淮氏隨之內遷中原,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智氏、淮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唐朝時期沙陀突厥族汪古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洪袞氏,亦稱洪果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滿語衛Honggon Hala,漢義為“槐”, 源出沙陀突厥汪古氏部落,出於金國時期的古姓黃幗氏,世居薩哈爾察(今吉林敦化)、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境。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等地,所冠漢姓為淮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淮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淮水,是自古以來非常著名的一條河流,即流淌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今淮河,源出今河南省南陽市桐柏山脈的大復山,一直向東南,在洪澤湖以下為分三路下洩: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匯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全長約一千公里,流域達十八萬七千平方公里;另一支流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匯入黃海;第三支流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流入大海。整個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湖北五省,由於歷史上黃河曾奪淮入海,現淮河分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廢黃河以南為淮河水系,以北為沂沭泗水系。整個淮河流域多年的平均徑流量為六百二十一億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四百五十三億立方米,沂沭泗水系一百六十八億立方米。淮河流域自古以來就養育了無數的中華子孫,創造了不朽的淮河文明。早在周定王姬瑜七年(公元前600年)以前,人們在支流淠河和東淝河之間窪地周圍就開始圈堤蓄水,開創了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經歷代維修擴建,堤周長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間變化。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四年(吳王姬夫差九年,公元前486年),吳國首先挖通了著名的邗溝渠,開通了淮河與長江之間的航運。周敬王三十八年(晉定公姬午二十九年,公元前482年),晉國在與楚過爭霸過程中,魏氏家又開通了著名的鴻溝渠,由淮河支流泗水經古濟水到達黃河。到了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又修建了著名的通濟渠,從黃河引水在泗州入淮水。中華民族兒女的淮河流域建築的這些古運河,在溝通南北交通的歷史上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淮河流域生息繁衍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淮水之名魏姓氏者,稱淮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但據傳其最早以淮水為氏的,是西周初期的東夷民族的一個分支徐淮夷,在周穆王粉碎徐淮夷首領徐偃王發動的大規模叛亂之後,即產生了淮氏一族,以徐偃王為得姓始祖。後有族人輾轉遷播至雲貴高原,在漢朝時期的夜郎國中屢有出現。

得姓始祖

徐偃王、箕淮、劉安。

遷徙分布

淮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吳興、播州為郡望。
今山西省的運城市鹽湖區、萬榮縣,臨汾市堯都區、曲沃縣,河北省的張家口市、邯鄲市、邢台市(沙河市),陝西省的西安市戶縣、寶雞市扶風縣、三原縣,江蘇省的蘇州市,遼寧省的瀋陽市,河南省的南陽市、沁陽市等地,均有淮氏族人分布。另外,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西省、福建省等地亦有淮氏族人,今稱客家人。

郡望堂號

郡望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播 州:即今貴州遵義地區。古代時期為西南部的一個割據政權,公元前八~前五世紀前後的春秋時期,現在的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後或分別屬於牂柯、巴、蜀、鱉、鰼等邦國。戰國時期為夜郎屬地。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歸漢,始有農耕,史稱“林木慰薈、田疇豐美、蓋奧區也”,西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自從漢武帝在漢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後,作為邦國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國”之名從此消失。此後,作為郡縣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縣”之名曾多次出現,唐朝貞觀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貴州遵義市置播州,唐貞觀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縣,在今桐梓縣境,為珍州的治所。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這個夜郎縣。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詩仙李白被“長流夜郎”就是在該地區。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楊端率軍擊敗占據播州的南詔政權,自立為主。夜郎縣之名到五代時期廢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楊實獻開始割據播州地區,以土司世領播州。北宋朝大觀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領楊光榮、楊文貴各獻其地附宋,分別置播州和遵義軍。北宋時期復置,宋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又廢,計先後存廢達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廢播州為城,隸南平軍;廢遵義為砦,隸珍州,此後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夜郎”郡縣之名,而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明朝末葉,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復設播州安撫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招撫。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楊邦憲以播州、珍州、南平軍地降,仍置播州安撫司,以楊邦憲為紹慶、珍州、南平等處宣撫司充播州安撫使。楊邦憲卒,子漢英襲職,賜名賽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為播州宣撫司,隸屬於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廣為便,改隸湖廣行省。宣撫司駐地在今貴州遵義,統轄黃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寧、舊州草塘等十九個長官司和諸峒寨。其時轄地大致相當今貴州遵義市、甕安、黃平、凱里、湄潭、餘慶、金沙、仁懷、習水、赤水、桐梓、綏陽、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縣地區。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節和水東宋隆濟因不滿元廷徵發,聯合各部起義,元發思州、播州兵討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軍擒殺蛇節、宋隆濟。楊漢英因功進資德大夫,子孫承襲其職。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歸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為播州宣慰司。明朝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楊應龍反叛即“平播之役”後,取消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於次年分播州地為二,改設遵義府屬四川,平越府屬貴州。自唐朝末年楊端據播州始,至萬曆楊應龍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間保疆墾土,屢有戰功。七百多年間中原及四川地區歷經五代十六國之亂、金人之亂、蒙人鐵騎統治、元末大亂,而播州之境巋然,巴蜀流民多歸附。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直到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貴州省設十一個行政督察區,黔北十餘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此後的數十年間,遵義地區領轄的縣市曾有少許變動。199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遵義地區改建為遵義市,原遵義市改建為紅花崗區,原遵義地區領轄的縣、自治縣即歸新建的遵義市領轄;赤水市、仁懷市為省轄市,由遵義市代管。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由紅花崗區和遵義縣北部劃出部分地區,在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新成立匯川區。至此,全市共轄兩區、兩市、八縣和兩個民族自治縣,即:紅花崗區、匯川區、赤水市、仁懷市、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鳳岡縣、湄潭縣、餘慶縣、習水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堂號

吳興堂:以望立堂。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夜郎堂。

歷史名人

淮 氏

(生卒年待考),俗名待考,法名釋善胄;瀛州人。著名唐朝西京淨影寺高僧。通敏易悟極閒談激,機辯為心美譽聞徹。於唐仁壽末年奉敕置塔。後護送舍利於梓州牛頭山華林寺。淮氏嚴輿將達感豬八頭。突到輿下從行至館。驅逐乃走還來如故。漸至城治。黑蜂四枚形甚壯偉隨輿旋繞數匝便去。即至州館。夜放大光明徹屋上。如火焰發。食頃方滅。又掘塔基入深丈余。正當函處得古瓷瓶。無蓋有水。清澄香美。乃用盛於函內。寺九層浮圖。從西南角。第二級放光上照相輪。如五石瓮。黃赤如火。良久方隱。又堂內彌勒佛。亦放眉間紫光。並二菩薩亦放赤光。通照寺院。前後七度眾人同見。
淮 清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殿試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淮修鱗 清乾隆四十七年歲進士
淮世芳 經濟師。1944年9月出生,陝西扶風人。中共黨員。現任石嘴山市政協副主席。自擔任市工商局局長以來,緊緊圍繞“建一流隊伍,乾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的奮鬥目標,使工商局的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1990年以來,市工商局機關黨支部連續9年被市機關工委評為“先進黨支部”;自治區工商局先後6次在該局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全區工商系統總結推廣了12項工作;1996年石嘴山市工商局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工商局評為“先進集體”。他個人1992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工商局評為“全國工商系統先進個人”,1996年又被國家人事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國務院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授予“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稱號。----轉自《世界人物辭海》網路版第十四版。

淮宏珍

(公元1946~今),山西萬榮人。著名地方環保技術專家。
1970年畢業於太原工業大學機械系。
1970~1973年任運城鹽化局技術員;1974~1987年任運城行署環保局工程師。
1987年至今任運城行署計委投資科長,地區重點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山西省勞動模範。多年從事經濟技術開發研究,多次參加全國試點開發及跨省區開發等課題的組織和研究工作。科研項目“硫化鹼廢水閉路循環乾法排泥新技術”,獲山西省1984年科學大會三等獎,1985年被國家環保局選人《全國環保科技成果彙編》;國家試點課題“山西省河津鋁基地國土開發整治綜合規劃”,獲山西省1989年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晉陝豫黃河三角經濟協作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獲陝西省渭南地區1990年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主要論文有《永濟小麥受害考察報告》、《運城地區國土開發整治研究》、《關於建立晉陝豫黃河三角經濟區的構想》、《晉陝豫黃河三角經濟區有色工業開發前景研究》、《晉陝豫黃河三角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科技進步是企業振興之本》。
1990年以後,作為副主編,先後編著出版了《市場行銷奧秘》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兩本專著。目前進行區域經濟結構研究和生產力布局研究、區域經濟中長期規劃和重大項目管理。

淮占科

(公元1970——今)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人,中共黨員,全日制中專、自考大專、函授本科學歷。參加工作後扛過鑽桿修過井,當過材料會計兼保管,乾過工會宣傳委員,管過安全保衛監過工,做過技術員評過助理工程師,搞過水利技術研究,參加過首屆全國水工結構學科青年學術討論會,榮獲過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未到評工程師時候被選調入文秘行當,以文輔政二十年,曾連續多年被考核為優秀,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現任運城市委政策研究室副調研員。為山西省作家協會、政策研究學會、改革創新研究會、運城市楹聯學會會員,運城市經濟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會理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參與編輯《大接訪活動在運城》,審編《荊保山的故事》、《荊保山日記摘編》,責編《運城農民專業合作社50例》、《運城市創先爭優活動風采錄》等內部書籍。2008年出版44萬字的自選集《位卑未敢忘憂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我摯愛的熱土(上卷)謀略運城》、《我摯愛的熱土(下卷)仰望河東》(山西人民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